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苍龙峡小学 (271100)
【摘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其次是利用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课前详细预设,以适当的课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后拓展视野,促进学生自学,巩固学生的创新热情。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教育
2010年7月29 13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中提出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育公平,重中之重又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与农村小学教育的特点。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以身作则。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以自身的创新人格来影响、培育和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当前农村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不高, 和城镇小学相比, 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师水平低下.知识面狭窄;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信息闭塞,教学内容落后。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呢? 因此,农村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炼.注重新知识的获取和累积,改变和创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对新生事物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在夯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以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整体素质提高的要求。
2 做好教学预设。开展课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学大纲、熟悉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实况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任务,科学选择资料,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案。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学生对一个事情有没有兴趣往往取决于第一印象。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的前几分钟内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课前5分钟活动内容是在每次课前根据教学需要.由老师提前告诉学生准备。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你问我答”的竞赛方式可以采用讲幽默故事名人趣事、小品演绎学过的课文等的“开心五分钟”寓教于乐形式,也可以采用诗歌朗诵、古诗背诵、日记展示等的“美文鉴赏”活动形式。这些活动既可以加强学生知识的积累. 又可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 课堂教学贯彻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贵在引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创新的教学方法要落实到创新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3.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现代心理学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发挥主动创造性,释放巨大的潜能。过去以追求“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通过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鼓励学生设疑、质疑、求异,这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3.2 实施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要营造出良好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新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针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中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这些教学模式虽然组织形式各异,但本质上都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观察、发现、思考、探索和掌握知识。教师作为“导演”,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将得到加强。
4 课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巩固学生的创新热情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靠课堂的教材教学是不够的.特别是农村孩子所面对的就是那么一块小天地,我们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来补充一定的知识, 拓宽学生的视野。或是以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和写作量形式,或是以开展课外活动形式(如读书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巩固与发展。当然,所有的内容与活动,都是以不给学生加大学习负担为前提,适量保质地完成。
同时,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延伸其学习和创新的热情。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老师在课堂中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动力充足,创新的激情也就有了源头之水。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转变教学理念和行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要利用和安排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内容。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摘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其次是利用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课前详细预设,以适当的课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后拓展视野,促进学生自学,巩固学生的创新热情。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教育
2010年7月29 13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中提出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育公平,重中之重又在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与农村小学教育的特点。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以身作则。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以自身的创新人格来影响、培育和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当前农村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不高, 和城镇小学相比, 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师水平低下.知识面狭窄;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信息闭塞,教学内容落后。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呢? 因此,农村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炼.注重新知识的获取和累积,改变和创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对新生事物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在夯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以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整体素质提高的要求。
2 做好教学预设。开展课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学大纲、熟悉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实况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任务,科学选择资料,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案。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学生对一个事情有没有兴趣往往取决于第一印象。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的前几分钟内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课前5分钟活动内容是在每次课前根据教学需要.由老师提前告诉学生准备。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你问我答”的竞赛方式可以采用讲幽默故事名人趣事、小品演绎学过的课文等的“开心五分钟”寓教于乐形式,也可以采用诗歌朗诵、古诗背诵、日记展示等的“美文鉴赏”活动形式。这些活动既可以加强学生知识的积累. 又可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 课堂教学贯彻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贵在引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创新的教学方法要落实到创新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3.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现代心理学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发挥主动创造性,释放巨大的潜能。过去以追求“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通过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鼓励学生设疑、质疑、求异,这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3.2 实施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要营造出良好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新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针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中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这些教学模式虽然组织形式各异,但本质上都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观察、发现、思考、探索和掌握知识。教师作为“导演”,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都将得到加强。
4 课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巩固学生的创新热情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靠课堂的教材教学是不够的.特别是农村孩子所面对的就是那么一块小天地,我们需要利用课外时间来补充一定的知识, 拓宽学生的视野。或是以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和写作量形式,或是以开展课外活动形式(如读书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巩固与发展。当然,所有的内容与活动,都是以不给学生加大学习负担为前提,适量保质地完成。
同时,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延伸其学习和创新的热情。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老师在课堂中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动力充足,创新的激情也就有了源头之水。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转变教学理念和行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要利用和安排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内容。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