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形势下,教育国际化是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国际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也必然随之进行调整,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分析目前高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现状及瓶颈,总结现有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国际化办学改革。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国际交流
一、地方高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并依托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同时,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也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重要的开展途径。大学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教育国际化是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青岛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那就会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找到自我发展的空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而最直接具体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设置国际化的课程、语言和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培养及营造国际化的大学校园文化,以开展文化交流为主线的人员互访等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大学国际化的进程。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扩大教师、学生的视野非常重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是主动适应大学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推动大学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实现大学国际化的主要渠道。国际合作与交流应该被重视而不是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花瓶摆设,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大学国际化的有效保障。
二、青岛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及瓶颈
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是指跨国界、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学术水平的提高。具体的形式可归纳为:师生互派、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特聘专家、外教等等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互享和援助。
青岛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以及主要的瓶颈问题体现在: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没有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有限的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迎来送往”、“礼仪接待”的事务性和普通管理型工作上。
(二)片面认为大学的国际化与自身大学的师生关系不大,简单地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简化成事务性的接待工作,安排几个学生出国、办理相关出国手续及批文、聘请几个外教等等,不注重国际化大学精神气质与文化氛围的培养。
(三)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支踏实肯干、业务精通、视野宽广、持久稳定的高素质队伍。而青岛工学院专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涉外工作的专业人才不足,参与国际交流的人员素质不高,在人员配备上编制偏少,其专业性往往不被重视,造成外事成员的专业性不强,特别是语言交流能力差,缺乏国际视野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与包容性,不能创造性地有效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国际交流的主体是人的交流,参与国际交流的人员的国际观、外语交流能力及科研业务水平,国际交流的氛围及理念认识不足等会制约大学国际化进程的深入。
(四)学校的国际交流氛围及管理体制的制约,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缺少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条件及主动性。外事管理体制不灵活,院系是校内教学、科研的一线,是开展国际交流工作的主体,外事部门唱独角戏,国际交流工作就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果,也无法促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五)青島工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过于单一,目前合作学校数量不多、层次不高。
三、对青岛工学院国际化办学的思考
总结现有工作的得失,根据青岛工学院实情,有步骤地推进“学校统一领导、外事部门统筹协调、二级学院和系部具体实施”,对青岛工学院国际化办学进行改革。
(一)明确各二级学院和系部、职能处室的权、责、利,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资源,把国际化办学做大做强、做深做细。
(二)建立民主、客观、量化、可操作的国际化办学衡量指标体系,列入年度考核指标,用以评估各部门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将国际化衡量指标作为部门和个人晋级评分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建立部门国际化办学激励机制。对年度考核业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直接承担国际合作项目的二级学院和系部在经费和人员的配备上予以政策倾斜。
(四)建立海外学生交流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品学兼优但经济困难的本校学生到海外学校学习、交流和培训;奖励学习成绩突出的外国留学生以及在留学生招生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五)重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它是学校开展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为对外交流的深化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为国际联合办学事业奠定开展基础与合作前提。
(六)在对教师管理上,可以建立教师定期出访学习、交流的制度。形成良性竞争,有利于提高教师们的积极主动性,也可以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到国外进修和开展研究工作,提高学术水平、培养师资力量。
四、对青岛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青岛工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我觉得可以分三步走:
先是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把境外的教育资源引进来,把本校的资源传出去(这一部分已经在做,但做的不够);其次与有关院系一起合作,分享这种国际教育资源(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仅是外语学院一个院系的事情,其他院系的积极性也需要调动起来);第三,当国际交流与合作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后,主要起维护、监督作用。
(一)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开阔办学思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及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发挥国际交流中心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外事工作专长的同时,积极调动专业学院及处室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在具体操作上,要跟国际上的合作学校从办学理念、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1、推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共建共享,国际合作不光局限在外语学院,其他学院特别是省级重点学科专业的院系,更应该发挥特色专业优势,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基本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在科研项目合作方面,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合作可以引进智力财力,拓展办学资源,有效提高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
3、通过国际合作,搭建跨区域、跨文化的交流平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例如创办日韩研究中心等形式)
4、加强国际化培养、培训力度。广开门路,广拓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国际培训和学术活动。加强青岛工学院与国外相关特色大学、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积极参与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海外学子、回收派出的学成学生来校长、短期工作,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学术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青岛工学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5、加强与市人事局人才交流处和国际人才中介的联系,收集优秀人才信息,发挥学校海归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资源优势,积极引進、聘用国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
(二)管理体制及模式的改革,建立校院二级国际交流机制,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凝练共识,共同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在具体操作上,面向教育国际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会涉及很多教学与管理部门,如教务、科研和各二级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作为学校负责对外交流的职能部门,具有统一部署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制定落实发展规划,全面负责宣传、招生、教学、留学生管理、外事、签证等与国际化相关的事务,同时国际交流中心还必须赋予协调各职能处室和专业学院对外交流的职责,协调建立一套完善的校院二级教育国际化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落实国际化办学目标的实施。
1、要特别加强发挥留学归国人员、外语学院教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语言、专业与人脉优势,从初始的点对点,人对人的交流,逐步发展成专业对专业,学科对学科,最终形成校际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由于这种交流的主体是人,依托是专业与学科这样的实体,具有可持续性。
2、应结合学校的自身特点,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制定校院二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职责,明确实施细则及经费,把国际化落实到具体的专业与人,有了“各院系”的国际化,“学校”的国际化就能水到渠成。
五、对联合办学几种模式的思考
模式一:“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已有项目、但须开拓新的学校、新的培养方式)
该培养模式为青岛工学院在籍本科生入学后,前2年在我院学习语言和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后2年到国外友好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毕业时同时获得两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此项目可以作为青岛工学院国际化办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项目。(此前青岛工学院参与此项目的局限性比较多,外语学院学生比较适合,后期可适当拓展国外学校的优势专业,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出国学习的机会。而相关语言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模式二:“3+1”本科生交流培养项目(已有项目、可着手开拓国际教育实习基地)
本培养模式为青岛工学院在籍本科生在经历国内三年学习后,一年赴国外学习。通过一年的国外学习,为学生将来就业和毕业后继续赴国外深造,创造有利的条件。(最后这一年的国外学习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可以与友好学校签订国际教育实习基地的协议,最后的一年可以以实习的方式进行。)
模式三:“3+1+2”本科及硕士学位连读联合培养项目(新项目拓展)
此培养模式为青岛工学院本科学生在青岛工学院完成3年学业后,赴国外高校攻读一年研究生预备课程,然后直接攻读2年国外高校硕士学位。青岛工学院承认其预备课程学分,成绩合格颁发青岛工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合作院校颁发硕士学位证书。此项目需寻求合适的国外合作院校。
模式四:交换生项目和教师交流项目
即学校在派出留学生(教师)的同时,也接收对方学校的学生(教师)。为学生及教师搭建对外交流与学习平台。
模式五:假期短期交流游学项目
可让更多在校学生有机会到海外高校学习或交流,在实践中增进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可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扩文化交流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水平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院坚持以国际合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相信学校一定会成为“学生喜欢、教师热爱、社会认可”的现代化、国际化、优质民办高校。
参考文献
[1] 徐涔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国际交流合作[J].教育教学论坛, 2018(07):3-4.
[2]祖语.新时期中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 2018(03):18.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调整其外语人才培养方略”(18SVE049)
作者简介:于慧丽(1982—),女,山东青岛,讲师,硕士研究生,外语教学。
(作者单位:青岛工学院国际学院)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国际交流
一、地方高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并依托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同时,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也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重要的开展途径。大学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教育国际化是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青岛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那就会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找到自我发展的空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而最直接具体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设置国际化的课程、语言和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培养及营造国际化的大学校园文化,以开展文化交流为主线的人员互访等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大学国际化的进程。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扩大教师、学生的视野非常重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是主动适应大学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推动大学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实现大学国际化的主要渠道。国际合作与交流应该被重视而不是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花瓶摆设,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大学国际化的有效保障。
二、青岛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及瓶颈
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是指跨国界、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学术水平的提高。具体的形式可归纳为:师生互派、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特聘专家、外教等等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互享和援助。
青岛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以及主要的瓶颈问题体现在: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没有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有限的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迎来送往”、“礼仪接待”的事务性和普通管理型工作上。
(二)片面认为大学的国际化与自身大学的师生关系不大,简单地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简化成事务性的接待工作,安排几个学生出国、办理相关出国手续及批文、聘请几个外教等等,不注重国际化大学精神气质与文化氛围的培养。
(三)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支踏实肯干、业务精通、视野宽广、持久稳定的高素质队伍。而青岛工学院专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涉外工作的专业人才不足,参与国际交流的人员素质不高,在人员配备上编制偏少,其专业性往往不被重视,造成外事成员的专业性不强,特别是语言交流能力差,缺乏国际视野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与包容性,不能创造性地有效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国际交流的主体是人的交流,参与国际交流的人员的国际观、外语交流能力及科研业务水平,国际交流的氛围及理念认识不足等会制约大学国际化进程的深入。
(四)学校的国际交流氛围及管理体制的制约,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缺少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条件及主动性。外事管理体制不灵活,院系是校内教学、科研的一线,是开展国际交流工作的主体,外事部门唱独角戏,国际交流工作就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果,也无法促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五)青島工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过于单一,目前合作学校数量不多、层次不高。
三、对青岛工学院国际化办学的思考
总结现有工作的得失,根据青岛工学院实情,有步骤地推进“学校统一领导、外事部门统筹协调、二级学院和系部具体实施”,对青岛工学院国际化办学进行改革。
(一)明确各二级学院和系部、职能处室的权、责、利,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资源,把国际化办学做大做强、做深做细。
(二)建立民主、客观、量化、可操作的国际化办学衡量指标体系,列入年度考核指标,用以评估各部门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将国际化衡量指标作为部门和个人晋级评分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建立部门国际化办学激励机制。对年度考核业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直接承担国际合作项目的二级学院和系部在经费和人员的配备上予以政策倾斜。
(四)建立海外学生交流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品学兼优但经济困难的本校学生到海外学校学习、交流和培训;奖励学习成绩突出的外国留学生以及在留学生招生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五)重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它是学校开展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为对外交流的深化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为国际联合办学事业奠定开展基础与合作前提。
(六)在对教师管理上,可以建立教师定期出访学习、交流的制度。形成良性竞争,有利于提高教师们的积极主动性,也可以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到国外进修和开展研究工作,提高学术水平、培养师资力量。
四、对青岛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青岛工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我觉得可以分三步走:
先是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把境外的教育资源引进来,把本校的资源传出去(这一部分已经在做,但做的不够);其次与有关院系一起合作,分享这种国际教育资源(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仅是外语学院一个院系的事情,其他院系的积极性也需要调动起来);第三,当国际交流与合作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后,主要起维护、监督作用。
(一)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开阔办学思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及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发挥国际交流中心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外事工作专长的同时,积极调动专业学院及处室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在具体操作上,要跟国际上的合作学校从办学理念、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1、推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共建共享,国际合作不光局限在外语学院,其他学院特别是省级重点学科专业的院系,更应该发挥特色专业优势,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基本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在科研项目合作方面,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合作可以引进智力财力,拓展办学资源,有效提高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
3、通过国际合作,搭建跨区域、跨文化的交流平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例如创办日韩研究中心等形式)
4、加强国际化培养、培训力度。广开门路,广拓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国际培训和学术活动。加强青岛工学院与国外相关特色大学、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积极参与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海外学子、回收派出的学成学生来校长、短期工作,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学术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青岛工学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5、加强与市人事局人才交流处和国际人才中介的联系,收集优秀人才信息,发挥学校海归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资源优势,积极引進、聘用国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
(二)管理体制及模式的改革,建立校院二级国际交流机制,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凝练共识,共同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在具体操作上,面向教育国际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会涉及很多教学与管理部门,如教务、科研和各二级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作为学校负责对外交流的职能部门,具有统一部署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制定落实发展规划,全面负责宣传、招生、教学、留学生管理、外事、签证等与国际化相关的事务,同时国际交流中心还必须赋予协调各职能处室和专业学院对外交流的职责,协调建立一套完善的校院二级教育国际化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落实国际化办学目标的实施。
1、要特别加强发挥留学归国人员、外语学院教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语言、专业与人脉优势,从初始的点对点,人对人的交流,逐步发展成专业对专业,学科对学科,最终形成校际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由于这种交流的主体是人,依托是专业与学科这样的实体,具有可持续性。
2、应结合学校的自身特点,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制定校院二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职责,明确实施细则及经费,把国际化落实到具体的专业与人,有了“各院系”的国际化,“学校”的国际化就能水到渠成。
五、对联合办学几种模式的思考
模式一:“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已有项目、但须开拓新的学校、新的培养方式)
该培养模式为青岛工学院在籍本科生入学后,前2年在我院学习语言和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后2年到国外友好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毕业时同时获得两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此项目可以作为青岛工学院国际化办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项目。(此前青岛工学院参与此项目的局限性比较多,外语学院学生比较适合,后期可适当拓展国外学校的优势专业,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出国学习的机会。而相关语言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模式二:“3+1”本科生交流培养项目(已有项目、可着手开拓国际教育实习基地)
本培养模式为青岛工学院在籍本科生在经历国内三年学习后,一年赴国外学习。通过一年的国外学习,为学生将来就业和毕业后继续赴国外深造,创造有利的条件。(最后这一年的国外学习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可以与友好学校签订国际教育实习基地的协议,最后的一年可以以实习的方式进行。)
模式三:“3+1+2”本科及硕士学位连读联合培养项目(新项目拓展)
此培养模式为青岛工学院本科学生在青岛工学院完成3年学业后,赴国外高校攻读一年研究生预备课程,然后直接攻读2年国外高校硕士学位。青岛工学院承认其预备课程学分,成绩合格颁发青岛工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合作院校颁发硕士学位证书。此项目需寻求合适的国外合作院校。
模式四:交换生项目和教师交流项目
即学校在派出留学生(教师)的同时,也接收对方学校的学生(教师)。为学生及教师搭建对外交流与学习平台。
模式五:假期短期交流游学项目
可让更多在校学生有机会到海外高校学习或交流,在实践中增进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可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扩文化交流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水平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院坚持以国际合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相信学校一定会成为“学生喜欢、教师热爱、社会认可”的现代化、国际化、优质民办高校。
参考文献
[1] 徐涔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国际交流合作[J].教育教学论坛, 2018(07):3-4.
[2]祖语.新时期中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 2018(03):18.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调整其外语人才培养方略”(18SVE049)
作者简介:于慧丽(1982—),女,山东青岛,讲师,硕士研究生,外语教学。
(作者单位:青岛工学院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