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能量
“正能量”早已是网络热词,物理学上的“正能量”是以真空能量为基准,能量高的为正,能量低的为负。我们现在常用的“正能量”一词显然已经引申为“向善的思维和心态、积极的情绪和作为”。
一个人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这种能量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的天性里带着正能量;但现在有一些学者反对“人性本善”说,提出“人性向善”说,即人性之能量正负均有,不过全面衡量的话,正能量总是能战胜负能量。
显然,有些时刻,正能量是败倒在负能量之下的。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激情犯罪”。但从总量看、从长时间来看,“人性向善”仿佛在被不断验证。案例显示,一个穷凶极恶的“杀人魔王”,也曾因为不愿意在母亲面前杀人,而被束手就擒,说明在他的心底,还残存着一点点正能量。社会上出现的更多的是让人温暖甚至感动的平凡故事,这些都是弥漫在我们周围的正能量。
人的正能量从哪里来?如果是天生的,就应当“持而保之”,不能让其流失;如果是后天得来的,就应当“勤修精进”,不断积累。这两种功夫都需要不断学习、修炼。
南宋大儒朱熹非常注重修养功夫,他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曾制定了一系列学规,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也不妨看看这些“教条”是否对我们仍有启示: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愤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些可以看作是保持和积累正能量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正能量积蓄、负能量释放,就会情绪愉悦、思维敏捷、态度积极、面目一新,为人做事自然会别开生面、想有所成;一个社会如果正能量聚积、负能量消解,则会充满凝聚力、向心力、包容力、驱动力,社会面貌也会向上、和谐、生动。
“正能量”,能量无穷!
◎中国梦
中国梦,也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新名词。的确,梦想能昭示人们前进的方向,凝聚人们奋起的力量。
换个角度看,“中国梦”必然包含着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这种贡献包括稳定、繁荣、和平、责任,我们觉得更应包含文化、理想、观念、价值,这就是“中国文化梦”。
新的文明格局下,中国文化到底能不能对世界有重大贡献?会有什么样的贡献?这些疑问引起过无数有识之士的思考。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寻中国命运改变之途径,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当代新儒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持续思考中国文化的“内在转化”等问题,思考中国文化如何在新的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乃至为世界文化提供新动力的问题。
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文化有它的不足,比如科学和自由思想资源缺乏。但是,同样,它也有大量所谓“普世价值”可以弥补其他文明体系的不足。
比如“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温润与悲悯情怀,是中国文化里面非常柔韧的部分,绵延不绝、生命力顽强。
比如“天人互益”的观念。“天人合一”、“天人互益”观念包含着中国人对生命本身、人与天地、人与万物关系及生命本身的深邃思考,充满对规律的敬畏、对欲望的节制。人与自然乃至宇宙的互益与和谐相处的观念,对现在资源环境遭到的无情掠夺和破坏行为将起到警示和平衡作用。
比如“天下一家”的情怀。即是对超越国界的人本身的重视。《孔子家语》记载一个典故: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他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呢?”孔子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在孔子的心目中,天下的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人”。
比如“使文明持久”的智慧。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体系,这种生生不息,需要智慧。现在企业界流传一句话:做得大不如做得强,做得强不如做得久。一种文化何尝不是如此。
现在,我们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还要“文化自强”。面对历史给我们的机遇,中国文化如何回应世界的文化期待?其答案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梦”。
编辑/徐展
作者简介:李路,中国孔子基金会《儒风大家》主编,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正能量”早已是网络热词,物理学上的“正能量”是以真空能量为基准,能量高的为正,能量低的为负。我们现在常用的“正能量”一词显然已经引申为“向善的思维和心态、积极的情绪和作为”。
一个人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这种能量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的天性里带着正能量;但现在有一些学者反对“人性本善”说,提出“人性向善”说,即人性之能量正负均有,不过全面衡量的话,正能量总是能战胜负能量。
显然,有些时刻,正能量是败倒在负能量之下的。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激情犯罪”。但从总量看、从长时间来看,“人性向善”仿佛在被不断验证。案例显示,一个穷凶极恶的“杀人魔王”,也曾因为不愿意在母亲面前杀人,而被束手就擒,说明在他的心底,还残存着一点点正能量。社会上出现的更多的是让人温暖甚至感动的平凡故事,这些都是弥漫在我们周围的正能量。
人的正能量从哪里来?如果是天生的,就应当“持而保之”,不能让其流失;如果是后天得来的,就应当“勤修精进”,不断积累。这两种功夫都需要不断学习、修炼。
南宋大儒朱熹非常注重修养功夫,他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曾制定了一系列学规,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也不妨看看这些“教条”是否对我们仍有启示: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愤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些可以看作是保持和积累正能量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正能量积蓄、负能量释放,就会情绪愉悦、思维敏捷、态度积极、面目一新,为人做事自然会别开生面、想有所成;一个社会如果正能量聚积、负能量消解,则会充满凝聚力、向心力、包容力、驱动力,社会面貌也会向上、和谐、生动。
“正能量”,能量无穷!
◎中国梦
中国梦,也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新名词。的确,梦想能昭示人们前进的方向,凝聚人们奋起的力量。
换个角度看,“中国梦”必然包含着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这种贡献包括稳定、繁荣、和平、责任,我们觉得更应包含文化、理想、观念、价值,这就是“中国文化梦”。
新的文明格局下,中国文化到底能不能对世界有重大贡献?会有什么样的贡献?这些疑问引起过无数有识之士的思考。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寻中国命运改变之途径,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当代新儒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持续思考中国文化的“内在转化”等问题,思考中国文化如何在新的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乃至为世界文化提供新动力的问题。
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文化有它的不足,比如科学和自由思想资源缺乏。但是,同样,它也有大量所谓“普世价值”可以弥补其他文明体系的不足。
比如“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的温润与悲悯情怀,是中国文化里面非常柔韧的部分,绵延不绝、生命力顽强。
比如“天人互益”的观念。“天人合一”、“天人互益”观念包含着中国人对生命本身、人与天地、人与万物关系及生命本身的深邃思考,充满对规律的敬畏、对欲望的节制。人与自然乃至宇宙的互益与和谐相处的观念,对现在资源环境遭到的无情掠夺和破坏行为将起到警示和平衡作用。
比如“天下一家”的情怀。即是对超越国界的人本身的重视。《孔子家语》记载一个典故: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他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呢?”孔子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在孔子的心目中,天下的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人”。
比如“使文明持久”的智慧。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体系,这种生生不息,需要智慧。现在企业界流传一句话:做得大不如做得强,做得强不如做得久。一种文化何尝不是如此。
现在,我们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还要“文化自强”。面对历史给我们的机遇,中国文化如何回应世界的文化期待?其答案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梦”。
编辑/徐展
作者简介:李路,中国孔子基金会《儒风大家》主编,山东儒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