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画院最初的10年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jmengm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的建立,开始了社会形态的巨大转变。这些在民国时期功成名就的大师名宿,遇到了传统中国画能否以及怎样表现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尤其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问题。因此,新中国画院建立的本身以及建院之初所要解决的课题,就是促进中国画从文化观念到笔墨语言乃至艺术主体创作心态的审美转换。北京中国画院曾组织画家深入首都钢铁厂、郊区农村、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十大建筑工地,并沿长征路途写生,创作了《力争农业大丰收》、《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首都之春》、《岱宗旭日》、《松柏常青》等集体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巨作长卷;上海中国画院先后组织画家深入郊区马桥公社、上钢一厂、造船厂、南京路好八连以及井冈山、新安江发电站、舟山群岛等地,创作了《万吨水压机》(谢之光)、《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吴湖帆)、《轧钢》(林风眠)、《挑灯夜战》(俞子才)、《人民公社奶牛》(胡伯翔)、《六畜兴旺》(唐云、江寒汀)、《上海的早晨》(袁松年)、《节日的上海》(钱瘦铁)等等。这南北两大画院所画的不仅是传统中国画亘古没有表现过的题材,而且通过对工农业文明景观的呈现,表达的是中国画家的入世心理与情感。那些作品唤起的境界,是崭新的社会风貌,境界的转换无疑也引发并直接促成了笔墨语言的重新整合与新的生机的注入,这在吴镜汀的《秦岭工地》,吴湖帆的《渔浦桃花》,贺天健的《黄山梦笔生花峰》、《九月桐江桕子红》,陆俨少的《峡江险水图》、《上海港》等山水画作品中都可以印证境界转换对于笔墨新变的重要作用。
  在“京派”、“海派”的画科结构中,人物画相对薄弱。而人物画在反映现实生活的直接性上,远在花鸟和山水之上。当时推进中国画人物画变革的主要是笔墨加素描的方式,画家也大都集中在院校。比如,北京中国画院院外兼职画师蒋兆和就是用笔墨去转换素描造型的一代大师,他的《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既具有很强的现实人物的造型性,也兼顾了中国画的用笔意蕴。60年代初进入北京中国画院进修的张仁芝,创作了深有影响的《炉前》,除了用笔墨呈现炉前工人的生动形象,还用朱砂作墨,渲染猎猎的炉火。再比如后来调进上海中国画院的方增先,将花卉技法中“勾花点叶”的用笔方式运用到人物画法中,形成了人物画的“浙派”。他的《粒粒皆辛苦》、《说红书》就是通过灵活多变的偏锋,正反欹侧,纵横腾挪,将人物的体面造型巧妙地转换为书法化的笔墨,开创了“浙派”人物画的审美风尚。
  


  相对于注重素描造型人物画的院校,画院更崇尚从传统的线描造型中去推进人物画的现实性转换。程十发是当时从古法变出的佼佼者。《歌唱祖国的春天》、《我们的朋友和同志遍于全世界》都完全是以线描设色的方式进行人物造型的,但画面表达的主题与境界都具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而且画面将众多的人物组合在焦点透视的空间里。这些作品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正反映了人们对于传统笔墨表现现实人物的赞赏。在当时北京画院兼职画师姜燕的《考考妈妈》、上海中国画院的刘旦宅的《上海解放之夜》、陈小翠的《长鼓舞》、周霞的《不忘阶级仇》等作品都体现出画院人物画家从传统内部推进的现实主义人物画探索。
  北京中国画院和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在五六十年代所进行的这种从审美心理、审美意蕴和笔墨语言的变革,代表了那一代从民国跨入共和国的画家在经历时代巨变之际,呈现出来的对于中国画从内在审美意蕴到外在笔墨语言的探索。这正像胡佩衡说的:当时山水画有两种倾向—“像画不像山”和“像山不像画”。所谓“像画不像山”,即只注重笔墨语言,体验和表现真山真水的生活不足;所谓“像山不像画”,则是指“力追现实生活,而不会运用国画的传统技法对现实加以提炼概括”。老画师们在进行精神情感的转换之后,山水气象为之一变。“老画家吴镜汀先生画的瞿塘三峡,秦仲文先生画的华山西峰,惠孝同先生画的怀柔水库都是着色奇艳、用笔健爽,打破了过去的陈规旧律,实在是技术上的大跃进。”关松房还把这种转换上升到对中国画创新的“胆”和“识”的高度来认识:“有胆有识就是创,有胆无识就是闯。所谓识,并不是什么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指的生活与斗争的知识。所以我们极应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老画师对于深入生活必要性的认识是真诚自觉的,这是他们这一代画家在作品中发生意蕴境界与笔墨语言变革的关键。
  


  新中国画院建院的10年,筚路蓝缕,对画院此后的壮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一边抓创作,一边抓教学,一边抓研究。画院的教学方式和学院教学最大的区别乃在于继承传统的师徒传授方式,这更符合中国画学习与创作的特点。建院之初的10年,北京中国画院先后举办了一期普及性的业余进修班和两期培养中国画高级专业人才的中国画进修班;上海中国画院除了以师徒承授的方式招收了少数学员之外,还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美术辅导工作。这些专业学员大多学有所成,日后成为画院与院校中国画梯队的中坚力量。 (本文节选自尚辉《新中国画院50年—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凸显与创造》)
其他文献
“水墨家园”之谓,是李小可对自己数十年国画创作的确切定位。这一定位的文化内涵已受到画界注目。在我看来,水墨家园乃精神家园之变通,是画家本人以笔墨耕耘心迹、丈量心路的写证。并不是每一个画家都能锁定心魂固守笔墨的。水墨家园连通的是润湿了一生霜月的如水亲情。小可的作品之所以诗意汩汩,永无断流,盖是因为他那毫不浮泛的笔墨恒久地备足了家园的意切情深。李小可作为李可染先生的儿子和学生,在继承家学,完成了一个山
期刊
作家画和文人画是宋元以来,渐次形成的中国画艺术两种不同追求的艺术倾向。这种倾向本来是因为在这千年文化史上,自然存在着为养家糊口卖字鬻画的匠人和在峨冠博带之余为怡情养性、写胸中逸气的文人,因作者身份不同而形成的自然差异。然而,当今社会早已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文人阶层,因为中国有“诗仕”的传统,文人达者为官,不如意者也可为文传世,地位正不是一般工匠可比,于是乎无“文”的画匠们一窝蜂地当起了文人,根据语言是
期刊
对上个世纪中叶出生的人来说,时代、生活和阅历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色彩和内涵。关照历史,我们也能找到许多的相似。社会变革、时代转换、民族命运攸关之时总会磨砺人的思想和志气。宋元交际的赵孟、明清易代的八大山人、百年孤独的陶博吾、笔墨清华的胡润芝等等,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某种文化的品格和力量。“阅历形成哲学头脑”,这也让我们在明代画家沈周(青年时代在庐山脚下叩门问道)、现代画家齐白石、黄宾虹等人的艺术之路上找
期刊
1977年春,李可染先生70大寿,子曰:“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按照这一说法,李先生的艺术已经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了,但是他没有满足已有的辉煌成就,而是启用了两方新的印章:“七十始知己无知”和“白发学童”,开始了“十年变法”,出现了孙美兰教授指出的:“整体性的大飞跃、大嬗变、大发展”,成为他艺术生涯中最后的“突兀高峰”。如众所知,在现代中国画家里,李可染不但苦学,而且深思,1960年代他的“画语”之
期刊
中国解放,民族独立,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民族自信空前高涨,从逻辑上想,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自然应随之高升,然而事实相反。大部分国画家在这个新政权到来的历史时刻,既被国家民族的新生所鼓舞,又被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所震慑,表现得无从措手足。左派艺术家则对国画半个世纪以来的改革大加挞伐,阶级斗争气味十足。1950年2月创刊的《人民美术》第一期即开展了一场关于国画改造问题的讨论,与其说讨论不如说宣判或讨伐,李桦
期刊
br>    杨挺山水画整体画风很明显:即标新立异、重笔墨线条、重金石书卷文学味、朴茂清新,瑰伟卓绝,意蕴深远,磅礴大宇。细述如下。    一重生活、重感受    杨挺每幅创作都是从他眼中的山水艺化为心灵的山水,正如美术评论家郑工评杨挺山水所言:“面对自然独开一面窗。晴也好,雨也好、雾也好,总用笔墨滋润着心中一方天地。他追求入世的自然,不是出世的山水。开窗取景,‘窗’作为一种符号被他强调了。”这个
期刊
但凡是投资就存在风险,这个应该是所有入市者都具备的潜意识,艺术品投资自然也是如此。就像某大型投资机构的创始合伙人所说:很多人都热衷于寻找项目,但真正考验一个投资者的是其对项目的判断力,在艺术市场这个大盘中,什么在涨,什么在跌,什么在井喷,什么在慢热,什么扑朔迷离,什么清晰了然好像也比较容易获知;但是真到了具体选择的时候,如何做资本投入布局,其实没那么简单,其中的一项难度就是,需要具备对具体项目的判
期刊
[平生论画]之七    最近在“光明网”上看到一条新闻—《××画展震撼北京观众》,这位号称“中国画泼麻皴法创始人,世界书画艺术家研究会名誉主席,世界著名书画大师”,其头衔是够大的。不仅如此,胆子也是够大的。能够斗胆说出如此大的头衔,可以说不是凡人。然而,业内听说其人者可能不多,至少笔者是第一次听说这位“世界著名书画大师”。这位“世界著名书画大师”在国内缺少知名度,是因为“截至2007年初,他在世界
期刊
1949年的历史转折,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转折,是战争和建设的转折。因此,从大规模的解放战争转向大规模的生产建设,社会的现实图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视觉的图象也随之有了相应的不同。  从1950年开始,改造中国画的问题就已经被提出。作为对新社会的积极回应,一个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国画”的概念通过艾青而点明了中国画发展的路向。他认为“新国画”必须“内容新”、“形式新”,“画山水必须画真山水”,“画风景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十二平均律在应用上的缺憾,结合对广泛应用的“音准曲线”的分析提炼,提出克服十二平均律之弊端的新世纪新的平均律——“新世平均律”。文中详细介绍了有关“新世平均律”各方面的数据;与十二平均律以及与五度相生律的关系;论证了“新世平均律”的科学、合理和实用性;提出了新的乐音音高标准。并得出明确结论:“新世平均律”是优于十二平均律的更为准确实用的平均律,适应新世纪音乐发展的需要,应该而且能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