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e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和证券时报社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2011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报告》为分析对象,重点考察了公司治理理论视觉下,外部治理机制和治理环境以及利益相关方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政治因素,法律因素,及文化因素等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政要外部推动因素,而与利益相关方的距离,关系稳定性,市场地位,企业规模等,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点等则是与外部推动因素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政治;法律;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202-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企业与环境和社会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以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运营方式所带来的雇员福利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等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由此带来的压力是要求企业对除股东之外的更广大利益相关方负责,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新的理念,在中国开始逐渐开始受到媒体,公众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应运而生的,便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投入和实践和披露。企业对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披露即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报告的统称,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公民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信息披露是其与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立沟通的主要方式。在西方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吸引中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对其股票估值有显著的影响,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组成部分。
  
  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概况及特点
  2011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和证券时报社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首次就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公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及其他社会责任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并发布了《2011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报告》。从报告中看到,现阶段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发布情况存在以下特点:
  1.有强制披露要求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占主流,而无强制披露要求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随机性强,缺乏持续性。
  2008年,深交所要求纳入“深证100指数”的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本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的规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同年,上交所也提出,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必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据报告中的数据统计,研究期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总数为531,其中属于强制发布要求的为349份,占发布企业总数的66%,占强制披露要求企业总数的95%。而在该研究期间停发报告的30家企业,有23家是无强制披露要求的企业。
  2.报告质量层次差异明显,从企业类型的角度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和金融类公司优势明显;从地区角度看,不同的省、市、地区中,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迥异。其中北京市,广东省,福建省发布数量居多。从发布行业为来看,行业性质和监管力度决定发布需求,其中金融保险业、采掘业和交通运输参数也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占行业内公司总数的比例最高。
  
  三、影响因素分析
  1.从外部宏观的公司治理机制及治理环境的角度来看,政治因素,法律因素,及文化因素等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政要外部推动因素。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政府机构对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要求政策化,制度化。LLSV提出的“法与金融”理论认为,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投资者保护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前提。面对各种法律法规,企业会权衡服从于不服从的成本与收益,最终做出决策沈洪涛和金婷婷(2006)发现,随着信息披露规定的陆续出台,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了显著的改善。政府作为具有权威影响力的企业利益相关方,其期望必然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政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的态度越明确越积极,企业为证明其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必然越有动力对外披露,以获得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同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监管力度越大,企业也就越愿意按照规定来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从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看,《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为社会责任的履行打下了坚固的法律和制度基础,而08年沪深两市交易所和证监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强制发布要求以及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发布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深证100指数”和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中,均能收集到理想的社会责任报告数目。
  央企和金融行业的报告质量领先也从再次印证该影响因素。国资委从2009年开始,要求央企在3年之内对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即2012年前需全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商业银行法》、2007年《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金童机构社会责任的意见》、2009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等,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提出建议。
   北京、广东和福建是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最多的三个省市,这与地区的经济水平不无关系,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区域,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积极性却还是呈现不同的程度,这就与区域的社会责任履行监管力度有关。以福建省为例,从07年开始,对社会责任培训会,倡议书,及社会责任指引等多种形式进行有益探索,逐步推动社会责任工作的落实,而长期的积累,也让福建省的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根据freeman(1983,1984)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Donaldson和Dunfee(1994)在该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契约”概念,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一系列契约的载体,因而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必须做出回应,如果,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置之不理,忽视其社会责任,那么必然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会对企业的声誉产生正面影响(Branco and Rodrigues, 2006; Palazzo, 2008 ; Wallereta, l 2009)。只有各利益相关者的均认同支持,如雇员认同、消费者忠诚、投资者偏爱、合作者支持、行动集团认可和媒体称赞,企业的声誉资本才能逐步积累起来,以带来长远发展的利益。因此社会关注越多,利益相关方要求越多,企业越愿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从不同企业会责任报告发布情况看出,虽然合法性限制所有企业,但是其对部分企业的影响力大于另外一些企业,如对央企、金融行业企业金和采掘业企业的影响相对要更加大。这是因为:(1)这些企业更受外部利益相关方关注;(2)该类企业更依赖社会和政治支持。利益相关方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所受到的政治和社会压力的大小,从而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程度。
  不同行业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不同,利益相关方对不同企业的关注点就不一样。如采掘业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会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而客户导向的企业如金融行业,则披露更多社区信息,呈现社区贡献,以达到建立良好企业形象进而影响业绩。同样,那些被社会认为“有罪”的企业如采掘业,也会比那些“有罪”程度较低的企业更加积极的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以规避被动披露负面信息的风险。
  不同性质的企业所受到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不同,面对的社会和政治压力也不同。从政治压力看来,国有企业更容易被政府所质疑,受政治影响更多,因此政治压力比私营企业更大;从社会压力来看,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方群体更加庞大,信息披露的收益将超过信息披露的成本,因而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更加积极。
  不同的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也影响其受到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度,从而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程度。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或者市场领导者,其余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更加稳固,部分企业甚至足以影响到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因而受到政府较多的支持和保护,其有足够能力抵御因披露负面信息而带来的声誉受损的风险,因此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上,会更加丰富和具体。
  
  四、结语
  今时今日的社会已经趋向全球化和资讯化,市场对企业的商业操守要求只会提高不会减少,企业引入社会责任作为重要的商业战略,在利润、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取得平衡已是眼前要务。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有赖于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规范化的推动,也有赖于有关部门对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督和公正执法。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注重发挥行业和企业组织、工会和雇主组织、非政府组织、媒体等社会力量和企业利益相关方的作用,促进和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可以再变化莫测是吃场中迎接包括社会风险在内的各种挑战,大大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实力。
  
  参考文献:
  [1]Freeman, R.E.,Reed,D.,1983, Stockholders and Stakeholders: A New Perspectiv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Vol.25 No.3,pp.88-106
  [2]Donaldson,T.
其他文献
摘要:武义县创建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历经六年多的实践与探索,逐渐成为一个极富生命力的基层民主形式,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案例。文章通过对武义县六年多来实践与探索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从制度创新缘起、发展、运行及成效入手,揭示其对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现实价值和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层民主;民主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经验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D67
摘要: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的登记离婚的数量大幅度上升,离婚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但是离婚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婚姻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离婚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以保障社会利益和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本文以自由和正义之间的较量,探讨离婚立法的价值选择。  关键词:离婚自由;社会正义;适当限制  中图分类号:D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婚姻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种类的基础上,探析了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旨在维护学校资产完整性,防止资产流失,以及提高学校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为保证学校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实现学校战略发展提供制度保
摘要: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80后”员工逐渐成为了职场主力军,由于成长时代和环境与老一代员工不同,新生代员工在职场中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特征。本文简单分析了“80后”员工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开展“80后”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生代员工;80后;职业发展管理  中图分类号:D4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成;障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金融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农村金融支持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与支持的好
摘要:行动学习法为电力企业处理企业员工的工学矛盾、促进培训效果在工作中的转化与应用等提供了有效的思路。本文结合行动学习法的特点就其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的适用性、实施步骤以及项目成功的关键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动学习法;教育培训;适用性;项目成功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一、什么是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Action L
摘要:本文以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为例,阐述了在加强事业单位管理前提下,如何开辟增收渠道,制定节支策略,提高管理费用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事业单位;增收节支;渠道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简称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是根据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纲要精神于1979年经国家农委、科委
摘要:只有对矿井瓦斯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治理,才能及时消除瓦斯事故隐患,从而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笔者仅就这个问题结合个人工作实践谈点初浅的看法。  关键词:治理;矿井;瓦斯事故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一、正本清源、设计先行  煤矿初步设计和投产后的各类巷道工程设计,从治理瓦斯的角度来
摘要:当前,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基础不一,差异很大。文章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公积金的特征和政策规定的精髓,深入剖析两种计量基础的区别及产生的重大影响,全面阐明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住房公积金的科学性、合理性。  关键词:计量基础;住房公积金;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会计计量基础的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教育具有职业教育以及职业能力培养的双重特性,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为目的。高等职业会计的关键职业能力具体体现在职业道德素养、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的水平等。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当构建课程体系、教学环节、互动体系以及“双师型”师资力量方面做起。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