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传统节日,常常在农历的“五”日居多,如元月十五上元节、二月十五花朝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而以“九”为节的似乎只有重阳节。《易·乾》有云:“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 六十四卦中,乾卦的卦象是六条横线,实际是两个接续的乾卦,分别为六十四卦的上下二卦,自下而上分别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和上九,上九表示至高的天,九五位于上卦中间位置,仅次于天位,象征即中有正,所以“九五”便成为帝王身份的代称。而在阳数中,“九”更是极阳,象征极致和崇高。那么“九九”重阳之名便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如果我们回看重阳节的传说,就会发现,今天重阳节的民俗大致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定型。完整的文人整理过的重阳节传说在公元6世纪末出现在齐梁时期吴均的《续齐谐记》中: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隋书·经籍志》录《续齐谐记》
这则传说流行于汉末,相传桓景即是东汉人,费长房则是汉时著名的术士,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八十二》载,长房学习方术于壶公,能医怪病、除妖鬼,想见其能。原文中说重阳登高、饮酒等“盖始于此”,可见,在南朝时,人们在九九重阳节的各种民俗就已形成。一个节日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形成稳定的民俗形式,在漫长的文化史中,它还具备着完整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图示,这就是“生之性”,或“生之德”。基于祓除灾害的节日,通常都成为汉民族重要的节日。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庆祝或纪念,而是发源于汉民族“生之德”的文化心理。儒家文化核心是“仁”。仁最早写作“|二”,字形面貌为一竖二横,一奇为阳,二偶为阴,阴阳和合,万物始生。所以“生之德”便是“仁”的源头意义。“仁”后来的一系列意义都或多或少从“生之德”演化而成。如“仁者爱人”“仁者,人也”等等。《易·系辞》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种“生之性”既要求成己,又要求成物。仁德如天地之德,不仅给以生命,更让生命存续;不仅让生命存续,更让存续的生命反过来体悟这种“生之性”,推己而及人,最终成就《系辞》所说的“自强不息”的话语图景。而这个图景的前提正是“天行健”,正是取其生生不息地运行之意。
如此,就知道重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了。两个至阳的数字连在一起,不仅呈现出盛大、崇高的意味,更重要的是,在登高山、插茱萸和佩绛囊的这些民俗活动中,由于传说中祓除灾害的意义早已远去,只剩下传统的纪念活动,而人们和亲朋好友在一起,回到天地自然中,体会天地好生之德,并解放自身肉身的有限禁锢,把精神同天地自然万物一同呼吸,同于大通,这本身就是一种“生之德”的精神享受。
如此,重阳节作为老人节便十分自然了。汉族文明较早地从神话和神灵信仰中脱出,形成了“实践理性”的品格,这种品格注重实际功效,所以世俗社会的经验十分重要。与西方纯粹理性的智慧相比,东方智慧更接近于实际经验的趋利避害,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发挥老人旺盛的创造力。而中华民族的孝文化,不仅仅源于道德和伦理,还在于老人是现实经验的发现者、持有者和教授者。传递经验,究其现实的功用,正是“生之德”的一种具体呈现。
重阳节的文化意义远不止此,它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一定经历过许多文化的交融和重组,才成就了令人回味的“遍插茱萸、登高望远”,其中真意,确实值得一番玩味。
编辑/林青雨
如果我们回看重阳节的传说,就会发现,今天重阳节的民俗大致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定型。完整的文人整理过的重阳节传说在公元6世纪末出现在齐梁时期吴均的《续齐谐记》中: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隋书·经籍志》录《续齐谐记》
这则传说流行于汉末,相传桓景即是东汉人,费长房则是汉时著名的术士,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八十二》载,长房学习方术于壶公,能医怪病、除妖鬼,想见其能。原文中说重阳登高、饮酒等“盖始于此”,可见,在南朝时,人们在九九重阳节的各种民俗就已形成。一个节日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形成稳定的民俗形式,在漫长的文化史中,它还具备着完整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图示,这就是“生之性”,或“生之德”。基于祓除灾害的节日,通常都成为汉民族重要的节日。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庆祝或纪念,而是发源于汉民族“生之德”的文化心理。儒家文化核心是“仁”。仁最早写作“|二”,字形面貌为一竖二横,一奇为阳,二偶为阴,阴阳和合,万物始生。所以“生之德”便是“仁”的源头意义。“仁”后来的一系列意义都或多或少从“生之德”演化而成。如“仁者爱人”“仁者,人也”等等。《易·系辞》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种“生之性”既要求成己,又要求成物。仁德如天地之德,不仅给以生命,更让生命存续;不仅让生命存续,更让存续的生命反过来体悟这种“生之性”,推己而及人,最终成就《系辞》所说的“自强不息”的话语图景。而这个图景的前提正是“天行健”,正是取其生生不息地运行之意。
如此,就知道重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了。两个至阳的数字连在一起,不仅呈现出盛大、崇高的意味,更重要的是,在登高山、插茱萸和佩绛囊的这些民俗活动中,由于传说中祓除灾害的意义早已远去,只剩下传统的纪念活动,而人们和亲朋好友在一起,回到天地自然中,体会天地好生之德,并解放自身肉身的有限禁锢,把精神同天地自然万物一同呼吸,同于大通,这本身就是一种“生之德”的精神享受。
如此,重阳节作为老人节便十分自然了。汉族文明较早地从神话和神灵信仰中脱出,形成了“实践理性”的品格,这种品格注重实际功效,所以世俗社会的经验十分重要。与西方纯粹理性的智慧相比,东方智慧更接近于实际经验的趋利避害,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发挥老人旺盛的创造力。而中华民族的孝文化,不仅仅源于道德和伦理,还在于老人是现实经验的发现者、持有者和教授者。传递经验,究其现实的功用,正是“生之德”的一种具体呈现。
重阳节的文化意义远不止此,它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一定经历过许多文化的交融和重组,才成就了令人回味的“遍插茱萸、登高望远”,其中真意,确实值得一番玩味。
编辑/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