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价值导向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才真正符合课程改革和生命成长的主旋律,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实践与探索的空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研究,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体价值的发挥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均具有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做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及目标的规定和要求,一味地向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便在极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了学生主体价值的发挥和积极性的调动。在此背景下,要想使初中数学教学尽早走出低效化的樊篱,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以进一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充分凸显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及有用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所获益。
一、实现成功导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而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不仅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教学活力,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灵活设计,以便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轴对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为激活课堂教学活力,我并没有在一上课就直奔主题、照本宣科,而是先在导入环节利用课件呈现了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事物的图片,有蝴蝶标本、风筝、剪纸、脸谱等。之后,我向学生问道:“如果将这些图片沿一条直线对折,会出现什么情况?沿着哪条线对折,才能出现这种情况?”由于上述事物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但这一问题却是大多数学生从未思考过的,由此便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自觉投入到了对以上图形特征的猜想与探索活动中。如此导入,既激活了课堂教学活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讲授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教学手段,化解教学难点内容
现如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然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其契合了初中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可以且应当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化视听工具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来丰富课堂内容,轻松化解教学难点。
三视图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语言文字难以描述,光是让学生画出具有立体感的空间图形就不是一件易事,更不必说分析和解决空间几何体的问题。于是,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了课本中的几个图例的组合过程,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简单组合体的组合形式。而针对由拼接和切割两种方式综合生成的组合体,我则借助flash这一形式展现了该组合体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并演示了虚线的处理,即不可见边界及轮廓线,以强化学生对三视图中虚、实线的理解和运用,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
三、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价值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颠覆与变革,其在发挥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进行基础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积极借助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以切實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在教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时,为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若干个正多边形,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角和边各有什么特点。之后,我总结道:“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接下来,我出示了正五边形,并向学生提问道:“同学们,你能求出这个正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听到有的学生提出了“分割法”,有的学生提出了“割补法”,还有的学生提出了“量角相加法”等等。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进行合作探究。如此,通过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自主获取新知,既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又发展了学生思维,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四、指导运用实践,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不应被局限于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鉴于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后,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外延,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在教学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部分内容后,我让学生在课下对全班同学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情况进行调查,再与其他小组就统计结果进行汇总,最后借助适当的方式呈现搜集到的数据。此外,学生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对全班同学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调查,并借助适当的方式将得到的数据直观地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和巩固了关于数据收集与整理的相关知识,而且还使学生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了调查实践活动之中。如此,通过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实践,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还密切了课内外联系,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学更应注重有效性和实效性的提高。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一方面要立足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模式,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另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有效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柏燕.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474.
[2] 李文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101.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及目标的规定和要求,一味地向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便在极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了学生主体价值的发挥和积极性的调动。在此背景下,要想使初中数学教学尽早走出低效化的樊篱,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以进一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充分凸显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及有用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所获益。
一、实现成功导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而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不仅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教学活力,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灵活设计,以便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轴对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为激活课堂教学活力,我并没有在一上课就直奔主题、照本宣科,而是先在导入环节利用课件呈现了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事物的图片,有蝴蝶标本、风筝、剪纸、脸谱等。之后,我向学生问道:“如果将这些图片沿一条直线对折,会出现什么情况?沿着哪条线对折,才能出现这种情况?”由于上述事物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但这一问题却是大多数学生从未思考过的,由此便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自觉投入到了对以上图形特征的猜想与探索活动中。如此导入,既激活了课堂教学活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讲授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教学手段,化解教学难点内容
现如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然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其契合了初中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可以且应当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化视听工具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来丰富课堂内容,轻松化解教学难点。
三视图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语言文字难以描述,光是让学生画出具有立体感的空间图形就不是一件易事,更不必说分析和解决空间几何体的问题。于是,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了课本中的几个图例的组合过程,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简单组合体的组合形式。而针对由拼接和切割两种方式综合生成的组合体,我则借助flash这一形式展现了该组合体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并演示了虚线的处理,即不可见边界及轮廓线,以强化学生对三视图中虚、实线的理解和运用,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
三、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价值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颠覆与变革,其在发挥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进行基础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积极借助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以切實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在教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时,为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若干个正多边形,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角和边各有什么特点。之后,我总结道:“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接下来,我出示了正五边形,并向学生提问道:“同学们,你能求出这个正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听到有的学生提出了“分割法”,有的学生提出了“割补法”,还有的学生提出了“量角相加法”等等。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进行合作探究。如此,通过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自主获取新知,既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又发展了学生思维,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四、指导运用实践,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不应被局限于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鉴于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后,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外延,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在教学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部分内容后,我让学生在课下对全班同学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情况进行调查,再与其他小组就统计结果进行汇总,最后借助适当的方式呈现搜集到的数据。此外,学生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对全班同学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调查,并借助适当的方式将得到的数据直观地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和巩固了关于数据收集与整理的相关知识,而且还使学生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到了调查实践活动之中。如此,通过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实践,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还密切了课内外联系,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学更应注重有效性和实效性的提高。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一方面要立足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模式,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另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有效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柏燕.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474.
[2] 李文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