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并强调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是治国兴邦理念的新发展、新升华。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和决定性因素。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并掀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篇章。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由农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这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实践。就是尊重人民。尊重人民,既要尊重他们所特有的智慧、所进行的创新、所发挥的作用,也要尊重他们的利益需求和发展需要。人民作为实践的主体、创造的主体,理应成为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主体。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最终反映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上。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保障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本质所在。这里所说的人,既指个体。也指整体。科学发展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鲜明的理论立场和政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重要的治党治国的基本理念:不是一般的人文关怀,而是事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根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将以人为本渗透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之中,在发展目的上,始终不渝地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依靠力量上,毫不含糊地把人民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努力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在发展成果上,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没有全体人民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没有各阶层之间利益的合理调整和良性互动,没有社会大家庭的和睦相处。就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由于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和畸形的消费结构,导致两极分化,最终陷入“拉美陷阱”,甚至出现社会动荡,教训极其深刻。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指出,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只有让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让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发展条件得到保证。让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和发展能力得到提升,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先富到共富再到共享,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由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实现共享目标仍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进而实现同富同福。
大力推进经济建设。让全体人民占有更雄厚的物质财富。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列宁说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所面临的任务,不是自己与自己比有了多大的进步,而是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至赶上发达国家。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至关重要,至为紧迫。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努力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迅速积累物质财富,做大可供分配的“蛋糕”,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推进政治建设,让全体人民拥有更广泛的民主权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更高的期待。党的十七大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人民意愿,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毛泽东同志认为:“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让全体人民具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仅能推动人民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尽管文化是“软力量”,但是它能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能力、协调各种关系、铲除陈旧观念,使个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武装头脑。大力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提高全体人民的文明素养。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精品力作,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大力推进社会建设,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公平的利益分配。如果说过去比较注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则应当更加强调先富与共富并重;如果说过去比较注重效率优先,现在则应当更加强调效率与公平并重;如果说过去比较注重生产和积累财富,现在则应当更加强调生产财富与共享财富并重。强调共享,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体现人道主义的道德风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党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要鼓励创业。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增加人民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鼓励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努力实现保障对象的全员覆盖。完善以农民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并轨。积极开展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服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加快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让全体人民拥有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我国人均资源水平较低。当前又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必须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有序、适度、节约、高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断美化生活环境。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行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治各类污染,推动防污治污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的目标,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金雯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和决定性因素。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并掀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篇章。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由农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这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实践。就是尊重人民。尊重人民,既要尊重他们所特有的智慧、所进行的创新、所发挥的作用,也要尊重他们的利益需求和发展需要。人民作为实践的主体、创造的主体,理应成为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主体。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最终反映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上。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保障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本质所在。这里所说的人,既指个体。也指整体。科学发展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鲜明的理论立场和政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重要的治党治国的基本理念:不是一般的人文关怀,而是事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根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将以人为本渗透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之中,在发展目的上,始终不渝地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依靠力量上,毫不含糊地把人民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努力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在发展成果上,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没有全体人民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没有各阶层之间利益的合理调整和良性互动,没有社会大家庭的和睦相处。就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由于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和畸形的消费结构,导致两极分化,最终陷入“拉美陷阱”,甚至出现社会动荡,教训极其深刻。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指出,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只有让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基本生存条件得到满足,让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发展条件得到保证。让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和发展能力得到提升,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先富到共富再到共享,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由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实现共享目标仍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进而实现同富同福。
大力推进经济建设。让全体人民占有更雄厚的物质财富。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列宁说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所面临的任务,不是自己与自己比有了多大的进步,而是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至赶上发达国家。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至关重要,至为紧迫。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努力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迅速积累物质财富,做大可供分配的“蛋糕”,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推进政治建设,让全体人民拥有更广泛的民主权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更高的期待。党的十七大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人民意愿,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毛泽东同志认为:“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让全体人民具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仅能推动人民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尽管文化是“软力量”,但是它能通过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能力、协调各种关系、铲除陈旧观念,使个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武装头脑。大力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提高全体人民的文明素养。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精品力作,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大力推进社会建设,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公平的利益分配。如果说过去比较注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则应当更加强调先富与共富并重;如果说过去比较注重效率优先,现在则应当更加强调效率与公平并重;如果说过去比较注重生产和积累财富,现在则应当更加强调生产财富与共享财富并重。强调共享,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体现人道主义的道德风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党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要鼓励创业。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增加人民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鼓励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努力实现保障对象的全员覆盖。完善以农民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并轨。积极开展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服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加快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让全体人民拥有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我国人均资源水平较低。当前又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必须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有序、适度、节约、高效地开发利用资源,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断美化生活环境。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行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治各类污染,推动防污治污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管理,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的目标,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