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许多教师认为改革后的初中思品课教材偏简单、内容少、形式散,在教学中不好把握。其实新教材设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发散性,这给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留下了巨大空间,需要教师具有相应的教材整合的观念和能力,否则新教材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 教材整合能力 《走共同富裕道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次的校际听课交流活动,我都能从其他学校老师身上学到很多新的思路、新的经验、新的方法,解决自己遇到的教学困惑,受益匪浅,同时每次也都留下许多思考。本学期我在校际听课交流活动上听了一位初三毕业班老师执教的苏人版九年级思品第十课《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复习课,任课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教学课件对本课所涉及的中考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历年中考试题进行了巩固演练,课堂信息容量大,学生回答踊跃。我感觉任课教师是在“演”教材,课堂教学束缚于教材,课后思考些许,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重视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我就此问题,谈谈体会。
一、初中思品课教师提高教材整合能力的必要性
(一)提高教材整合能力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理念转变,但实践中这一理念的转变还是存在困难。当前初中思品教师对教材的利用往往存在两种现状:一是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二是走向一个极端,脱离教材,天马行空,这暴露出一些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教师缺乏教材整合能力的问题。教师的活动应该是创造性的活动,当教师打开教材,面对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时,需要对教材做一定的调整与加工,对有关内容做一定的整合完善梳理,这一过程融入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演绎、取舍、加工与创造,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学中存在教材编写的普遍性和具体教学的特殊性的矛盾,这一对矛盾决定了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教材整合,就是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学生的实际,结合最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最新的时事事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处理教材,实现教学目标。
(二)提高教材整合能力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初中思想品德课已全面启用了新教材,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正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不断推进,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教师对教材缺乏必要的整合改造的能力,课上,一些教师依然习惯于教“书”教“案”,课堂教学形式化、低效化,这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的最大挑战。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效参与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并且要落实到学校课堂教学中,课堂成为教师的成长阵地。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应树立新型教材观,自觉运用新的理念钻研、处理和改造现行教材,做到既尊重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教材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平台,最终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三)提高教材整合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和深入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一线教师的普遍重视,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课程改革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教师的参与和态度,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的教材观,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新课程强调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过程,而且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的过程。面对教材,教师不应该只是执行者,更应该是创造者,教师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初中思品课教师提高教材整合能力的要求
(一)从初中学生的生活出发,精心安排知识内容。
新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和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不少知识点是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和理解的内容,因为毕竟步入初中的学生年龄段大部分在12岁~15岁,心理成熟度和社会阅历还不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不深入,生活经验不足,同时对社会的观察度不深,造成对教材中某些抽象内容理解不了,不知道如何把学到的教材知识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要活用教材,灵活地将教材中的抽象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深刻地思考和观察理解社会现象。
例如:导入第十课,教师可从生活入手,以城乡学生在生活、教育中的巨大反差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依据新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出发,把握教材整合的主线。
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教材整合不是把现有教材全部否定,而是去除教材中不合理的部分,修正教材中不切实际的内容和摒弃教材中空洞而又不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加入有利于教师讲解、易于学生接受的内容,知识点。教材整合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这一中心和出发点,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授课的指路灯和航向标,教师只有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时刻把握教学目标这一中心点,才不会盲目崇拜教材,学生不会只是单纯地完教材中的知识后认为就学到了知识的精华,而是要以教材为索引,更加深入地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发挥,把教材知识进行整合,由教材而至生活实践,由实践再返回到教材中,发现教材中的精华和不合理之处,提出修正教材的好的合理化建议,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更合理的保障。
例如:第十课我们会遇到一个教学难点: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其他分配方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里经济收入的来源情况:我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摇?摇 ?摇?摇
①父母参加工作获得的工资、奖金;②打工获得的劳动报酬;③做生意赚的钱;④购买股票赚的钱;⑤买彩票中的奖金;⑥转让专利获得的钱;⑥把钱存进银行获取的利息……归纳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都等按贡献参与分配。
(三)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实现整合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过去的初中思品教材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学术性、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学习内容偏多、偏深,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现有教材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另一方面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力图把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但导致现有教材比较“散”。在实际教学中,时常听到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抱怨:“内容太零碎了,没有体系!”“知识点太少了,到底讲什么呀?”……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对教材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学习第十课时,要理顺本课三框之间的逻辑结构,教师可以指出第一框主要解决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第二框主要解决如何把蛋糕分好的问题,第三框主要解决公平分配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当前要既重视做大蛋糕,又要重视分好蛋糕,把两者统一起来。从顺序来说,只有先做大蛋糕,才谈得上分好蛋糕;从两者的关系来讲,应对做大的蛋糕及时进行公平分配。公平分配蛋糕,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总之,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为教材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李晓东.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思想品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颖.浅论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整合[J].新课程学习(上),2013,9.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 教材整合能力 《走共同富裕道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次的校际听课交流活动,我都能从其他学校老师身上学到很多新的思路、新的经验、新的方法,解决自己遇到的教学困惑,受益匪浅,同时每次也都留下许多思考。本学期我在校际听课交流活动上听了一位初三毕业班老师执教的苏人版九年级思品第十课《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复习课,任课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教学课件对本课所涉及的中考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历年中考试题进行了巩固演练,课堂信息容量大,学生回答踊跃。我感觉任课教师是在“演”教材,课堂教学束缚于教材,课后思考些许,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重视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我就此问题,谈谈体会。
一、初中思品课教师提高教材整合能力的必要性
(一)提高教材整合能力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理念转变,但实践中这一理念的转变还是存在困难。当前初中思品教师对教材的利用往往存在两种现状:一是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二是走向一个极端,脱离教材,天马行空,这暴露出一些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教师缺乏教材整合能力的问题。教师的活动应该是创造性的活动,当教师打开教材,面对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时,需要对教材做一定的调整与加工,对有关内容做一定的整合完善梳理,这一过程融入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演绎、取舍、加工与创造,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学中存在教材编写的普遍性和具体教学的特殊性的矛盾,这一对矛盾决定了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教材整合,就是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学生的实际,结合最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最新的时事事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处理教材,实现教学目标。
(二)提高教材整合能力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初中思想品德课已全面启用了新教材,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正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不断推进,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教师对教材缺乏必要的整合改造的能力,课上,一些教师依然习惯于教“书”教“案”,课堂教学形式化、低效化,这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的最大挑战。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效参与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并且要落实到学校课堂教学中,课堂成为教师的成长阵地。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应树立新型教材观,自觉运用新的理念钻研、处理和改造现行教材,做到既尊重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教材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平台,最终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三)提高教材整合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和深入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一线教师的普遍重视,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课程改革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教师的参与和态度,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的教材观,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新课程强调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过程,而且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的过程。面对教材,教师不应该只是执行者,更应该是创造者,教师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初中思品课教师提高教材整合能力的要求
(一)从初中学生的生活出发,精心安排知识内容。
新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和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不少知识点是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和理解的内容,因为毕竟步入初中的学生年龄段大部分在12岁~15岁,心理成熟度和社会阅历还不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不深入,生活经验不足,同时对社会的观察度不深,造成对教材中某些抽象内容理解不了,不知道如何把学到的教材知识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要活用教材,灵活地将教材中的抽象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深刻地思考和观察理解社会现象。
例如:导入第十课,教师可从生活入手,以城乡学生在生活、教育中的巨大反差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依据新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出发,把握教材整合的主线。
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教材整合不是把现有教材全部否定,而是去除教材中不合理的部分,修正教材中不切实际的内容和摒弃教材中空洞而又不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加入有利于教师讲解、易于学生接受的内容,知识点。教材整合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这一中心和出发点,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授课的指路灯和航向标,教师只有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时刻把握教学目标这一中心点,才不会盲目崇拜教材,学生不会只是单纯地完教材中的知识后认为就学到了知识的精华,而是要以教材为索引,更加深入地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发挥,把教材知识进行整合,由教材而至生活实践,由实践再返回到教材中,发现教材中的精华和不合理之处,提出修正教材的好的合理化建议,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更合理的保障。
例如:第十课我们会遇到一个教学难点: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其他分配方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里经济收入的来源情况:我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摇?摇 ?摇?摇
①父母参加工作获得的工资、奖金;②打工获得的劳动报酬;③做生意赚的钱;④购买股票赚的钱;⑤买彩票中的奖金;⑥转让专利获得的钱;⑥把钱存进银行获取的利息……归纳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都等按贡献参与分配。
(三)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实现整合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过去的初中思品教材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学术性、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学习内容偏多、偏深,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现有教材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另一方面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力图把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但导致现有教材比较“散”。在实际教学中,时常听到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抱怨:“内容太零碎了,没有体系!”“知识点太少了,到底讲什么呀?”……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对教材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学习第十课时,要理顺本课三框之间的逻辑结构,教师可以指出第一框主要解决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第二框主要解决如何把蛋糕分好的问题,第三框主要解决公平分配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当前要既重视做大蛋糕,又要重视分好蛋糕,把两者统一起来。从顺序来说,只有先做大蛋糕,才谈得上分好蛋糕;从两者的关系来讲,应对做大的蛋糕及时进行公平分配。公平分配蛋糕,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总之,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为教材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李晓东.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思想品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颖.浅论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整合[J].新课程学习(上),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