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觞滋味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0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人的酒量是天生的吗?
  对酒精的热爱和迷恋是天生的吗?
  这大抵是古往今来的瘾君子们争论不休的两个“天问”吧。
  有一个答案让杯中物的拥趸者们沮丧:酒量,真的就是天生的;而爱酒,却是后天培养起来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爱喝酒,不能以“天生就好这一口”作为理由;至于老天爷分配给每一个人的酒量,却偏偏又是固定的,无论怎样练习,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应该说,这个答案基本算得上客观准确——它是苏东坡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的。
  和我们既往印象中的不同,那个时常高呼“惟酒可忘忧”、“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的苏东坡,直到将近而立之年,还是个对酒的坚决反对者。但是在他二十九岁的这一年,事情有了微妙的改变。
  这一年,苏东坡的陕西凤翔签判任期已满,遂返回京城述职。与他同宗的苏自之给他寄来了几壶酒,并附信说:你不喝酒这件事说起来虽然也比较高尚,但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喝酒,就你不喜欢喝,看你以后怎么混?
  读了信,苏东坡心里大是不以为然,他回了一首《谢苏自之惠酒》,说明自己不爱喝酒的种种理由,顺便把有史以来爱喝酒的名人们都批判了一通。他说当年徐邈违禁令喝酒,阮籍醉卧六十天不醒,毕卓身为吏部郎偷酒喝被吏卒捉到捆了,刘伶要酒不要命,这些都是些怪人,我们干嘛要向他们学习?谁说爱喝酒的人就是品学兼优的人才?这完全违反逻辑法!杜甫当年作《饮中八仙歌》,把当时长安城中的八个醉汉称作“八仙”,这也太搞笑了吧?至于汝阳王李琎走在路上遇到运酒的车子,哈拉子当众流得老长,丢人简直都丢到家了。还有苏晋贪杯不守法戒,经常逃禅喝酒,又有什么好?全于酒还不如全于天,他自己天生不爱喝酒,这是顺天而行。再说了,即使不喝酒,他也照样能了解酒中的趣味耶。
  在充分发表完“不喝酒有理”的高见后,苏东坡觉得有必要补上几句好话,于是他感谢了苏自之的好意,说既然酒都寄来了,那他就向《列子·周穆王》里的那位猎到鹿却当成是做梦的人学习,干脆把喝酒当成一场游戏,反正就算喝醉了也没啥大不了的。
  写完这首长长的“不爱喝酒但从此喝酒歌”,苏东坡真的开始试着喝酒了。
  历史上,苏自之名不见经传,他也肯定没有想到,只因为他兴之所至的几壶酒和一封信,整个中国的艺术史,连同他这位著名同宗的生命和生活,都将从此增添一抹琥珀般晶莹的亮色。
  但是,为什么苏东坡一度不喜欢喝酒?
  “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贬黄州,与时任黄州监酒的乐京往来甚密,乐京也经常给苏东坡送酒喝。这一天,苏东坡步乐京赠酒诗之韵,和了一首《次韵乐著作送酒》,透露了他从小不喝酒的秘密:
  少年多病怯杯觞,老去方知此味长。
  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
  原来是因为年少时多病,不能喝酒。直到年纪大了,才懂得这酒中的万千滋味啊。
  2
  自从喝了苏自之送的酒,只不过一两年时间,苏东坡就成了一个很解酒中三味的饮家了。此后他出任密州太守,当时的密州州学教授赵明叔,家贫而嗜酒,且每饮必醉。不过赵氏从不挑剔酒的优劣,他的口头禅是:“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苏东坡听了,觉得这话虽然俚俗,却很有哲理性,于是将之扩展成《薄薄酒二章》:“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苏东坡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什么好酒劣酒,他一概照喝不误。在黄州时,苏东坡还与潘鲠、潘丙兄弟交情颇厚。潘鲠之子潘大临,字邠老,好诗书,常前往东坡雪堂拜访,渐渐与苏东坡成了忘年之交。
  潘大临不善生计,家境贫困,性情又比较迂。就连他酿的酒,味道也和别人不一样,酒味稀薄,像羼了水,还有一股酸味儿,像兑了醋。苏东坡戏称这酒名叫“错著水”,还打趣潘大临:莫不是你在酒里错放了醋?错加了水?
  但就算是这又酸又稀的“错著水”醋酒,苏东坡也照样喝得津津有味,全家外出春游还不忘带上一葫芦。用苏东坡自己的话说,这就是“饮酒但饮湿”——别管它味道如何,只要是液体就行啦。
  苏东坡初入黄州境内时,在歧亭巧遇陈季常——也正是因为苏东坡的几句戏言,陈季常成为“河东狮吼”故事中的男主角,从此名留青史——到四年后,他离开黄州赴汝州,共写给陈季常五首诗,合为《歧亭五首》。其中第四首是在到黄州三年时写下的,诗中说他在陈家做客,“夜深欲逾垣,卧想春瓮泣”,馋酒馋得辗转难眠,恨不得跳墙出去找酒喝。而他特别想喝当时黄州人用谷物私酿的一种名叫“压茅柴”的酒,这种酒因酒精度数较低,酒性平和,不醉人,不晕头,“饮之一热便过,剧熄如压茅柴”,由此得名。但在当时,酿酒是官方专利,严禁私酒售卖,让苏东坡念念在兹而又求之不得。直到即将离开黄州时,苏东坡才得偿夙愿,圆了他的“压茅柴之梦”。
  后来,“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也到了黄州,并在那里生活了八年。当然,他也喝到了压茅柴酒。真是师生同心,张耒盛赞“黄州压茅柴可亚琼液,适有佳匠也”。
  从滴酒不沾到爱酒如命,苏东坡的这个急转弯转得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牵强。但他贤惠的夫人王闰之可看不下去了。受到夫人几次警告后,苏东坡觉得自己有必要收敛一下。公元1083年8月27日,苏东坡写下了一份题为《节饮食说》的保证书:
  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该保证书的意思是:我从今以后,早饭和晚饭都不超过一杯酒和一个肉菜。在家中招待贵客时,也就三杯酒三个肉菜,只能少不能多。如果有人请我吃饭,就预先告诉他这一条规矩,他若是不同意我就坚决不去好啦。这样做好处多多,一是可以安分养福,二是可以宽胃养气,三是可以省钱蓄财。
  他还在东坡雪堂的墙壁上写下了三十二字警句:   出舆入辇,蹶瘘之机;
  洞房清宫,寒热之媒;
  皓齿峨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浓,腐肠之药。
  这是苏东坡的“四不”准则:
  一不要出门就乘车坐轿,那样容易生病;
  二不要天天窝在家里做宅男,那样经不住一点儿寒热;
  三不要贪恋女色,否则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四不要贪吃油腻的食物,那对肠胃没有好处!
  戒荤,戒色,戒宅,戒车……嗯?好像还是没有戒酒啊?
  3
  苏东坡不仅不戒酒,他还写了一篇《浊醪有妙理赋》,大谈喝酒有理。而既然喝酒有理,他不仅自己喝酒,还开始劝别人喝酒了。
  在颍州做太守时,苏东坡与欧阳修的两个儿子欧阳棐(字叔弼)和欧阳辩来往甚多。刚到那里的时候,他听欧阳棐说陈师道(字履常)不喝酒,也很久不再写诗,于是苏东坡先写好了一首《叔弼云履常不饮,故不作诗,劝履常饮》的劝酒诗,又备下酒菜,请来陈师道,把诗和酒摆在人家面前,苦口婆心地好一番相劝。他说,自己本来是个不能喝酒的人,而且这一生还因诗受累,但如果戒了酒,有了好诗句又要硬生生地咽下肚去,那肝和胃怎能受得了!而假如没有诗和酒作伴,这一生可怎么过呀?如今陈师道你戒酒戒诗,那可是大错特错,千万别因为戒酒把自己变成了杯具!
  不久颍州大旱,颍州西湖水位急降,湖东池塘几近干涸,使得整个池中的鱼类眼看就要搁浅而死。好在东池虽将水涸,但西池里的水还很深,于是苏东坡太守一声令下,亲自现场指挥,把东池的鱼们统统迁进了西池里,并作诗以记其事。而陈师道呢,则一口气写了三首和诗。由此可见,苏东坡的劝酒行动相当成功——陈师道不仅重新开始写诗,还诗如泉涌。
  所以苏东坡大言不惭地说,岂止“光阴须得酒消磨”,美酒更是“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既能消除烦愁,又能钓来作诗的灵感,何乐而不为哉!
  没错,当我们仔细回顾一番苏东坡的那些诗、书、画中的得意之作,就会惊讶地发现,他当时的形象,要么就是一手执杯,一手执笔,要么就是刚放下酒杯,便又舞文弄墨。他流传下来的诗文重现了这些现场——
  熙宁九年(1076)中秋之夜,在密州,苏东坡于他修建的超然台上宴客,不觉大醉。逢佳节,倍思亲,欢饮之中,他想起已经阔别五年的弟弟苏辙,灵感迸发,挥笔写下了那首传唱千年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此词一出,如同一轮光辉熠熠的明月,世间所有咏唱中秋的诗词为之黯然失色!
  而《前赤壁赋》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傍晚,在黄州,苏东坡与友人杨世昌泛舟赤壁之下,摆酒小酌——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个月后,十月十五日,苏东坡又与友人从雪堂出来,前往他刚到黄州时住过的临皋亭。此时苏东坡酒兴大发,跑回家中找来一坛酒,三人带着酒菜,又来游赤壁——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
  看吧!没有酒,又怎么会有这两篇光耀古今的前后《赤壁赋》?
  在《书东臬子传后》中,苏东坡这样论证自己与酒的关系:“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余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则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在此,苏东坡承认自己酒量平平,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看朋友们喝酒而自醉焉。
  黄庭坚曾为苏东坡的画作题诗:“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而苏东坡自己则说:“吾酒后乘兴作数十字,觉气拂拂从十指中出也。”
  就这样,才有了那帧著名的《黄州寒食帖》。
  在中国艺术史上,苏东坡是个公认的天才——他既是重要的诗人和散文家,又是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人画,也自他而始。
  如今,当我们说起宋词,怎能忽略掉那阕“明月几时有”?在中国散文史上,又如何少得了前后《赤壁赋》的光彩淋漓?而倘若没有《黄州寒食帖》,中国书法史岂非缺了偌大的一角?至于他整个的一生,如果少了这一缕微醺自得的酒香,是不是也将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酒啊酒,就这样贯穿在苏东坡的生命和诗文书画之中,像一截充满电流的钨丝,灼热地闪烁。
  4
  在黄州时,找苏东坡求书求画的人络绎不绝。人人都知道此公好酒,自然要投其所好。而苏东坡也来者不拒,命人将这些赠酒统统倒在一个大瓮里,戏称之“雪堂义樽”——不知这算不算世界上最早的“鸡尾酒”?
  习惯了写字画画换酒喝的日子,到了颍州后,下属赵令畤向苏东坡求写几个字,身为领导的苏东坡,顺势“敲诈”了一壶酒作为“润笔”。
  赵令畤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次子——燕王赵德昭的玄孙,初字景贶。苏东坡在颍州任太守时,赵令畤以承议郎任颍州签判。苏东坡觉得他吏事通敏,文采俊丽,便建议他改字“德麟”——有德行的麒麟之意。后来大苏迁任扬州太守,又把赵调到扬州,并向朝廷举荐,赵令畤因此得授光禄丞。不想后来赵令畤也作为苏党受到牵连,被废黜十年。这却是苏东坡万万料想不及的了。   当时赵令畤的叔叔、安定郡王赵世准用洞庭山上产的柑桔酿酒,名之为“洞庭春色”,给侄子赵令畤寄来了一些。苏东坡消息灵通,便借着人家找他求字的机会,要求分一杯羹。
  宝剑赠英雄,佳酿馈诗翁。赵令畤欣然把酒拿了一些过来,与苏东坡分享。品尝过这色香味俱佳的柑桔酒,苏东坡乐颠颠地写了一首《洞庭春色并引》,说是“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
  可是,上哪里去找这样一只大海般广阔的酒杯,来浇苏东坡这张能说会道的嘴?
  《洞庭春色并引》只不过抒发了一些泛泛的感想,让苏东坡觉得意犹未尽。于是,紧接着,他又写了一篇《洞庭春色赋》,说人生虚幻,世界之大,纵然广阔千里,也可隐藏在一个小小的斑点之中;既然一粒芥子中可以容纳下一整座须弥山,何况如枣叶之巨,更是绰绰有余。他想象安定郡王携佳人前往洞庭山,让年轻的仆人们把太湖岸边的桔子采摘回来,混杂入小米黄米等等谷物,上面覆盖上三脊茅草,中间放入酒曲,开始发酵酿酒。到了蒸酒的时候,一滴一滴香醇无比的洞庭春色酒流淌出来,以翡翠之勺舀之,盛装进银质的酒器。就这样,那辆载着美酒的马车,来到了苏东坡的家门口。
  我洗盏而起尝,散腰足之痹顽。
  尽三江于一吸,吞鱼龙之神奸。
  ……
  苏东坡说,喝了这美味的洞庭春色酒,他多年的腰酸腿疼也一下子都好啦。
  当然了,诗中所记述的洞庭春色酒的酿制过程,是苏东坡自己根据既往的酿酒经验发挥的想象,倒也惟妙惟肖,足可以假乱真。
  两年后,苏东坡自己酿了一种“中山松醪”,便又写了一篇《中山松醪赋》。这种酒在酿制时投入松香,“收薄用于桑榆,制中山之松醪。救尔灰烬之中,免尔萤爝之劳”。此酒也是谷物酿制,“与黍麦而皆熟,沸舂声之嘈嘈”,味道则是甜中透出松香的微苦气息,“味甘余而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蒲萄。似玉池之生肥,非内府之蒸羔”。
  后来苏东坡被贬往惠州,途经襄邑(今河南睢县)时,遇大雨留阻,遂书《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遣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与《黄州寒食帖》一样,这帧书帖成为苏东坡书法中的传世之作。明代的书画鉴藏家王世贞甚至认为它是苏东坡书法中最好的作品,“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也。”
  5
  翻阅苏东坡在黄州时的诗文,有一个人的身影尤为醒目。他是那个在《前赤壁赋》中吹洞箫的客人。到了《后赤壁赋》中,他很可能又化身为结尾处羽衣翩跹亦真亦幻的神秘道士——他是杨世昌。
  元丰五年(1082)四月,西蜀道士杨世昌从绵竹武都山赶来看望苏东坡。其人“善画山水,能鼓琴,晓星历骨色及作轨革卦影,通知黄白药术”,与苏东坡很是谈得来。杨道士在黄州住了一年有余,教给苏东坡一种蜂蜜酿酒法。苏东坡一向喜欢吃甜食,这下子当然正合胃口。
  蜜酒酿制成功,虽然度数偏低,并不足以醉人,但毕竟也可以跻身于“钓诗钩”之列。苏东坡的诗兴又被钓起来了,挥毫写下了一首《蜜酒歌并叙》,大肆吹嘘他自酿的蜜酒“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作为农夫的苏东坡,此时已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有了这个蜂蜜酿酒法,既能有酒喝,还可以省下不少粮食,心中当然大是得意。看到满园蜜蜂嗡嗡地采花酿蜜,他觉得简直是老天给自己送酒来了。——噫!天下竟真有这等便宜事!
  为了防止这蜜酒酿造秘籍失传,苏东坡又特地写了一篇题为《蜜酒法》的小文,传与后世。按这篇文章中的记载来看,苏氏蜜酒的酿制方法相当复杂,而且其间变数颇多。需要用蜂巢(蜜格)加上山泉或井水,再加入米和蒸过的面,如果经过这些工序后,发酵均正常进行,便可以再加入米饭,然后是面和饼。这样酿出来的酒口感甜美,与那些辛辣的烈性白酒大异其趣。
  不过,宋代的蜜酒似乎不止这一个方子。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就收录了不止一种蜜酒配方,大都比苏东坡的配方简单省事得多。
  但作为一位天才的广告专家,苏东坡总有办法让他的产品比别人的更有名气。
  他的办法之一就是不停地碎碎念,写完了第一首《蜜酒歌》还不够,紧接着是《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
  这首诗,是写给来黄州看望他的两位侄子和王子立的:
  比苏东坡晚出生一百年的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自称他得到了苏东坡在黄州所酿蜜酒的配方,但他记录的方子与苏东坡在《蜜酒法》中所说的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味道却也是甜的,“味甜如醇醪,善饮之人,恐非其好也。”
  蜜酒是低度酒,能喝酒的人多半不屑于喝这种接近于饮料的东西,所以它只在宋元两代小范围内流传,至明清时就逐渐无人问津。但在苏东坡生活的时代,它另有一个大大的好处——正因为度数低,自酿的蜜酒与官售的白酒并不冲突,所以不在违禁之列。
  但是,这蜜酒真的像苏东坡夸口的“三日开瓮香满城”那么美妙吗?
  据说苏东坡去世后,有人向苏迈和苏过讨要他们父亲酿造“蜜酒”和“蜜柑酒”的秘方。苏过说,家父只酿过一两次蜜酒,而蜜柑酒的味道就像屠苏酒,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据说朋友们喝了苏东坡在黄州所酿的“蜜酒”,还常常闹腹泻呢。
  6
  苏东坡这样爱酒,他甚至写了一篇小品文《酒名》,收在他的《仇池笔记》里。文中收罗了一大堆唐代的酒名,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退之诗云:“且可勤买抛青春。”《国史补》云:“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杜子美诗云:“闻道云安曲米春。”裴铏《传奇》亦有酒名松醪春,乃知唐人名酒多以春。
  既然唐代名酒多以“春”字命名,而当时的惠州也有一种酒叫“万家春”,苏东坡索性将之发扬光大,他住在罗浮山下,便将山名顺手借来,给自己酿的酒起名为“罗浮春”,并作诗告之天下:“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在这句诗的后面,苏东坡特地自注:“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不消花一文钱注册费用,便把这项专利牢牢占住。
  这个“罗浮春”酒,最初应该指的是一种与桂酒有别的糯米酒。但苏东坡并无意于固步自封,恰恰相反,他似乎大有把“罗浮春”开发成酒品系列的野心。
  某天深夜,家人皆已入寝,与苏东坡交往甚密的罗浮山道士邓守安,忽来叩门。在邓道士身后,跟着一位身材高大颇有吕洞宾风采的人物,以桄榔叶为衣,手中提着一斗酒,自称是“真一酒”。于是三人坐下畅饮,苏东坡大醉。告别之前,那位客人从袖子里抽出一本书送给大苏,末尾处竟然标注为九霞仙人李靖所书。
  因为醉酒,记忆一片朦胧,苏东坡的印象如此亦真亦幻,以致他自己也说不清这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一场梦境。于是他认定,这是神仙送给他的酿酒秘籍,遂为此酒取名“真一酒”。
  这真一酒既然是神授之酒,那还了得!偏偏老道士吴复古也来到惠州,每天不饮不食,只喝这真一酒,还真有点“喝了咱的酒,仙风又道骨”的意味了。苏东坡赶紧又写了一首《真一酒歌(并引)》,从麦芒插天写到麦粒金黄,到蒸成面饼酿出真一酒,“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俨如侍君王。湛然寂照非楚狂,终身不入无功乡”,这诗中的每一句,似乎都注入了道家的玄机。这首诗也因此被后世诗评家指为“道气太重”之作,大约他们觉得,那个一向直面现实的苏东坡,不应该隐身入虚幻的道法之中,寻求慰藉。
  但是我们知道,此时的苏东坡,历经“乌台诗案”后的牢狱之灾、生死之劫,历经在黄州时期的躬耕陇亩、脱胎换骨,又历经五年贬谪生涯之后的火箭式擢升,在翰林学士知制诰和吏部尚书的位置上抵达他一生的仕途巅峰。而随后哲宗亲政,他被一贬再贬,贬到了遥远荒僻瘴疠横行的岭南。而那个远在天涯海角的海南岛,正在不远的岁月里等待着他。他在一生中经历了别人几个世代才有可能体验到的大起大落、悲欢离合、富贵困蹇,最终将中国古老的儒、释、道融合于心,从而修成了他自己的“道”。
  是的,在苏东坡这儿,此“道”与彼“道”,最终汇合为“天道”——在这里,他找到了他一生孜孜以求的圆融和安详。
其他文献
冬苋菜  “冬苋菜吃了几茬,天再暖些,过了小满就可以见着苋菜了!”母亲前日坐在餐桌前,口里嚼着冬葵,念着苋菜,如同念着家中的小辈。我家乡管冬葵叫“冬苋菜”,大约是为与小满过后紫不愣登疯长的苋菜吧?  我一直以为这俩是姊妹,只一个冬天生,一个夏天长,于是便“冬儿”“小夏”地区分一下。前一阵才查过《辞海》,冬苋菜其实压根与苋菜没有一丁点“血缘关系”,它是锦葵科,锦葵属。而苋菜才是正经的苋科、苋属,血统
期刊
那是一座思想的孤岛。  盘古开天地以来,它似乎就在苍穹下静思默想,远离人间烟火,与天上的神对望、交流。时间的长河里,它长出了自己的语言,萌发了自己的思想,独立于众山之上。  对于朝圣者,千佛山是灵山;对于观光客,千佛山是风景;对于哲人,千佛山是思想者。  茶坪河蜿蜒曲折,俯伏于高山谷底,清瘦而贫瘠。  这条山谷的血脉,一年四季,时而堵塞,时而流畅,时而汹涌。  山谷没有这条流动的血脉,两岸将无人家
期刊
记忆中的麻雀  我小时候,大人说  麻雀是“四害”  要对麻雀赶尽杀绝  可是我天天欣赏  成群结队的麻雀  盘旋着它们的空中舞蹈  它们叽叽喳喳的歌声  填满了我童年的寂寞  有一次,居然能够享用麻雀蛋  让我饥饿的胃有了过年的味道  如今我回到家乡  麻雀几乎已灭绝  我只能在脑海里  回忆麻雀的舞蹈与歌声  小时候家乡茂密的松林  夏天,我经常在松树底下乘凉、玩耍  或者用贝壳处死一条条厌恶
期刊
高粱记  高粱红了。  在泸州。  夏天,看到一大片又一大片的高粱红。绿到心里,无上清凉。  那些高粱沉甸甸的,风一吹,叶与杆窸窸作声,高粱穗累累垂垂有喜气。  从车窗里望去,高粱地起伏高低,颇有旧气,也颇有酒气,错觉的酒气,恍恍惚惚。  走进高粱地,人淹没了。日光灿烂,人的影子高粱的影子在空地上拉得长,青青的,有些袅袅意思,心里含着一块冰雪。  雪是白是冰洁,突然觉得写作不过是雪上涂白。  人生
期刊
我们在黄河岸边行走,无边的绿色将人引向远方。河流两岸,鲜花大朵大朵地开放,花香掺和了月光的忧愁和枣花的甜蜜,越过大坝,直达庭院。家人在灯下团聚,孩子嬉闹,老人在角落吸烟。一辆独轮车安然地在南墙跟下停放,牛呢?在袅袅的青烟里独自反刍着秘密。  每一个水草丰沛的季节里,独轮车碾过黄河岸边的土地,沿着一条条的道路,连接起田野和乡村。记忆中的蔓草,牵牵连连。不,确切地说,那种草的名字叫热草。在每年的六七月
期刊
采橘东山下  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写尽人间悠闲之境。  但这是古代的情景,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映衬着,也有不高不低的古朴篱笆横在眼前,不诗意也难。而现在楼高了、路宽了、车多了,生活的空间越来越逼仄,以至于人心里不断疯长的是压抑、郁闷,悠闲之境似乎渐行渐远。其实,纵然环境怎样变化,设若有一颗悠闲之心,生活里就会处处充满诗意。比如在橙红橘黄的好景之际,择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去吴中东山采撷橘子,几
期刊
红尘盯上了我的灵魂  派我去收集爱的味道  浩荡的尘缘咽下太多的祈祷  宿命试探着苦难的折磨  我的眼深情地望着远方  死一般  我的思想孤立地守候  守候着我荒芜的江山  我的心死死地渴望  渴望着远方陌生的姑娘  花儿一样的芳香  玫瑰的红一样难忘  我日夜奢望 日夜向往  想象陌上牵手的窒息  想象月下庭前,你情我愿  想象李白的酒里,你我同命相连  想象我舞剑镌诗,你焚香诵经  想象着你,
期刊
没事的时候,母亲喜欢铺开  大地这张稿纸写诗  写春暖花开  写炊烟掐不断的情感  写田埂踩不弯的思念  写着写着,玉米走成了七律或绝句  南瓜花形而上学  苦瓜越来越现实主义  红薯充当标点符号  麻雀踩着韵脚  写着写着  一首诗,被打磨得比镰刀还亮  写着写着  锄头成了母亲手里的笔  要么深入,要么浅出  写着写着,一首诗就老了  半截在外面,半截在土里  像极了一棵庄稼的模样  母 亲 
期刊
仿佛一夜间  桔花就覆盖了春天的枝头  在你的鬓角和顾盼间  摇曳,洁白的娇羞  春风不解风情  热情似火的阳光却无孔不入  芬芳受孕。青涩的心事  让漫长的夏日不再沉闷  雷霆也化作细雨  在青枝绿叶间呢喃逗留  当桔子穿上红红的嫁妆  红红的灯笼点亮故园深秋  唇齿相依的脉脉心迹  让谁一次又一次动情地回首  酸酸甜甜而又温润如初  仿佛一千年  难舍难分的桔皮啊,也入了药  医治游子难以愈合
期刊
她不会恨  窝在心里的气是她的病根  迁就责难  迁就贫苦  迁就熬累  最后又端出火热的心肠  连刀子嘴也不是  她的胆小  心怀善良  最嫩的豆角她不舍得揪下  每一条碎布都有她青春的脚印  尊敬粮食如尊敬苍天  她的病里住着风霜  她的病里油灯闪烁  2  我一遍遍删改文字  也走不进母亲  我想写下她的勤劳节俭  而一段距离  如我对她的关爱  总是模模糊糊  我说慈祥的要强的坚韧的  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