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力就好像爱情,人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却很难有人说清楚它究竟是什么。究竟如何有效培养和提升领导力,令大多数企业深感困惑。中欧领导行为实验中心与美国创造性领导力中心(亚洲)在2007年联手启动了新兴市场领导力经验一学习(Leaming of Experience)研究项目,在中国采访了100位成功的企业高级管理者,了解并研究他们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体验”,试图解析它们是如何成为领导力的“催化剂”。
炼就领导力的8大关键事件(critlcal Events)
对于成功的高级管理者来说,在职业生涯中究竟什么样的事件会令他们印象深刻,并有助于其提升管理能力和领导力?访谈中,100位企业高级管理者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职业成长历程中的欢笑与泪水、经验与感悟。这些高级管理者的年龄、职能和成长背景都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访谈都是一段精彩的回放。有的管理者认为,从国家机关到外企的转变是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亲历了不同管理风格带来的效果,使他们了解到怎样的领导能够帮助下属;有的管理者则强调,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位引路人(领导)影响巨大;也有管理者告诉我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令他的战略视野和管理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虽然成长经历不同,但我们的研究发现,导致他们领导力提升的关键事件有着惊人的倾向性。“工作转变”、“楷模人物”、“沟通与冲突”是访谈中提及频率最高的三类关键事件,而“企业变革”、“应对危机”、“特派项目/任务”、“工作早期磨炼”、“挫折失败”、“开拓与创新”,以及“学习与培训”紧随其后位列前十,都是提及频率较高的关键事件。
经过提炼合并,我们从100位企业高级管理者的访谈内容中归纳出13大类关键事件。
而从这13类关键事件中,又可以归纳出导致新兴市场领导力提升的8个关键词:
变、冲、危、磨、挫、拓、学习和楷模。
“变”:面对变化,适应变化,拥抱变化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变”是访谈中提及频率最高的关键词,绝大多数的被访者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到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曾经面对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转换企业/行业、转变职能、体制改革、管理变革、企业上市和重组/并购。
“冲”:碰撞、矛盾、冲突中成长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冲突是许多管理者都会面对的困惑和挑战。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冲突和矛盾愈加不可避免,管理者该如何面对:妥协?回避?强迫?还是合作?在访谈中,冲突事件包括:与上级的冲突、与下属的冲突、与同级的冲突、与外部客户/政府的冲突以及跨文化导致的冲突。由于它们各自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不同。其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也有所不同。
“危”:临危受命,扭转局势在新兴市场中,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面对许多的变化和挑战,管理者时刻需要作好准备应对危机。被访者提及的危机事件包括:临危受命、扭转局面、客户投诉和诚信危机。因此,如何面对危机、处变不惊、扭转局势甚至力挽狂澜,是许多新兴市场管理者必须炼就的能力。
“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中西方的文化中,患难和磨炼被认为是造就人才的最好学校。同样,在访谈中,不少管理者认为,他们在职业生涯初期的工作磨炼对其今后的领导力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基层岗位上的锻炼、在条件艰苦的高山微波站驻岗、顶着暴雨拜访客户做销售,等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管理者正是通过早期磨炼收获了金钱也买不到的丰富阅历,同时培养了自己坚强的意志以及承受压力的良好心态。
“挫”:失败乃成功之母访谈中,受访者提及的失败挫折包括工作失误、受挫、降职和辞退/处分/裁员等。我们发现。优秀管理者之所以能把失败经历转化为成功的契机,秘诀在于他们能够直面自己的失败,积极总结教训,并且做到孔子所赞赏的“不二过”。
“拓”:开疆辟土,开拓创新与成熟稳定的市场环境相比,在诸如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里,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开拓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访谈中,被访者也多次提到了有关开拓与创新的事件,亲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包括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实施新方案以及开设新分支机构。
“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在访谈中,不少被访者反复提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在他们眼中,学习不仅仅是参加培训课程,还包括自学、阅读和工作中的特派项目等,例如看了一本有用的书;参加整理审计规范的特别小组;负责一个临床试验项目;设计年度财务培训课程;负责财务数据分析项目等。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管理者们常常发现,原有的所“知”所“能”已不够用,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才能与时俱进。
“楷模”:典范领导,以身作则在我们的访谈中,楷模既包括对被访者产生深刻影响的典范领导,也包括一些负面的领导或人物。但典范领导的提及频率明显是最高的,言传身教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典范领导往往能够将远大卓越的目标融入企业文化,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气质和风度来影响和牵引其他员工的行为改变。
关键体会(Key Learn{ng)中炼就的8大关键领导力
从以上13类关键事件中,管理者究竟炼就了什么样的领导力?这是我们接下去要探讨的课题。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每位管理者对于领导力的感悟都不尽相同。有些人一再强调价值观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也有些人会更关注管理的艺术;当然也有人指出,作为企业领导人,培养人才是首要职责。
在我们的访谈中,被访者总共提出了733条有关领导力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系统方法将它们归纳为20类关键体会。
尽管被访者对于领导力的认识各有见解,但研究还是发现部分体会具有明显的共性,如不断学习与提升、有效沟通、重信守诺、人性化管理以及团队的组建与协作等。我们又对这20项关键体会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对受访者影响重大的领导力主要集中于8个方面:商业决策力、推动执行力、创新变革力、沟通协调能力、引领团队能力、人性化管理、诚信尽责以及自我修炼。
商业决策力商业决策是企业领导人必须具备的领导能力,在我们的访谈中,受访者提及有关商业决策方面的体会包括战略目标清晰、准确判断、有效决策、眼光长远、注重事实、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客户导向等。
推动执行力缺乏执行力的企业好比是纸上谈兵,寸步难行。如何有效推动和贯彻战略的实施,也是管理者所关注的重要领导力之一。在访谈中,有关推动执行的经验体会包括:以结果为导向、争取和整合资源、周密的计划、执行力、完善和规范制度/流程、重视细节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等。
创新变革力新兴市场变化快 速。内外部环境日新月异,企业的变革、重组、并购也频频发生。因此,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受访者会强调创新变革的能力,包括创新的方法、转变思维模式、适应环境、文化的融合、变革带来的压力和动力以及变革中的沟通与协调等。
沟通协调能力在我们的访谈中,沟通协调能力是提及频率非常高的关键体会之一,其中尤以外企管理者最为突出。受访者提出,要达成有效沟通,不仅要掌握合适的沟通方式,还要注意沟通的度和及时性。另外,换位思考和注重人际关系也是沟通协调方面的关键体会。
引领团队能力领导力的一种解释,就是领导者如何带领团队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因此,在访谈中许多管理者都提到了有关引领团队的体会,比如鼓舞团队士气、培养人才、团队人员配备、团队领导很重要、重视团队合作等。
人性化管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们的访谈中,管理者提及人性化管理的频率甚至超过了创新变革和商业决策,其中尤以国企和民企的受访者最为突出。他们多次强调,管理者在处理与下属的关系时,必须表现出尊重、信任、鼓励和关怀,并且要以身作则,感受基层,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授权和激励。
诚信负责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诚信与责任是管理者颇为重视的领导力素质之一,强调“言必信,行必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其中,受访者提及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包括:遵纪守法、职业操守、坚持原则底线、兑现承诺和勇于承担责任等。
自我修炼除了专业技能与行业知识,企业领导更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显然,在我们的访谈中,受访者对于自我修炼的重要性体现了高度的共识。因此,自我修炼在访谈中的提及频率异军突起,远远高于其他类别。被提及的关键词包括:获取新知识、提升自我能力、不断学习、自我反思与自我认识、价值观、面对困难的心态、自我压力管理、自信心、坚持和决心等。
不同类型企业的特征比较
根据所有制形式的不同,目前中国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市场基本是国有企业一统天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市场逐渐形成了三种企业类型在国内并驾齐驱、各领风骚的局面。针对中国国情,我们特别就这三类企业管理者的关键事件与关键体会进行了专题分析。
关键事件的不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企业类型的管理者提及的关键事件类型有所不同。例如国企管理者会较多提及“挫折失败”和“应对危机”,而民企和外企相对提及的却很少;外企管理者提及较多的事件类型为“沟通与冲突”及“特派项目/任务”,较少提及“企业变革”。这些显著的差异正好符合了之前提到的中国企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企业类型的成长背景。
关键体会的不同与关键事件类似,接受采访的100位国企、民企和外企管理者们总结的关键体会也有较大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外企管理者大多认为“有效沟通”对于自己的领导力提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验,但国企和民企的管理者似乎不这么认为,他们比较重视“不断学习与提升”和“自我反思与认知”,而外企管理者对这两项体会的提及率相对较小;另外,民企有关“战略决策”领导力经验的提及率比国企和外企都高,但在“重信守诺”方面则明显偏低。
关键领导力不同将20类关键体会合并为8类领导力之后可以发现,三种企业类型的管理者表现出的领导力特征也具有明显不同的倾向性。例如,外企管理者十分强调沟通协调能力,国企与民企的管理者则最为重视自我修炼。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国企在创新变革和引领团队这两方面略有差距;民企在商业决策上表现突出,但在诚信尽责方面的差距也同样明显;而外企管理者在自我修炼方面较国企和民企低。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国企、民企和外企在其提及最多的三类关键事件和关键体会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倾向:
◆国企管理者大多比较注重自我学习与提升、重信守诺和人性化管理,倾向于传统的管理风格,恩威并重,强调诚信。因此,国企管理者的领导力会偏向于“责任型”的领导特质(Responsible LeadershjD)。
◆民企管理者比较重视楷模人物,一些成功的创业者会成为他们崇拜与信服的榜样。另外,由于多数民企仍处于创业期,领导者往往需要扮演将军的角色带军作战,团队的组建与协作是他们比较深刻的体会。因此,民企管理者会比较倾向于“创业型”领导特质(EntrepreneuriaI Leadership)。
◆相比较而言,外企管理者特别重视有效沟通,包括对上、对下、跨部门、与外部客户等沟通。同时,他们也十分强调坚持原则、兑现承诺等职业操守。因此,总体来说外企的管理者更强调内部管理的“组织型”领导(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中国特色”领导力
许多西方理论提出了不同的领导力模型,不外乎战略思维能力、带领团队能力、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等。但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对于领导力和素质的要求是不是有所不同?当然,在中国本身也存在有国企、民企和外企的差异性,之前已经分析过。在这里,我们归纳整理了所有访谈中的关键体验,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力素质。
以变应变在访谈中,管理者提及最多的是“变”:职业转变、职能转变、企业转型等。我们的研究发现,优秀的管理者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秘诀是从不消极等待变化、抗拒变化,而是随时调整心态去面对改变、适应改变、创造改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只有具备这种创变精神的管理者才能不断挑战惯性,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与变共舞,在变化中追求更为高远的企业目标。
矛盾中求和谐中国市场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原先单一、模式化的市场经济环境被无数的变数充斥。在访谈中,管理者提到了各种由于不同的企业体制、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工作方式等多元化差异引发的矛盾和冲突。部分中国的企业领导人并不太习惯多元化,因为它影响了效率,让人无所适从,也影响了企业的绩效。但随着产品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一的产品或服务很难获取高额的利润,企业需要转向依靠跨部门或跨事业部的高度合作,甚至是供应链资源整合的盈利模式。先前“自扫门前雪”的行为成为增长阶段难以逾越的瓶颈。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须有较高的情商,异中求同,兼容并蓄。只有通过高效沟通、协同整合、发挥团队潜能、形成整体竞争力,才能在新兴市场中掌握机遇。创造出双倍乃至N倍的高效业绩。
严守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底线在新兴市场,处处是机会,也处处 是陷阱。企业管理者难免会遇到各种诱惑和困惑,考验个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正所谓“底线失守,百无禁忌”,领导者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企业利益和承担社会责任,才能长久立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市场信用和社会责任。在我们的访谈中,管理者也多次强调“坚持原则”、“企业利益为上”、“严守底线”和“勇于承担责任”。在利益泛滥的市场中,严守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优秀管理者的重要素质。
自我修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以修身为开始,这是在我们研究中再次被验证的一句话。在变化多端的环境,自我认知、自我反思是个频繁的惯性动作,只有不断从工作中,从别人的眼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改善,才能散发出人格魅力,对员工和下属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受访的100位中国企业管理者,绝大部分都会强调“自我修炼”的习惯,十分注重对自身素质和各项能力的打造以及持续提升。事实也证明,管理者持续提升显示的各项修炼是相互关联、依赖和连续的,其有效性的提升始于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通过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激励他人、带领团队和成就企业。最终达成“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领导境界。
培养领导力的几点思考
在快速变化的新兴市场,领导力是如何炼出来的?我们的研究发现,领导力可以在工作中炼就,可以在变化中炼就,可以在冲突中炼就,可以在危机中炼就,也可以在变革中炼就……简单概括来说,炼就领导力的渠道和方法是非常多元化的。因此,企业在进行领导力开发时,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创造一些实践机会,以磨炼管理者的领导力。比如:
◆有系统地通过工作转变、岗位轮调、扩大工作职责、在企业内部转换不同的行业或分支去锻炼有潜能的员工。
◆在企业推行变革、重组、并购或上市时,成立专项小组,包括资深和有潜能的管理者,让他们能在变革过程中磨炼自己。
◆对跨部门沟通、跨文化冲突抱以包容的态度,加强沟通技巧。
◆对有能力的经理,必要时可以临危授命,让其在压力下挖掘自己不可预测的潜能。
◆尽量让员工有机会到前线去感受和体验市场的现实、基层的困难。
◆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成立新公司/新机构都是锻炼领导能力的机会。
◆重要的是必须让在任领导者担当教练的角色。
◆好的上司是个好的老师,建立“师徒”系统。
◆塑造学习氛围,通过内部分享系统,总结经验、自我提升。
◆通过特别项目/任务,学习跨部门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上课培训也能增进新知识、新观点。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领导力的培养需要有更大的魄力与创新,用开发领导力的眼光和视角去看待运营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并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现或创造合适的机会,栽培高潜质人才。但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未必有足够的权威介入业务决策,推动人才的培养,所以人才的问题还必须靠一把手来推动,管理层来同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的领导力培养计划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高层的重视和投入度。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领导力的炼就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身教重于言传——重视典范领导的作用企业一把手或是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他们的言行、气质、风度、品德都对下属员工具有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在本次项目的调研访谈中,超过1/3的管理者提到了“典范领导”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影响。因此,提拔正直优秀的领导非常重要,在栽培下属的领导力之前,首先应当加强企业领导自身的言传身教。
教练胜于教授——加强企业的教练计划课堂培训可以帮助学员了解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最佳实践方法,开拓管理视野和思维方式,但这不是培养领导力的唯一途径。企业内部教练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深谙企业文化,可以根据现实的环境和挑战,提出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在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帮助他们快速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内部教练和导师对于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一个好的领导必须成为一名好的教练。或许,我们的企业应当重拾中国传统的“师徒制”,重新考量培训资源的投入和侧重。与其花费巨资培养潜在人才,不妨先加强企业内部的教练计划,培养几位优秀的内部教练,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循环机制。
反思强于新知——学会从经验中反思经验反思是管理者对其曾经经历过的客观环境、事态进展、问题解决过程的不断回顾和扫描,是一种动态的信息累计和经验提炼的过程。良好的反思习惯,不仅能更新自我认知和知识储备,更有助于综合领导能力的提升。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实际上,不善于反思的人,在吃一堑之后,不会及时进行反思,因此也很难长一智。而善于反思的人,看见别人吃一堑,自己就能长一智。其实在企业中,HR也可以帮助管理者培养起系统的反思能力,例如建立经验学习小组,或者定期举办分享会,鼓励管理者互相交流经验,分享自我的反思与认知。
阳光强于温室在我们的访谈中,很多管理者在回顾自己职业生涯的时候,都提及了“失败挫折”和“工作早期磨炼”的重要影响。挫折和磨炼都是人生的财富,是促使年轻人成长的良药。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管理者,往往具备更为坚强的意志,更为积极的人生观以及对于他人的同理心。与其百般呵护,一开始就为年轻人才提供优越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倒不如放手让其“闯荡”几年,体验挫折,经历失败,在摸爬滚打中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另外,去战场上历练是锻炼领导力最有效的方法,但必须同时配以教练/导师,才能提炼经验为本领。
在危机中看到契机很多时候,危机恰恰是磨炼人才的最佳机会。目前经济的低迷让许多企业的人才战略面临风险。不断下降的业绩迫使裁员的幅度日益加大,企业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损失一些宝贵人才、挫伤士气或损害企业的声誉,或者放弃重要的培训与员工发展计划。但有些企业却能在危机中找到契机,利用危机进行人才整合和工作重组,甚至借此良机招募良将,为下一波战略储备人才。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的资源,创造各种实践和磨炼机会,锻炼企业领导力,发掘潜质人才。
炼就领导力的8大关键事件(critlcal Events)
对于成功的高级管理者来说,在职业生涯中究竟什么样的事件会令他们印象深刻,并有助于其提升管理能力和领导力?访谈中,100位企业高级管理者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职业成长历程中的欢笑与泪水、经验与感悟。这些高级管理者的年龄、职能和成长背景都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访谈都是一段精彩的回放。有的管理者认为,从国家机关到外企的转变是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亲历了不同管理风格带来的效果,使他们了解到怎样的领导能够帮助下属;有的管理者则强调,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位引路人(领导)影响巨大;也有管理者告诉我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令他的战略视野和管理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虽然成长经历不同,但我们的研究发现,导致他们领导力提升的关键事件有着惊人的倾向性。“工作转变”、“楷模人物”、“沟通与冲突”是访谈中提及频率最高的三类关键事件,而“企业变革”、“应对危机”、“特派项目/任务”、“工作早期磨炼”、“挫折失败”、“开拓与创新”,以及“学习与培训”紧随其后位列前十,都是提及频率较高的关键事件。
经过提炼合并,我们从100位企业高级管理者的访谈内容中归纳出13大类关键事件。
而从这13类关键事件中,又可以归纳出导致新兴市场领导力提升的8个关键词:
变、冲、危、磨、挫、拓、学习和楷模。
“变”:面对变化,适应变化,拥抱变化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变”是访谈中提及频率最高的关键词,绝大多数的被访者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到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曾经面对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转换企业/行业、转变职能、体制改革、管理变革、企业上市和重组/并购。
“冲”:碰撞、矛盾、冲突中成长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冲突是许多管理者都会面对的困惑和挑战。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冲突和矛盾愈加不可避免,管理者该如何面对:妥协?回避?强迫?还是合作?在访谈中,冲突事件包括:与上级的冲突、与下属的冲突、与同级的冲突、与外部客户/政府的冲突以及跨文化导致的冲突。由于它们各自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不同。其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也有所不同。
“危”:临危受命,扭转局势在新兴市场中,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面对许多的变化和挑战,管理者时刻需要作好准备应对危机。被访者提及的危机事件包括:临危受命、扭转局面、客户投诉和诚信危机。因此,如何面对危机、处变不惊、扭转局势甚至力挽狂澜,是许多新兴市场管理者必须炼就的能力。
“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中西方的文化中,患难和磨炼被认为是造就人才的最好学校。同样,在访谈中,不少管理者认为,他们在职业生涯初期的工作磨炼对其今后的领导力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基层岗位上的锻炼、在条件艰苦的高山微波站驻岗、顶着暴雨拜访客户做销售,等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管理者正是通过早期磨炼收获了金钱也买不到的丰富阅历,同时培养了自己坚强的意志以及承受压力的良好心态。
“挫”:失败乃成功之母访谈中,受访者提及的失败挫折包括工作失误、受挫、降职和辞退/处分/裁员等。我们发现。优秀管理者之所以能把失败经历转化为成功的契机,秘诀在于他们能够直面自己的失败,积极总结教训,并且做到孔子所赞赏的“不二过”。
“拓”:开疆辟土,开拓创新与成熟稳定的市场环境相比,在诸如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里,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开拓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访谈中,被访者也多次提到了有关开拓与创新的事件,亲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包括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实施新方案以及开设新分支机构。
“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在访谈中,不少被访者反复提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在他们眼中,学习不仅仅是参加培训课程,还包括自学、阅读和工作中的特派项目等,例如看了一本有用的书;参加整理审计规范的特别小组;负责一个临床试验项目;设计年度财务培训课程;负责财务数据分析项目等。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管理者们常常发现,原有的所“知”所“能”已不够用,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才能与时俱进。
“楷模”:典范领导,以身作则在我们的访谈中,楷模既包括对被访者产生深刻影响的典范领导,也包括一些负面的领导或人物。但典范领导的提及频率明显是最高的,言传身教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典范领导往往能够将远大卓越的目标融入企业文化,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气质和风度来影响和牵引其他员工的行为改变。
关键体会(Key Learn{ng)中炼就的8大关键领导力
从以上13类关键事件中,管理者究竟炼就了什么样的领导力?这是我们接下去要探讨的课题。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每位管理者对于领导力的感悟都不尽相同。有些人一再强调价值观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也有些人会更关注管理的艺术;当然也有人指出,作为企业领导人,培养人才是首要职责。
在我们的访谈中,被访者总共提出了733条有关领导力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系统方法将它们归纳为20类关键体会。
尽管被访者对于领导力的认识各有见解,但研究还是发现部分体会具有明显的共性,如不断学习与提升、有效沟通、重信守诺、人性化管理以及团队的组建与协作等。我们又对这20项关键体会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对受访者影响重大的领导力主要集中于8个方面:商业决策力、推动执行力、创新变革力、沟通协调能力、引领团队能力、人性化管理、诚信尽责以及自我修炼。
商业决策力商业决策是企业领导人必须具备的领导能力,在我们的访谈中,受访者提及有关商业决策方面的体会包括战略目标清晰、准确判断、有效决策、眼光长远、注重事实、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客户导向等。
推动执行力缺乏执行力的企业好比是纸上谈兵,寸步难行。如何有效推动和贯彻战略的实施,也是管理者所关注的重要领导力之一。在访谈中,有关推动执行的经验体会包括:以结果为导向、争取和整合资源、周密的计划、执行力、完善和规范制度/流程、重视细节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等。
创新变革力新兴市场变化快 速。内外部环境日新月异,企业的变革、重组、并购也频频发生。因此,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受访者会强调创新变革的能力,包括创新的方法、转变思维模式、适应环境、文化的融合、变革带来的压力和动力以及变革中的沟通与协调等。
沟通协调能力在我们的访谈中,沟通协调能力是提及频率非常高的关键体会之一,其中尤以外企管理者最为突出。受访者提出,要达成有效沟通,不仅要掌握合适的沟通方式,还要注意沟通的度和及时性。另外,换位思考和注重人际关系也是沟通协调方面的关键体会。
引领团队能力领导力的一种解释,就是领导者如何带领团队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因此,在访谈中许多管理者都提到了有关引领团队的体会,比如鼓舞团队士气、培养人才、团队人员配备、团队领导很重要、重视团队合作等。
人性化管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们的访谈中,管理者提及人性化管理的频率甚至超过了创新变革和商业决策,其中尤以国企和民企的受访者最为突出。他们多次强调,管理者在处理与下属的关系时,必须表现出尊重、信任、鼓励和关怀,并且要以身作则,感受基层,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授权和激励。
诚信负责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诚信与责任是管理者颇为重视的领导力素质之一,强调“言必信,行必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其中,受访者提及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包括:遵纪守法、职业操守、坚持原则底线、兑现承诺和勇于承担责任等。
自我修炼除了专业技能与行业知识,企业领导更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显然,在我们的访谈中,受访者对于自我修炼的重要性体现了高度的共识。因此,自我修炼在访谈中的提及频率异军突起,远远高于其他类别。被提及的关键词包括:获取新知识、提升自我能力、不断学习、自我反思与自我认识、价值观、面对困难的心态、自我压力管理、自信心、坚持和决心等。
不同类型企业的特征比较
根据所有制形式的不同,目前中国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市场基本是国有企业一统天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市场逐渐形成了三种企业类型在国内并驾齐驱、各领风骚的局面。针对中国国情,我们特别就这三类企业管理者的关键事件与关键体会进行了专题分析。
关键事件的不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企业类型的管理者提及的关键事件类型有所不同。例如国企管理者会较多提及“挫折失败”和“应对危机”,而民企和外企相对提及的却很少;外企管理者提及较多的事件类型为“沟通与冲突”及“特派项目/任务”,较少提及“企业变革”。这些显著的差异正好符合了之前提到的中国企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企业类型的成长背景。
关键体会的不同与关键事件类似,接受采访的100位国企、民企和外企管理者们总结的关键体会也有较大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外企管理者大多认为“有效沟通”对于自己的领导力提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验,但国企和民企的管理者似乎不这么认为,他们比较重视“不断学习与提升”和“自我反思与认知”,而外企管理者对这两项体会的提及率相对较小;另外,民企有关“战略决策”领导力经验的提及率比国企和外企都高,但在“重信守诺”方面则明显偏低。
关键领导力不同将20类关键体会合并为8类领导力之后可以发现,三种企业类型的管理者表现出的领导力特征也具有明显不同的倾向性。例如,外企管理者十分强调沟通协调能力,国企与民企的管理者则最为重视自我修炼。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国企在创新变革和引领团队这两方面略有差距;民企在商业决策上表现突出,但在诚信尽责方面的差距也同样明显;而外企管理者在自我修炼方面较国企和民企低。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国企、民企和外企在其提及最多的三类关键事件和关键体会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倾向:
◆国企管理者大多比较注重自我学习与提升、重信守诺和人性化管理,倾向于传统的管理风格,恩威并重,强调诚信。因此,国企管理者的领导力会偏向于“责任型”的领导特质(Responsible LeadershjD)。
◆民企管理者比较重视楷模人物,一些成功的创业者会成为他们崇拜与信服的榜样。另外,由于多数民企仍处于创业期,领导者往往需要扮演将军的角色带军作战,团队的组建与协作是他们比较深刻的体会。因此,民企管理者会比较倾向于“创业型”领导特质(EntrepreneuriaI Leadership)。
◆相比较而言,外企管理者特别重视有效沟通,包括对上、对下、跨部门、与外部客户等沟通。同时,他们也十分强调坚持原则、兑现承诺等职业操守。因此,总体来说外企的管理者更强调内部管理的“组织型”领导(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中国特色”领导力
许多西方理论提出了不同的领导力模型,不外乎战略思维能力、带领团队能力、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等。但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对于领导力和素质的要求是不是有所不同?当然,在中国本身也存在有国企、民企和外企的差异性,之前已经分析过。在这里,我们归纳整理了所有访谈中的关键体验,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力素质。
以变应变在访谈中,管理者提及最多的是“变”:职业转变、职能转变、企业转型等。我们的研究发现,优秀的管理者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秘诀是从不消极等待变化、抗拒变化,而是随时调整心态去面对改变、适应改变、创造改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只有具备这种创变精神的管理者才能不断挑战惯性,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与变共舞,在变化中追求更为高远的企业目标。
矛盾中求和谐中国市场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原先单一、模式化的市场经济环境被无数的变数充斥。在访谈中,管理者提到了各种由于不同的企业体制、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工作方式等多元化差异引发的矛盾和冲突。部分中国的企业领导人并不太习惯多元化,因为它影响了效率,让人无所适从,也影响了企业的绩效。但随着产品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一的产品或服务很难获取高额的利润,企业需要转向依靠跨部门或跨事业部的高度合作,甚至是供应链资源整合的盈利模式。先前“自扫门前雪”的行为成为增长阶段难以逾越的瓶颈。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须有较高的情商,异中求同,兼容并蓄。只有通过高效沟通、协同整合、发挥团队潜能、形成整体竞争力,才能在新兴市场中掌握机遇。创造出双倍乃至N倍的高效业绩。
严守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底线在新兴市场,处处是机会,也处处 是陷阱。企业管理者难免会遇到各种诱惑和困惑,考验个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正所谓“底线失守,百无禁忌”,领导者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企业利益和承担社会责任,才能长久立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市场信用和社会责任。在我们的访谈中,管理者也多次强调“坚持原则”、“企业利益为上”、“严守底线”和“勇于承担责任”。在利益泛滥的市场中,严守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优秀管理者的重要素质。
自我修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以修身为开始,这是在我们研究中再次被验证的一句话。在变化多端的环境,自我认知、自我反思是个频繁的惯性动作,只有不断从工作中,从别人的眼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改善,才能散发出人格魅力,对员工和下属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受访的100位中国企业管理者,绝大部分都会强调“自我修炼”的习惯,十分注重对自身素质和各项能力的打造以及持续提升。事实也证明,管理者持续提升显示的各项修炼是相互关联、依赖和连续的,其有效性的提升始于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通过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激励他人、带领团队和成就企业。最终达成“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领导境界。
培养领导力的几点思考
在快速变化的新兴市场,领导力是如何炼出来的?我们的研究发现,领导力可以在工作中炼就,可以在变化中炼就,可以在冲突中炼就,可以在危机中炼就,也可以在变革中炼就……简单概括来说,炼就领导力的渠道和方法是非常多元化的。因此,企业在进行领导力开发时,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创造一些实践机会,以磨炼管理者的领导力。比如:
◆有系统地通过工作转变、岗位轮调、扩大工作职责、在企业内部转换不同的行业或分支去锻炼有潜能的员工。
◆在企业推行变革、重组、并购或上市时,成立专项小组,包括资深和有潜能的管理者,让他们能在变革过程中磨炼自己。
◆对跨部门沟通、跨文化冲突抱以包容的态度,加强沟通技巧。
◆对有能力的经理,必要时可以临危授命,让其在压力下挖掘自己不可预测的潜能。
◆尽量让员工有机会到前线去感受和体验市场的现实、基层的困难。
◆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成立新公司/新机构都是锻炼领导能力的机会。
◆重要的是必须让在任领导者担当教练的角色。
◆好的上司是个好的老师,建立“师徒”系统。
◆塑造学习氛围,通过内部分享系统,总结经验、自我提升。
◆通过特别项目/任务,学习跨部门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上课培训也能增进新知识、新观点。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领导力的培养需要有更大的魄力与创新,用开发领导力的眼光和视角去看待运营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并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现或创造合适的机会,栽培高潜质人才。但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未必有足够的权威介入业务决策,推动人才的培养,所以人才的问题还必须靠一把手来推动,管理层来同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的领导力培养计划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高层的重视和投入度。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领导力的炼就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身教重于言传——重视典范领导的作用企业一把手或是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他们的言行、气质、风度、品德都对下属员工具有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在本次项目的调研访谈中,超过1/3的管理者提到了“典范领导”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影响。因此,提拔正直优秀的领导非常重要,在栽培下属的领导力之前,首先应当加强企业领导自身的言传身教。
教练胜于教授——加强企业的教练计划课堂培训可以帮助学员了解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最佳实践方法,开拓管理视野和思维方式,但这不是培养领导力的唯一途径。企业内部教练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深谙企业文化,可以根据现实的环境和挑战,提出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在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帮助他们快速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内部教练和导师对于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一个好的领导必须成为一名好的教练。或许,我们的企业应当重拾中国传统的“师徒制”,重新考量培训资源的投入和侧重。与其花费巨资培养潜在人才,不妨先加强企业内部的教练计划,培养几位优秀的内部教练,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循环机制。
反思强于新知——学会从经验中反思经验反思是管理者对其曾经经历过的客观环境、事态进展、问题解决过程的不断回顾和扫描,是一种动态的信息累计和经验提炼的过程。良好的反思习惯,不仅能更新自我认知和知识储备,更有助于综合领导能力的提升。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实际上,不善于反思的人,在吃一堑之后,不会及时进行反思,因此也很难长一智。而善于反思的人,看见别人吃一堑,自己就能长一智。其实在企业中,HR也可以帮助管理者培养起系统的反思能力,例如建立经验学习小组,或者定期举办分享会,鼓励管理者互相交流经验,分享自我的反思与认知。
阳光强于温室在我们的访谈中,很多管理者在回顾自己职业生涯的时候,都提及了“失败挫折”和“工作早期磨炼”的重要影响。挫折和磨炼都是人生的财富,是促使年轻人成长的良药。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管理者,往往具备更为坚强的意志,更为积极的人生观以及对于他人的同理心。与其百般呵护,一开始就为年轻人才提供优越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倒不如放手让其“闯荡”几年,体验挫折,经历失败,在摸爬滚打中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另外,去战场上历练是锻炼领导力最有效的方法,但必须同时配以教练/导师,才能提炼经验为本领。
在危机中看到契机很多时候,危机恰恰是磨炼人才的最佳机会。目前经济的低迷让许多企业的人才战略面临风险。不断下降的业绩迫使裁员的幅度日益加大,企业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损失一些宝贵人才、挫伤士气或损害企业的声誉,或者放弃重要的培训与员工发展计划。但有些企业却能在危机中找到契机,利用危机进行人才整合和工作重组,甚至借此良机招募良将,为下一波战略储备人才。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的资源,创造各种实践和磨炼机会,锻炼企业领导力,发掘潜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