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楼乡:走活产业一盘棋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30f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姐打工去挣钱,不如随哥种桃园,打工辛苦挣钱少,桃子赚钱赛神仙。”走进贵州岑巩县客楼乡,一首首动听的山歌从桃园传来,让人感觉这里恍若世外桃源。从贫困到脱贫,从脱贫到致富,是不断的科技创新,下活了这里产业发展的“一盘棋”,带领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创建“科研园” 发展新品种
  客楼乡有“高原凉乡”之称,海拔在850米至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4℃。由于地势高、气温低、交通不便等原因,客楼乡一直是岑巩县的贫困乡镇之一。
  说起当地的产业发展,还要从一个故事讲起。1993年,做水果生意的客楼乡安山村村民陈智到湖南芷江县采购水果时,被那里的颐红水蜜桃吸引住了,他买回200斤供亲朋好友品尝,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品种。没过几天,他再去采购时,却见不到这种水蜜桃了,询问之后他得知,水蜜桃市场好,就是储藏时间短,季节一过就没货了。陈智当时眼前一亮——客楼乡海拔高,气温低,如果种植成功的话,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他投入10万元率先在村里建起示范园60亩,当时,村民们担心外地的树苗不能适应当地的高寒气候,对他的举动都持怀疑态度。3年后,陈智的桃树开始挂果,水蜜桃果型美观、清脆可口、汁多味甜,当年就创收8万余元。随后,陈智当选为安山村委会主任。
  试种成功后,在“村官”陈智的推广下,全乡采取“果品+养殖”的措施,增加水蜜桃种植面积,并注册“思州颐红水蜜桃”商标,成立了岑巩县楼外楼种植农民专業合作社。如今,全乡已有78户农户种植水蜜桃,面积达7000亩,年创收近1500万元。
  尝到了甜头,陈智干脆把自家的示范园改建成了一个“科研园”,种上了苹果、杨梅、樱桃、鸭梨、油桃等十多种价格较高的精品水果。2004年,他看到市场上红富士苹果卖到6元一斤,于是从贵阳购回20棵种植,可是5年过去了,没有一棵挂果。他爱人一气之下砍掉了18棵,但他不服输,从网上查找失败原因,发现主要是因为没有按标准剪枝、杀虫和施肥,根据电脑教程,他加强管理,2010年每棵挂果近100斤,两棵苹果树创收近800元。2013年,陈智投资5万余元购买500棵红富士苹果苗种植,目前长势良好,见成效后将在全村推广。


  “如果没有陈智的试验和带动,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种桃致富,说什么每年也挣不来30万元的收入。”说起致富产业,依靠种桃挣了大钱的安山村村民陈新文感激地说,“陈智的‘科研园’,就是我们致富的‘金钥匙’。”
  推广新技术 壮大老产业
  烤烟生产是客楼乡的传统产业,该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发展烤烟种植,多年来,群众不仅掌握了种植技术,而且种烟积极性非常高。1993年,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岑巩县各乡镇烤烟生产均告失败,从那以后,除了客楼外,该县再无任何一个乡镇种植烤烟。
  “也是从那时起,我们烟农开始在生产中探索,不断发展产业。”土黄村烟农陈大勇二十余年一直坚守烤烟种植,他说最初的烤房是用土砖砌成的,用当地的柴薪作燃料,生产技术不高,烟叶质量低、价格不好。
  近年来,在农业、烟草等部门的指导下,客楼乡烟农在育苗环节实施了集中育苗,保证了烟苗质量;在种植环节,推广了烤烟井窑式小苗移栽和膜下式小苗移栽新技术,新技术覆盖率达100%;在烘烤环节,实施了密集型烘烤,提升了温控调节水平。通过10多项技术创新,使烤烟生产更加科学化,烟叶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2013年,该乡种植烤烟7198亩,收购烟叶1.42万担,烟农创收1845万元。
  2014年,客楼乡狠抓烤烟生产不放松,加大资金、物资、技术投入,完善烤烟基础设备设施,全乡8个村315户烟农种植烤烟6580亩,预计创收1600万元左右。
  扩繁场带动 集约化发展


  “思州鸡不仅原生态,而且汤香、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每次我到客楼,都会为亲友捎回几只。”思阳镇经纪人李家菊津津乐道地说,据他介绍,每逢节假日,思州鸡就会脱销。
  据了解,思州鸡原来是长在客楼的“铁公鸡”,它具有毛色美观、产肉量高、肉质细嫩且营养价值高等特点,颇受顾客青睐。2011年,该乡党委政府和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通过对“铁公鸡”10多个月的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和科学测定,认定“铁公鸡”品质为特优,并申报获得“思州鸡”专利品牌。两年来,客楼乡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对思州鸡产业基础设施以及鸡苗的采购等进行完善,已建成1个思州鸡原种扩繁场。
  “我的鸡卖得非常好,去年创收30多万元。”扩繁场负责人代文权说,“多亏贵州大学给我们提供技术服务,政府搭建销售平台,让思州鸡成为我们的致富产业,产品除销售到周边县市外,还远销重庆、贵阳及湖南怀化等10余个城市。”
  目前,在扩繁场的带动下,该乡按照“合作社+专业户+农户”的经营模式,集约化养殖,已发展养殖专业户10余户,年出栏思州鸡8万羽,产值400余万元。同时,还发展养牛、养猪、养羊等专业户20余户,成立专业合作组织4个,带动了800农户发展养殖业,全乡牛存栏2816头,猪存栏5201头,羊存栏1520只,畜牧业总产值达1120万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客楼乡立足于科技创新,下活了产业“一盘棋”,如今,在发展“三大产业”的基础上,该乡推进茶叶、肉牛、山羊、生猪等10余个特色种养业全面协调发展。去年,全乡共减贫99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373元,顺利通过了州级“减贫摘帽”验收。

其他文献
2014年6月26日下午,国务院扶贫办与全国工商联扶贫联席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首先会见了出席此次扶贫联席会议的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副主任王国良一行。  会上,刘永富介绍了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的最新部署,以及社会扶贫工作有关情况,并对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提出了建议。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介绍了工商联开展扶贫工作的历程,分析了
期刊
贫困问题往往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且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贫困地區的人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常常不得不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使得自然环境被破坏,反过来又影响到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面源污染、土地退化、工业化污染等等现象,使当地人的生存条件变得更加艰难。  2011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期刊
自2010年与重庆结对开展扶贫协作以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要求,把扶贫协作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广泛动员全省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政府援助、企业合作、人力支持等多种形式的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2013年,山东省共筹集政府援助资金4230万元,启动扶贫开发项目48个;借
期刊
贫困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目前,我国有很多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扶贫开发如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是今后扶贫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就此,《中国扶贫》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毅。  《中国扶贫》:有人说我国9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您如何看待这个数据?生态脆弱地区与贫困地区是否有这么高的重合度?  王晓毅:我对这个数据有点怀疑,应该是
期刊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指导意见》,确定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在帮扶工作中,广州市教育部门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安排中职学校与黔南州全部13所中职学校结对,探索出帮扶黔南州教育事业发展“三个到位”、“三个打造”、“三个结对”的新思路新办法。  “三个到位”推动教育大业健康发展  组织领导到位。为加强和黔南州教育的帮扶对接,广州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屈哨兵为组长、副局长
期刊
2011年来,四川省巴中市立足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区域实际,坚持以改革开放、扶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市的总任务,以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为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六大扶贫工程”为主要内容的“1+6”连片扶贫开发。通过与片区建设同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挂包帮”活动,选派驻村干部进驻片区贫困村,在“四突出四解决
期刊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在全区率先启动实施精准扶贫“三到村到户”攻坚工程以来,始终坚持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精准扶贫“三到村到户”工程的先导性、关键性工作,及时建立健全干部选派、组织领导、监督约束、履职规范等工作机制,有力地保障了驻村干部真蹲实驻、真帮实扶,驻村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赢得了被帮联旗县区、嘎查村及群众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人员制度全配齐  在驻村帮扶工作
期刊
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属横断山系川西高原区,全州平均海拔4500米,总面积15.37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共辖18个县,2846个行政村,100余万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条河流贯穿全境,全州多高山峻岭、深沟峡谷,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农牧民群众生存条件极差。  据调查,甘孜州90余万农牧民中有近20万人居住在生存条件十分恶劣、
期刊
2012年,当新时期扶贫攻坚战号角正响,当“振兴发展”的旋律在赣南苏区高昂欢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县,迎来了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等多项重大政策机遇,扶贫开发快步提速提效,在新的起点上踏上了新的征程。  短短两年,全县争取到中央、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近1.17亿元,整合统筹用于扶贫民生的投入达53亿余元,居赣州全市县级首位……  短短两年,156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居环境
期刊
从毕节试验区成立的那一天起,这块土地便迎来了新的变化。  1988年,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的倡导下,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并由此拉开了“多党合作在毕节”的新实践。  2012年7月,胡锦涛在统一战线参与贵州毕节试验區建设工作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坚定贯彻“同心”思想,奋力推进“同心”实践,努力建设好毕节试验区。  2012年11月,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