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专业创新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长效机制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t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产养殖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为了更高效地培养水产养殖创新型人才,开展了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的探索,在教学、科研、培养与评价等环节进行了改革,为“政、产、学、研、推、用”结合与推广提供了动力,为水产养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产养殖;产学研;校企联合培养;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2016年江西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校企合作培养运行机制”(2016B2ZZ06)
  [作者简介]李福贵(1987—),男,江西于都人,博士,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方面教学与科研;吴华东(1965—),男,江西修水人,硕士,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水产遗传育种、动物生产方面教学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207-02 [收稿日期] 2019-12-14
  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迫切需要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1]。校企联合培养是应用型学科教育的必然选择之一,从固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优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细化生产实训内容、强化校企“双重导师制”实训管理模式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实现校企紧密结合,有望实现企业、学校与学生的三赢局面[2]。通过明确合作机制,建立适合专业及学校特色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实现生产、教学、研究的融合,为新形势下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提供极大的动力。根据江西省经济发展需要,江西农业大学于2005年开设了水产养殖专业[3]。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江西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与情况,笔者对水产养殖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问题
  水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早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单一,特色不明显[4],与我校的办学定位及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不相适应。
  (二)课程设置與教学内容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专业课程学时偏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等累计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78.1%。二是专业实践、实训不足,实践实训学时少且条件偏差,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课程实验开设简单、孤立甚至重复;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学分占比偏低,监督管理松懈,完成质量不高,效果偏差。在教学内容上,选修课程数量有限,缺乏综合性实验实践课程。
  (三)教学方法问题
  国家提出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核心,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造能力。现行教学方法大多仍然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单向灌输式模式,虽然有精品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线上与线下及混合金课、虚拟仿真教学实践等先进的教学资源及方法,但因投入人力物力有限而数量极少且覆盖面窄,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问题
  现行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形式单一,主要看分数、学分、绩点,课程实验和实习实践环节基本上都是简单考察评分。因此,应当建立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制度,完善毕业生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是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
  中国人口基数大,大学扩招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就业者的专业素质不适应的矛盾是就业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校企联合培养职业型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重要措施。
  (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
  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最主要因素。中国是水产养殖强国,也是水产养殖出口大国,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国水产养殖企业的发展与战略提升,最终归咎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应用。
  (三)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是高校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的迫切需要
  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下,产学结合、订单式培养、产学研一体化、校企联合素质班等,都是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真正实现所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产销”连接。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能动作用。而高校教育也只有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校企联合培养运行长效机制建立及成效
  (一)确立科学的联合培养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校内主要开展理论教学、基础实验教学、科普示范教学等,教授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方法,而企业联合培养主要开展生产实践、科研实践、推广示范实践等,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将专业知识内化转变为生产技能的能力。
  (二)规划适用的联合培养模式与内容
  针对水产健康养殖、水质管理与调控、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疾病免疫与病害防控等各方向,我系与2个国家(省级)原良种场、10个饲料企业、10个动保产品企业或鱼药企业、5个稻渔生态综合种养企业开展了教学实践合作、产学研合作等。主要联合培养模式有:短期教学观摩、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联合培养素质班、定向班等。此外,在中国农技协、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国家级生态农业企业建立了江西首批“科技小院”之一。   在不同的联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在企业主要进行生产过程观察,或参与企业生产并记录学习相关流程与经验,或参与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的合作项目以及完成毕业设计,或以就业为目标、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销售或产品研发,或到养殖一线进行科普教育、生产调研、即时解决产业问题等。
  (三)建立科学的联合培养管理与保障机制
  科学而适用的管理与保障机制是提升联合培养成效的有力保证。我们在上述各类合作过程中,首先选择了硬件软件条件好、在产业领域影响力较大的企业或单位合作;其次,校企双方根据需求和条件、具体联合培养模式及内容等签订合作协议。
  (四)建立科学的联合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完善的考核考评机制是检验联合培养效果的客观标准。我们建立“三方互相考核评价体系”,即高校、企业均对学生在培养期间的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性的考核考评,形成综合意见作为联合培养质量评价依据;高校、学生均对企业在联合培养中的工作参与、配合及贡献进行评价和考评,作为后续合作改善和提升的客观依据;企业、学生均对培养期间学校方的指导和配合进行评价和反馈,作为后续建立与开拓深度合作的指导性依据。通过建立并执行此考核评价体系,合作企业对我系学生及学校产生了较高的认可度,且为后续深度合作打下了基础。被联合培养的学生,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企业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且全部从事了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四、加强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校企联合培养的建议
  首先,培養方案改革要考虑市场需求并做好充分调研。其次,在开展联合培养前要把好的平台和模式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详细的联合培养计划和考核评价指标。第三,学校要选择有先进企业理念和文化、长远发展规划以及立足本行业发展的企业开展合作。同时,高校也要立足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更多的科技服务,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正,施振宁,方美娟.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47-49.
  [2]叶建生,王权,陈小江,等.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创新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2):26-28.
  [3]隗黎丽,周颖,梁惜梅,等.网络教学平台在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29):118-120.
  [4]万全,鲍传和.安徽农业大学水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改革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27(5):77-82.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部提出建设“金课”,成为实现大学教育教学新形态、建立本科课程质量文化的最佳契机。外国教育史是大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构建外国教育史“金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意识和批判思考能力。外国教育史构建“金课”的教学设计可以从创设思维导图,培养发散思维;“授人以渔”,倡导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三方面展开。“金课”的教学设计对于革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培养高素质
期刊
摘要:在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归纳法可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同时使学生学会从观察中归纳结论,知道物理规律源于实际生活,用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道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物理规律教学;归纳法;教学方法;逻辑思维;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
期刊
摘要:PBL教学模式又称问题导向教学,最早应用于医学教育。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也在尝试引入这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的五个基本环节中,教师的问题设计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教师的问题设计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教学模式;问题设计;综合性;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通过一道初中数学的基础填空题,引发了对数学本质的思考,进而用近世代数的观点解答了这道题;然后回到实际课堂当中,指出问题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启示;最后把问题引向深入,通过近世代数的视角探索了一个因式分解的例子。  关键词:初中数学;近世代数;多项式环;未定元;未知数;因式分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354-02 
期刊
摘要:教法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对于教法课教学技能的掌握关系到“国考”的通过率,更关系到未来进入工作岗位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通过对某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教法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与反思方面的现状,归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教法课学习提高教育技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法课;教育技能  中图分类号:G7
期刊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它更加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注重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不断尝试新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为例,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和教学方法三个层面思考,探寻如何
期刊
[摘 要]随着资源勘查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地球化学课程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改革。首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球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不足。针对这些现状与问题,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地球化学;资源勘查工程;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2017年河北省研究生示范课程立项建设项目“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下的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之一。云班课强大的云服务平台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有力辅助教学工具。将云班课平台运用到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环节实施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关键词]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材料力学  [基金项目]2018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广东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单片机理论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反转课堂应用到单片机理论教学的优势,探索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课程教学中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反转课堂;单片机;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罗 (1986—),男,山西万荣人,博士,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器研究;夏 鲲(1980—),男,上海人
期刊
[摘 要]通过建立“基础+拓展”的教学内容体系,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方式,以课程论文和研讨互动为考核方式,对教学进行重新设置和优化,从而构建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文献查阅及信息整合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等为教学目标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  [关键词]研究生;综合能力;三段式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2016年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项目“基于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