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如果口算算得又对又快,那么计算也会相应的变快。口算看题很简单,但是在课堂上写出10道口算题,三分之一的同学有3—4道题算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口算题会算不等于算得又对又快,从会算到算得又对又快,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根据口算会算到算得又对又快将口算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会算,从会算到算得又对又快的过渡,算得又对又快。
一、口算会算了
就以二年级下册加减乘除混合两步口算题为例,要做到会算,需要掌握两方面的知识:
1.运算顺序。我在教学对运算数学做了这样的处理,先用口诀的形式对运算顺序进行了记忆如下所示:【(1)+++--+--×××÷÷×÷÷在一起,从左往右算;(2)×+×--×+×在一起,先算乘;÷+÷-+÷-÷在一起,先算除;(3)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再结合具体的题目来应用,比方说89-65+27,就说-+在一起,从左往右算;27-4×5就说-×在一起,先算乘;6×(27-20)就说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写下包括各种类型的几个算式,让同学们在每天上课时说几遍,在叫几名同学随机指几个算式让他说出运算顺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同学们就会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2.是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除了知道运算的算理,还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口算从会算到算得又对又快的过渡
从会算到算得又对又快的过渡是一个学生出错,老师纠正错误,学生再出错,老师再纠正错误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做作业时,经常会出现做错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一些错误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有些错误被老师、家长认为是非认知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看错题目的数据、符号等。平时学生发生这类错误后也会不以为然,没有防微杜渐的意识,老师对于学生这种无谓的失误扼腕叹息之余,总免不了唠叨一句“以后要细心”,好像对待学生“粗心”两方除了细心还是细心。而其实,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细心呢?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初入学儿童的知觉,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的特点。这样知觉的不精确性,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很明显的,例如他们很容易把相似的数字(6和9,5和2)、字母(b和d、p和q)、文字( 己和已、 甲 和申)混淆起来。除了感知粗糙笼统之外,小学生对方位知觉的困难也会造成学习上的错误,如前后、左右、上下及东西南北的知觉。难怪他们常常d、b、p、q不分,把3横过来写或反过来写!由此可见,“看”错不仅仅是“看”错 ,表面上是“看”错,其实与儿童的知觉发展成熟程度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关。弄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课堂教学中我就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克服类似的错误。
1.加强对比,促使分化。将容易混淆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迅速发展知识之间的不同之处,促使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正确认知。如:25-5+30 3×5+6 54÷9+3 3-3÷3 25÷5+30 3+5+6 45÷9+3 3-3×3帮助学生有效地识别,区分相似的数字与符号,强化记忆运算顺序。
2.经常练习,务必熟练。学生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除了感知笼统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一旦综合在一起练习就混淆不清,限定时间就手忙脚乱,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所以,我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采取多種形式坚持帮助学生练习口算。这些基本的口算,经过理解和充分的技能训练后,可以被整理和浓缩,以“组块”的形态储存在学生的头脑中,达到熟练程度的数学知识可以形成数学直觉,这样学生思考问题时可以节省思维空间,节约心理能量。
3.分层练习,提升思维。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但是课堂必须面对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面对挑战,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掌握知识,提升思维。
三、口算算得又对又快
等旧知识达到了算得又对又快的程度时, 还有个别同学会出错,这时出错,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查明原因,个别访谈、交流是弄清学生“看”错原因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其次应该对症下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错误程度和错误类型采取针对性的辅导,矫正方法。口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口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功效。
一、口算会算了
就以二年级下册加减乘除混合两步口算题为例,要做到会算,需要掌握两方面的知识:
1.运算顺序。我在教学对运算数学做了这样的处理,先用口诀的形式对运算顺序进行了记忆如下所示:【(1)+++--+--×××÷÷×÷÷在一起,从左往右算;(2)×+×--×+×在一起,先算乘;÷+÷-+÷-÷在一起,先算除;(3)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再结合具体的题目来应用,比方说89-65+27,就说-+在一起,从左往右算;27-4×5就说-×在一起,先算乘;6×(27-20)就说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写下包括各种类型的几个算式,让同学们在每天上课时说几遍,在叫几名同学随机指几个算式让他说出运算顺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同学们就会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2.是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除了知道运算的算理,还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口算从会算到算得又对又快的过渡
从会算到算得又对又快的过渡是一个学生出错,老师纠正错误,学生再出错,老师再纠正错误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做作业时,经常会出现做错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一些错误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有些错误被老师、家长认为是非认知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看错题目的数据、符号等。平时学生发生这类错误后也会不以为然,没有防微杜渐的意识,老师对于学生这种无谓的失误扼腕叹息之余,总免不了唠叨一句“以后要细心”,好像对待学生“粗心”两方除了细心还是细心。而其实,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细心呢?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初入学儿童的知觉,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的特点。这样知觉的不精确性,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很明显的,例如他们很容易把相似的数字(6和9,5和2)、字母(b和d、p和q)、文字( 己和已、 甲 和申)混淆起来。除了感知粗糙笼统之外,小学生对方位知觉的困难也会造成学习上的错误,如前后、左右、上下及东西南北的知觉。难怪他们常常d、b、p、q不分,把3横过来写或反过来写!由此可见,“看”错不仅仅是“看”错 ,表面上是“看”错,其实与儿童的知觉发展成熟程度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关。弄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课堂教学中我就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克服类似的错误。
1.加强对比,促使分化。将容易混淆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迅速发展知识之间的不同之处,促使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正确认知。如:25-5+30 3×5+6 54÷9+3 3-3÷3 25÷5+30 3+5+6 45÷9+3 3-3×3帮助学生有效地识别,区分相似的数字与符号,强化记忆运算顺序。
2.经常练习,务必熟练。学生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除了感知笼统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一旦综合在一起练习就混淆不清,限定时间就手忙脚乱,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所以,我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采取多種形式坚持帮助学生练习口算。这些基本的口算,经过理解和充分的技能训练后,可以被整理和浓缩,以“组块”的形态储存在学生的头脑中,达到熟练程度的数学知识可以形成数学直觉,这样学生思考问题时可以节省思维空间,节约心理能量。
3.分层练习,提升思维。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但是课堂必须面对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面对挑战,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掌握知识,提升思维。
三、口算算得又对又快
等旧知识达到了算得又对又快的程度时, 还有个别同学会出错,这时出错,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查明原因,个别访谈、交流是弄清学生“看”错原因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其次应该对症下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错误程度和错误类型采取针对性的辅导,矫正方法。口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口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