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露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jt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玫瑰花瓣上的露水
  是一泓最小的湖
  湖水里有晨光的七彩
  湖水里有初綻的馥香
  湖水里倒影着另一个
  微小的玫瑰园
  如果你伸手 轻轻
  摘下这朵玫瑰
  这泓最小的湖泊
  便成了一滴坠下的泪
其他文献
除了通常的开学礼或拜师礼,古人在日常的学习中也有着很多尊师敬师的礼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弟子职》 就详细描述了弟子事师、受业、馔馈、灑扫、执烛坐作、进退之礼等。例如:“受业之纪,必由长始……若有所疑,奉手问之。师出皆起。”在如今的课堂上,老师提问时,学生通常都会起立作答,古人自然也是如此。并且,古人每天入学堂和出学堂时都要对老师作揖行礼;若要去私宅拜见老师,需要在门外通名等候;若與老师在路途相遇,需
期刊
第一次成为班主任,我看着讲台下49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有点手足无措。为了管理好班级和完成教学任务,我秉持“严师出高徒”的帶班理念,“不苟言笑”成了我的标志。   课上,只要有一个学生说话或做小动作,我就严厉批评;书写中,只要学生字迹潦草我就打回去让其重写。在培养学生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等方面,我都以严厉“协助”学生做到最好。   接班过去大半个月,我已经很好地控制住班级纪律,学生也可以按要求完成作业和
期刊
小时候,家乡农家能够一次性获得较多现金收入的销售,是牲猪“出栏”——按政策价将牲猪卖给食品站。“头个级”的猪131斤,“二个级”的151斤,“三个级”的181斤,各级的价格各不相同,级越小,价越低,通常达二个级才“出栏”,不到万不得以急需钱用,一般是舍不得将头个级的猪出售的。二个级大的猪,从猪仔到长大,大约需要半年,一年两批次,每次多为两三头,年底往往留一头自宰,作过年物资,叫“杀过年猪”。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张双林)5月26日从邵阳市教育局传出喜讯,武冈市实验小学教师钟必勇承担的邵阳市“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获邵阳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武冈市小学组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该课题从2016年9月开题到2019年9月结题,历時三年。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了学校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了该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校长喻建平表示,2019年学校有三个课题获省
期刊
日前,一场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汇报展演在会同县城北学校拉开帷幕,师生太极、侗歌竹竿舞、舞台剧《黑饭传说》、国学诵读《孟母三迁》以及教师《旗袍秀》等纷纷被师生搬上舞台。   长期以来,该校通过学科、活动、家校等多渠道深度融合,积极开发了孔子礼仪、墨香校园、经典晨读、和乐课程、文学校刊、节日文化等课程,讓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感受文化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获真正的成长。  吴传清 摄影报道
期刊
路过一个镇子,在那一带民居中,尽是别墅样式的小楼层,气派贵丽,高门大院,深深围墙,望而生闷。唯有一户人家,是一幢素朴的两层小楼,风格样式守旧,甚至有些黯然,却散发着一种清新、令人心情欢畅的气质。   那素朴黯然的楼前也有大院子,而院墙真是古意有味,由植物围绕而成,先是一棵棵木槿,木槿上又爬绕着牵牛。院子里满满的也尽是植物的气息,一边是时令的蔬菜,一边是高低错落的花花草草。   遇到如此古意盎然的景
期刊
语文老师要求我们背诵关于时间的名人名句,大家都是喊口号式背下来,从来没有去思考时间到底是什么?怎么来定义时间?直到前几天学习了《浣溪沙》后,我们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才真正明白了时间的意义。   词人晏殊在填写新词时喝着一杯美酒,抬头看着天空,环视着周围的美景,一草一木,夕阳归燕,感慨万千。想起去年的今日,感从中来。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花开花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只有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
期刊
滨江文化园位于长沙新河三角洲,西滨湘江、北临浏阳河,东南为湘江大道北段。园区分布“三馆一厅”建筑群(长沙博物馆、长沙市规划展示馆、长沙图书馆、长沙音乐厅)、景观塔及周边设施。   滨江文化园建筑群设计追求的是对湖湘精神特质的一种神似的模拟,展现的是这种民族精神、艺术精神和人格力量的延伸和外化,以及在建筑作品中的升华。从湖湘文化精神出发,通过建筑的奔放豪邁体形隐性表达“湖湘之魂”。2018年入选湖南
期刊
线装的、泛黄的  古诗词集  緩缓地,一页页翻开  忽然  掉出来一张  古旧的书签  墨色已淡的笔迹  浸在夕阳晕黄的光里  轻轻拾起书签  拾起了一枚温暖的往事
期刊
我觉得,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哲学,而其中的知行合一思想是阳明实践哲学思想的核心要义,阳明哲学思想在国内外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一个世界性哲学话题。阳明先生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去理解:   第一层面,知与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知是行的起点,行就是知的实践,知与行不仅是一个相互促进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从实践到认知再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来了阳明先生“良知良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