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杰民
1949年生,陕西丹凤人。现任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委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李杰民书法的线条形态和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他略带“火”味的线条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挚热的追求,圆润平直的线条反映了他淡于名利的人生哲理,多变的曲线又表达着他既钟爱传统古典的书法又难以摆脱大都市现代文化的感染。杰民以自己的聪明和对传统的深刻感悟,大胆地借鉴了古人、今人的书法艺术成就,锤炼着自己的线条。他通过线条的曲和直、长和短、润与涩、圆和方、紧和散、滑和枯,诉说着他对书法艺术生命意义的情绪,诉说着他平坦而又曲折的人生经历,诉说着他为人谦和直率的性格,也诉说着他处世的畅快与烦恼。正是他丰富的书法线条表现形式,才给人以有厚度、有深度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杰民成熟的审美追求,以及练达的创作心态。
杰民这位土生土长的商洛人,在以大自然赋予商洛人秉赋独具的灵秀与对现实环境平淡心境的倔犟对立中去体悟抒发艺术生命意识。他以自然平淡的方式生活着,同样也以自然平淡的心态不懈地诠释着书法中的技巧、墨法、章法。他的书法创作在内容形式上未去作恣意的追求,而是注重激情的构思,注重显示一种人格化的内涵。他的书法语言给人一种渲染情感、抒发心态、体味孤独的感觉,其方圆兼备、起伏流动的线条,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节奏。其作品所表现出的精神性,乃是他的一种对至高境界的追求。他的创造过程实际上是在古人不期而遇的过程,是重温人造型感觉的一种体验。
杰民先生可谓在人格修养方面达到了一种随性自然的境界,其风格无不显现着雅而不俗、熟而不滑、疏而不散、沉静而不失凝重,粗犷而不失灵秀。杰民出生在古老的商山脚下,虽然古代商山的那种“宜隐逸、堪图画”的美境已不复存在;旷怀高古的商州地域文化被今天一浪高过一浪的市民文化所淹没,但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总不时地透着一种朴实、自然,一种高品味的人文文化精神,一种不竭的恬淡的李翔境界。他的这种文化积淀,是秦楚文化所孕育出来的那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的体现。杰民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他对乡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和对传统伦理的批判与肯定,其人格精神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他善于从环境中汲取营养,以炼铸自己旷达清逸的个性特征;他善于从别人身上取到长处,甚至是面对他的学生,他更喜欢同道们对他的书法直言挑刺,他往往为了求解朋友们的一种新的观点,或者新的表现形式,而大量阅读书法史料和碑帖,甚至夜不成寐,当然,这也与他在多年的书法教学中严谨治学精神分不开。也正因为如此,才使他的书法在不断的思考中否定,在否定中不断升华;才使他对难以捉摸的人生有了深刻而明晰的认识和理解,才使他在寂寞的艺术实践中很快地走出了徘徊与彷徨,从而开始形成自家独特的书法艺术语言和特征。
王为国
延伸阅读·评论
在西安酷爱书画艺术的人很多,各种民间书画团社也多,常常见到一些人的名片上印有院长、社长、主任一类的头衔,吓你一跳。这种局面说繁荣也好,占山为王也好,但从长远计,宁滥勿缺而不要宁缺毋滥。于是,我们三五相好常聚在一起,到谁家去要吃要喝,展纸磨墨,涂的满墙是画,一地是字。这帮朋友里最痴情的要属肖云儒、费秉勋等。而去的最多的地方当然要数李杰民家,他那里案大,又有他老婆做的商州糊汤面,每有人来,他都迎自楼下。他额头高耸,我们都称他“高额”,送他家的名号是“破纸费墨堂”。
我和杰民等原本不是出于书画门第,半生与正宗的书画组织无牵无挂,到了中年,豁然忘了往事,天地入虚襟,喜欢书画纯属天性,也就活得无拘无束,也因无拘无束就率直可爱起来。为《广艺舟双楫》的观点争吵得面红耳赤,为一支笔在墙角撕夺,弄的一脸墨黑。都是不惜书的,连写带画,通宵达旦,但不可乞要。凡旁人乞要或贪得无厌,变脸色难看,将写好的字一把撕了,若兴致来,急呼铺纸,一时笔如风雨,谁在旁边给谁,末了还问:谁还要?
我是最珍惜笔墨的人,也从来看中谁送我的笔墨纸砚,为是长我智慧与笔力。杰民薪水有限,平时买一件衫子为省几元钱跑几条街,却不时数百元千元买纸买笔,且将好纸好笔送给大家。他初到西安,住一间陋室,下班后就关门练字,练过字的废纸叠起来在桌边半人多高。此习惯到现在,每晚还是要写三四个钟头的。朋友到来,让一一评判,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书法外寻工夫,字就写得自家面目清晰,真气淋漓了。
若论朋友的书法,现在来看,费秉勋宽博,肖云儒刚毅,而李杰民则力沉雍容。杰民是注重传统的,据我所知,他临帖读帖所受的煎熬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也正因为如此,成就了他极高的眼力和腕下工夫,杰民的字也就行蹈大方而不乏趣味,他的书法后劲无穷。
杰民在书法上的追求与成功,全因他自身的天质,也决定了他要在征途上艰难地走,这其实也正同于我这一帮朋友,我们何尝不梦想着我们的大成功呢,但偏偏五十几岁了,又都知天命,正该是“我心素已闲,清川但如此”,书画成了另一种的生命形式,写写画画也就全为了生命的受活。
(贾平凹)
1949年生,陕西丹凤人。现任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委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李杰民书法的线条形态和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他略带“火”味的线条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挚热的追求,圆润平直的线条反映了他淡于名利的人生哲理,多变的曲线又表达着他既钟爱传统古典的书法又难以摆脱大都市现代文化的感染。杰民以自己的聪明和对传统的深刻感悟,大胆地借鉴了古人、今人的书法艺术成就,锤炼着自己的线条。他通过线条的曲和直、长和短、润与涩、圆和方、紧和散、滑和枯,诉说着他对书法艺术生命意义的情绪,诉说着他平坦而又曲折的人生经历,诉说着他为人谦和直率的性格,也诉说着他处世的畅快与烦恼。正是他丰富的书法线条表现形式,才给人以有厚度、有深度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杰民成熟的审美追求,以及练达的创作心态。
杰民这位土生土长的商洛人,在以大自然赋予商洛人秉赋独具的灵秀与对现实环境平淡心境的倔犟对立中去体悟抒发艺术生命意识。他以自然平淡的方式生活着,同样也以自然平淡的心态不懈地诠释着书法中的技巧、墨法、章法。他的书法创作在内容形式上未去作恣意的追求,而是注重激情的构思,注重显示一种人格化的内涵。他的书法语言给人一种渲染情感、抒发心态、体味孤独的感觉,其方圆兼备、起伏流动的线条,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节奏。其作品所表现出的精神性,乃是他的一种对至高境界的追求。他的创造过程实际上是在古人不期而遇的过程,是重温人造型感觉的一种体验。
杰民先生可谓在人格修养方面达到了一种随性自然的境界,其风格无不显现着雅而不俗、熟而不滑、疏而不散、沉静而不失凝重,粗犷而不失灵秀。杰民出生在古老的商山脚下,虽然古代商山的那种“宜隐逸、堪图画”的美境已不复存在;旷怀高古的商州地域文化被今天一浪高过一浪的市民文化所淹没,但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总不时地透着一种朴实、自然,一种高品味的人文文化精神,一种不竭的恬淡的李翔境界。他的这种文化积淀,是秦楚文化所孕育出来的那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的体现。杰民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他对乡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和对传统伦理的批判与肯定,其人格精神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他善于从环境中汲取营养,以炼铸自己旷达清逸的个性特征;他善于从别人身上取到长处,甚至是面对他的学生,他更喜欢同道们对他的书法直言挑刺,他往往为了求解朋友们的一种新的观点,或者新的表现形式,而大量阅读书法史料和碑帖,甚至夜不成寐,当然,这也与他在多年的书法教学中严谨治学精神分不开。也正因为如此,才使他的书法在不断的思考中否定,在否定中不断升华;才使他对难以捉摸的人生有了深刻而明晰的认识和理解,才使他在寂寞的艺术实践中很快地走出了徘徊与彷徨,从而开始形成自家独特的书法艺术语言和特征。
王为国
延伸阅读·评论
在西安酷爱书画艺术的人很多,各种民间书画团社也多,常常见到一些人的名片上印有院长、社长、主任一类的头衔,吓你一跳。这种局面说繁荣也好,占山为王也好,但从长远计,宁滥勿缺而不要宁缺毋滥。于是,我们三五相好常聚在一起,到谁家去要吃要喝,展纸磨墨,涂的满墙是画,一地是字。这帮朋友里最痴情的要属肖云儒、费秉勋等。而去的最多的地方当然要数李杰民家,他那里案大,又有他老婆做的商州糊汤面,每有人来,他都迎自楼下。他额头高耸,我们都称他“高额”,送他家的名号是“破纸费墨堂”。
我和杰民等原本不是出于书画门第,半生与正宗的书画组织无牵无挂,到了中年,豁然忘了往事,天地入虚襟,喜欢书画纯属天性,也就活得无拘无束,也因无拘无束就率直可爱起来。为《广艺舟双楫》的观点争吵得面红耳赤,为一支笔在墙角撕夺,弄的一脸墨黑。都是不惜书的,连写带画,通宵达旦,但不可乞要。凡旁人乞要或贪得无厌,变脸色难看,将写好的字一把撕了,若兴致来,急呼铺纸,一时笔如风雨,谁在旁边给谁,末了还问:谁还要?
我是最珍惜笔墨的人,也从来看中谁送我的笔墨纸砚,为是长我智慧与笔力。杰民薪水有限,平时买一件衫子为省几元钱跑几条街,却不时数百元千元买纸买笔,且将好纸好笔送给大家。他初到西安,住一间陋室,下班后就关门练字,练过字的废纸叠起来在桌边半人多高。此习惯到现在,每晚还是要写三四个钟头的。朋友到来,让一一评判,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书法外寻工夫,字就写得自家面目清晰,真气淋漓了。
若论朋友的书法,现在来看,费秉勋宽博,肖云儒刚毅,而李杰民则力沉雍容。杰民是注重传统的,据我所知,他临帖读帖所受的煎熬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也正因为如此,成就了他极高的眼力和腕下工夫,杰民的字也就行蹈大方而不乏趣味,他的书法后劲无穷。
杰民在书法上的追求与成功,全因他自身的天质,也决定了他要在征途上艰难地走,这其实也正同于我这一帮朋友,我们何尝不梦想着我们的大成功呢,但偏偏五十几岁了,又都知天命,正该是“我心素已闲,清川但如此”,书画成了另一种的生命形式,写写画画也就全为了生命的受活。
(贾平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