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语言艺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体现在教师教学的日常用语应该与语文教学对语言的重视有机结合,教学本身就是语言魅力和艺术特质,并以此激发学生的语言天赋和潜能,构建生态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言艺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重要中介。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语言的运用,因为知识、方法、理念都必须由语言得到灵活的、精确的、有效的、富于感染性的表达,而表达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质量。并且,语文课程本身就是关于语言的规律、使用、魅力的课程,因此,如何艺术地使用语言,或者,如何更好地将语言艺术运用于高中语文课堂,直接关乎老师的教学效果,关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是语言艺术的范本,通过教与学领略语言艺术之魅力,并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语言艺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高中语文课的语言艺术,一方面来自于师生对教材所选入的经典作品其语言艺术的体味,另一方面来自于老师自身的语言素养。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展现语言魅力的舞台。比如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所选入的诗歌,每一篇都是艺术精品,在语言上的锤炼也堪称典范。以杜甫《登高》为例,萧瑟的秋天,在杜甫笔下通过语言的妙用而表达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首联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诗人登高所见景物在巧妙的语言组合下得以有选择性地呈现,构筑了一幅悲秋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虽然只写了树木和长江,但是却用了“无边”“萧萧下”修饰落木,用“不尽”和“滚滚来”描写长江,把秋天肃杀空阔寂寥的景色在俯仰之间表达的沉郁悲凉。从而在景色描写中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可见,所选篇目是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自身蕴含着丰富的、富有张力的语言魅力,但要将作品自身的语言美和艺术冲击力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来,却需要老师自身的语言素养,或者说是文学素养。中国美学素有“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等审美原则,但对于基础教育过程中的语文教学,尚不能以此作为教学原则,因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真正地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首要就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抵达它的“意义层面和美学层面”,而后才能真正明白作品的思想。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教师或许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首诗歌是杜甫在什么境况下写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但这种直接告之是无意义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更不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意向、语言来构筑这个意义世界的。或者说,这种教学本身是对语言、文学艺术的伤害,它无意间就消解了所有的审美过程和思想的滋养功能。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发掘、展示、深化、提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魅力过程中,其作用是根基性的。也就是说,教与学的过程,只有老师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领略文学艺术的语言魅力,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审美教育和自主审美活动中获得艺术熏陶、审美享受。
二、教师教学的日常用语应该与语文教学对语言的重视有机结合,教学本身就要体现语言魅力和艺术特质
我们熟知贾岛在写作“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的时候,对使用动词“推”还是“敲”踌躇了很久,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在艺术创作中,对于建筑意向、构筑意义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老师应该重视教学用语的规范性、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
就规范法性来讲,语文课老师应该是最重视语言规范性的,因为规范代表着精确。语文教学的课堂用语规范是基本要求。这种规范性不仅仅体现在一般的写作语言上的规范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阐释、理解的用语上。语言的规范性代表着严谨的教风学风。一句简单的话,可能虚词用错一个(即便是口误)也可能使得意思“谬之千里”。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重视语言的规范性,是言传身教的应有之义。比如在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方面,老师应该字斟句酌,不能稍有疏忽,否则可能就让学生在理解上产生偏差。趣味性,则在于教师的教学应该通过幽默的语言风格给课堂注入鲜活的动力,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这是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的关键,也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只有课堂妙趣横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启发性的语言则体现在教学中,老师能否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有时候老师的语言规范、有趣,但是却没有启发性,这使得课堂教学成为独角戏,所以,启发性的课堂语言是更高层级的要求。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教学,老师可能基本都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诵、讲授文本,但是对于学生的启发呢?则不一定都能做到。为什么作者“心理颇不宁静”?这种“不宁静”在荷塘月色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疏解?这样一些问题就需要老师在讲授中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和学生一起透过文本去获得领会。再者,就是艺术性。老师的语言本身应该是能体现艺术性的。一方面语言艺术是一个教师提升课堂质量、展现教学风采最大的“撒手锏”,另一方面,教师在分析文本的时候,也应该体现语言的艺术性,因为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如果老师能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阐释、讲解,那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能增加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更能激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共鸣。这是优质语文课应该达到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语言天赋和潜能,构建生态语文课堂
往常谈到课堂语言教学,基本都集中在教师一方,事实上,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构成的,上演教师独角戏的课堂是失败的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挖掘教学语言资源,丰富语文课堂,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和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语言天赋和潜能,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生态语文课堂。
第一,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角色转变,建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新角色,从而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搭建课堂教学新秩序。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最重要的媒介就是语言,语文老师必须通过学生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全面掌握。更关键的是,学生必须通过语言来参与课堂教学,参与课堂新秩序的构建。我们常说的反转课堂、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性学习的建设等教学改革理念和实践,在语文课堂中,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语言,或者是“话语权”。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更大程度上表现为“集体失语”,这种状态在某种意义上使得教学过程单调、乏味,学习方式简单、空泛,教学目标单一、有限,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该通过利用语言教学的优势改变这一状态。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老师一味地分析文本,可能收到的教学效果并不一定能实现既定目标。但是如果让学生来扮演角色进行一场实验剧的改编、排练和演出,效果可能就更加好。因为学生既要去理解文本、还要分析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人物情感、并且要对文本进行一定的改变,整个一个活动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语言是最重要的评价内容。而这种变化,就实现了新的教学秩序构建和课堂生态的建设。
第二,以挖掘学生语言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兴趣为目标的“学为中心”的生态课堂建构,是高中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最高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就体现在他们是否以“学为中心”的地位和角色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比如,在面对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时候,如果只有老师的讲解,肯定是达不到效果的,因为要学好鲁迅先生的文章,必须做足课外的功课,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难以将所有信息都传达给下学生,只能让学生按要求去做相关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的效果各个学生也有差异,那么,教学前的分组讨论、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对疑难问题的梳理则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的完成,则集中体现了老师教学的语言艺术,他的引导、鼓励、合理的安排是学生转变角色和进入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讨论、简明扼要地呈现问题等等,事实上已经体现了语言艺术和教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因此,就高中语文课的教学而言,构建生态语文课的关键就在语言,因为语言构成了整个生态课的核心,即老师和学生本身的语言能力在教与学之间如何实现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来自于老师对语文教学语言的精到把握,也来自于学生对自我语言能力的开发和运用。
语文课本身就是语言艺术课,它的效果不仅仅在于老师能侃侃而谈,通过他如同演讲、朗诵那样展现“教”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教”仅仅是抛砖引玉的需要,因为学生学习的效果才是更核心的考核指标。我们现在的课程教学大纲已经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内容,那么,重视对课堂语言教学的挖掘和拓新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则是一个必需的起点。
参考文献
[1]陈国瑞.浅谈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
[2]孙淼.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言艺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重要中介。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语言的运用,因为知识、方法、理念都必须由语言得到灵活的、精确的、有效的、富于感染性的表达,而表达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质量。并且,语文课程本身就是关于语言的规律、使用、魅力的课程,因此,如何艺术地使用语言,或者,如何更好地将语言艺术运用于高中语文课堂,直接关乎老师的教学效果,关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是语言艺术的范本,通过教与学领略语言艺术之魅力,并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语言艺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高中语文课的语言艺术,一方面来自于师生对教材所选入的经典作品其语言艺术的体味,另一方面来自于老师自身的语言素养。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展现语言魅力的舞台。比如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所选入的诗歌,每一篇都是艺术精品,在语言上的锤炼也堪称典范。以杜甫《登高》为例,萧瑟的秋天,在杜甫笔下通过语言的妙用而表达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首联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诗人登高所见景物在巧妙的语言组合下得以有选择性地呈现,构筑了一幅悲秋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虽然只写了树木和长江,但是却用了“无边”“萧萧下”修饰落木,用“不尽”和“滚滚来”描写长江,把秋天肃杀空阔寂寥的景色在俯仰之间表达的沉郁悲凉。从而在景色描写中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可见,所选篇目是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自身蕴含着丰富的、富有张力的语言魅力,但要将作品自身的语言美和艺术冲击力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来,却需要老师自身的语言素养,或者说是文学素养。中国美学素有“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等审美原则,但对于基础教育过程中的语文教学,尚不能以此作为教学原则,因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真正地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首要就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抵达它的“意义层面和美学层面”,而后才能真正明白作品的思想。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教师或许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首诗歌是杜甫在什么境况下写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但这种直接告之是无意义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更不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意向、语言来构筑这个意义世界的。或者说,这种教学本身是对语言、文学艺术的伤害,它无意间就消解了所有的审美过程和思想的滋养功能。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发掘、展示、深化、提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魅力过程中,其作用是根基性的。也就是说,教与学的过程,只有老师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领略文学艺术的语言魅力,培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审美教育和自主审美活动中获得艺术熏陶、审美享受。
二、教师教学的日常用语应该与语文教学对语言的重视有机结合,教学本身就要体现语言魅力和艺术特质
我们熟知贾岛在写作“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的时候,对使用动词“推”还是“敲”踌躇了很久,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在艺术创作中,对于建筑意向、构筑意义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老师应该重视教学用语的规范性、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
就规范法性来讲,语文课老师应该是最重视语言规范性的,因为规范代表着精确。语文教学的课堂用语规范是基本要求。这种规范性不仅仅体现在一般的写作语言上的规范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阐释、理解的用语上。语言的规范性代表着严谨的教风学风。一句简单的话,可能虚词用错一个(即便是口误)也可能使得意思“谬之千里”。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重视语言的规范性,是言传身教的应有之义。比如在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方面,老师应该字斟句酌,不能稍有疏忽,否则可能就让学生在理解上产生偏差。趣味性,则在于教师的教学应该通过幽默的语言风格给课堂注入鲜活的动力,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这是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的关键,也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只有课堂妙趣横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启发性的语言则体现在教学中,老师能否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有时候老师的语言规范、有趣,但是却没有启发性,这使得课堂教学成为独角戏,所以,启发性的课堂语言是更高层级的要求。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教学,老师可能基本都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诵、讲授文本,但是对于学生的启发呢?则不一定都能做到。为什么作者“心理颇不宁静”?这种“不宁静”在荷塘月色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疏解?这样一些问题就需要老师在讲授中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和学生一起透过文本去获得领会。再者,就是艺术性。老师的语言本身应该是能体现艺术性的。一方面语言艺术是一个教师提升课堂质量、展现教学风采最大的“撒手锏”,另一方面,教师在分析文本的时候,也应该体现语言的艺术性,因为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如果老师能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阐释、讲解,那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能增加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更能激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共鸣。这是优质语文课应该达到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语言天赋和潜能,构建生态语文课堂
往常谈到课堂语言教学,基本都集中在教师一方,事实上,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构成的,上演教师独角戏的课堂是失败的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挖掘教学语言资源,丰富语文课堂,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和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语言天赋和潜能,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生态语文课堂。
第一,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角色转变,建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新角色,从而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搭建课堂教学新秩序。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最重要的媒介就是语言,语文老师必须通过学生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全面掌握。更关键的是,学生必须通过语言来参与课堂教学,参与课堂新秩序的构建。我们常说的反转课堂、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性学习的建设等教学改革理念和实践,在语文课堂中,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语言,或者是“话语权”。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更大程度上表现为“集体失语”,这种状态在某种意义上使得教学过程单调、乏味,学习方式简单、空泛,教学目标单一、有限,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该通过利用语言教学的优势改变这一状态。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老师一味地分析文本,可能收到的教学效果并不一定能实现既定目标。但是如果让学生来扮演角色进行一场实验剧的改编、排练和演出,效果可能就更加好。因为学生既要去理解文本、还要分析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人物情感、并且要对文本进行一定的改变,整个一个活动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语言是最重要的评价内容。而这种变化,就实现了新的教学秩序构建和课堂生态的建设。
第二,以挖掘学生语言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兴趣为目标的“学为中心”的生态课堂建构,是高中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最高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就体现在他们是否以“学为中心”的地位和角色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比如,在面对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时候,如果只有老师的讲解,肯定是达不到效果的,因为要学好鲁迅先生的文章,必须做足课外的功课,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难以将所有信息都传达给下学生,只能让学生按要求去做相关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的效果各个学生也有差异,那么,教学前的分组讨论、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对疑难问题的梳理则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的完成,则集中体现了老师教学的语言艺术,他的引导、鼓励、合理的安排是学生转变角色和进入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讨论、简明扼要地呈现问题等等,事实上已经体现了语言艺术和教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因此,就高中语文课的教学而言,构建生态语文课的关键就在语言,因为语言构成了整个生态课的核心,即老师和学生本身的语言能力在教与学之间如何实现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来自于老师对语文教学语言的精到把握,也来自于学生对自我语言能力的开发和运用。
语文课本身就是语言艺术课,它的效果不仅仅在于老师能侃侃而谈,通过他如同演讲、朗诵那样展现“教”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教”仅仅是抛砖引玉的需要,因为学生学习的效果才是更核心的考核指标。我们现在的课程教学大纲已经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内容,那么,重视对课堂语言教学的挖掘和拓新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则是一个必需的起点。
参考文献
[1]陈国瑞.浅谈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
[2]孙淼.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