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融合,不仅可以培养我国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也是达成我国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和新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情况,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丰富的实践课程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是将两者相融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36
价值观是引领人们对事物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一个重要思维方法。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起到恰当的评估事物的作用,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不能客观地评价事物的价值,因而会将人指向錯误的成长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它包括一系列诸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良好价值指向和判断标准,引导人们向善,更加积极进取的创造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思想政治相融,不仅能够使学生从小明辨是非善恶,还能从整体上引导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作用
1.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具备正确价值观的公民,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支撑,还需要精神上的富足。培养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良好公民,不仅需要加强其科学文化知识底蕴,还要使其具备正确的奋斗目标、人生理想。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冲击着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接触的信息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多变。这对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思辨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引导中学生遵循社会主流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成了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2.落实新课程目标
思想政治新课程目标包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促进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部分,以及最终实现“促使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终极目的。不仅如此,教材中的每个角落,只要教师留心观察,都能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踪影。比如在关于“友谊”的课程中,体现了“友善”的重要性,在勇担社会责任这一单元,体现了“文明”的价值。两者的相融本就是落实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目标的举措之一。
3.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传统的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以课堂灌输和课后应试训练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转变观念的过程中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课的讲授方式在于润物细无声,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观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按照由浅入深,实践代替理论研究的方式,逐步地推行了伦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不仅提升了趣味性,还降低了学生的抵触心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
1.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入点
我国正确价值观的传承是始终如一的。思想政治课上的许多单元所传承的价值观念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们都能在我国传统文化寻根。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师生交往”一课时,历史上就有不少师生之间的小故事被传为佳话。“程门立雪”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背后就流传着一个动人的师生故事,这个故事中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一定能够激起现代中学生对知识、老师的敬畏之情,对课文中“师生交往”的理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2.丰富实践教学课程体验
如果说中学生在接受灌输授课式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还有一些可取之处,那么在新时代下灌输授课式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无疑是效率十分低下的。人的观念改变并不是靠背诵理解就能轻易改变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恐怕难以实现。思想政治的养成并不是理论的重复,而是需要学生拥有许多亲身经历之后自然而然产生感悟,这样培养出来的正确价值观才能使学生一生受益。比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一节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养育蚕宝宝,陪伴观察它们由茧化蛾的生命过程,这样的课程远比在教室里灌输式的授课要有效的多。
3.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网络爆炸的一个世纪,现代社会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决定了一个人能获得信息资源的上限。对于学生来说,想要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背后的理论,想要更好地塑造自身良好的价值观,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路径。比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八年级上册中“丰富的社会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络中知晓国家大事,从新闻中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从与旁人的交流中坚定对正确价值观的坚守。因此网络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的网络资源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对于中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有着显而易见的正面效果。
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的作用不言而喻。建立初中生的正确价值观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从多种路径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李志坚.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学教学参考,2020(22).
[2]赵映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分析[J].中华少年,2020(20).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第十七中学,河北 沧州06100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36
价值观是引领人们对事物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一个重要思维方法。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起到恰当的评估事物的作用,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不能客观地评价事物的价值,因而会将人指向錯误的成长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它包括一系列诸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良好价值指向和判断标准,引导人们向善,更加积极进取的创造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思想政治相融,不仅能够使学生从小明辨是非善恶,还能从整体上引导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作用
1.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具备正确价值观的公民,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支撑,还需要精神上的富足。培养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良好公民,不仅需要加强其科学文化知识底蕴,还要使其具备正确的奋斗目标、人生理想。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冲击着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接触的信息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多变。这对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思辨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引导中学生遵循社会主流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成了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2.落实新课程目标
思想政治新课程目标包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促进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部分,以及最终实现“促使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终极目的。不仅如此,教材中的每个角落,只要教师留心观察,都能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踪影。比如在关于“友谊”的课程中,体现了“友善”的重要性,在勇担社会责任这一单元,体现了“文明”的价值。两者的相融本就是落实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目标的举措之一。
3.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传统的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以课堂灌输和课后应试训练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转变观念的过程中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课的讲授方式在于润物细无声,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观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按照由浅入深,实践代替理论研究的方式,逐步地推行了伦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不仅提升了趣味性,还降低了学生的抵触心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
1.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入点
我国正确价值观的传承是始终如一的。思想政治课上的许多单元所传承的价值观念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们都能在我国传统文化寻根。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师生交往”一课时,历史上就有不少师生之间的小故事被传为佳话。“程门立雪”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背后就流传着一个动人的师生故事,这个故事中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一定能够激起现代中学生对知识、老师的敬畏之情,对课文中“师生交往”的理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2.丰富实践教学课程体验
如果说中学生在接受灌输授课式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还有一些可取之处,那么在新时代下灌输授课式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无疑是效率十分低下的。人的观念改变并不是靠背诵理解就能轻易改变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恐怕难以实现。思想政治的养成并不是理论的重复,而是需要学生拥有许多亲身经历之后自然而然产生感悟,这样培养出来的正确价值观才能使学生一生受益。比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一节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养育蚕宝宝,陪伴观察它们由茧化蛾的生命过程,这样的课程远比在教室里灌输式的授课要有效的多。
3.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网络爆炸的一个世纪,现代社会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决定了一个人能获得信息资源的上限。对于学生来说,想要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背后的理论,想要更好地塑造自身良好的价值观,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路径。比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八年级上册中“丰富的社会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络中知晓国家大事,从新闻中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从与旁人的交流中坚定对正确价值观的坚守。因此网络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的网络资源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对于中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有着显而易见的正面效果。
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的作用不言而喻。建立初中生的正确价值观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从多种路径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李志坚.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学教学参考,2020(22).
[2]赵映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分析[J].中华少年,2020(20).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第十七中学,河北 沧州0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