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庆嫂的“茶道”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ang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阳节设了茶席,专门邀了些年逾花甲的茶兄茶姐,啜了仙山之物——武夷岩茶。来的大都是经历了文革的政协委员兼茶友,且对革命样板戏无不谙熟。啜饮间,有人亮了嗓子,唱起了《沙家浜》,把京剧韵味儿十足的西皮流水注入大家的茶杯中。我把这个茶友会落座的茶席,称之为“阿庆嫂茶席”。
  京剧迷们咿咿呀呀的唱腔,让阿庆嫂又回到了我们的茶席边。
  把阿庆嫂作为主题,引入茶席,是我的创意使然,但也有点用意的。阿庆嫂入我茶席,究竟何德何能?还是引用剧中人物刁德一所唱的一句台词:“这个女人不寻常。”这个女人就是阿庆嫂!她的“不寻常”之处在哪里?了解一下剧情吧:抗战时,阿庆嫂利用自己开办的春来茶馆,作为掩护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的地下联络站,巧妙地与日寇汉奸展开斗争,凭三寸巧舌击败强敌。阿庆嫂给人的印象是干练、机智、从容、老辣。《沙家浜》其中有场戏,表现的是“斗智”的故事,其场景是在阿庆嫂的春来茶馆中。阿庆嫂在与刁德一、胡传魁的对唱中,体现了她的能言善辨、大智大勇。尤其是阿庆嫂驳斥胡传魁、刁德一的几句唱词,更是耐人回味: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仔细品味这段唱词,果真看出阿庆嫂的不寻常之处。她不卑不亢、处变不惊、心思缜密、机智勇敢。她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能应对自如,巧言善辨。阿庆嫂道出了经营茶馆的规矩,也道出了以茶待客是常礼。作为茶馆经营者,客人不管来自哪一方,你都必须以诚相待。这与孔子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礼仪思想非常相符。作为茶馆经营者,对每一位入座的客人,都是笑脸相迎,这与佛寺中笑口常开弥勒佛的心态又是相符的。弥勒佛被誉为欢喜神。他笑口常开,给人以亲切、和蔼、宽容的感觉。因为大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必要去盘问人家的底细。喝完了茶馆主人递过来的那一杯茶,说了声谢谢之后,他就告辞了。你又不是搞特工的,干嘛要对人家底细摸得那么透?非得看到人家屁股上的胎记和血液里的DNA,你才肯离去?所以,最好还是“过后不思量”。不思量,更是一种良性心态,忘了就忘了呗,有什么好责怪的?
  阿庆嫂唱词中最有哲理意味的是六个字:人一走,茶就凉。
  初读这六个字,一个“凉”字透出冷冰冰的残酷现实。一帮人落座茶馆,你阿谀我也好,我奉承你也罢,不过是在同一茶席上逢场作戏罢了。只是杯中的茶水,还没凉下去没淡下去的时候,留有一些温热而已。“人一走,茶就凉”道出的更是无法让人褒扬的世象,也把并不纯美的世风,道得直截了当。作为阿庆嫂来说,她以客人为衣食父母,不分客人身份贵贱,是红派还是青帮,多个心眼也有必要。但原则上是喜迎四方客,笑纳八方财。喝茶时,主客相见,热情待之。我给你客人沏杯茶,你记不记住我不要紧,这就是阿庆嫂等茶馆馆主一以贯之的为人准则。你客人若是坐下来喝杯茶,少不了要交流感情,你我他在用茶过程中,相互说了一些礼貌话之后,人离座而去,留下了狼藉杯壶,主人敬茶告了一段落。茶杯终于停了下来,茶就凉了。
  “人一走,茶就凉”之间,还有一层因果关系:茶凉的前提是人走了。人走了,空留壶杯,失去了人气,须知这茶的凉热,是由人气的聚散来决定的。人气聚才热旺,人气散则冷淡。“茶就凉”这三字还有另一层禅意:茶水的温热,与人的热情是互动的。壶中的热情是需要时时添加的,一杯热茶握在手心,传递到心灵深处,会氤氲出一些暧昧,有了这点暧昧,你就会关注对方的杯子,且莫空了。一旦给茶杯停止了注水,杯中的茶水自然就慢慢地凉下去了,暧昧随之淡去。阿庆嫂的七星灶和铜壶,天天都在烧煮这些看似平常但又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
  “有什么周详不周详?”阿庆嫂说出了为人处世原则:对客人不分亲疏,以好茶礼之。本是一句反问刁德一的话,但这反诘之语,却道出了常情:年年岁岁都是如此周到服务,已形成职业习惯了。因此,对客人不存在周详与不周详的问题。
  可惜这是一出戏剧,更何况阿庆嫂的身份是地下共产党,这就难免要做到让红白两帮都信任,阿庆嫂不得不表现出几分诡谲来,这与茶道中的诚意、和谐实在是不太相干的。可见阿庆嫂的茶道包吃双边:既吃红帮的(新四军),也吃白帮的(胡司令之类),阿庆嫂实属驾驭江湖的老手。阿庆嫂能在与阴险奸诈的刁德一舌战中,针锋相对,戳穿刁德一的阴谋,所用利器就是她的不卑不亢和绵里藏针,还有就是她工于心计的圆融机巧。
  时代在变迁,曾享有革命样板戏盛誉的京剧《沙家浜》,已经和它的“春来茶馆”进入了历史,今日茶馆多如雨后春笋。茶馆并非净土,正如春来茶馆,出没者中,红白青黑,各等人色都有,好在今天比阿庆嫂之类还巧言令色的馆主,处处都有。但是昨天阿庆嫂的经营之道却被我们今天的阿庆嫂们传承了下来,阿庆嫂的圆融机敏之术,在今天这个物欲恣肆的时代,更成了人们想获取的通天妙术。当代一些茶馆开发了阿庆嫂资源,还运用得蛮好,建人脉、赴社交、拉关系,做交易,都让当代阿庆嫂们走到了台前,都用得上阿庆嫂的圆融机敏之术去完成幕后的交易。试想想,当年阿庆嫂在敌对势力那么严峻的形势下,敢于周旋于红白两道之间,游说于青红帮派之中,真是如鱼得水。为什么青红两派都信任她呢?这才是我们今天对阿庆嫂茶道,需要探究的新课题。
其他文献
2013年1月3日上午,在福州西湖宾馆举行的福建茶界新年茶话会上,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专家委员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书画院正式宣告成立。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省内外知名专家、画家、茶界人士等700多人出席仪式,共同见证并祝愿海峡两岸茶业的共同进步。  活动当天,主办方为茶话会安排了京剧、少儿舞蹈、《nobody》等中外歌舞表演,还以抽奖形式将精美的茶礼送给在场的茶人,让现场始终洋溢着热闹而融洽的新
期刊
中国人对竹的喜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苏轼曾云:“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且,竹因干直中虚而被历代文士所人格化,是正直刚毅、虚怀若谷之精神的象征,是他们所崇尚与追求的高风亮节。当然了,中国人不但爱竹,也爱茶。在文人雅士眼里,茶中澹间洁,韵高致静,也是他们比德的对象,史上关于茶“人化”的雅称就数十个,如森伯、不夜侯、苦口师等等,还有唐刘贞亮言茶有“十德”,苏轼专门为茶
期刊
“烹茶汲取盈瓯雪,一味清霜齿颊含”。此乃南宋淳熙十一年知州周牧曾在《资圣寺》中写的一句诗,诗主要表达闽东茶区烹煮茶叶的风习于南宋已盛,也可证明茶文化在闽东已源远流长。而屏南作为闽东的主要茶产区之一,其四周山岭重叠,丘陵起伏,昼夜温差大;地势高峻,雨量充沛,土质深厚肥沃;云凝深谷,雾锁高岗,高山韵味十足,所以这带地区所产之茶往往都具备高山韵。屏南历来以产绿茶为主,近年来,随着茶叶改革的风潮渐盛,屏南
期刊
清朝慈禧年间,清宫就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说法。由此可见,冬日品饮普洱的习惯,早已有之。  阴郁的初冬午后,最爱喝上暖暖的一壶陈年普洱,生熟亦可。这样的时刻,既为喝茶,更为享受一杯茶带来的幸福感。这次和朋友中最会“折腾”的普洱茶通老黄凑在了一起,所以这次的品饮更加妙趣横生——冲泡与煮饮对比。  越陈越香应该是为了茶和酒而写的,尤其普洱茶更以其作为其艺术境界的指针。陈老普洱茶和熟茶普洱茶,有温性
期刊
先秦的中国人有所谓“王天下”之理想,用现代人的话说即是建立一理想的世界政府。故而《中庸》便如是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此非妄自尊大,因在当时人的眼光里,中国便是整个世界,整个天下了。凝成这样一个团结的中国,并非易事,据载,始皇二十六年云: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统一度量衡在国家、民族的
期刊
乌金石,亦称黑玉石,其质地坚硬细腻、结构均匀、光泽度高、纯黑发亮、质感温润雍容、内敛、沉稳。根据乌金石的天然特性精雕细琢而成的茶盘,高雅脱俗,浑然天成。这些乌金石茶盘抛弃了石头的冰冷之感,内敛含蓄,每一款均充分考虑其功能性和艺术性自然结合,使人在品茗的同时亦可感受东方茶道文化与茶艺的揉合之美,是倡导天人合一的中国茶文化的完美体现。  圆融  “圆融”本为佛教语,圆者周遍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破除
期刊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至少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之后,茶树就在各地播种开来。舟山历史上何时产茶?据《舟山市志》记载,“五代时,普陀山开始植茶,至宋代称盛。”宋元明舟山古志(点校本)记载有“茶课”,即茶税,和“茶引”,即官府发给茶商运销茶叶之凭证。这是舟山古代人工栽培茶的依据。但是有野生茶树的历史要更早。普陀山,桃花岛等地早在晋朝就有高僧道士结庐静修。高山出好茶。如今,普陀山
期刊
茶席设计是为泡茶,或为茶道准备一个操作、展演的场所或舞台。19世纪90年代茶文化复兴之初,泡茶、饮用方法初步成熟后,开始构思、规划品茗环境成了理所当然之事,且由于茶席的能见度比泡茶、比茶道要高,从事者的成就感较大,因此大家趋之若骛,数年间就形成了普遍性的风潮。前期的兴旺之势足以带动茶文化的复兴与开展,茶界多持鼓励的态度。但到了蓬勃发展的阶段,我们就得留意茶席与茶道是否走在正确、和谐的道路上。  初
期刊
古人说,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可如今,即使这良辰美景易得,放心怀于云林上花鸟间的心境也十分难得了。而今有幸认识了这样一群喜爱煮茶的朋友,闲暇之时,三五小聚,碾茶煮水,把时光留在了遥远的感动里。  记忆里的茶香  在“德江晓客”茶吧的茶客们一到冬日,便开始期待“吧主”的召唤了。当煮茶雅集的通知一到,第二天日出前,他们便早早来到茶吧,在小院里找到一个最佳的位置
期刊
宋代诗人杜耒的一首《寒夜》,把漫漫寒夜、远方之客、竹炉以及点点梅花牵到了一起,让一个原本朔风吹刮寒意彻骨的夜晚,有了人间的脉脉温情:故友到访,披衣而起,倒屐相迎,虽厨无余香,柜无佳酿,然铲雪融水,生火煮茶,竹炉里的松炭星火四溅,釜中的茶汤翻来滚去,且有室外数点梅花默默相伴,亦然是人间对炉夜话的一个美好夜晚,何谈寒冷?  如此隽永的诗境,被杜耒一首绝句道尽。可齐白石偏偏要画这样的夜晚,偏偏要以其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