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若只是按自己的思维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地教学,一味地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往学生的脑海里填塞,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这种教学方式与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要求不相适应。任何学生既不是瓶子,也不是鸭子,他们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注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初中生,他们有自己的主见,独立性和选择性更强,教师更应根据教材,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科,一篇看似简单的文章,它有可能包含有文学常识、风俗人情、天文地理、人生哲学等丰富的知识。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内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呢?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呢?如何让教师能“对症下药”,成为名副其实的引路人呢?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适合学生学情的新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教师教有所为,学生学有所用。
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一般具有五个步骤: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2.朗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3.逐段细讲;4.概括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5.讲析课后练习。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教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教师的“供”与学生的“求”不一致。要克服这些弊端,首先要正确认识师生之间的活动结构。好的师生活动结构应该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条件,创设情景、指明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看书、思考、想象、质疑。特别是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质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创造适合学生学情的新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达到学会质疑的目的,笔者设置了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1.定向。即确定一篇课文学习与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在每篇课文讲授之前告诉学生,让他们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知道学习目标。2.导学。即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新的知识。3.教师设疑。即由教师提出一些帮助学生突破重点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4.自觉讨论。5.答疑。6.学生质疑,教师答疑。7.设计练习,能力训练。8.总结复习。
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应以一篇课文为单位来设计教学过程。对于一般的讲读课,两个课时为宜,前五个步骤可以安排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后三个步骤宜放在第二课时,通过学生质疑来查漏补缺,通过总结复习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结构。较深的课文可适当增加一个课时,用练习加以巩固。阅读欣赏课一般用一个课时,通过导学与教师设疑、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讨论,将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实际应用及功效
例如,笔者在教学《社戏》这篇文章时,首先确定了这篇文章的重点是理解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及理解文中几个重要人物的形象,特别是双喜的形象,难点是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接着笔者讲了讲关于小说的一些文学知识及鲁迅先生作品的特点和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
然后,可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平桥村是“我的‘乐土’”?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快就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第二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有的学生说那夜的戏好看,豆好吃是真的;有的学生说戏不好看,豆也与平常的无两样。可他们说不清什么原因。笔者在学生争论的基础上点拨引导:那夜“我”是与谁去看戏的?戏的内容是“我”最关心的吗?“我”怀念社戏,怀念那夜“偷”来的豆的滋味,实际上是怀念什么?学生们恍然大悟,终于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笔者第一课时的安排。第二课时,笔者将时间交还给学生。很多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时候是这位学生提问,那位学生举手解答,当提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时,全班学生都屏气凝神地思索。笔者则旁敲侧击,只做引路人,直到全班同学恍然大悟为止。大约剩下五分钟的时候,笔者对这两节课所学的内容作了系统的整理:《社戏》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写“我”归省平桥时童年的趣事,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文中不同的环境描写,衬托了“我”不同的心情。文中的“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都具有鲜明的形象,这是作者塑造人物艺术的表现。另外,我们还用了一个课时,用练习加以巩固。结果,不但使学生牢牢地掌握了该课的知识点,也学到了一些民间风俗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省去教师繁杂的讲述,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和学生思考与质疑的时间,使教师由“导演”转变为“引路人”,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点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只做引路人。这是新时期教师们一直倡导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但是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要准确地导向。只有你方向正确了,学生才不会走错路。2.要耐心地引路。只有你耐心地引路,学生才不会被沿途的困难所吓倒。3.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只有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不至于出现被学生问得目瞪口呆的情形。4.注意“引”的技巧。只有引导得法,引得巧妙,学生才会有兴致,才能有动力。
总之,教学是一门十分深奥的艺术。只有不停地去探索、总结、创新,才能让这棵艺术之树开出灿烂夺目的花朵,结出让人心醉的果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第二中学)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科,一篇看似简单的文章,它有可能包含有文学常识、风俗人情、天文地理、人生哲学等丰富的知识。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内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呢?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呢?如何让教师能“对症下药”,成为名副其实的引路人呢?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适合学生学情的新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教师教有所为,学生学有所用。
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一般具有五个步骤: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2.朗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3.逐段细讲;4.概括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5.讲析课后练习。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教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学,教师的“供”与学生的“求”不一致。要克服这些弊端,首先要正确认识师生之间的活动结构。好的师生活动结构应该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条件,创设情景、指明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看书、思考、想象、质疑。特别是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质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创造适合学生学情的新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达到学会质疑的目的,笔者设置了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1.定向。即确定一篇课文学习与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在每篇课文讲授之前告诉学生,让他们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方向,知道学习目标。2.导学。即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新的知识。3.教师设疑。即由教师提出一些帮助学生突破重点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4.自觉讨论。5.答疑。6.学生质疑,教师答疑。7.设计练习,能力训练。8.总结复习。
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应以一篇课文为单位来设计教学过程。对于一般的讲读课,两个课时为宜,前五个步骤可以安排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后三个步骤宜放在第二课时,通过学生质疑来查漏补缺,通过总结复习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结构。较深的课文可适当增加一个课时,用练习加以巩固。阅读欣赏课一般用一个课时,通过导学与教师设疑、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讨论,将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实际应用及功效
例如,笔者在教学《社戏》这篇文章时,首先确定了这篇文章的重点是理解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及理解文中几个重要人物的形象,特别是双喜的形象,难点是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接着笔者讲了讲关于小说的一些文学知识及鲁迅先生作品的特点和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
然后,可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平桥村是“我的‘乐土’”?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快就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第二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有的学生说那夜的戏好看,豆好吃是真的;有的学生说戏不好看,豆也与平常的无两样。可他们说不清什么原因。笔者在学生争论的基础上点拨引导:那夜“我”是与谁去看戏的?戏的内容是“我”最关心的吗?“我”怀念社戏,怀念那夜“偷”来的豆的滋味,实际上是怀念什么?学生们恍然大悟,终于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笔者第一课时的安排。第二课时,笔者将时间交还给学生。很多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时候是这位学生提问,那位学生举手解答,当提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时,全班学生都屏气凝神地思索。笔者则旁敲侧击,只做引路人,直到全班同学恍然大悟为止。大约剩下五分钟的时候,笔者对这两节课所学的内容作了系统的整理:《社戏》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写“我”归省平桥时童年的趣事,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文中不同的环境描写,衬托了“我”不同的心情。文中的“双喜”、“阿发”、“六一公公”等都具有鲜明的形象,这是作者塑造人物艺术的表现。另外,我们还用了一个课时,用练习加以巩固。结果,不但使学生牢牢地掌握了该课的知识点,也学到了一些民间风俗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省去教师繁杂的讲述,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和学生思考与质疑的时间,使教师由“导演”转变为“引路人”,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点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只做引路人。这是新时期教师们一直倡导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但是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要准确地导向。只有你方向正确了,学生才不会走错路。2.要耐心地引路。只有你耐心地引路,学生才不会被沿途的困难所吓倒。3.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只有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不至于出现被学生问得目瞪口呆的情形。4.注意“引”的技巧。只有引导得法,引得巧妙,学生才会有兴致,才能有动力。
总之,教学是一门十分深奥的艺术。只有不停地去探索、总结、创新,才能让这棵艺术之树开出灿烂夺目的花朵,结出让人心醉的果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