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奖成灾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_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庭上,大人们忙于唇枪舌剑,提出各自的主张,而三个男孩时而惊恐地看看身边大声讲话的大人,时而将头埋得很低显得胆怯而不安。这三个14岁的男孩从小一起长大,是最要好的朋友,然而,由于一次买彩票中大奖,进而引发大人们对大奖的争夺,被各自的家长作为当事人带上法庭。一次意外的好运,给三个好朋友带来的却是一场灾难。
  何星、何平和周涛均为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同班同学,平时关系最好,在一起玩时都将各自身上的钱归在一起,由周涛统一支配。一天,三人一起经过一家小店时,被店门口醒目的抽奖广告牌吸引住了。这是一家即开型刮刮乐体育彩票代售点,店里不时传来有人刮到奖后的兴奋叫声。
  三人看得心痒痒的,决定也试试运气。周涛数了数,他们还剩下13元,留下2元作为回家的路费,将剩下的11元钱全拿出来。彩票是3元一注,可以摸3张(还剩2元)。于是,三个人在彩票盘子里挑选了一会,每人选了一张。刮开一看,只有周涛的彩票中了8元。周涛一脸兴奋地说:“我手里还有2元,加上中的8元,要不咱们买一注10块钱的吧?”“买嘛!你手气这么好,一定还能中!”何平、何星立刻附和。随后,周涛和两个小伙伴又一起仔细挑选,选中一张表面印有红宝石的彩票,刮开一看,中奖10元。
  “没输,刚保本!”周涛犹豫了一下,两个小伙伴兴奋地喊着:“你运气真好,再买一注!”在两个小伙伴的怂恿下,周涛决定再买一张。三双手又开始在彩票盘里摸来摸去,拿起来又放下。最终,他们一致挑选了一张印有绿翡翠的彩票。何平心急,拿到彩票匆匆刮开,待中奖数额逐渐显现出来时,三个人几乎同时惊叫起来,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彩票上竟赫然标着中奖25万元!
  卖彩票的李星丽确认孩子们手中的彩票中了大奖,问清了三个孩子的姓名、家庭住址和就读的学校,怕他们路上把彩票丢失了,拿起店里的电话让他们通知家长。因为周涛父亲周顺友有摩托车,所以几个孩子商量后决定,先打电话给周顺友,顺便把他们都带回去。不一会儿,周顺友兴冲冲地骑着摩托车赶来,接过彩票,带走了三个孩子。 回到家,周顺友立即冷着脸,劈头盖脸地对何星、何平说:“你们俩给我听着,今天中奖的钱是我家周涛的,跟你们没有关系,你们不要乱说今天的事!”两个小孩吓得点头保证不告诉任何人,周顺友这才让他们回家。
  虽然两个小孩没敢告诉家长,但他们的父母还是很快知道了买彩票中奖的事。两人的家长当即一起前往周家,要求分割这笔大奖。“钱是我们家出的,彩票是我儿子刮出来的,特别是中奖的这张彩票,完全是用我们家周涛中的奖金买的,凭什么要分给你们?”周涛的父母一口回绝。
  接着,周顺友夫妇悄悄赶到云南省体彩中心,拿出中奖彩票,兑换了20万元现金(交了5万元税)。之后,他们立刻将钱存入当地的一家银行。此事很快在镇里传开了。看到周涛走在街上,一些人在背后嘲笑着:“看,这就是那个守财奴的儿子,小守财奴!”周涛受不了这种议论,他哭着跑回家,哭着求父亲:“爸爸,能不能给小星、小平他们两家也分点,大家都叫我‘守财奴’,谁都不跟我玩了!”
  何星、何平的日子也不好过,两家的父母嫌他们傻:为什么当时不给家里打电话?为什么不找机会回家?为什么不让周涛写个字据,证明彩票是你们三个人买的?一连串的“为什么”,让两个孩子不知所措,他们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只好将怨气撒在周涛的身上,觉得他不仗义。一时间,周涛成了众人眼里“见钱眼开”的坏孩子。
  何星和何平的父母见周家不愿分钱,以各自的儿子为原告,将周涛及其父母告上玉溪市江川县人民法院,指控他们私吞彩票奖金,认为购买彩票的资金,系三个孩子共同出资,且购买彩票的行为是三方共同所为,所得奖金理应为三人共同享有、平均分配,请求法院依法判定被告人周涛及其父母支付两原告彩票奖金133 333.33元(各66 666.66元),并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接到法院的传票,周涛吓哭了,哀求父亲:“爸爸,你就分点钱出来吧。我才14岁,什么坏事也没做,就当了‘被告’,以后我还怎么做人哪?”“小孩子懂什么!有了钱你还怕什么?”周顺友呵斥道。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聘请律师应战。何星和何平听父母说自己到时也要上法庭,也可怜兮兮地哀求父母:“不要闹到法庭上去!”但他们的哀求根本不管用,因为他们是当事人,父母必须以他们的名义才能起诉,争取他们应该得到的奖金。法庭上,三个好朋友的家长唇枪舌剑,谁也说服不了谁。而无辜的他们,被当成当事人坐在原告和被告席上,满眼惊惧。
  2009年9月2日,云南省江川县人民法院对这起彩票奖金纠纷作出一审判决:由周涛的家人支付给何星、何平各40 000元。周涛的父母不服,向云南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目前二审尚未开庭。
  我们认为,此案法庭最终判决如何并不重要,而大人们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并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却发人深省。客观地讲,面对这意外飞来的财富,要求孩子们的家长丝毫不动心恐怕也不可能,但他们是否做到了眼里有钱、心中也有孩子呢?如果因为这20万元飞来之财,毁了孩子们眼中的信用和友情,将他们原本清洁、稚嫩的心划得满是伤痕,在他们正处于人格成长的阶段,硬生生地施加上金钱的魔影,甚至误了孩子美好的前程,岂非得不偿失?作为家长,不求有多高的道德标准,起码应该符合常理、人情,给孩子们做出榜样。遗憾的是,几位家长在孩子面前对金钱赤裸裸的争夺,已经在做人上先输了!
其他文献
曾国藩“相人”的功夫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素负盛名。  一次,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在信里,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三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微笑着放下学生的信,照例背着双手出去散步。黄昏的时候,曾国藩刚刚回到府邸,家人立刻迎上来,低声告诉曾国藩,李大人推荐来的人已经在庭院里等待很长时间了。曾国藩挥挥手,示意家人退下,自己则悄悄走了过去。    大厅前的庭院里站着三个年轻人,长
文化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很多时候,你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却具有强大的力量。比如你骂一个人。骂其他的没什么,如果你骂他没文化,那他肯定跟你急,肯定要与你争执。看来,文化事关一个人品质的高下,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而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来说,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是,中国是一个多经战乱的国家,历史中的一些文化都被人为地破坏了,怎么办?于是,再人为地打造文化,就成了当下许多城市的追求了。为此,现在很多地
又一个追梦少年登陆美国的  NBA,赛季开始之前,许多颇有爱国之心的球迷很担心阿联的上场时间没有保证,甚至有不少人还提出让雄鹿队在阿联的合同中予以保证。可是几场球下来,我们看到阿联在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其较好的防守能力和得分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赞扬,也得到了教练的认可,上场的时间也逐渐增多。阿联用他的行动为自己争得了上场的时间。  其实,NBA比赛中新人的上场时间都很有限。因为大部分教练都不太信任新人
再多的沙也埋不住一粒金    1901年,一只看似普通的灯泡,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市第六消防站正式投入使用。没人能够料到,这只其貌不扬的灯泡,竟能在109年后,继续散播着温热的光明。在此之前整整一个世纪中,它很少被关掉过,其中最长的一次间歇,也不过是一个星期。  这只“百年灯泡”不仅创下了惊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还在互联网上拥有着成千上万名崇拜者,他们自发组织了一个“百年灯泡粉丝俱乐部”。这只
“内心是庞大的故乡。”  这话是一位诗人说的。  “每个人都要像擦皮鞋一样去擦拭自己的内心。”  这话是一位擦鞋匠说的。  深秋的街边,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酷热。擦鞋匠在忙着擦拭客人送来的皮鞋,突然传来一个婴儿的啼哭。往街边的林子看,一个襁褓,里面躺着一个嫩嫩的婴儿,看得出来,这是个弃婴。  擦鞋匠扫视四周,没发现神色异常的人,弃婴的父母一定跑了,他把婴儿抱回了家。两个儿子极力反对,让他把孩子丢到远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精神非常鲜明突出的部分,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基本概念之一。有礼、好礼、重礼向来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一种行为准则。国文化的老祖宗一开始就认识到,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是治国安邦的根本:“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剩后嗣者也。”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人而无礼,胡不遗死?”“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伦理文化从桌种意
1    朱 军:有请崔永元。请坐。很多观众打来热线电话,同时寄来了很多信,特别关心你的病情。有要给你送药的,有要给你做心理理疗师的,还有说愿意给你当保姆、愿意在身边伺候你的。听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崔永元:我办公室也收到了好多。一类是给我找药,希望我吃了这药能睡着;一类是跟我要药,看有什么药给他,他能睡着。我真是特别感动,因为我觉得非亲非故的,人家给你寄来药想让你睡觉。很多
网上公布了一段俄航机长与空管调度之间的通话录音,据说已经被点播了35万次,连央视都播了这段录音。  机长:“我接到通知联系你,出什么问题了?”  调度:“高级官员要到达这里。到时我们将允许起飞。”  机长:“让高级官员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我要送这些乘客走……这不是包机,而是定期航班,请让你们的高官别迟到,这样就能和我们一起飞……我已经关闭机舱,不会再让任何人登机。”  调度:“我们不会让你起飞。”
1938年8月3日,一艘由重庆逆流开出的轮船抵达江津通泰门码头。登岸的人群中,一对老夫少妻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年近花甲的陈独秀和芳龄三十的潘兰珍。十年前,潘兰珍与陈独秀结为忘年之恋后,一直跟随陈左右,不离不弃。到江津后,夫妻俩几经周折,最后寄居在陈独秀的一位北大故交家里。不久,陈独秀的三儿子陈松年也扶老携幼地从外地迁徙过来。这样,陈家老小一共七口寄人篱下,窘迫之境可想而知。    有一日,陈独秀在
那天我去拜访一位画家,她正在画一幅油画,两个高颧骨、厚嘴唇的中国女人,一是百姓,另一是军人,衣衫褴褛,神情悲壮,茫然望着天低云急的前路。这幅画在画室挂了好久。她老说“还差一点儿”。有一天,她的丈夫来到画前,语气很冲地指责它的不是。画家恼了,和他吵了一通。他给气跑了。第二天丈夫消了气,买一束玫瑰花来画室赔罪。看着火红的玫瑰,画家灵机一动,走到画幅前,在两个女人的前襟,各添上一朵玫瑰。血似的玫瑰,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