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阅读更深处漫溯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me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推行,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教育行为转变的关键。如果发展没有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那么教师专业成长就步履维艰,新课改也将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明确提出了“改变,从阅读开始”的口号,开始了区域教师阅读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推动着铜山区中小学教师的读书文化之旅。
  一、力求读书与发展有机结合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由之路。我们积极指导学校做好教师读书学习的管理,把读书学习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将读书与教师的发展联系起来。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上,学校按照区里的要求,积极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三年读书计划,做到了有目标、有内容、有措施,使教师学有方向,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我们还努力发掘教师读书的典型,注重梳理他们的阅读成长经验,利用有关平台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引领更多的教师向阅读更深处漫溯,读出精彩,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七年来,我们先后宣传了本区教师读书发展的典型64人,表彰了区优秀读书个人202人、教师优秀读书集体16个。为了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我们还为教师开设了“拨亮心中的那盏灯”等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引领教师认真思考、规划未来人生的奋斗目标。
  二、探索教师阅读管理的策略
  教师群体的阅读质量主要靠管理来实现,管理方略尤为重要。我们探索出的有效阅读管理策略有:
  一是专家引领。几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高万祥、陶继新、张文质、闫学等人来我们的教师读书峰会上开设“名家讲坛”,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为教师打开专业阅读视窗。同时,我们也注意发挥本土专家的作用,对广大教师进行了有效的阅读引领。
  二是同伴互助。在我们的倡导下,各种形式的读书发展团体,如魏集初中的“敏笃”读书小组、张集小学的“春天把我们吵醒了”、柳新实验小学的“‘8 1’工作室”等,成为活跃的读书力量。
  三是定向阅读。我们积极倡导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开展定向阅读,相继为教师举办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小课题的研究”、“走进校本教研”等专题讲座,特别是在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制订有针对性的读书计划,并要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和研究任务。
  四是自主阅读。我们倡导教师要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要有阅读意识,要坚持每日阅读,并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
  三、善于激发教师的阅读情趣
  我们认为,教师应形成读书人格,即具有强烈的、稳定的读书热情,具有稳定的阅读思维方式,形成有效的阅读行为风格。教育管理应促使教师把读书当作一种需要,当作一种职责。
  一是激发教师的阅读需要。我们力求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切实有效的方法,激发教师的阅读需要。例如,我们开展的“成长面对面”、“我读我秀”、“辩论当歌”、“绝对挑战”等十多项阅读活动,都是应教师的成长需求而策划的,因而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认同,也焕发了他们读书发展的热情。
  二是适时聘请专家(名师)领读。基层学校积极与市(区)教科所、高校或发达地区的学校联系,通过“请进来”的专家学者对教师的读书进行思想引领与方法指导,行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阅读意识和能力。
  三是选定中心发言人讲读。基层学校在市(区)教科所推荐书目中,选择若干本现阶段需要重点阅读的书目让全体教师阅读,每本书再指定若干教师精读,进行精心筛选、摘抄,然后再联系自身的阅读感悟开设专题读书讲座,或是以“读书沙龙”等形式进行中心发言。
  四是采用“每册一卷”导读。即针对需要教师重点阅读的书目,学校编写导读提纲,印发阅读思考题以及作者的观点,然后要求教师依据问题阅读,以问题促阅读、促理解、促思考、促实践。
  五是举办“开心书会”。紧扣愉悦身心的主旨,基层学校先后组织了“好书推荐”,交流“读后一得”,介绍“我喜欢的一本书”等治动,实现共享资源。
  六是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让参与阅读的师生有了共同语言,在反复的阅读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体味不同角度的思考,学会了理解与沟通,发展了认知与思维。
  七是组织“读书大看台”展示。即区、学校通过展读书笔记(博客),评书香班级,选师生书迷等活动来激发师生的阅读成就感。
  四、注重教师读书方法的引导
  高效的阅读往往是通过良好的阅读方法来实现。我们在学习借鉴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学校和广大教师选用。
  一是任务式读书法。即让教师带着任务进行阅读,学校组织评价与反馈,以此提高教师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二是问题式读书法。教师带着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走进相关书籍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渠道,再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三是研究式读书法。教师围绕自己感兴趣的教育专题或研究课题,阅读相关理论,分析实践现状,借鉴他人经验,指导自己实践
  四是备课式读书法。阅读中,我们指导教师像备课那样,学会概括书中的主要观点,学会把握精髓,善于传播阅读的信息,同时融入自己的体悟和见解,让自己的思想走向深刻。
  五是休闲式阅读。一种缘于兴趣和爱好的广泛阅读,有利于增长见识,常有意料之外的启发和收获。
  六是人文式阅读。读、背一些经典诗词、美文,使自身“回归感性”,丰富人文情怀,形成宽广的胸襟和审美视野,修炼人格。
  五、致力校长阅读意识的引领
  教师读书工作的推进与校长的阅读意识密切相关。我们要求校长应致力于培养教师的读书责任心,帮助教师树立起“每天读几页书与每天上好一节课同样重要”的意识。我们在校长中开展了“读书,我为教师做些什么”的专题活动,以促进校长为教师阅读的服务意识。我区的每届教师读书峰会,都要求校长亲自带队参加,还专门设立针对校长的活动板块,让他们感受阅读的力量;我区还建立了教师读书先进集体和读书优秀校长的评选表彰制度,激励校长重视阅读。目前,我区已有4位校长被评选为徐州市优秀读书校长,有16位校长被评选为区优秀读书校长。
  六、打造教师读书峰会的品牌
  我们着力打造了“教师读书峰会”的品牌,使这项旨在推进教师阅读的大型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已经成为我区教师读书文化发展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品牌。“教师读书峰会”每年一届,每届历时6个月,包括策划阶段、发动阶段、交流阶段、展示阶段,分学校活动、分会场活动、主会场活动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策划阶段。峰会前夕,我们组织专项调研,了解对教师阅读内容和活动形式的需求,形成全区的教师读书峰会预案。随后,区教科所再召开优秀读书校长和读书教师代表座谈会,讨论本届峰会预案,确定峰会主题、活动板块等事项,修订方案。最后,形成读书峰会实施方案,上报区教育局分管领导与局委会审批执行。
  二是发动阶段。下发读书峰会实施方案,逐层进行读书峰会的宣传发动,部署读书任务,组建读书峰会筹备组;区教科所选定适合教师阅读的推荐书目,并代办征订;以自愿申报和轮换的方式选定分会场承办单位;对分会场活动板块设置、日程安排、材料征集、典型推荐等相关事项提出原则性意见,确定分会场召集人与组委会成员,并选派区兼职教科研员任分会场联络员;各分会场参与单位协商制订分会场活动方案,进行任务分工,统筹分会场活动;各校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动员教师参与读书活动,推荐读书典型和读书交流材料。
  三是交流阶段。在学校和分会场两个层面,展开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交流各校推荐的读书典型经验和阅读心得等;各校推荐申报区级读书先进个人与集体;区教科所筹备主会场的活动并从基层推荐的资料中选编优秀文稿编辑成册。
  四是展示阶段。由局长总结上年度全区教师读书工作,布置下一年度的教师阅读任务,表彰区级“优秀读书个人”和“优秀读书集体”;展示基层学校和教师创造性的阅读文化和工作经验;邀请专家指导我区的教师阅读工作。
  七年来,全区学校新装备供教师阅读的图书达百万元以上。很多教师真正的爱上了读书,步入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十一五”以来,我区教师承担的市级以上课题数量大幅度增长,其中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1项(其中重点课题6项),市级课题(含个人课题)1270项,先后有5项成果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74项获市优秀个人课题成果奖。近年来,全区千余名教师获得了省、市、区优质课奖,百余位教师获得了各级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10位教师获得了江苏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七年来,我区坚持抓教师读书的创造性做法和经验多次获得市教科所的表扬和推广,开展教师读书峰会的经验相继被《文学选刊·教育文学》、《校长阅刊》和《徐州教育科研》等杂志刊载,一些优秀读书教师的成长经验相继被《中国教育报》、《师道》、《江苏教育》等杂志报道。我区先后在省“新世纪园丁教育论文大赛”、“五四杯论文竞赛”等评选中五次获得优秀组织奖。2011年3月,荣获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教师暑期阅读随笔大赛”组织奖。
  (王勇,徐州市铜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221116)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对康德和牟宗三的圆善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两者对于“最高善”、“圆善”、“圆善论”之根据的不同理解,追溯了背后的原因为各自宗教、思想背景的不同造成双方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准设有所不同,并评判了牟氏对康德圆善论的批判。本文试图论述牟氏对康德的批评根本上并非是哲学性的批判,而是从儒家的立场对康德所所持有的基督教理念不能认同。牟氏并未从根本上认同康德,也未在哲学上驳倒康德,而是通过吸收批
三十岁以前的美,是父母给予:三十岁以后的美,是自己修为。  木心是个老帅哥。看他三十岁的照片和六十岁的照片,都帅气十足,英气逗人。  他曾津津乐道:“我的内行,是吃喝玩乐。我的序就说我是个玩家。”他还不厌其烦地说:“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他甚至还说:“我很想以快乐主义者的身份挤进修道院,和知识精英谈谈,然后,吃好菜,喝好酒。”  他胜人一筹的地方,
沙棘在我国西北部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藏南隆子也有。  2017年初夏的一个傍晚,我来到了海拔4000米的隆子河畔。老家四川自贡,来西藏已经27年的隆子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廖显才指着缠绕着隆子河谷绿色哈达般的沙棘林告诉我说,你别看隆子的沙棘灰头土脸、其貌不扬的,跟错那沙棘的高大挺拔、俊秀青翠没法比,但它在朴实无华中蕴含着顽强的生命力。这里栽下的杨树、柳树,头两年活得好好的,但第三年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沙棘
内容摘要:“教育是充满情感、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激情和灵感,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们一种积极的、充满兴趣的情绪感染,那么,他们内心产生的学习动力将是无限的。体现语文人文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及新课标所特有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融为一体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才能深深吸引孩子们,让课堂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课堂;成为;学习;乐园  新课程改革
普布昌居:格央啦,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  我知道您和《西藏文学》渊源深厚,您的处女作《小镇故事》就是刊发在《西藏文學》上的,作品发表后得到了包括马丽华老师在内的西藏文学前辈作家、编辑的肯定,并因此获得西藏作协首届“新世纪文学奖”,能否请您结合自己的创作成长经历谈谈西藏文学之于西藏作家的意义?  格央:就如您所言,我的处女作发在《西藏文学》上,也获得了首届“新世纪文学奖”。作家的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数学教学目标,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地思考和学习,通过自主探究知识内容,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有效地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和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创设多样化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让他们在趣味
内容摘要:“慕课”“做为教育界的一个新名词,一出现就得到大众的拥护,本文从慕课的起源、内涵、特点和功能四个方面介绍慕课,期待为慕课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慕课起源 慕课内涵 慕课特点 慕课功能  一、慕课的起源  慕课这一术语最初出现在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柯米尔和人文教育研究院的布莱恩?亚历山大在教学实践创新中提出,后经阿萨巴斯卡大学的乔治?西门思与国家研究员斯
内容摘要:教育伴随社会发展,同时也伴随人的一生,教育包含社会、学校、家庭三种教育,它需要的不仅是单一的说教,而是内修精神品质,外练体能技能的过程,内修中的修身、修学使人走向文明与完美,更具昂扬的精神和斗志,外练中体质增强是干事创业的基础,技能掌握成为建功立业的手段,而在劳动创造中生命价值才得以充分展现。内修外练升华人的素养,提高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需不断充实加强。  关键词:教育内修外炼  人类进
内容摘要:语言与思维和文化紧密相联,是社会价值与社会态度的反映。本文采用社会语言学视角,通过中英文中描写女性的语言案例,分析对女性的社会低评价现象,并简单解析了现象背后的原因,指出语言的使用也往往强化了社会对女性的低评价心理,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将会不断缩小。   关键词:语言 社会 女性 低评价   近一个世纪以来,女性地位不断提高。现代文明社会中,女性平等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女
八月初,我去“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浙江西塘避暑。这片典型的江南水乡河汊纵横,造型各异的石桥跨河而立。民居多沿河而建,面对或背靠河道。石条铺设的街道紧挨河岸,河岸亦由工整的石条砌得方方正正,原生态的河水变成了池水,弯腰可掬,亲切可人。街道一侧是家家相接的店铺,一侧是悠然行驶着小船的河道。游人徜徉其间,恬静闲适的感受难以言表。   一天,我正在街头漫步,突然见到河对岸立有一碑:“赵宪初故居”。不由得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