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双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做到爱学、想学、会学、乐学?。
一、融洽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爱学”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在教与学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师生之间只有关系融洽,学生才会喜欢这个老师,也就乐于学习这门课。另外,老师只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奉献一片爱心,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老师的可亲可敬,由爱教师进而产生爱学习的动机,学生才能心情愉快地学习。
师生关系融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炽热的爱。一般来讲,每个班级都存在好、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一视同仁,对所有的学生都奉献一片爱心,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如果我们对优等生关怀备至、优遇有加,而对后进生嫌恶疏远,讥讽斥责,其结果必然是“智者”愈智,“愚者”愈愚,甚至会引起后进生的逆反心理,干脆来个“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学习。这样,学习兴趣也就无从谈起。
二、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想学”
要创设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用亲切、自然的表情和数学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来感染和激励学生。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教与学双方都陶醉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想学数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通过数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与游戏结合起来,给学生以欢乐的体验并使其从中获得学习的技巧,使学生越学越想学。如:在巩固表格应用题结构和课堂教学时,笔者将预先准备好的有关联条件的动物卡片出示后,组织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比谁找得对、找得多、找得快。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一个个争着发言。在教学中,笔者还经常通过“开火车”、“夺红旗”、“小鱼吹泡泡”等游戏,寓数学教学于充满激情的活动中。二是通过儿歌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优化学习效果。在进行有关法则、定义、概念的教学中,笔者把教学内容和要求编成儿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有利于总结归纳、揭示规律,简化思维过程。如: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就可用儿歌这样概括:“除数是小数,移动要记住;移动小数点,使它变整数,除数移几位,被除数要同步,数位如不够,添零来补足。”这样寥寥数语,就把有关的概念和计算法则概括得一清二楚,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越学越想学。
三、分散教学难点,促使学生“会学”
知识上的难点,是引起学生思维受阻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学生智力潜能发展的重要障碍。所以,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分散教学难点,以保证学生思维的畅通,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就是教学的难点,可以先从“12-7”这个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引进,然后让学生自己计算“22-7”、“32-7”……学生虽然能推出得数,却不清楚计算方法。于是,笔者启发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难点。笔者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启发他们利用学具说一说“32-7”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便说出了许多算法:个位上2-7不够缺少5,在30里减去5,就等于25,个位上2减去7不够,就在30里减去7得23,再加上个位上的得25,个位上减去7不够,在30里拿出一个10,10减去7还剩3,再加上个位上原来的2等于5,得25……在学生的不同回答中,笔者再引导他们运用最基础的法则计算,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掌握方法。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学中难点要对学生做到直观形象教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个内容时,由于实物演示不出无限分割的过程,因而学生很难理解:圆最后为什么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而通过电脑动画的演示,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并且,学生对其蕴含的极限思想也能有初步的了解。学生通过观察后一致得出结论:圆通过无限次割拼是可以转化为长方形的,在这里多媒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把传统教育媒体不能演示清楚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乐学”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提高学习质量。如在教学“乘法初步认识”这个内容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边出示投影片,边讲寓言故事:有一天,兔妈妈买回一袋苹果,兔妈妈对小白兔和小黑兔说:“想吃苹果,就必须答对妈妈的问题,它把三个苹果放成一堆,现在有两堆,共几个苹果?”两个小兔异口同声说:“共有6个苹果。”兔妈妈又说:“还有三个苹果一堆,现在有4堆,共多少个苹果?”小白兔很认真地思考:“3加3等于6,6加3等于……”。还没等他说完,小黑兔很快地说:“共12个苹果。”兔妈妈笑着说对小黑兔说:“真聪明”。接着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小黑兔是怎样计算的吗?”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顺势导入新课,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掌握了乘法的基本意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融洽师生关系,促使学生“爱学”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在教与学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师生之间只有关系融洽,学生才会喜欢这个老师,也就乐于学习这门课。另外,老师只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奉献一片爱心,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老师的可亲可敬,由爱教师进而产生爱学习的动机,学生才能心情愉快地学习。
师生关系融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炽热的爱。一般来讲,每个班级都存在好、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一视同仁,对所有的学生都奉献一片爱心,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如果我们对优等生关怀备至、优遇有加,而对后进生嫌恶疏远,讥讽斥责,其结果必然是“智者”愈智,“愚者”愈愚,甚至会引起后进生的逆反心理,干脆来个“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学习。这样,学习兴趣也就无从谈起。
二、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想学”
要创设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用亲切、自然的表情和数学教学本身的艺术魅力来感染和激励学生。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教与学双方都陶醉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想学数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通过数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与游戏结合起来,给学生以欢乐的体验并使其从中获得学习的技巧,使学生越学越想学。如:在巩固表格应用题结构和课堂教学时,笔者将预先准备好的有关联条件的动物卡片出示后,组织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比谁找得对、找得多、找得快。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一个个争着发言。在教学中,笔者还经常通过“开火车”、“夺红旗”、“小鱼吹泡泡”等游戏,寓数学教学于充满激情的活动中。二是通过儿歌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优化学习效果。在进行有关法则、定义、概念的教学中,笔者把教学内容和要求编成儿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有利于总结归纳、揭示规律,简化思维过程。如: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就可用儿歌这样概括:“除数是小数,移动要记住;移动小数点,使它变整数,除数移几位,被除数要同步,数位如不够,添零来补足。”这样寥寥数语,就把有关的概念和计算法则概括得一清二楚,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越学越想学。
三、分散教学难点,促使学生“会学”
知识上的难点,是引起学生思维受阻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学生智力潜能发展的重要障碍。所以,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分散教学难点,以保证学生思维的畅通,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就是教学的难点,可以先从“12-7”这个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引进,然后让学生自己计算“22-7”、“32-7”……学生虽然能推出得数,却不清楚计算方法。于是,笔者启发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难点。笔者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启发他们利用学具说一说“32-7”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便说出了许多算法:个位上2-7不够缺少5,在30里减去5,就等于25,个位上2减去7不够,就在30里减去7得23,再加上个位上的得25,个位上减去7不够,在30里拿出一个10,10减去7还剩3,再加上个位上原来的2等于5,得25……在学生的不同回答中,笔者再引导他们运用最基础的法则计算,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掌握方法。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学中难点要对学生做到直观形象教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个内容时,由于实物演示不出无限分割的过程,因而学生很难理解:圆最后为什么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而通过电脑动画的演示,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并且,学生对其蕴含的极限思想也能有初步的了解。学生通过观察后一致得出结论:圆通过无限次割拼是可以转化为长方形的,在这里多媒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把传统教育媒体不能演示清楚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乐学”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提高学习质量。如在教学“乘法初步认识”这个内容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边出示投影片,边讲寓言故事:有一天,兔妈妈买回一袋苹果,兔妈妈对小白兔和小黑兔说:“想吃苹果,就必须答对妈妈的问题,它把三个苹果放成一堆,现在有两堆,共几个苹果?”两个小兔异口同声说:“共有6个苹果。”兔妈妈又说:“还有三个苹果一堆,现在有4堆,共多少个苹果?”小白兔很认真地思考:“3加3等于6,6加3等于……”。还没等他说完,小黑兔很快地说:“共12个苹果。”兔妈妈笑着说对小黑兔说:“真聪明”。接着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小黑兔是怎样计算的吗?”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顺势导入新课,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气氛中,掌握了乘法的基本意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