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石窟寺弥勒信仰与弥勒造像的演变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b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弥勒信仰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佛教发展过程中衍生了多种式样。本文以甘肃北石窟寺第165、222窟的弥勒造像为例,探讨北魏至唐时期北石窟寺的弥勒净土信仰,以及弥勒造像从上生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形象演变成为下生阎浮地的弥勒佛的造像式样。这样的演变形式不仅是弥勒信仰变化的产物,也是时代背景下的工艺美术表现方式。
  关键词:北石窟;弥勒信仰;弥勒造像
  弥勒信仰是佛教体系内的以弥勒为崇拜对象的佛菩萨信仰,也是一种以弥勒净土为皈依的净土信仰。由于弥勒既是未来承继释迦佛之后的第一位佛,又是兜率天主,故有彌勒菩萨崇拜,也有弥勒佛崇拜。所以,弥勒信仰又包括上生兜率净土信仰和下生人间净土信仰。在中国,随着弥勒经典的译经和讲法活动的开展,弥勒信仰迅速流传开来,成为先于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的信奉对象。
  从现存的佛教遗迹看,我国东汉末年即开始出现弥勒的造像。460—529年,石窟雕塑、金铜石木各种类型的弥勒形象大量涌现,弥勒造像在所有造像中的比例在15%以上,多时达到20%甚至30%以上。位于甘肃庆阳的北石窟寺不仅出现交脚菩萨造像,还有倚坐佛造像。北石窟寺的弥勒造像不仅体现了古代庆阳地区弥勒信仰的变化和发展,也是北魏至唐时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工艺美术品,是时代的产物。
  1 窟寺弥勒造像基本概况
  1.1 第165窟弥勒造像
  北石窟第165窟,平面横长矩形,覆斗顶大窟。窟内造像主尊为8米高七佛,胁侍菩萨十身,前壁门两侧交脚弥勒菩萨各一身,前壁门右侧骑象菩萨一身,左侧阿修罗天一身(图1)。
  北石窟寺第165窟的弥勒菩萨雕凿在门前壁(西壁)两侧,身高5.80米。南侧弥勒菩萨,交脚而坐,头戴方冠,上身袒露,戴宽项圈,披巾自腹部交叉穿一圆璧,下着裙,右手似上举,左手置于膝上,手握一花蕾(图2)。北侧弥勒菩萨,宝缯束发,髻冠呈多面。并脚坐姿,宽项圈下垂挂珠串,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摩尼宝珠(图3)。
  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目前学界对第165窟弥勒菩萨提出不同的见解,有“转轮圣王”“地藏菩萨”之说。但笔者通过现场实地造像研究,认同《北石窟寺内容总录》将其界定为“弥勒”的观点。首先,交脚坐弥勒菩萨像传入中土后被认为是弥勒的专有坐姿,一度成为判定弥勒菩萨像非常重要的标准之一。其次,邓健吾“七佛造像”的观点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肯定,马化龙也肯定了其观点。《魏书·释老志》载:“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文言将来有弥勒佛,方继释迦而降世。”也就说,弥勒以“未来佛”的身份成为第七佛,但在成佛之前是以菩萨的形象出现的,这也符合北石窟寺七佛造像的题材组合是禅观的重要内容。这种弥勒造像是根据《弥勒上生经》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惟形,表示弥勒在兜率天宫等待下生的情形。第165窟的交脚菩萨造像只是简单的菩萨头饰,并不具备文献记载中“转轮圣王”的头饰特征。
  1.2 第222窟弥勒造像
  北石窟寺第222窟,唐代开凿的覆斗顶窟。窟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弥勒佛通高4.35米,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阴刻细眉,善跏趺坐于方台上,双脚踩半圆形莲台,左手置于膝,右手上举,身披双领下垂袈裟,衣裾呈水波纹自然下垂(图4)。唐代弥勒已经以未来佛的形象出现,不再是北魏洞窟出现的交脚菩萨的形象,而是以倚坐的佛陀式样出现在人们面前。
  目前北石窟寺的唐代弥勒造像并不多见,最为明确的是第222窟的主尊弥勒。在6世纪前半叶,倚坐弥勒佛像代替交脚弥勒菩萨造像,交脚弥勒菩萨退出了中国造像序列。表示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造像。结跏趺坐的弥勒佛从形态上并无区别于其他结跏趺坐佛的显著特征。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的文字记录或铭文记载,则会很难判断佛像的身份。这或许是结跏趺坐弥勒佛数量较少的一个原因,也可以解释为何北石窟唐代窟龛众多,却只发现为数不多的弥勒佛造像。
  2 弥勒造像在北石窟寺的演化
  纵观北石窟北魏至唐代的弥勒造像有两种形象:第一种形象是依据弥勒上生经的交脚弥勒菩萨形象;第二种形象出现在唐代,是依据弥勒下生经演变为禅定式或倚坐式的弥勒佛形象。
  弥勒在上生题材中被表现成兜率天中的菩萨,弥勒菩萨在中国早期佛教石窟如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最为流行(山西和洛阳曾皆为北魏都城)。第165窟应当是来自洛阳的部分工匠技艺和当地工匠的宗教信仰及艺术审美结合的产物。北魏的统治阶层主要由鲜卑贵族统治的游牧部落联盟构成。北魏佛教艺术的云冈阶段,为5世纪50—90年代,更接近印度和中亚风格。研究者对于这种交脚坐姿更倾向于来自于波斯萨珊王朝帝王造型的说法,认为这是早期贵霜帝王、中亚帝王、贵族惯常采用的一种坐姿,而这种坐姿的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当弥勒菩萨越接近中土,他身上所象征的帝王色彩也就越浓厚。中土的佛教信众更喜欢帝王形象的弥勒菩萨,这或许是交脚弥勒菩萨在北魏时期盛行的原因之一。
  后期以第222窟出现的弥勒佛的形式与唐代历史背景有关,武则天为达到登皇目的,利用弥勒信仰卒践帝祚一事,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均有记载。如《大云经·薛怀义传》载:“初元年(690),怀义与法明等造《大云经〔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故则天革命称周。”由此可知,武周时期的弥勒信仰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北石窟的弥勒造像是顺应弥勒信仰的变化而产生的,是弥勒信仰的产物。从交脚形象、半跏思惟形象到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它们的艺术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弥勒菩萨进入中国后经历了不断中国化的神奇“蜕变”过程,弥勒信仰以其鲜明的理论个性和独特的信仰实践在中国得到了继承性发展和变异性发展。   3 弥勒信仰
  中国弥勒信仰的高峰从5世纪70年代持续至6世纪20年代,相当于北魏统治北中国的后半世纪。弥勒信仰又分为两派:一派为上生信仰,信仰现今于兜率天说法之弥勒菩萨,而欲往生兜率天;另一派为下生信仰,相信弥勒将来下生此世界时,于龙华树下听受说法而成佛,故有龙华三会之说。
  在所有弥勒经典的传译中只有一部上生经,即《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其余皆为下生经,至唐朝仍有义净新译的《弥勒下生成佛经》。上生信仰者尚有道矫、僧业、慧严、道汪、道法、法盛、昙副、昙斌等。此外,隋唐时期关于弥勒下生成佛的经典论述也十分丰富,隋代有智顗的《弥勒成佛经疏》,下生信仰亦甚为普及,唐代有元晓的《弥勒经疏》、憬兴的《弥勒下生经疏》《弥勒成佛经疏》《弥勒下生经注》,憬旧的《弥勒下生经疏》,慧净的《弥勒成佛经疏》等。至唐代,玄奘、窥基亦宏扬兜率上生信仰,而成为法相宗之传统。唐代则天武后于永昌元年(689)命法朗等伪作大云经,谓武后系弥勒下生。隋唐之后重视“弥勒佛将来下生”,于龙华三会中宣说佛法,渡化众生的观念已经成为弥勒信仰的主流。
  中国弥勒信仰于南北朝时开始,逐渐盛行;至唐以后,由于阿弥陀经的译出,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者亦多,故弥勒信仰已不如以前盛行。但随着时代变迁及阿弥陀佛信仰的日益发展,隋唐以后弥勒信仰渐趋沉寂。一方面完全民俗化,产生出中国特色的弥勒形象(如布袋-大肚弥勒);一方面为秘密宗教所改造,流寓于民间宗教及民间信仰中。这方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北魏、隋末、唐宋时期民间利用弥勒信仰叛乱事件的考察以及弥勒信仰与末法思潮的关系等方面。
  在中国历代佛教造像中,弥勒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流布空间最为广阔。根据现存文献和佛教造像遗存看,从印度到中亚,从新疆、西藏到内地,从石窟寺到寺庙,皆有弥勒造像。既有北魏云冈石窟的交脚弥勒,也有乐山凌云寺、敦煌等处的唐代倚坐弥勒佛像,还有当代布袋弥勒的高僧形象。其配置也最为多样:既有三世佛、七佛、十方佛与弥勒佛的配置,也有百子戏弥勒、弥勒与十八罗汉的配置。弥勒最后定型于中国布袋高僧的形象,远离高高在上的佛菩萨的庄严肃穆,过渡到世俗化、中国化,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4 结语
  甘肃北石窟寺所在地古属雍州,秦属北地郡,西漢至晋代为安定郡,北魏时归泾州,唐代为宁州,五代、宋时属原州彭阳县,元代为镇原州,明清属镇原县。其地东抵陕西榆林,西通黑水,南接泾渭,北达贺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北达宁夏与内蒙、西抵河西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冲。北魏以来,随着佛教的兴盛和开窟造像的风靡,这里又成了萧关古道上的一大佛教圣地。目前从现存的北魏至唐代的造像来看,北石窟寺造像以西方净土主题最为明显,弥勒信仰和弥勒造像是北石窟寺的主要题材,以第165窟和222窟为代表的不同时期的标形窟。其内部的弥勒造像有交脚的弥勒造像到后期倚坐的弥勒佛形象的演变,不仅是弥勒信仰的产物,也是时代背景下的工艺美术表现方式,在佛教造像艺术史上更具有独特的意义。
  (注:本文用图由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参考文献
  [1]杜继文.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庆阳北石窟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北石窟寺内容总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4]郑炳林,石劲松.永靖炳灵寺石窟研究文集[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
  [5]麻天祥,姚彬彬,沈庭.中国宗教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6]郑炳林,魏迎春,赵青山.陇东河西石窟研究文集[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
  [7]贺世哲.敦煌莫高窟北朝石窟与禅观[M]//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8]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翁洪涛.再论南北石窟寺七佛“二弥勒”的宗教及现实意义[A].北石窟寺论文集[C].庆阳:庆阳市瑜华印务有限公司,2009.
  [11]邓健吾.庆阳寺沟石窟“佛洞”介绍[J].文物,1963(7).
  [12]马华龙.丝绸之路东段的几处佛教石窟——泾川王母宫与南、北石窟寺考察[J].西北师院学报,1983(4).
  [13]董文强.北石窟寺165窟七佛造像艺术特色[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11).
  [14]王静芬,王倩.弥勒信仰:北朝造像中的佛信表达[J].美成在久,2017(1).
  [15]林伟.从交脚弥勒菩萨造像的流行看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9(1).
  [16]王忠林.弥勒图像的大像研究[J].新视觉艺术,2011(2).
其他文献
摘 要:建于晚清时期的东阳下石塘德润堂是东阳清嘉庆咸丰年间民居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东阳仅存的一幢厅堂一个村的孤例,更是东阳古建筑发展多样化和东阳古建筑传承的重要实例。本文通过对其建筑空间布局以及装饰艺术形态的深入探析,从其建筑布局、设计思想、结构技术以及构造形式、装饰形态等多个层面总结东阳古民居建筑体系的艺术特色及营造特点,进而探索对其保护和传承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晚清时期;东阳古民居;空间布
期刊
摘要:大遗址由于占地面积大、历史文化价值高,其管理工作往往难度很大,需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合理配置行政资源,将大遗址保护理念贯彻到管理工作当中。文童以锁阳城遗址为例,结合大遗址保护理念进行分析,并围绕着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理念;文化遗产事业管理;锁阳城遗址  文化遗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重要资源和财富,它见证了文化
期刊
摘 要:位于湘江之畔的唐代长沙窑,是第一个将书画艺术和制瓷工艺完美结合的瓷窑。长沙窑山水画讲求以形写神,寓诗于画,追求画外之境,创造出一种“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有着超越绘画艺术界限的诗境美,展现了大唐辉煌灿烂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长沙窑山水画;以形写神;画中有诗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兴盛,中外贸易发达,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长沙窑位于湘江之畔,盛
期刊
摘 要: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于2016年成功购藏弘一大师有关抗日誓言之信札。该文物是1937年11月李叔同(弘一大师)写给再传弟子克定法师(俗名刘儒)之子刘光华的一封信札,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价值,更蕴含着李叔同极其宝贵的大爱精神和爱国情怀。  关键词:李叔同;信札;文物;赏析  1 李叔同是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李叔同(弘一大师)1880年出生于天津,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是近代天津走出的杰出文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这个展览设计项目,探索大型综合性展览设计中展览风格、空间展线与柜内设计三者之间内在相互的关联,对展览设计中各个相关细节进一步进行梳理,以一个完整的设计实例,论述在具体展览设计中应如何合理统筹安排每个设计环节的工作程序。  关键词:风格;展线;色彩;形式  2017年5月上海博物馆举办了“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
期刊
摘 要:汉代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大繁荣,其墓葬及随葬品丰富多样,品类齐全,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莒地汉代墓葬分布广泛,本文从出土的汉画像石、玉衣、随葬陶器等方面来探析汉代重孝厚葬、崇玉用玉、事死如生的社会习俗,立体化呈现汉代繁荣的社会景象。  关键词:汉代;莒地;墓葬;习俗  汉文帝二年(前178)置莒地为城阳国,封刘章为城阳王,都城莒。此后至汉末,多为王都,近200年。在日照海曲汉墓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法了解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志在冲天——中国空军的抗战记忆展”观众基本信息和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到访观众对展览的印象、评价、意见等数据,了解公众态度,挖掘观众对陈列展览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以期为我馆进一步完善陈列展览工作提出有效的参考意见,从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争取公众的满意和支持。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观众研究;问卷调查  1总体目标  本次观众调查通过问卷法了解
期刊
摘 要:釉里红是用铜红料在胎体上描绘出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中一次烧成。釉里红在元代烧制成功,明代釉里红的烧造盛行于洪武朝。其制作工艺与青花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釉里红是用氧化铜作呈色剂,而青花则用氧化钴作呈色剂。  关键词:洪武;釉里红  1 洪武釉里红概述  釉里红是用铜红料在胎体上描绘出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中一次烧成。其制作工艺与青花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
期刊
摘 要:赵孟頫作为宋皇室后裔出仕元朝,因才华出众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他的一生可谓“荣际五朝,名满天下”。其晚年“官居一品”,书画艺术堪称一代典范。本文将从书艺概况、书法风格、书学渊源及后世影响四个方面对其书法艺术进行解读,探讨赵孟頫书法艺术背后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尚古;中庸;诸体兼擅  赵孟頫是元代书法第一人,不仅受元代统治阶级的喜爱,在文人墨客之间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楷书后世入选“四大家”之
期刊
摘 要:济南市博物馆收藏有一幅高凤翰左手行草书法轴,是高凤翰为族姐祝寿而作。由于书法轴残损严重,必须要进行修复才能够保存下来。在修复时,既要尽可能恢复字画的原貌,也要保持字画本身的完整性,应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完整。  关键词:高风翰;左手行草;残损;修复  高凤翰(1683—1748),清代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字西园,号南村,晚年号南阜等。山东胶州人,曾为安徽歙县县丞。扬州八怪之一,是扬州画派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