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咪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12月对收治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分别采用咪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27,P<0.05)。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外用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咪康唑 特比萘芬 皮肤浅部真菌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8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50-02
  本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12月对收治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分别采用咪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2年12月选择在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64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典型的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表现,真菌镜检均为阳性;其中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3.69±10.6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6.38±4.36)月;其中手足癣34例,体股癣21例,花斑癣1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相关诊断标准。入选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皮肤病类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2组外用药均每日2次,涂于患处。研究组给予1%盐酸特比萘芬软膏(国药准字H10970135,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70135,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2];对照组:给予2%硝酸咪康唑乳膏(国药准字H20066425,新乡市新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所有患者复诊时间均为1 周1 次,共观察1 个月[3]
  1.3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及瘙痒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60%;好转:皮损消退30% ~ 59%,瘙痒症状减轻显著;无效:症状、体征改善<3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真菌学评估。清除:治疗2 周后,真菌镜检和培养呈阴性。未清除:治疗2周后,真菌镜检和培养呈阳性。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中痊愈2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75.00%;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
  2.2 两组患者的皮肤真菌清除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真菌均清除,清除率达100.00%;而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的真菌未清除。两组患者的皮肤真菌清除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X2=0.36,P >0.05)。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特比萘芬主要通过干扰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止固醇的早期合成来起到杀死真菌细胞的作用[5,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外用盐酸特比萘芬软膏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的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另外,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相关研究结果[7]显示低浓度时,对皮肤癣菌、双相真菌以及霉菌等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同时对酵母菌也有一定杀灭、抑制作用。这表明外用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420-425
  [2] 李志民,江连枝.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药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137例[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3):161-162
  [3] 蒋亚辉,邓勇.氟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临床对照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3):466-467
  [4] 陈永忠.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34):101-102
  [5] 谢爱民,雍磊.特比萘芬乳膏与咪康唑霜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对比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5,33(5):554-555
  [6] 胡跃龙,魏聪.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2,34(6):352-353
  [7] 王克玉,李春阳,粱临平,等.特比萘芬散与咪康唑散随机对照治疗手足癣体股癣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0,16(4):265-26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及婚姻关系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为产后抑郁的早期干预进行指导。  方法:孕36~38周269例孕妇分别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婚姻满意指数量表。产后1周给予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评定,以其中的抑郁症(HRSD>20)产妇为研究组,以正常(HRSD0.05),负性生活事件分高于对照组(t
期刊
摘要:目的: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诊断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  方法:选择3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的MRI和CT影像表现进行观察和总结。  结果:全部30例患者皆为单发结节,病灶直径为2.4至6.8厘米,平均直径为(4.6±0.3)厘米。对11例患者进行MRI检查,平扫病灶均为t2WI稍高信号,t1WI稍低信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  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结果:血管再通率为80%(96/120);14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  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好,使用方便,相对安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急性 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尿激酶 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67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法对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120例145眼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  结果:在145眼中,经泪囊按摩通畅者24眼,占16.6%;经药物加压冲洗通畅者39眼,占32.2%;经泪道探通法通畅者77眼,占93.9%;总治愈率为96.6%。  结论:综合治疗法是新生儿泪囊炎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新生儿泪囊炎 综合治疗  Doi:10.3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234例泌尿系结石的部位、成分及治疗方法。  结果:体外冲击波治疗212例,手术治疗9例,药物治疗13例。  结论:泌尿系结石应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形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27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与适应证,并探讨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内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均采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均采用传统的手术复位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6~10个月,进行相关统计分析[1]。  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在实
期刊
摘要:目的:对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  方法:选择60例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克林霉素、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克林霉素、阿米卡星与康妇消炎栓配合热盐外敷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16例患者痊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特点、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四肢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特点,并研究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法。  结果:在四肢骨结核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多发于20岁~30岁人群中,而且足骨的发病率最高。在临床上,四肢骨结核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  结论:四肢骨结核的发病率较高,需要结合发病特点并重视在临床上的诊断,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应用于泌尿外科的经验体会。  方法:为106例患者施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其中肾囊肿去顶术66例,肾切除术13例,肾部分切除术7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13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例。其中76例经后腹腔入路,30例经腹入路。  结果:106例手术均获成功,肾囊肿去顶术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50min,平均出血20ml。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24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收治疗的5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情况以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5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药物反应的患者有200例,其中患者因氯氮平产生不良反应的有82例,因利培酮产生不良反应的有68例,因阿立哌唑产生不良反应的有35例,因奥氮平产生不良反应的有15例;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