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重的传承:中国史学文化“标本”的解构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sushi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民族的学术模式的形成往往是在该民族悠远年代的学术生活中就奠定了基础的——早期西方民族在流动性、变动性极大的“交流”中突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人与物之间对自然条件依赖的关系,从此确定了突变式发展的开放式文化和学术模式。中国学人在缺少变化的农耕生活中却培养了对血缘关系的深厚情感和依赖于自然的习性,由此确立了蜕变式演进的封闭文化模式,学术也不例外——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民族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政治是如此,学术上也如此,所谓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便是其长而浓的投影……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已渐渐地从我们期待的视线中消隐了,一百年的学术喧嚣与风云扰攘顷刻化归宁静,兀然矗立的学术精英似乎是百年中国文化的风铃,在一个世纪的时空隧道中撞击出清脆激越的阵阵清音。在凝重与飞动中,我们在追寻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轨迹时,不由得为一代史学大师“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博大胸怀与宏阔气度所折服。透过“自然的恩惠与枷锁”和学术“迟缓的步履”,我们可以看出遨游学术殿堂的大师,诸如执守穷经慰空灵的杨守敬、解钥朴学真谛的孙诒让、烛照幽隐注青史的孟森、“新史学”急先锋的梁启超、恢诡偏执务绝学的黄侃、各不依傍自成家派的胡适与范文澜,以及为往圣继绝学的胡厚宣,等等等等。他们总是以自己的艰苦厉行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着社会加压的道义与正义叠构的重任,学术良知在一次又一次地规范着学者的行为与操守。在一百年的悠长岁月中,中国史学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史家的学术努力,逐步地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型,基本上形成并实现了百家争鸣、百说自立,朴学与理学并倡,史观派与史料派互长,专家与通人彼此渗透,史学旗帜在理论亢进与矜慎考据中蹒跚进步的学术格局。
  王晓清的《学者的师承与家派》以“散点透视”的方法和一种“普鲁斯特式”的笔触向我们展开了一位“旁观者”眼中的“师承与家派”的世界。当这位“旁观者”避开了政治性的评判,引领我们瞥过无数个学术历史的角落,即从钩稽师承关系、师门户限,到师法家派,我们无法不为我们曾经对“史家学问的渊源”视若无睹而感到深深的震惊。
  作者作为青年学人,以“旁观者”自居。从理论上来说,“旁观者”应该是冷静的。但实际上,“旁观者”本身就是一种参与,一种文化价值创造。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旁观也是一种“亲历”,是渗透着情感的。我们无法在进行的时间与历史中剥离我们肉身,但我们可以从肉身中放飞我们的灵魂,以一种“旁观”俯瞰的姿态对我们未曾亲历过的中国学术史进行重新审视——这种旁观式的亲历无疑是艰难的,它是灵魂的自我流放,是自觉地重入往事的烟云迷阵,是对一百年中国学术史家群体险峰危壑的勘查和探险。王晓清先生以轻松活泼又不失学术严谨的充满哲学意蕴的语言,对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家群体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追述。将中国学术史家之宿弊和垃圾大胆地摊摆在阳光下,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以负责的学术精神为态度,以卢梭式的坦白和直率,臧否了包括郭沫若等在内的现代史学权威。也许,这种追述是十分个人化的,但惟其个人化,我们才更有理由将其看作是一次灵魂探险的“科学考察报告”,将其看作是这个世纪末“传统批评”的珍贵“标本”。当然,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历史是许许多多学术流派自由争鸣、此消彼长的漫长过程,将学派与学者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糅和在一起,学术论著是划分学术派别十分重要的标准,这不仅要求作者有深厚的史学功底,而且要有史学理论敏感和梳理史学学派的逻辑能力,这两点王晓清先生基本上是做到了的。
  力求将科学的态度与历史的洞察力贯彻到研究叙述中去,这是王晓清的《学者的师承与家派》的显著的特点。作为“旁观者”,要静静地听著作者的叙述,也不是一件易事,聆听追述和追述一样,不得有一丝一毫的心猿意马的浮躁。作者认为,西方现代史学所建构的一系列学术性语汇、术语概念、著述模式、研究方法方式及史学思潮、学术流派,在不同阶段、不同的时期进入了百年中国史学的研究中,通过史学家的消化、吸收、体悟和创新,在相异的历史时空形成了诸多不同特性的学术流派。而西方史学的渗透只是在观念与方法上起作用,并不能彻头彻尾地改移史家研究状态的传统性。外来史学文化为不同的历史研究形成家与派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但史学流派的真正出现还必须仰赖于中国学术文化长久的思想积淀。二十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史学界起过巨大催化作用的历史学家当推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胡适四人。梁氏的博、王氏的精、章氏的通、胡氏的新,在百年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思想里程碑意义。按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的说法,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梁、王、章、胡基本可视为一个时期学者的“宗主”。作者在追述中编织着许多小“圆圈”,由此构成“学者的师承与家派”的发展史。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学术思想界,梁氏振聋发聩的呐喊,变中求新、与时俱进的学问风格以及大量启人智思的论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性格内向的王国维做学问与做人一样缜密细致,不肆铺排,而学术研究的独创性是王氏给后继者最丰饶的精神的遗产。有学术宗主,有师友学侣,有同门同调,有研究园地,“章黄学派”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发展中最为典型的学术流派……在全面而系统的考察中,作者处处出新,这实际上折射出我们过去研究史学中的“师承与家派”的落后状态。作者跟踪历史的脚步,拨开蒙在史学领域的重重雾障,给某些史学家和史学流派作辨析,使读者能客观地理解史学的合理流变。作者跳出了习惯的思维圈子,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来审察我们似乎相当熟悉而实际上并不了解的问题。作者选取中国学术史上的四十个代表人物,从个案研究入手,虽然无法将学派划分标准以量化,但从研究领域的开拓性、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师友推尊和门生追随等方面,拟议出了一个让学术界能够接受的大致标准,并指出:“如果纯粹以学者+学术刊物为显性标准,那么就会遗失诸多个性化的史家的思想与成就。过于注重学派圈内历史家学术研究成果梳理,而忽略学派之外的学者的研究,是当代研究者在认识百年史学时不可忽视的问题。”作者笔触睿智机敏,在坚实的思想框架上,直陈己见,那些不为主流价值尺度所左右的“诤言”可以引发我们作深度思考。师承与学派是学术进步的阶梯,王晓清先生若能在其理论体系进行建构,把诸如张相文与张亮尘、马宗霍与马雍父子关系;容庚与容肇祖兄弟关系;冯友兰与冯沅君兄妹关系等等开掘得更深更宽泛些,将其渊源钩沉出来;把笔触关注到共和国时代成名的学术史家,也许更令人信服史学群体的师承与学派的关系——这也许是苛求,但却是笔者之于作者的殷殷瞩望。
  《学者的师承与家派》,王晓清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17.30元
其他文献
黄新渠先生,中国译坛卓然鼎立之士,今已届从心所欲之年,犹自啸吟书斋,奋笔蓉城,身轻腿疾往来之不便,胸怀伏枥腾跃之壮心,如大鹏整翅,志在长空。  二十年前,先生以英译《鲁迅诗歌》,声播港澳,驰誉欧西。越数年,复以《红楼梦》英译简本沾溉大陆,名动美洲。八十一年秋,欧中协会推举中国黄新渠、英国李约瑟为该会荣誉会员,以彰二人为中外文化交流所作之卓越贡献。先生之大业可谓实至名归。  数月前,先生以结集《译海
期刊
年轻的马里亚尼娜走了过来,她天真的表情,比雅致而可爱的衣裙更为她增添了魅力;她慢慢地走着,以母性的细致和小辈的关怀,搀着那位让我们逃离音乐大厅的着衣幽灵;情节符码:“进入”:2:进入本身。★★阐释符码:悦耳。★阐释符码:迷3:提出及正式表述马里亚尼娜和老人之间令人迷惑的关系,使朗蒂家族的迷加深了:他们来自何方?他们是谁?  ★★★意素:孩子气。  以上的文本源自于罗兰·巴特Roland Ba
期刊
在没有拜读被一篇书评文章誉为“学界王海”杨守建先生著的《中国学术腐败批判》大著前,先在“世纪中国”网站之“世纪沙龙”专栏中读到了署名“张群”的《学界王海浮出水面》的书评;旋即又从友人杨玉圣先生主持的“学术批评网”上读到了该书责编张献忠先生(当时尚不知他就是该书的责编)的评论——《吹响学术打假的号角》。于是,就急切地想读到这个“学界王海”“不惜数载之功”(现在可以知道,“数载之功”一说根本不成立)著
期刊
达·芬奇是公认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以致有人认为,“在所有时代,找不到一个比达·芬奇更全面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了”。有谁不知道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岩间圣母》这些绘画杰作呢?  对于他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方面的成就,知道的人就不多。达·芬奇不仅发明了飞行器、降落伞、自行车、坦克车、起重机等,在解剖学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还在水利工程等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研究涉
期刊
三联新刊陈寅恪《书信集》,中有1950年9月18日致吴宓一函,原信附有陈诗《庚寅广州七夕》,信末告诉吴宓:“若遇邵潭秋君,请便中交与一阅。邵君近寄庚寅七夕诗十二首,未能奉和也。”编者对邵潭秋只有极简的一句注释,连生卒年也没有交代,可见现在学界对邵氏所知甚微。记得前些年在关于《心香泪酒祭吴宓》一书的讨论中,有的人仅根据邵在《学衡》杂志发表的诗文,因其中引用了外国语,就认定他是留美学生,真有点想当然。
期刊
十一娘阴与生谋,使伪为出者。入夜,强劝以酒,既醉,生潜入污之。(《聊斋志异·封三娘》)  在《聊斋志异》中,《封三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故事:祭酒之女范十一娘在“盂兰盆会”上邂逅了封三娘,两人相互爱悦而结为姊妹;封三娘帮助范十一娘摆脱了父母之命,与贫寒多才的孟生结为连理;范十一娘想用生米煮成熟饭的办法留下封三娘共事一夫,中了圈套的封三娘表明狐仙的身份后杳然而去;衣锦还乡的孟生与范十一娘得到范家父母认
期刊
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底推出的一部精品力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荣获国家图书最高奖——中国图书奖。这部由著名教育史研究专家李国钧、王炳照先生任总主编,组织了一批教育史专家学者精心论证撰写,历经五年完成的八卷本专著,系统总结了自先秦至1999年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经验,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时间跨度最长的中国教育制度史著作。  在该书的总序中,两位总主编提出了研究教育制度史全新的方法论:
期刊
让众多爱书人期盼的《笑我贩书》,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列为“凤凰台丛书”的一种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印行面市。我有幸成为该书的特约编辑之一,清夜手捧尚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校定样稿,难免丝丝感慨浮上心头。  我总觉得,现代都市中一个良好的书店,应该有一间个性化的门面和一份个性化的店刊。前者可以让亲炙书店的书友徜徉书林,乐而忘返。每当人去店空打烊之际,店主可细细清算一下经济帐,看看又有多少进帐;后者呢,虽说是赔本的
期刊
作为事件的北大百年校庆1998和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1999,在传媒无孔不入的当代,都算得上当年度轰轰烈烈的文化热点。有意思的是,蔡元培在这两次事件中都被作为话题,在众多文章中成为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当然主要是在民间和站在民间立场的言论中。  说起蔡元培改造旧北大、促成五四运动的发生,当然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至少梁漱溟就曾经在《忆往谈旧录·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中,表述过这样的因果关系
期刊
高阳的历史小说,一直是个独特的存在。它的独特性,放在现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便一目了然。如果某部文学史的史述标准是艺术形式和艺术感觉的现代性、先锋性,高阳的历史小说就会因为过于浓重的传统气质而被排斥在外;又如果某部文学史的史述标准是作家作品与时代(政治的、思潮的)运程关系,高阳及其历史小说又会因为同时代洪流的相对疏离而受到无情地冷落。按照高阳历史小说的传承而言,它更像是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近现代“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