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仿起步,领学生入写作之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w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常常对其倾注了许多的心血,但从教学的效果来讲,似乎并不能令人满意:学生还是不会写,写不好。虽然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写作训练中对学生要求过高是我们首先要反思的。很多的作文课,教师大讲特讲作文之法——如何选材立意,如何构思布局,如何记叙精彩,如何议论透辟。学生常常是被动地听,有时似乎明白了该怎样写,可一动起笔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好比听懂了游泳的理论,却没人手把手教他下水——即便写出来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语文教师也常弄出一些所谓的“范文”来给学生学习——但实际上是“看”,最多说说感受或评论一下。虽然学生也能揣摩出一些“门道”来,但那毕竟不是自己亲自动手的作品。这样的利用“范文”,还是不够的。因为即便是高中生,大多数人的写作水平还不高,就高中写作的描写传神、记叙精彩、议论深刻的要求而言还有不小差距,甚至有的几乎处于“学步”阶段。所以,放低要求,从入门开始,应该成为高中写作教学初期的宗旨。
  那么,“人门”如何开始呢?笔者以为,最好的策略是仿写,即从模仿佳作起步。毋庸置疑,模仿是学习写作的一个基本途径和方法,可以说,成功的写作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人们学习写作,一般是从模仿开始的,各类优秀文章(如课本上的选文)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层次大多可作为写作的典范,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而言,无疑是可供模仿的范本。“即使是进入了自由的创作状态,做出了长篇大论,其文章的基本结构、技法等等也都是来源于模仿和进行模仿的,只不过是不露痕迹罢了。”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崔颢《黄鹤楼》一诗的模仿。另外,就应用文写作来说,模仿更是重要,因为应用文更多的是类型化、要求格式规范的文体,自由发挥的空间较之文学创作更加狭小,学习应用文的写作最主要的方法和基本途径就是模仿,通过模仿,了解和学会了应用文的文体规范,也就成功了大半。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轻视模仿,而要重视仿写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模仿可以從不同的方面进行:
  模仿结构。实践证明,语段仿写是比较有效的语段结构训练手段,学生通过仿写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习得基本的作文结构技巧,并加以运用。所以有论者认为:“从把握语段的层次结构人手来进行作文的结构训练,才算是从‘源头’抓起,让学生从根本上建立起作文的结构意识,才能有效地扭转现在作文教学中视结构训练为作文的纯技术手段的弊病。”接下来便扩展到对整篇文章结构思路的模仿。比如对于鲁迅的小说《药》,笔者在指导学生了解它的双线结构及其作用以后,提示这一特点可以借鉴,就有学生写了一篇《一位坚强的女孩》,习作采用了风铃与盲女孩明暗线交织的结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模仿立意。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其立意是否有意义,立意是决定文章价值的重要因素。但高中生由于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局限,难以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所需的大量直接经验,难以有什么深刻的立意。所以对优秀范文的借鉴不失为一种提升立意品级的有效办法,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所需的知识体验,使作文达到立意正确、鲜明、深刻的要求。
  模仿语言。语言是文章的基本要素,语言的习得和表达的规范也要先从模仿开始。在作文语言训练中提倡仿写,即从范文中吸收所需的养份,学习其中极富生命力的东西,以丰富学生的写作,使其文章语言准确鲜明,形象生动,甚至富有文采。语言的模仿训练应该选择典范的书面语、有鲜明语言风格的范文,特别是一些语言大师的作品,如鲁迅、朱自清、沈从文、老合等,他们的作品风格鲜明,富有艺术魅力,是典范的白话文著作,确定了现代化汉语的语法规范。
  当然,这些模仿在实际操作中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不同时间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文体综合展开的。比如在高三最后一百天,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借鉴高考优秀作文,如记叙文《习惯》、《不肯死去的心》、《天使无语》、《母亲手中的稻草绳》等,议论文《人生是一场漫漫旅途》、《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Ⅸ走出保护伞》、《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失落的文明》等。而对于写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先从借鉴自己班级的佳作和高考“二类”作文人手。
  仿写作为一种作文训练方法,可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建立合理的文章结构。但是仿写不等于生搬硬套原文。模仿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有个性的创新表达奠定基础,一味依赖仿写则会丧失自我,没有个性。
  写作是一种个性化劳动,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将范文中有参考价值的因素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写出好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模仿,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写出自己的个性。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孔雀西北飞》就是模仿课本上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借用“孔雀东南飞”这个爱情的旧瓶装“西部大开发”的新酒,全诗将主人公选择到西部去谋职与家人、社会阻力进行对比刻画,令人耳目一新,堪称模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廖艳霞.浅谈“模仿”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J].
  [2]王斌杰.立目标意识加强有效训练[J].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到处都体现着信息数字化的革新,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大众化、人性化的发展,人机交互越来越透明容易。特别是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在人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日益频繁的交往和交流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正确运用好信息技术工具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信息技术教育主阵地的信息技术课堂更要以教育学生正确、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已任,在信息技术课堂
[摘要]在农村学校推行音乐新课标教育存在许多困难,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几方面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思路,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思考,并努力改进以提高我国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关注;农村学校;音乐;新课标;教育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音乐教学属于美育范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情操,使他们的智力得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迅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已成为每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因此,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任务和责任。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即在实践中完成任务。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空白艺术 自主学习 创造力 课堂效率    “空白”是一种艺术,中国画利用空白能产生无中生有,有限中容无限的艺术效果,在音乐中也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在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留几处空白让学生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特别在当今教育新政下,学生的自主时间多了,如何在有限授课时间内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切实落实物理新课程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合作学习的
【热点材料】  1 根据2012年6月1日实施的《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我国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包括黄岩岛、钓鱼岛等海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7月13日,第45届东盟外长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闭幕,因菲律宾要将黄岩岛“争端”写入公报,导致无法发表联合公报,这是东盟成立45年来首次未能发表联合公报。7月24日,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三沙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隆重举行。中国在海
在中国,对牛的崇拜历史悠久,牛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关于牛的收录在汉语成语与惯用语中的条目有数百条,这足以显示出牛与中国古代大众关系的密切程度。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而炎帝族就是一个最强大的牛的氏族部落。“牛”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特别是在华夏文化中拥有农神精神与战神精神双重文化象征意义:炎帝是农神,代表着牛文化的勤苦与奉献;蚩尤是战神,代表着牛文化的顽强与拼搏。因此有关对牛勤苦奉献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英语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 导入方法 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也是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步骤。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如
[摘要]语文自主学习是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所倡导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尽最大努力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指明学生正确的学习目标,点燃学
【复习目标】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  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