改变学习方式 开放语文课堂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21世纪对创新人才的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作指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和利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1.自主学习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学习需求,还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方法,指导学生自拟学习的过程与步骤,并注意提供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课堂学习的目标和内容、方法和步骤是学生的自我需要,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一些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条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中实现自主发展。
  2.合作学习
  当前的语文教学,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形式过于单一,主要是小组内的“讨论式”,其实合作学习的方式还有很多。如“任务分工式”、“评价式”、“观点辩论式”、“竞赛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习惯、技能的培养,发挥合作学习应有的效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去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单向地为学生灌输已有的知识和结论,而应该抓住教材中的有利因素,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思考、提出个人猜想,在探究中有所发现。如《狼和鹿》一课,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狼”与“鹿”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探究中明了保持生态平衡的深奥道理。以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代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二、改革教学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
  1.开放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资源来自社会生活,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刻意追求教材的严密与稳定,实质上是以静态的、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与客观课程相背离,构成有形无形的桎梏。认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性更新和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例如《荷花》一文,通过让学生观察未开的、才开的、全开的三种形状的荷花(电脑制作),让学生运用比喻句来叙说眼前荷花的美姿,不仅让学生受到了审美教育,还训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从而培养了学生拓展教材的能力。
  2.开放教学过程
  开放式教学依照认识规律,理顺“过程”和“结论”的关系,恢复“过程”的应有地位。在开放的格局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中习有所得。如执教《北大荒的秋天》时,致力开发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说选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激情都调动起来,“画图法”、“朗读法”、“白话法”等都派上了用场。
  3.开放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的开放是要教师打破囿于学校、教室、教材的教学空间概念,语文学习不能总是盯着教材,要从课内走向课外,向社会生活延伸。充分利用好教材,设计的开放学生学习空间的训练,如一些口语交际练习、收集一些资料自办报纸等,另一方面,还要善于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练习。
  4.开放思维训练
  语文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往往很少教学生如何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学生迷信书本,对问题不敏感,缺少科学的态度和怀疑的精神。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语文教学既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多观察、多听、多交流、多做、多感觉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培养学生个性化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有分有合,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例如,学习写作单元《从生活中找“米”》时,当教师在强调观察人物应从外貌、动作、语言等入手,从中抓住人物的个性。学生中有人提出:最能显示人物个性特征的,不是静态的外貌描写,而是动态的人物语言和动作,并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和船员那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加以说明。这一见解,十分正确,是学生认真分析、思考、探究、总结出的真知灼见,应给予支持和重视。
  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建立开放、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既体验到了学语文的乐趣,学会了怎样学语文,懂得了怎样去“生活”,让他们真正认识了语文,真正认识了自己。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构建更高效的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因而,教师在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同时,应牢固树立和坚持学生本位、学科本位、教材本位和双基本位的教学思想,离开了这些根本,无论怎么创新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创新的前提——学生本位  创新不能脱离“本”。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学生
期刊
摘 要:作业是检测学生知识落实的手段,同时也是联络师生间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正是以作业为媒介,师生之间进行互动,融洽双方的关系。但能否发挥出作业的最大功效,主要还是取决于作业批改的方法。作业批改的艺术就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条件,那就是使用生动的批语,而不是简单的冰冷的符号。  关键词:职高英语;作业批改;批改语    作业是职高英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知识落实的一种小型检测,通过这种
期刊
因材施教,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所在,每一位施教者都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体会。但是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仅有此是不够的。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个性特征的同时,更应去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的情感特征,才能取得较好的施教效果。  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个性的突现和发展。因而,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并抓住学生的情感特征,为学生营造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氛围,进而
期刊
新课程改革给农村教育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课改后农村小学教师将逐步趋向老龄化,而且优秀教师、年轻教师向城镇流动、外调现象依然存在,教师结构失衡;一些教师缺乏创新理念、探究意识,缺乏专业成长的内需,安于现状,学习被动现象凸显,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由于学校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培训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培训条件欠缺滞后。普通农村小学应立足学校实际,以校为本,加大力度,有效开展校本教研,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期刊
【案例背景】  在芙蓉镇,每年的冬至前后,各家各户都做年糕。学生基本上都吃过自己家做的年糕,或许个别人还参与过做年糕的工程,但很少去发现该工程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和科学知识。笔者用DV录下年糕制作的整个过程与学生共享,并一起复习《物质的特性》一节内容。  【教学过程】  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年糕制作的种种情景:抬米、淘米、称米、碾米、撒盐、烧锅炉、修鼓风机等。一会儿浓烟滚滚、一会儿充满“白雾”。学生看到看
期刊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本文以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四节《杠杆》的教学为例,谈谈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如何选择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以及专题网站的设计等问题。  一、选择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本节
期刊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更追求高效率,笔者在授课中推行学案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首先,高效课堂应该是“三不讲”,一是学生自己通过预习能会的不讲;二是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三是偏离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不讲,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要给学生留出能力发展的空间与时间。但要真正处理好这“三不讲”,教师要做好前期工作,我坚
期刊
这学期在组织小学低年级优质课竞赛时,选的课文是《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此次活动,我有幸担当了一名评委。虽然参赛教师个个基本功扎实,极富亲和力的语言、教态,使我身心倍感愉悦;各种现代化教育媒体的运用,令人赏心悦目,优美的音乐配合着灵动的画面,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低年级学生那可爱的面容、稚嫩的语言、天真的想象,也一直感动着我,使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热热的生命力量在身体里涌动。然而,在感动的同时,头脑
期刊
一、教材背景分析  《3.4圆周角(2)》为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很重,在展开对第二课时新知的探讨之前,必须对第一课时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教学目标有:经历探索圆周角定理的另一个推论的过程并掌握定理内涵,会运用此推论解决简单几何问题。其中,例3涉及圆内角与圆外角与圆周角的关系,思路较难形成,表述也有一定的困难,是本节课教学难点。  二、
期刊
一、初中语文课“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目标  第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主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为教学起点,以学生主体在自学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为重点。一篇文章从哪儿讲起,重点讲什么,不应该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学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的程度。  第二,课堂教学要凸现学生“独特体验”得以形成和深化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反复多次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又是最能体现学生成长的过程。因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