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李锦记已经4年多了,短短的4年里这是我第三份工作,可以看到家族的决心,把业务交给外面的人,而且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然,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信任就像股市一样上上下下,你要靠业绩生存。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将所谓“管理者”划分为四个等级。在老子看来,最高明的管理者,其管理已经化于无形,通过无为而治来实现无所不为。
对于拥有121年历史的家族企业李锦记来说,“无形领袖”意味着,作为集团所有者的李文达及李氏家族逐渐淡出管理层,将经营管理职能交给“空降”的职业经理人——苏盈福。苏盈福通过这种“直升机”式的择才方式,走上了李锦记集团运营的最前沿。而他带给李锦记的,不仅仅是对“思利及人”思想的传承以及对品质管控一如既往的坚持,更多的是对终端、对中国市场极富进取的深耕魄力和对速度的坚持。
从2005年担任李锦记东南亚区总经理开始,苏盈福在4年时间内换了3个岗位:2007年成为李锦记(中国)总裁;2009年初升任李锦记全球CEO。
在这种升迁的背后,是他大刀阔斧的变革。而在一家有着121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变革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来自老板的信任。
“信任就像股市一样,上上下下,你要靠业绩生存。”苏盈福笑言,“我已经想好,要做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有了这种心态,即便是走,也走得潇洒。”
中欧商业评论(CBR):你进入李锦记4年了,给这家有着121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带来了什么变化?
苏盈福:李锦记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以前我们是以生产为主导,非常注重品质。公司有121年的历史,李氏家族非常注重品牌的延续、家族的传承。在我进入李锦记之前,应该说公司一直处于第一个发展阶段,即以生产为导向。2007年以后,李锦记进入第二阶段,以渠道、销售为导向。我和我们的团队经过两三年的准备,即将在2009年底完成渠道建设,这也是我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这3年里,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管理销售模式,包括销售信息管理模式、人才的培训,公司至少更换了70%的人才。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十几家子公司和分公司在9~12个月内,整合到一个完整的企业集团中,仅各种复杂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就相当大。
现在,李锦记启用了一套新的管理模式,不仅借鉴了西方的管理理念,也沿用了中式的、传统的、非常特殊的一些模式,并学习了一些竞争对手的好的实践。
从2010年开始,李锦记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以市场为导向。无论在品牌战略和市场的布局上,各方面都会有一套新的方式。
CBR:从以生产为主导,到以渠道、销售为导向,具体部有哪些变化?
苏盈福:以往我们通过经销商、批发商,最后才将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而现在,我们希望从终端直接着手。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特别的团队,做了很详细的市场分析,直接掌握第一手信息。
此外,我们还成立了一支QSS(Quality Services Solution)队伍,直接与各大餐厅的厨师打交道,帮助解决每个厨师、每个餐厅个性化的各种问题。李锦记希望传递这样的信息,即我们不仅有自己的品质(quality)、服务(services),最重要的是有解决方案(solution)。比如餐厅每个月要出几十道新菜,有很大的压力,如果我们能给他们提供一些解决方案。那就能给他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价值。
前不久我们刚刚得到一个数据:通过直接接管零售大卖场,李锦记在北京调味品零售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同行业第一。我们过去在北京市场只有几千万元的销售规模,现在销售额突破亿元,很短时间内增长了两倍,足以说明市场本身的潜力,这也证明中国市场值得我们精细地做下去。
CBR:在终端之外,你还推动了什么变革?
苏盈福:我们的另一大变化是物流。调味品行业就像饮料行业,未来竞争的关键之一在于运输。一瓶酱油、蚝油,如果从广东运输到东北、新疆、大西部,成本就会太高。就像可口可乐,它需要在各地建立灌装厂。而我们在进入二级市场时,也需要有相应的解决运输问题的策略。一旦能实现每一瓶的运输成本节省一毛钱,考虑到我们每年上亿瓶的销售量,总成本的管控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这笔钱可以再投入到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上,将在市场上产生很大的冲击。而我们的销售量也将关系到以后市场谈判的条件,对下一步的行业整合非常重要。
以前李锦记的物流运输是火车汽车运输,现在我们改用船运,这一般需要1 5天以上的周期。物流成本是降低了,但客户的资金也会因此压下来,影响客户的周转率。我们现在正在制定新的策略,将节省的物流资金部分返回到客户管理上,提升订单、运输、产品收购等环节的效率。
CBR:李锦记对市场、对生产、对销售的认识都在改变。在你接任全球CE0的几个月当中,在内部管理方面又有什么样的变革?
苏盈福:这个回答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业务调整。第二部分是企业精神层面的变革,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创业,这家百年企业才能继续提升自己。
一方面,我们的中国业务继续在改变。另一方面,我花了很多时间整顿全球五大区的业务,把适当的资源放在适当的地方。李锦记以前以贸易业务为主,现在则需要更全球化,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改变对业务带来很大的冲击。
CBR:李锦记的变革很大,也很快,为什么这么急?
苏盈福:我非常看重速度,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限定在两三年内完成,因此对员工的速度要求也非常高。目前整个中国的调味品市场已经开始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要求我们随时改变,李锦记需要按这个速度的要求来改变。
此前我们在中国的起步慢了,在渠道开发方面至少落后了10年。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一步步走下去,等我们走完时,市场早已成为别人的市场。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市场正在发生剧变。按照目前保守的测算,中国调味品市场有1 500亿元的规模。但中国的市场就像战国时代,大小企业上千家,真正有影响的企业基本分成三个派系:一是外资,它们的经典思路是:利用品牌强势进入,或者通过收购,借助强大的资本力量进入;国内也有不少公司不仅具备自身实力,也有政府背景,扩张的步伐也非常大;第三就是李锦记这种中西结合的家族企业。但目前来看,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一家也没有。由于目前的市场非常分散,这个状态对李锦记未来几年的发展非常关键。当然,市场调整和整合的契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非常关键。
CBR:企业发生这么大、这么快的变化,你如何保证文化整合的成功?
苏盈福:很多公司失败的原因都在于文化。在李锦记,由于李氏家族长期推行“思利及人”、“家和万事兴”的传统文化,通过这种“强势”文化,得以把10多家不同背景的分、子公司的文化整合问题一并解决了。 我对文化整合的理解是,李锦记不存在新旧文化的差异。虽然每个月都有新人加入,但最重要的是公司在战略和策略上要有明确的方向。英文俗语说:“隧道的尽头有光明”,在整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员工认识到转变的过程会很痛苦,另一方面,也不能到最后才让大家享受到成果,而是一路上都要让大家看到改变所带来的好处,这样大家才会积极地、一步步地走下去。
我们正在建立绩效管理机制,其中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业绩指标)的选择非常重要,我认为其中一个转变是把KPI变得越简单越好,对员工来说,是能达到和超标的,而不应该把KPI定得很高,让人可望而不可及。当然这个过程是波浪式递升的,必须调整,以满足对员工们越来越高的要求。
CBR:在变革过程中,李氏家族给你的授权有多大?
苏盈福:我在李锦记已经4年多了,短短的4年里,我已经递升了3个职位,可以看到家族的决心,把业务交给外面的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李锦记对职业经理人的态度是明确的。大约在2005年,李氏家族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企业将来的管理者不一定是家族里面的成员,可以外聘CEO,同时在家族里面选一个成员做主席。
过去李锦记的家族成员要决定什么问题,只需要星期天到家里吃饭,就能形成共识。董事局、管理层开什么会,分得不是很清楚。而现在分得很清楚。如今,李氏家族确定董事局成员,然后通过董事局选择CEO。而家族将给予外聘人员充分的信任。如果没有这种信任的话,我早就“挂”了。
李锦记一直坚持“自动波”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借用了香港人对自动挡汽车的概念,将企业内的领导模式概括为六大方面,包括教练的心态与技巧、高度信任的氛围、选对人才、充分授权、高效的团队和共同的目标。李锦记的“自动波”式领导,过去是以家族领袖李文达老先生为三角形的顶部,然后依次是管理层、员工、顾客,现在这个三角形倒过来了,一切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老板成为最次要考虑的要素。但事实上这种转变是很困难的,庆幸的是家族对领导层有信心,也看到了这个关键。
CBR:他们对你的信心和信任来自何处?
苏盈福: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信任就像股市一样上上下下,你要靠业绩生存。对于我来说,从美式管理企业进入家族式企业,也是一个挑战。好在大家都信任我,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在东南亚工作;另一方面,我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掌握。
2007年1月,我加盟李锦记才1年多,就调任李锦记(中国)公司总裁。这是一个很大胆的任命,也显示了董事会对中国这个重要市场改革的决心,我自身的压力也特别大。
上任不久,我就向董事会提出将销售总部迁至上海的想法。对于搬迁销售总部的想法,董事会有一点像地震的感觉,有一些担心,不过,他们也有非常大的决心,最终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这使得李锦记走出了“跳出以南区市场为主”的关键一步。
2007年以前,中国还不是李锦记最重要的市场,还只是五大区域市场中的第二市场,但如今,中国市场已经占李锦记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额。
至于对我的定论,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做出。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沟通最重要。在李锦记这样的家族企业中,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模式,可以加速与企业所有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我和李氏家族有很特殊的沟通模式,譬如通过在高尔夫球场非正式的早餐会。我们有固定的时间,一起在高尔夫球场吃早餐并待上几个小时。我们也会借助黑莓手机实时互动,随时沟通大家的想法。
一开始我的沟通工作做得不是很理想,虽然业务提升了,但感觉与原来的李锦记距离越来越远。直到李氏家族2009年初参加中国区销售年会的时候,看到了中国新团队的精神和力量,他们才最终决定让我来做全球CEO。
我现在特别强调沟通,如今我们和工人之间,特别是家族和我之间的关系比以前融洽得多。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将所谓“管理者”划分为四个等级。在老子看来,最高明的管理者,其管理已经化于无形,通过无为而治来实现无所不为。
对于拥有121年历史的家族企业李锦记来说,“无形领袖”意味着,作为集团所有者的李文达及李氏家族逐渐淡出管理层,将经营管理职能交给“空降”的职业经理人——苏盈福。苏盈福通过这种“直升机”式的择才方式,走上了李锦记集团运营的最前沿。而他带给李锦记的,不仅仅是对“思利及人”思想的传承以及对品质管控一如既往的坚持,更多的是对终端、对中国市场极富进取的深耕魄力和对速度的坚持。
从2005年担任李锦记东南亚区总经理开始,苏盈福在4年时间内换了3个岗位:2007年成为李锦记(中国)总裁;2009年初升任李锦记全球CEO。
在这种升迁的背后,是他大刀阔斧的变革。而在一家有着121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变革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来自老板的信任。
“信任就像股市一样,上上下下,你要靠业绩生存。”苏盈福笑言,“我已经想好,要做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有了这种心态,即便是走,也走得潇洒。”
中欧商业评论(CBR):你进入李锦记4年了,给这家有着121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带来了什么变化?
苏盈福:李锦记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以前我们是以生产为主导,非常注重品质。公司有121年的历史,李氏家族非常注重品牌的延续、家族的传承。在我进入李锦记之前,应该说公司一直处于第一个发展阶段,即以生产为导向。2007年以后,李锦记进入第二阶段,以渠道、销售为导向。我和我们的团队经过两三年的准备,即将在2009年底完成渠道建设,这也是我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这3年里,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管理销售模式,包括销售信息管理模式、人才的培训,公司至少更换了70%的人才。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十几家子公司和分公司在9~12个月内,整合到一个完整的企业集团中,仅各种复杂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就相当大。
现在,李锦记启用了一套新的管理模式,不仅借鉴了西方的管理理念,也沿用了中式的、传统的、非常特殊的一些模式,并学习了一些竞争对手的好的实践。
从2010年开始,李锦记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以市场为导向。无论在品牌战略和市场的布局上,各方面都会有一套新的方式。
CBR:从以生产为主导,到以渠道、销售为导向,具体部有哪些变化?
苏盈福:以往我们通过经销商、批发商,最后才将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而现在,我们希望从终端直接着手。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特别的团队,做了很详细的市场分析,直接掌握第一手信息。
此外,我们还成立了一支QSS(Quality Services Solution)队伍,直接与各大餐厅的厨师打交道,帮助解决每个厨师、每个餐厅个性化的各种问题。李锦记希望传递这样的信息,即我们不仅有自己的品质(quality)、服务(services),最重要的是有解决方案(solution)。比如餐厅每个月要出几十道新菜,有很大的压力,如果我们能给他们提供一些解决方案。那就能给他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价值。
前不久我们刚刚得到一个数据:通过直接接管零售大卖场,李锦记在北京调味品零售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同行业第一。我们过去在北京市场只有几千万元的销售规模,现在销售额突破亿元,很短时间内增长了两倍,足以说明市场本身的潜力,这也证明中国市场值得我们精细地做下去。
CBR:在终端之外,你还推动了什么变革?
苏盈福:我们的另一大变化是物流。调味品行业就像饮料行业,未来竞争的关键之一在于运输。一瓶酱油、蚝油,如果从广东运输到东北、新疆、大西部,成本就会太高。就像可口可乐,它需要在各地建立灌装厂。而我们在进入二级市场时,也需要有相应的解决运输问题的策略。一旦能实现每一瓶的运输成本节省一毛钱,考虑到我们每年上亿瓶的销售量,总成本的管控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这笔钱可以再投入到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上,将在市场上产生很大的冲击。而我们的销售量也将关系到以后市场谈判的条件,对下一步的行业整合非常重要。
以前李锦记的物流运输是火车汽车运输,现在我们改用船运,这一般需要1 5天以上的周期。物流成本是降低了,但客户的资金也会因此压下来,影响客户的周转率。我们现在正在制定新的策略,将节省的物流资金部分返回到客户管理上,提升订单、运输、产品收购等环节的效率。
CBR:李锦记对市场、对生产、对销售的认识都在改变。在你接任全球CE0的几个月当中,在内部管理方面又有什么样的变革?
苏盈福:这个回答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业务调整。第二部分是企业精神层面的变革,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创业,这家百年企业才能继续提升自己。
一方面,我们的中国业务继续在改变。另一方面,我花了很多时间整顿全球五大区的业务,把适当的资源放在适当的地方。李锦记以前以贸易业务为主,现在则需要更全球化,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改变对业务带来很大的冲击。
CBR:李锦记的变革很大,也很快,为什么这么急?
苏盈福:我非常看重速度,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限定在两三年内完成,因此对员工的速度要求也非常高。目前整个中国的调味品市场已经开始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要求我们随时改变,李锦记需要按这个速度的要求来改变。
此前我们在中国的起步慢了,在渠道开发方面至少落后了10年。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一步步走下去,等我们走完时,市场早已成为别人的市场。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市场正在发生剧变。按照目前保守的测算,中国调味品市场有1 500亿元的规模。但中国的市场就像战国时代,大小企业上千家,真正有影响的企业基本分成三个派系:一是外资,它们的经典思路是:利用品牌强势进入,或者通过收购,借助强大的资本力量进入;国内也有不少公司不仅具备自身实力,也有政府背景,扩张的步伐也非常大;第三就是李锦记这种中西结合的家族企业。但目前来看,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一家也没有。由于目前的市场非常分散,这个状态对李锦记未来几年的发展非常关键。当然,市场调整和整合的契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非常关键。
CBR:企业发生这么大、这么快的变化,你如何保证文化整合的成功?
苏盈福:很多公司失败的原因都在于文化。在李锦记,由于李氏家族长期推行“思利及人”、“家和万事兴”的传统文化,通过这种“强势”文化,得以把10多家不同背景的分、子公司的文化整合问题一并解决了。 我对文化整合的理解是,李锦记不存在新旧文化的差异。虽然每个月都有新人加入,但最重要的是公司在战略和策略上要有明确的方向。英文俗语说:“隧道的尽头有光明”,在整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员工认识到转变的过程会很痛苦,另一方面,也不能到最后才让大家享受到成果,而是一路上都要让大家看到改变所带来的好处,这样大家才会积极地、一步步地走下去。
我们正在建立绩效管理机制,其中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业绩指标)的选择非常重要,我认为其中一个转变是把KPI变得越简单越好,对员工来说,是能达到和超标的,而不应该把KPI定得很高,让人可望而不可及。当然这个过程是波浪式递升的,必须调整,以满足对员工们越来越高的要求。
CBR:在变革过程中,李氏家族给你的授权有多大?
苏盈福:我在李锦记已经4年多了,短短的4年里,我已经递升了3个职位,可以看到家族的决心,把业务交给外面的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李锦记对职业经理人的态度是明确的。大约在2005年,李氏家族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企业将来的管理者不一定是家族里面的成员,可以外聘CEO,同时在家族里面选一个成员做主席。
过去李锦记的家族成员要决定什么问题,只需要星期天到家里吃饭,就能形成共识。董事局、管理层开什么会,分得不是很清楚。而现在分得很清楚。如今,李氏家族确定董事局成员,然后通过董事局选择CEO。而家族将给予外聘人员充分的信任。如果没有这种信任的话,我早就“挂”了。
李锦记一直坚持“自动波”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借用了香港人对自动挡汽车的概念,将企业内的领导模式概括为六大方面,包括教练的心态与技巧、高度信任的氛围、选对人才、充分授权、高效的团队和共同的目标。李锦记的“自动波”式领导,过去是以家族领袖李文达老先生为三角形的顶部,然后依次是管理层、员工、顾客,现在这个三角形倒过来了,一切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老板成为最次要考虑的要素。但事实上这种转变是很困难的,庆幸的是家族对领导层有信心,也看到了这个关键。
CBR:他们对你的信心和信任来自何处?
苏盈福: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信任就像股市一样上上下下,你要靠业绩生存。对于我来说,从美式管理企业进入家族式企业,也是一个挑战。好在大家都信任我,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在东南亚工作;另一方面,我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掌握。
2007年1月,我加盟李锦记才1年多,就调任李锦记(中国)公司总裁。这是一个很大胆的任命,也显示了董事会对中国这个重要市场改革的决心,我自身的压力也特别大。
上任不久,我就向董事会提出将销售总部迁至上海的想法。对于搬迁销售总部的想法,董事会有一点像地震的感觉,有一些担心,不过,他们也有非常大的决心,最终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这使得李锦记走出了“跳出以南区市场为主”的关键一步。
2007年以前,中国还不是李锦记最重要的市场,还只是五大区域市场中的第二市场,但如今,中国市场已经占李锦记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额。
至于对我的定论,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做出。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沟通最重要。在李锦记这样的家族企业中,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模式,可以加速与企业所有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我和李氏家族有很特殊的沟通模式,譬如通过在高尔夫球场非正式的早餐会。我们有固定的时间,一起在高尔夫球场吃早餐并待上几个小时。我们也会借助黑莓手机实时互动,随时沟通大家的想法。
一开始我的沟通工作做得不是很理想,虽然业务提升了,但感觉与原来的李锦记距离越来越远。直到李氏家族2009年初参加中国区销售年会的时候,看到了中国新团队的精神和力量,他们才最终决定让我来做全球CEO。
我现在特别强调沟通,如今我们和工人之间,特别是家族和我之间的关系比以前融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