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也许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直以来,对高中历史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甚至学生家长,都有非常模糊的认识。比如,高中历史课可有可无,学好学不好无所谓,只要学好数理化,只要学好语数外,历史课成绩差点也没什么等等。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对这一现象痛心疾首的同时,应该有更加理性的思考。高中历史课,作为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智力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宽泛的眼光,正如古人所言:读史可以明智。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三个结合 历史作用 研究
一、充分认识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历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如何?由来已久的观念认为历史是"副科",在学校教育的大家庭里是小弟弟,无足轻重,历史成绩差一点无关紧要。不止一次的听人说,"历史有什么难教的,划划背过就行","是个人都可以教’等等,每每听到这样的议论,就感到很悲哀。
记得曾经看过一段文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认真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把握自己国家的国情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现实国情,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历史和国情教育当做一项战略任务,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由此可以看到,中学历史教学是学校德育重要渠道。历史的作用在于:1 借鉴性。2 基础性。3 教育性。总之,中学历史教学在肩负培养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尤其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创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切实抓好高中历史教学
搞好高中历史教学,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历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历史教师,还应当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 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谁要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自尊自强自爱。要把中学历史教学提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不能因为自己是所谓的小科目教师而自暴自弃,自己看不起自己,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培养"四有"人才的历史责任。"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其次,要加强业务进修。要倒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斟满"一桶水"。不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就不能熟练地驾驭教材,将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开掘到一定深度和广度,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学习与专业有关联乃至其他学科的书籍和报刊上发表的教材研究、教学研究文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合理吸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2、 钻研历史课堂教学。
(1)不搞"两无"——无准备、无把握。
(2)克服"两满"——满堂灌输,满堂空话。
(3)力求"两变"——熟课变生课备,生课变熟课讲。
(4)实现"两常"——常教常新。
3、发挥学科特点,渗透德育。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课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教师必须把德育置于历史教学的首位。我们的做法是"一条主线,分期目标"。
"一条主线",就是"一爱四坚持","一爱"即爱国主义,当前突出国情教育;"四坚持"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主线要始终贯穿于整个高中历史教学中,"分期目标"就是围绕主线按目前使用的统编教材的思想内容,确定各个学期的教学目标。第一学期主要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理想前途教育;第二学期主要进行近代史教育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第三学期主要进行近代现代史教育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第四学期主要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与教材内容结合,防止离开教材,空发议论、贴标签、喊口号式的教育;第二,与学生实际结合,引导学生朝着稳定的健康的目标发展;第三,与时事政治结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4、搞活第二课堂。
(1)参观教学。如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2)图片展览。利用教学资料图片,主要是将课外搜集到的历史图片,选择与教材有关联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强的部分举办图片展览。如今年是建国60周年,我们就组织学生绘制有关图片32副,举办了专题展览。
(3)演讲活动。如结合有关乡土历史,开展"人人学乡土历史,讲乡土历史"的演讲活动。
(4)知识竞赛。举办历史学科改正错别字比赛;纪念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爱祖国、爱德州,我为德州添光彩"知识竞赛等。
(5)课外写作。指导学生做课外读书札记、知识卡片,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
(6)办历史手抄报。各班建立历史手抄报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自行编辑出版。
(7)历史影评。建立校、班级历史影评小组,开展经常性活动,教师在评前作历史影片背景内容介绍,评后指导学生写作,在此基础上开展影评交流活动。
5、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建立年级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其内容主要有:制定教学进度计划;讨论教材重点难点;设计最佳教案,捕捉思想教育灵魂,探究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运用历史地图与插图;确定作业分量;统一复习考试要求与标准;分析考试质量,总结教学得失等等,这些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全年级的平衡,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重视听课评课活动。听课评课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自己特点,都有可取之处。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可以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积极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课题的研究范围分为个体研究和群体研究。个体研究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每一个学年确定一个专题进行研究。群体研究,就是确定1个专题以后,由专人负责,人人参与,共同深入课堂试验,如当前的"如何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这一课题,作为群体的研究范围,人人参与。
(4)总结经验教训。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写读书笔记、写教学经验、写自己对某一历史问题的看法,写教研专题总结等等。既促进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提高了自己观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在充分认识历史课作用的同时,对历史教学深入研究,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三个结合 历史作用 研究
一、充分认识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历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如何?由来已久的观念认为历史是"副科",在学校教育的大家庭里是小弟弟,无足轻重,历史成绩差一点无关紧要。不止一次的听人说,"历史有什么难教的,划划背过就行","是个人都可以教’等等,每每听到这样的议论,就感到很悲哀。
记得曾经看过一段文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认真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把握自己国家的国情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现实国情,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历史和国情教育当做一项战略任务,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由此可以看到,中学历史教学是学校德育重要渠道。历史的作用在于:1 借鉴性。2 基础性。3 教育性。总之,中学历史教学在肩负培养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尤其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创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切实抓好高中历史教学
搞好高中历史教学,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历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历史教师,还应当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 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谁要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自尊自强自爱。要把中学历史教学提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不能因为自己是所谓的小科目教师而自暴自弃,自己看不起自己,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培养"四有"人才的历史责任。"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其次,要加强业务进修。要倒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斟满"一桶水"。不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就不能熟练地驾驭教材,将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开掘到一定深度和广度,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学习与专业有关联乃至其他学科的书籍和报刊上发表的教材研究、教学研究文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合理吸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2、 钻研历史课堂教学。
(1)不搞"两无"——无准备、无把握。
(2)克服"两满"——满堂灌输,满堂空话。
(3)力求"两变"——熟课变生课备,生课变熟课讲。
(4)实现"两常"——常教常新。
3、发挥学科特点,渗透德育。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课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教师必须把德育置于历史教学的首位。我们的做法是"一条主线,分期目标"。
"一条主线",就是"一爱四坚持","一爱"即爱国主义,当前突出国情教育;"四坚持"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主线要始终贯穿于整个高中历史教学中,"分期目标"就是围绕主线按目前使用的统编教材的思想内容,确定各个学期的教学目标。第一学期主要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理想前途教育;第二学期主要进行近代史教育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第三学期主要进行近代现代史教育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第四学期主要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与教材内容结合,防止离开教材,空发议论、贴标签、喊口号式的教育;第二,与学生实际结合,引导学生朝着稳定的健康的目标发展;第三,与时事政治结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4、搞活第二课堂。
(1)参观教学。如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2)图片展览。利用教学资料图片,主要是将课外搜集到的历史图片,选择与教材有关联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强的部分举办图片展览。如今年是建国60周年,我们就组织学生绘制有关图片32副,举办了专题展览。
(3)演讲活动。如结合有关乡土历史,开展"人人学乡土历史,讲乡土历史"的演讲活动。
(4)知识竞赛。举办历史学科改正错别字比赛;纪念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爱祖国、爱德州,我为德州添光彩"知识竞赛等。
(5)课外写作。指导学生做课外读书札记、知识卡片,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
(6)办历史手抄报。各班建立历史手抄报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自行编辑出版。
(7)历史影评。建立校、班级历史影评小组,开展经常性活动,教师在评前作历史影片背景内容介绍,评后指导学生写作,在此基础上开展影评交流活动。
5、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加强集体备课。建立年级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其内容主要有:制定教学进度计划;讨论教材重点难点;设计最佳教案,捕捉思想教育灵魂,探究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运用历史地图与插图;确定作业分量;统一复习考试要求与标准;分析考试质量,总结教学得失等等,这些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全年级的平衡,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重视听课评课活动。听课评课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自己特点,都有可取之处。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可以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积极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课题的研究范围分为个体研究和群体研究。个体研究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每一个学年确定一个专题进行研究。群体研究,就是确定1个专题以后,由专人负责,人人参与,共同深入课堂试验,如当前的"如何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这一课题,作为群体的研究范围,人人参与。
(4)总结经验教训。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写读书笔记、写教学经验、写自己对某一历史问题的看法,写教研专题总结等等。既促进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提高了自己观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有助于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在充分认识历史课作用的同时,对历史教学深入研究,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