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都是相当明显的。在很多方面,家庭教育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学校教育,并且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注意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善于和学校沟通,实现对学生的完美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观念 思想教育 紧密结合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学校教育在体现政治意志、宗教观念、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则等方面,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从婴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长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育人环境
学生的教育环境主要有: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育人环境。这三种环境中,应该说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作用最为重要,尤其是在学业上,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校的教育;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品质、意志、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已经远超过了学校的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两个方面表现在:家庭成员结构和家长的基本素质。
自2007年以来,我一直担任着学校中成绩最差的班的班主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和研究。我认为,这些学生的智商是没有问题的,有的学生甚至是非常聪明的。那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处于落后的位置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道德品质问题。我认为是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们的心理受到伤害,形成心理障碍,性格发展扭曲,是造成学困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健全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环节。父母的素质修养、行为习惯都会看在学生眼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育的成败不仅仅在学校,也与家长的做法和想法有直接的关系。作为家长,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注重自身的言行和素质的提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向导,指明方向。
二、家长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成长
首先,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送孩子上学,一旦孩子进入学校,家长就如释重负,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教师身上,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其实,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对子女成长承担长期教育的责任。诚然,学校都是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引导的作用;但是学校教育必须有家长的通力配合,只有在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共同对学生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其次,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家长注重孩子的成绩,孩子成绩优异,则大加赞赏、奖励;一旦成绩考得不理想,轻则骂,重则打,致使部分孩子不敢上学、不乐意学、怕上学,进而使孩子们失去了活泼的天性,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孩子的心理问题是需要每一位家长严肃而认真地思考的。现实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这样的教育容易造成孩子的人格扭曲,心理问题成堆。尤其是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子女,以及留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更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受特殊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些孩子在思想、行为上会有所偏颇,自卑感强,自暴自弃,容易用极端的行为对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理解、掌握这部分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平衡心态,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是当今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
再次,家长不可溺爱孩子。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孩子娇气、自私、霸道、顽皮、上课纪律差。这种性格和行为的养成应该说与家长的娇惯和放纵是分不开的。高尔基曾说过:“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溺爱是一种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希望家长不要以“以恶小而可为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缺点,而要以“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心态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所为的好学生。
三、家长不能只管孩子的吃穿,更要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
有的家长长时间在外打工根本顾不上教育孩子,他们只是经常给孩子寄些东西钱物,并提醒孩子要好好读书。要知道,孩子是祖国和家庭的未来,无论家长都有多么重要的事,都应该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或是经常和老师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好孩子的思想问题,培养孩子的良好素质。我发现,不少学困生缺乏上进心和责任心,甚至有的学生甘愿落后,自暴自弃,学习中怕苦畏难情绪严重,有的同学连作业都完不成。因此,我们的家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孩子上进精神、独立精神和吃苦精神的重要性,并且落实在家庭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学习品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上进心,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孩子遵纪守法、惜时守信、勤学好问的优良品质,这既是家庭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我们学校教师的任务。我诚恳地希望各位家长能与老师、学校一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孩子健康向上发展的良好思想品质。
四、家长应与学校紧密结合,相互沟通
当家长发现,近一段孩子的表现异常或不理想时,应及时与学校或老师联系,以便听取老师对学生近一段的学习、表现情况的反映或评价,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因此,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分析孩子的行为,加强与老师学校的沟通,时刻把握孩子的成长方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每个学期结束后,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绩,并注意家长通知书上老师对孩子的操行评语。如果你认为成绩或评语不太满意时,可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近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情况,从而正确认识和分析孩子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提出更好的建议或方法。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要耐心听取老师的解释或说明,弄清事实真相,和老师一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配合老师正确处理,或理智地分析不良行为或犯错误的原因,讨论和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互相信赖、理解,互相支持,这是配合教育工作的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家庭的希望。只要老师和家长携起手来,倾一片爱心,想所有办法,调动一切教育力量,增加相互信任,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就一定能够将我们学生、你们的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观念 思想教育 紧密结合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学校教育在体现政治意志、宗教观念、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则等方面,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从婴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长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育人环境
学生的教育环境主要有: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育人环境。这三种环境中,应该说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作用最为重要,尤其是在学业上,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校的教育;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品质、意志、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已经远超过了学校的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两个方面表现在:家庭成员结构和家长的基本素质。
自2007年以来,我一直担任着学校中成绩最差的班的班主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和研究。我认为,这些学生的智商是没有问题的,有的学生甚至是非常聪明的。那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处于落后的位置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道德品质问题。我认为是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们的心理受到伤害,形成心理障碍,性格发展扭曲,是造成学困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健全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环节。父母的素质修养、行为习惯都会看在学生眼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育的成败不仅仅在学校,也与家长的做法和想法有直接的关系。作为家长,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注重自身的言行和素质的提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向导,指明方向。
二、家长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成长
首先,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送孩子上学,一旦孩子进入学校,家长就如释重负,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教师身上,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其实,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对子女成长承担长期教育的责任。诚然,学校都是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引导的作用;但是学校教育必须有家长的通力配合,只有在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共同对学生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其次,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家长注重孩子的成绩,孩子成绩优异,则大加赞赏、奖励;一旦成绩考得不理想,轻则骂,重则打,致使部分孩子不敢上学、不乐意学、怕上学,进而使孩子们失去了活泼的天性,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孩子的心理问题是需要每一位家长严肃而认真地思考的。现实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这样的教育容易造成孩子的人格扭曲,心理问题成堆。尤其是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子女,以及留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更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受特殊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些孩子在思想、行为上会有所偏颇,自卑感强,自暴自弃,容易用极端的行为对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理解、掌握这部分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平衡心态,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是当今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
再次,家长不可溺爱孩子。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孩子娇气、自私、霸道、顽皮、上课纪律差。这种性格和行为的养成应该说与家长的娇惯和放纵是分不开的。高尔基曾说过:“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溺爱是一种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希望家长不要以“以恶小而可为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缺点,而要以“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心态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所为的好学生。
三、家长不能只管孩子的吃穿,更要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
有的家长长时间在外打工根本顾不上教育孩子,他们只是经常给孩子寄些东西钱物,并提醒孩子要好好读书。要知道,孩子是祖国和家庭的未来,无论家长都有多么重要的事,都应该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或是经常和老师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好孩子的思想问题,培养孩子的良好素质。我发现,不少学困生缺乏上进心和责任心,甚至有的学生甘愿落后,自暴自弃,学习中怕苦畏难情绪严重,有的同学连作业都完不成。因此,我们的家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孩子上进精神、独立精神和吃苦精神的重要性,并且落实在家庭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学习品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上进心,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孩子遵纪守法、惜时守信、勤学好问的优良品质,这既是家庭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我们学校教师的任务。我诚恳地希望各位家长能与老师、学校一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孩子健康向上发展的良好思想品质。
四、家长应与学校紧密结合,相互沟通
当家长发现,近一段孩子的表现异常或不理想时,应及时与学校或老师联系,以便听取老师对学生近一段的学习、表现情况的反映或评价,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因此,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分析孩子的行为,加强与老师学校的沟通,时刻把握孩子的成长方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每个学期结束后,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绩,并注意家长通知书上老师对孩子的操行评语。如果你认为成绩或评语不太满意时,可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近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情况,从而正确认识和分析孩子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提出更好的建议或方法。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要耐心听取老师的解释或说明,弄清事实真相,和老师一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配合老师正确处理,或理智地分析不良行为或犯错误的原因,讨论和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互相信赖、理解,互相支持,这是配合教育工作的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家庭的希望。只要老师和家长携起手来,倾一片爱心,想所有办法,调动一切教育力量,增加相互信任,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就一定能够将我们学生、你们的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