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耗用大量课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高考阅卷场上发现了大量空洞、虚伪、无病呻吟的作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套作作文。
套作作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套作,“穿靴戴帽三段论”,主体是三个名人事例,再加上一个开头和结尾;二是思维套作,作文的主题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做深入探究开拓;三是题材套作,无论什么主题的作文,考生都能够把事先准备好的司马迁、屈原、陶渊明等名人的事例贴上去。2008年广东卷作文“不要轻易说不”,考生举司马迁的例子,即使身受宫刑,司马迁也没有一死了之,而是隐忍苟活,不轻易说不;2010年广东卷作文“与你为邻”,考生依然举司马迁的例子,与司迁为邻,我从你身上学到了不要轻易说不的精神,你是我的良师益友;2012年广东卷作文“我愿意生活的时代”,考生还是选用司马迁的例子,我愿意生活在漢朝,因为在这个时代可以与司马迁同行,能够亲眼目睹他的风采,能够当面聆听他的教导。高考阅卷场内,老师一天重复几十次地看到司马迁的例子,简直就是受虐。有专家戏称考生作文里面没有活人,全都已故。
为了应试,让学生背事例,给他们设计作文模式,这与作文的教学规律背道而驰。写法源于教法,这样教出来的作文只能是言之无物的套作作文。长此以往,既磨灭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其写出言之有物的个性作文。
一、体验社会生活
学生生活面窄,天天呆在学校,接触的都是教材、试卷,过得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没有体验,没有感受,写作文只能闭门造车,生搬硬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虚假无物,堆满陈词滥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脱离了生活,是死读书,当然写不出真情实意的文章。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体验驱动写作,使其从被动写作转为主动写作,以我手写我心,用真心抒真情。
关注新闻,关心时事,是学生的一种间接生活体验,可以把学生的生活从校内拓展到校外,把学生的视野从课本延伸到社会。老师要善于运用这种生活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读书看报,在教学中开展“新闻会”活动,让他们在课堂上向同学们陈述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新闻会”这种口头作文方式的训练,培养同学们“说真话,抒真情”的习惯,杜绝应试作文中矫揉造作、说假话的毛病。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活动,细心感受,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二、培养读者意识
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作文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究其原因,学生的写作目的不正确,不知道为什么写作。作家为什么要写作?他要写给他的读者看,要通过文字与他们交流,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有内容有情感,不会假大空。反观应试作文,学生没有读者意识,不是为谁作文,不是想写给谁看,大多数写作是为了完成作业,是为了对付考试。
让学生在动笔写作前先思考“写给谁”的问题,而不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教师要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写作情境,面向读者,产生对话和倾诉的冲动。2015年全国卷作文要求考生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这种命题方式凸显了读者意识,对话性很强,考生在作文前就要明确“写给谁”的问题,避免了漫无目的地空谈。作文训练中坚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方能形成“言之有物”文风。
三、坚持研究性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就是阅读,唯有大量阅读,才能产生出写作的欲望和灵感。阅读如同羊吃草,羊吃够了草,才能产出奶;人读够了书,才能写出文章。现在中学生的阅读量仅靠几本必修选修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课外拓展。
不迷信教材,跳出“一学期一本书”模式,按照专题整合阅读材料,形成研究性学习课程。带领学生阅读经典,与古今哲人、思想家对话,坚决摒弃快餐式的浅阅读。让学生精读细读,在读的基础上产生问题,再带着问题驱动阅读,在阅读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把思考的过程形成文字材料,就是一篇研究性阅读的作文。坚持研究性阅读,必能写出独创性的具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
总之,当前的作文教学一定要教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切莫矫揉造作,胡编乱造。唯有如此,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才能养成表里如一的健康人格。
套作作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套作,“穿靴戴帽三段论”,主体是三个名人事例,再加上一个开头和结尾;二是思维套作,作文的主题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做深入探究开拓;三是题材套作,无论什么主题的作文,考生都能够把事先准备好的司马迁、屈原、陶渊明等名人的事例贴上去。2008年广东卷作文“不要轻易说不”,考生举司马迁的例子,即使身受宫刑,司马迁也没有一死了之,而是隐忍苟活,不轻易说不;2010年广东卷作文“与你为邻”,考生依然举司马迁的例子,与司迁为邻,我从你身上学到了不要轻易说不的精神,你是我的良师益友;2012年广东卷作文“我愿意生活的时代”,考生还是选用司马迁的例子,我愿意生活在漢朝,因为在这个时代可以与司马迁同行,能够亲眼目睹他的风采,能够当面聆听他的教导。高考阅卷场内,老师一天重复几十次地看到司马迁的例子,简直就是受虐。有专家戏称考生作文里面没有活人,全都已故。
为了应试,让学生背事例,给他们设计作文模式,这与作文的教学规律背道而驰。写法源于教法,这样教出来的作文只能是言之无物的套作作文。长此以往,既磨灭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其写出言之有物的个性作文。
一、体验社会生活
学生生活面窄,天天呆在学校,接触的都是教材、试卷,过得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没有体验,没有感受,写作文只能闭门造车,生搬硬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虚假无物,堆满陈词滥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脱离了生活,是死读书,当然写不出真情实意的文章。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体验驱动写作,使其从被动写作转为主动写作,以我手写我心,用真心抒真情。
关注新闻,关心时事,是学生的一种间接生活体验,可以把学生的生活从校内拓展到校外,把学生的视野从课本延伸到社会。老师要善于运用这种生活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读书看报,在教学中开展“新闻会”活动,让他们在课堂上向同学们陈述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新闻会”这种口头作文方式的训练,培养同学们“说真话,抒真情”的习惯,杜绝应试作文中矫揉造作、说假话的毛病。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活动,细心感受,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二、培养读者意识
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作文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究其原因,学生的写作目的不正确,不知道为什么写作。作家为什么要写作?他要写给他的读者看,要通过文字与他们交流,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有内容有情感,不会假大空。反观应试作文,学生没有读者意识,不是为谁作文,不是想写给谁看,大多数写作是为了完成作业,是为了对付考试。
让学生在动笔写作前先思考“写给谁”的问题,而不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教师要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写作情境,面向读者,产生对话和倾诉的冲动。2015年全国卷作文要求考生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这种命题方式凸显了读者意识,对话性很强,考生在作文前就要明确“写给谁”的问题,避免了漫无目的地空谈。作文训练中坚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方能形成“言之有物”文风。
三、坚持研究性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就是阅读,唯有大量阅读,才能产生出写作的欲望和灵感。阅读如同羊吃草,羊吃够了草,才能产出奶;人读够了书,才能写出文章。现在中学生的阅读量仅靠几本必修选修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课外拓展。
不迷信教材,跳出“一学期一本书”模式,按照专题整合阅读材料,形成研究性学习课程。带领学生阅读经典,与古今哲人、思想家对话,坚决摒弃快餐式的浅阅读。让学生精读细读,在读的基础上产生问题,再带着问题驱动阅读,在阅读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把思考的过程形成文字材料,就是一篇研究性阅读的作文。坚持研究性阅读,必能写出独创性的具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
总之,当前的作文教学一定要教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切莫矫揉造作,胡编乱造。唯有如此,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才能养成表里如一的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