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乎意料,没有人是被成都的房价吸引来的。2017年成都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数半年达到了11万,既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也有海归、蓉漂。
成都城市消费的升级,创造了无数机会,衍生出更开放、包容的文化。这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房子。
北方的南方
做广告行业的Kaka发现,准一线城市当中,“成都”作为城市形象的曝光率最高。“总是一下子就能想到这个地方。”吸引感不是一天造就的。
“成都比哪里都像一个城市,是那种真正的中国城市。有细节,有热闹,有精致,及人情味。当然这是对北方人来说的。成都就是北方的南方。”作为北京三里屯的熟客,Kaka发现太古里更有味道。“每一家同品牌店,成都的都有北京的三倍大。”“作为本土时尚icon的战场,三里屯还只是下了班才热闹,而太古里是任何时候都热闹,节假日就要爆。”除了成都市中心的太古里,成都近几年把建设重点放在南边的高新和天府,这也使得城区里的布局,依然保留古典框架的眉目,嵌入细微的神韵,舒缓的发展速度,让Kaka觉得吻合内心。
2012年Kaka从兰州到北京,还有农村孩子进城的感觉。5年里,Kaka在广告行业,从一个“小朋友”,变成了甲方的广告人,生活节奏终于慢了下来。
他特别喜欢北京,和很多逃离北上广的人感受到的压力不同。“从公司出来,站在东单的天桥上,看一眼最美的西边的云彩,什么烦恼、压力都得到了抚慰。”2012年的北京,经历了奥运会前后的大规模建设,进入平稳繁荣的城市氛围。北京教会了他在最时髦的三里屯,寻找最好玩的酒吧。本来是工作和社交需求,却变成了一种心情释放,再后来变成兴趣爱好。
但下了班喝一杯的生活已经不够。“生活感”和辛苦工作之间,Kaka觉得并不是简单画等号的。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越发让人窒息。”天花板虽然还远,但就在那。“台阶感特别强,但就是那样。”
如今,他在成都发现了非常明确的机会:消费升级还未完成。消费习惯上,他发现成都人更舍得花钱,特别是花时间。北京由于生活成本、交通成本等因素导致“生活感”被无限地浓缩,而在成都,生活被稀释、延长。“五一”期间他先找到自己最常去的北京一家酒吧的老板,对方说早就看好成都了,一直没有机会。Kaka把想法做成了PPT,明白告知自己要在成都合作开设一个小酒吧的意愿。递交辞呈后,他让高中同学——早就在成都自己经营咖啡馆的好友负责找店。
文化自主的心灵故乡
大学硕士毕业后,李许珊珊进入上海一家年营业额过亿的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她对自己的设定是,人往高处走。因此当朋友递过来一起创业的橄榄枝,“到美国去”的想法吸引了她。不过当时朋友的公司落地在成都,要她先来熟悉一段时间。
“2013年我还带着一点在上海职场上的优越感。”当时正是全国风投“围猎成都”的时期,热钱涌入,到处是财富故事,互联网行业非常火热。公司给她租好了房子,给她车,不错的待遇,但是公司本身却成了镜花水月,离去美国创业的计划越来越远。“心很大,很野,但发现不能实现后,成都的慢生活,让我的心思反而开始了一种整理的状态,这个在我之前的人生里都没有过。”
和她一样,很多来成都的人,都不是为了“紧紧巴巴过日子的”。“很多到成都来创业的人,起点其实比别的地方要高一点。西安、贵阳、昆明的人来,他们本身条件也不错,看中了成都的人力和房租都低,城市发展水平却不低。”李许珊珊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发现成都很有趣。她开始写公众号,以玩心参加各种社群活动,她本来在成都没有任何关系背景,却发现成都的社交极为活跃。“社交类的活动,频次比上海还高。以前我也喜欢豆瓣同城,到了成都发现,光高新区的活跃社群就有100多个,这些都有线下组织,定期活动,读书、健身、文藝、创业,通过互联网,成都人爱热闹又善于保持一个良好沟通界面的天赋被打通了。而且成都人特别喜欢打破自己的生活圈。”
“成都具有机构投资价值的项目很少,但是具有个人投资价值的项目却非常多。成都有很多创业女性,都带有小而美、个性化极强、不可复制的特点。”李许珊珊说,经过前几年的互联网热潮,钱还是在一线城市,资本很难耐心地蓄水养鱼,这两年她通过更深地和人打交道,发现成都的女性创业者更理性。“你本身的项目可以盈利,又不是技术类需要前期的研发投入,可以自己做。”
2008年地震后四川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扶持,现在已经10年。“地震后,四川人在心态上也活出了自己。”四川人能够不被大势裹挟,以自己的节奏推进消费类创业,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支撑因素。“成都女性很勇敢,很务实,想做什么说什么都特别有干劲。我曾经以为上海女性都是精英白领,后来发现她们太被面子‘腔调’所累,吃东西讲求环境,用东西讲究大牌,而不在乎这些东西本身好不好。”大城市的高房价、精神空心、发展过快在人身上产生的问题,在上海有很多突出的体现,而成都就显得平和得多。李许珊珊在成都女性身上发现了“真实”的可爱与可贵。
“去上海我带着改变命运的想法,到成都我却想改变命运的调性。”李许珊珊说。“一个人成年以后,随着去的地方越来越多,向内看的也越来越多。”来到成都,是她成年后对自己的“文化自主”。
成都城市消费的升级,创造了无数机会,衍生出更开放、包容的文化。这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房子。
北方的南方
做广告行业的Kaka发现,准一线城市当中,“成都”作为城市形象的曝光率最高。“总是一下子就能想到这个地方。”吸引感不是一天造就的。
“成都比哪里都像一个城市,是那种真正的中国城市。有细节,有热闹,有精致,及人情味。当然这是对北方人来说的。成都就是北方的南方。”作为北京三里屯的熟客,Kaka发现太古里更有味道。“每一家同品牌店,成都的都有北京的三倍大。”“作为本土时尚icon的战场,三里屯还只是下了班才热闹,而太古里是任何时候都热闹,节假日就要爆。”除了成都市中心的太古里,成都近几年把建设重点放在南边的高新和天府,这也使得城区里的布局,依然保留古典框架的眉目,嵌入细微的神韵,舒缓的发展速度,让Kaka觉得吻合内心。
2012年Kaka从兰州到北京,还有农村孩子进城的感觉。5年里,Kaka在广告行业,从一个“小朋友”,变成了甲方的广告人,生活节奏终于慢了下来。
他特别喜欢北京,和很多逃离北上广的人感受到的压力不同。“从公司出来,站在东单的天桥上,看一眼最美的西边的云彩,什么烦恼、压力都得到了抚慰。”2012年的北京,经历了奥运会前后的大规模建设,进入平稳繁荣的城市氛围。北京教会了他在最时髦的三里屯,寻找最好玩的酒吧。本来是工作和社交需求,却变成了一种心情释放,再后来变成兴趣爱好。
但下了班喝一杯的生活已经不够。“生活感”和辛苦工作之间,Kaka觉得并不是简单画等号的。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越发让人窒息。”天花板虽然还远,但就在那。“台阶感特别强,但就是那样。”
如今,他在成都发现了非常明确的机会:消费升级还未完成。消费习惯上,他发现成都人更舍得花钱,特别是花时间。北京由于生活成本、交通成本等因素导致“生活感”被无限地浓缩,而在成都,生活被稀释、延长。“五一”期间他先找到自己最常去的北京一家酒吧的老板,对方说早就看好成都了,一直没有机会。Kaka把想法做成了PPT,明白告知自己要在成都合作开设一个小酒吧的意愿。递交辞呈后,他让高中同学——早就在成都自己经营咖啡馆的好友负责找店。
文化自主的心灵故乡
大学硕士毕业后,李许珊珊进入上海一家年营业额过亿的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她对自己的设定是,人往高处走。因此当朋友递过来一起创业的橄榄枝,“到美国去”的想法吸引了她。不过当时朋友的公司落地在成都,要她先来熟悉一段时间。
“2013年我还带着一点在上海职场上的优越感。”当时正是全国风投“围猎成都”的时期,热钱涌入,到处是财富故事,互联网行业非常火热。公司给她租好了房子,给她车,不错的待遇,但是公司本身却成了镜花水月,离去美国创业的计划越来越远。“心很大,很野,但发现不能实现后,成都的慢生活,让我的心思反而开始了一种整理的状态,这个在我之前的人生里都没有过。”
和她一样,很多来成都的人,都不是为了“紧紧巴巴过日子的”。“很多到成都来创业的人,起点其实比别的地方要高一点。西安、贵阳、昆明的人来,他们本身条件也不错,看中了成都的人力和房租都低,城市发展水平却不低。”李许珊珊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发现成都很有趣。她开始写公众号,以玩心参加各种社群活动,她本来在成都没有任何关系背景,却发现成都的社交极为活跃。“社交类的活动,频次比上海还高。以前我也喜欢豆瓣同城,到了成都发现,光高新区的活跃社群就有100多个,这些都有线下组织,定期活动,读书、健身、文藝、创业,通过互联网,成都人爱热闹又善于保持一个良好沟通界面的天赋被打通了。而且成都人特别喜欢打破自己的生活圈。”
“成都具有机构投资价值的项目很少,但是具有个人投资价值的项目却非常多。成都有很多创业女性,都带有小而美、个性化极强、不可复制的特点。”李许珊珊说,经过前几年的互联网热潮,钱还是在一线城市,资本很难耐心地蓄水养鱼,这两年她通过更深地和人打交道,发现成都的女性创业者更理性。“你本身的项目可以盈利,又不是技术类需要前期的研发投入,可以自己做。”
2008年地震后四川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扶持,现在已经10年。“地震后,四川人在心态上也活出了自己。”四川人能够不被大势裹挟,以自己的节奏推进消费类创业,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支撑因素。“成都女性很勇敢,很务实,想做什么说什么都特别有干劲。我曾经以为上海女性都是精英白领,后来发现她们太被面子‘腔调’所累,吃东西讲求环境,用东西讲究大牌,而不在乎这些东西本身好不好。”大城市的高房价、精神空心、发展过快在人身上产生的问题,在上海有很多突出的体现,而成都就显得平和得多。李许珊珊在成都女性身上发现了“真实”的可爱与可贵。
“去上海我带着改变命运的想法,到成都我却想改变命运的调性。”李许珊珊说。“一个人成年以后,随着去的地方越来越多,向内看的也越来越多。”来到成都,是她成年后对自己的“文化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