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科教育比较及对策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cu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商科教育经历百年,人才培养体系日臻成熟,有许多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本文从中美商科教育比较入手,从学科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创新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商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及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美;商科教育;比较;对策
  商科人才培养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商科教育的发达与否与该国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各个大学中,商学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久负盛名的常春藤联盟高校中,商学院更是其靓丽的名片。
  商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关乎到学生的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培养目标及学生成材的基本路径。纵观中美对商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不难发现,美国商科教育强调的是宽口径、厚基础,通才教育观是美国商科教育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色,其商科教育培养模块为: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组成。而我国商科课程设置体系更多强调专业先导、分类明确,专业鲜明。
  一、美国商科课程体系设置特点
  在美国商学院中,商科课程设置以课程类别来分类,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这四大模块构成了美国商科教育的基本主线。在商学院课程设置体系中,厚基础、宽口径、打通学科门类之间的壁垒,培养通才是他们最大的特色。美国教育體系中,学生只需要获得120学分即可毕业,其中,商学院的核心课程总学分数在50学分左右,其余70学分为选修课、通识课程等。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商科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尽可能的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储备,而不是将学生的知识局限于某一学科、某一专业上。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学生可以不拘泥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学习兴趣,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来进行课程选择,将自己的兴趣与今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以个人发展愿景为导向,实现自己成才的理想。学生通过这一课程体系的学习,既可以掌握大量商科基础知识,又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对于学生、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学生遵从自己的兴趣,从兴趣出发,从职业发展规划出发,每个学生都很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根据自身个人意愿在学习核心课程的通识,通过大量选修课程、通识课程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达到完善知识结构,适应社会需求这一学习目标。具体来说,美国商学院课程设置体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体系科学。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积累,美国商学院课程体系设置已经十分完备,各类课程有机衔接,各类学科知识实现了融会贯通,以学科大类课程而不是以某一门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某一大类课程学习中可以接触到不同专业知识的集合,这一授课模式对于学生的触类旁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这就要求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来消化课内教学内容。通过大量课外学习实践,学生可以更好的领悟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
  2.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商学院的课程体系中,除了课堂知识、线上知识传授之外,还安排大量的时间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印证理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不断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进行创新,以达到学以致用,强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3.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商学院的课程设置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市场导向对课程体系设置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各大高校对于教学体系的完善都是基于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新型经济模式的出现及发展对高校课程设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确保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规格,美国高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设置,使之不断与发展中的经济模式契合。在这过程中,课程体系的不断更新就成为美国商学院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4.强调创新。创新精神是教学中的核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其课程设置体系中的重点。创新表现在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核手段创新等各个方面,涵盖了教学全过程。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学生也将创新理念融入自己的发展思路中。
  二、我国商科课程设置的特点
  我国商科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上百年的商科教育发展相比,还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商科教育具有后发优势,即可以引进、借鉴国外商科教育的成功经验及路径,实现快速发展。从我国目前商科教育体系来看,我国商科教育往往是按照学科来进行分类教学。大多数专业设置是按照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进行分设,这一设置体系也是与学位发放紧密关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综合来看,我国商科课程设置特点如下:
  1.专业划分过细。在我国,一个一级学科下可以涵盖多个二级、三级学科,每个下一级学科都可以成为一个专业,这就造成多个专业共用一个学位的现象,同时,专业区分度不高,各类课程交叉,各自为战,难以發挥整体优势,对于学生的成才没有能形成整体效应。各个专业之间存在壁垒,学生学习难以触类旁通,专业划分过细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知识面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过于强调自己的专业,对于基础性知识的积累明显不足,有些较为重要的基础课程都因为这样的原因而被简化处理甚至砍掉。这样的情况在国内高校商科课程设置中不是个别现象,亟待得到有效改善,达到育人成才的目标。
  2.各专业之间协调性不够。国内高校在培养商科人才过程中,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专业与专业之间有时分属不同学院,各个学院对待自身学科的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在强调自身学科特色的同时,对于别的学院与自身分享、共建、融合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怕这样的合作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导致自己的发展受到阻碍。这是造成商科教育难以形成一个统一合力的一大因素,割裂关联学科之间的联系,各自为政,关起门来搞自身的发展,不善于团队合作、资源共享。
  3.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每门课程之间的协调性不足,课程之间的差异性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课程设置重叠,课程没有按照客观规律来合理统筹。   4.不同高校之间商科课程设置没有明显区别。我国的教育主导权虽已下放至各个高校,每个学校可以按照自身规划来对学科发展进行引导。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各个高校的课程设置有着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许多课程都必须进入到学生的必修課程名单中,这就大量的挤占了教学时间和空间。在“规定动作”完成后,留给各个高校的“自选动作”就空间有限了。加上学科基础课程、人文社科通识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课程的添加,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数、课程的特色凸显等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这也是造成我国高校难以像国外高校形成自己特有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5.教学改革缺乏活力和动力。教学作为生产实践活动的源动力,應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加以变革,这样才能保有其应有的活力与动力。但我国目前的商科教育没有能及时跟进,未能与时俱进,传统的教育理念、授课方式仍然大有市场。从事商科教育的教师,少有市场意识,更多的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自己对于商场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在故纸堆里传授知识,无法为教学改革提出属于自己的、属于实践的良好建议和对策。甚至仍有少量教师以了解市场为耻,抱着知识分子固有的清高姿态俯视市场,不沉下心来研究经济、研究市场,这样的教师怎么可能为商科教学改革提供动力。
  6.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商场如战场,没有大量的实践是难以真正了解商业活动中的规律的。国内高校培养商科人才的模式中对于实践环节有所加强,各类模拟实习课程丰富了课堂教学,给予学生一个仿真的环境,让他们能将理论用于实践。但是,模拟的实践与真正的实践之间所固有的差距是无法回避的,就好比对着书本学游泳,不亲身下水永远也不会领悟到游泳的快乐。送学生去实习基地的实习、见习等活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方面与接受实习实践的单位有关,同时,也与高校对于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要想真正培养好的商业人才,大量的实践活动必须开展起来。
  7.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校培养的是人才,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综合素养。商科教育其实就是人的教育,商业活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如何有效的与人沟通,有效的进行商务合作等等,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决定的。正如有些人说的那样,我们之所以选择你作为合作伙伴,就是看中你的为人,中国的古话也说过:“先做人,后做事”。这些古朴的话说传递着这一基本信息,即商科教育核心就是人的素养教育,在素养教育的基础上才是专业教育。一个成功的商科人才其实就是一个成功的“人”,而不是一个空有满腹经纶,不注重个人修为的人。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必须将学生的素养培育作为商科教育的一个重点,但是,素质类课程在我国商科课程设置中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进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三、我国商科课程设置的几点对策
  综合前文,我们不难发现,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美国商科教育已经步入平稳发展期,具有活力,与时代发展同步性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动手实践能力强、跨学科知识储备丰富、创新意识好。这些优点都值得我国商科院校借鉴、吸收。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国内商科教育质量,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大“商科”教育体系,打破专业壁垒,培养优秀人才。针对目前国内商科教育的问题,我们应从根本上打破专业之间的界限,将所有商科类课程体系融合在一个大的范畴之中。学生入校学习后,在这一平台下进行学习,不要按照专业进行分类,按照课程教学模块来进行教学,在完成学科基础课、通识课、素质课等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中高年级时进行分流学习,将自己的专业兴趣、个人规划有机结合,有选择的修读相关专业核心课程,而不是一进入学校就被分到某个特定专业进行学习。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才,可以发挥他们自身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各个商科类系部之间建立起长效联动机制,共同商讨培养商科人才的培养方案,互为补充,真正做到全面育人。
  2.调整课程设置,使之更为合理。各个商科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工作,对于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大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比例,改善和改良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有的比例,要着力改变“专、尖、精”这一人才培养思路,调整为“宽、厚、广”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是通才,又是专才。改善授课方式,加大实践环节,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的规格。
  3.各个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色,做好商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国内除了专门的财经类大学之外,许多高校都开设有商科专业。如何避免千人一面,培养出属于自己特点的商科人才必须成为国内院校思考的重点。校与校之间的不同决定了各自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我们要发挥好自身优势学科的示范作用,将商科类专业与强势、优势学科嫁接,培育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商业人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现代社会更多需要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通才,国内高校在指定商科类专业课程培养方案的同时,应将复合型人才这一培养理念贯穿始终,发挥自身优势,吸收先进经验,培养出合格的具有一定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通才。
  4.积极营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的良好氛围。国内高校在开展商科类专业建设时,应大力提倡并推动广大从事商科人才培养教师积极投身实践,去市场调研、去商场实践、去企业锻炼、去政府挂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商业活动的基本规律,才能切实感受到商业活动管理的规律,才能真正体会到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竞争的本质与核心。只有做好真正了解商业活动的专家,才能当好培养商业菁英的导师。在此基础上,高校应摒弃门户之见,将广大商业精英请进教室,请进校园,用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来给予学生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5.加大实习实践环节的投入。实习、实践环节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应把有效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工作中的重要抓手。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于高校的要求。加大投入要求我们必须下真功夫、花大气力来建立好实践实习基地,要增加对于实习基地的情感投入,同时,作为智力集中的高校,也要为实践实习基地提供必要的智力帮助。从情感上建立与实践环节单位的联系,从智力上提供支持,达到良性互动。
  6.切实做好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作。成功的商业人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商科院校应加大人文社科知识的比重,加大素质类课程、实践活动的投入,积极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
  综上所述,国内商科教育与美国商科教育的差距虽然明显,但是,只要我们做好相应的工作,调整培养思路及路径,国内高校完全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商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莹,范医民。基于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分析的中美商科高等教育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
  [2]吕一林,韩笑。国内外商学院课程结构与设置的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其他文献
摘要: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教师授课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实践证明,将角色扮演应用到英语会话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基于此,本文对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及教学应用策略进行相关阐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角色扮演法”;口语教学  引言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各界开始注重英语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结构、语句和语法等方面的教学。口语教学时,很难找到正确的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难
期刊
摘要:幼儿心理学中把“幼儿在心理上特别依赖从小就熟悉的亲人和环境,离开亲人到了新的环境就产生了焦虑感”称为分离焦虑。而分离焦虑在新生入园时最易爆发,因此,本文结合与幼儿相处的经验,从新生情绪爆发、分离焦虑的爆发原因、解决措施和重要性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关键词:安定新生情绪;分离焦虑;亲子依恋关系;师生亲爱关系  一、新生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分析  1环境的巨大变化  (1)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许多新型教育观念被各位专家学者们提了出来。“有效教学”又称“教学的有效性”,比起传统教学,教学的有效性更加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后得到学生们的正面反馈。教学的有效性认为,老师认真备课教学只是教学活动的一方面,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老师讲授的知识并能正确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指导,这样的教学才能算是有效的。本文首先阐释了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试探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入选的古代经典作品,不仅是古代的文章精华,也是古代文学、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成为中华之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构成健全的、富有魅力的现代人格的必然要素。我们有责任使之发展、传承。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语文教育更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重任。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语文教育
期刊
实训教学是职业院校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实训质量是职业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完成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任务、实现提高学生实操能力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于操作性特别强的《电工技术》课程,采用与实践性紧密相关的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水平,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培养具有“技师素质、高级工技能”的职业院
期刊
摘要:目前,微课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研究,与微课相关的讨论也逐步成为教学研究的焦点。在教育领域内,微课正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尤其计算机教学中,更是充分彰显了其至关重要的功用。本文以微课的类型特点为切入口,着重探讨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教学;应用思路  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要想行之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质,对于高中生内在的涵养以及气质进行提升。本文首先强调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高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的途径,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学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已经不是仅仅满足学生的升学要求,更多的是要紧
期刊
摘要:教育,永远是人类最重视的一个事业,在以前,中国生活在原始时代,他们没有教育,也就没有法制和规律,所以,教育就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小学来说,对于他们的德育协同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他们最主要的的任务不是去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在学习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把自己的德育协同教育达到最好的水平。这篇文章首先介绍开展德育协同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再分析德育协同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解决对策,从而实现促进小学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在目前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也有很多问题,有些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实验开展少,使得这一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必须要结合小学实验教学现状,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措施,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索  作为小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对巫山县幼儿园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幼儿园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幼儿园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改进的对策,为我国幼儿园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参考价值。  关键词:参与;学校管理  一、概念定义  幼儿园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观就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实践中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就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