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暑假,为追寻父亲??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70年前的足迹,重走当年红四方面军长征路,我背起行囊从上海出发,踏上了行程。
江油旧时称彰明,是诗人李白的故里,也是我日夜憧憬的家乡。父亲邓志云出生在离城不远的西屏乡八角村,小时候家境贫苦。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来到了这里,年仅12岁的父亲参加了红军,成为31团3营8连的一名“小马倌”。他走后,父亲的双亲和一个弟弟被还乡团逼死了。
我在7月18日到达江油,这天是父亲的忌日,正值“江油市西屏乡荷花节”隆重开幕。是天意,还是巧合?如今家乡建设红红火火,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了。站在村头,望着眼前延绵到远方的路,我想父亲就是从这里起程,离开家乡,越走越远的。我情不自禁地探下身,捧起孕育我血脉的泥土,把它紧贴胸膛,带在了身边。走在历史与现实交错的路上,深感路途的艰辛。我感觉看见了看不见的影子,听见了听不见的声音:父亲和红军队伍正行进在前方,“向前吧,不要回头!”这是父亲的鼓励,我疲劳顿消,精神倍增。
来到松潘草地,望着无垠的原野,不知怎么的,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当年父亲牵着马经过这片水草地时,不幸深陷其中,是秦班长用行军背包垫在身上,硬是把他从泥沼中拉了出来,而秦班长自己却永远陷了下去。这段经历,烙在父亲的心上,不知道多少次给我们讲述。草地啊,你珍藏的不只是先辈的忠骨,还珍藏着一种撼动心魄的力量。
此时,面对着昔日发生过生与死洗礼的水草地,我解读着父亲的人生准则:还在南京汽车制造厂工作时,父亲便几次婉言谢绝厂里为他提级的决定;文革开始后,支援内地建设调入四川汽车制造厂,又数次把晋升工资的机会让给了他人;离休后,义务到厂招待所工作,拖地板,抹桌椅,星期日也不肯休息……父亲生前常对人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我的生命是党和部队给的,是战友用同样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先烈。”
行程中我参观了50多处红军旧址,触摸历史脉搏,感悟历史积淀,父亲曾经讲述过的历史场景与传奇鲜活起来:青林口红军桥,是女红军刘连长鲜血染红的桥;北川红军碑林纪念馆记载了激战千佛山73天的惨烈;小金会师广场的红军塑像,镶刻着红四方面军战士编织袜子、背心作为慰劳品赠送给红一方面军的革命深情;在“红军长征第一街”的哈达铺,有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画面。长征途中常常是一把炒面几人吃,一碗野菜几人分……难怪父亲把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作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他是南京市钓鱼协会会员,每当载鱼而归,都把战利品分送给左邻右舍共享;生活简朴,发现哪位同志有困难,立即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家住在四楼,可他打扫楼梯从顶层的六楼一直扫到底层。我想这点点滴滴、平平凡凡之中都体现了红军的优良传统吧。
翻过梦笔山,走进川主寺,穿行腊子口,抵达会师城。我把沿途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了下来。勤于记笔记,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一生热爱学习,把“人贵有志,学贵有恒,持之以恒,学必有成”作为座右铭。他读到书报上的好句子,总要记在自己装订的本子上;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他离休后成为金陵老年大学的学员,常常带着老花镜,整理笔记到深夜。记得有一年冬季天降暴雪,交通中断。去老年大学有五六站路,母亲和我劝他别去了。但是他踩着半尺来深的积雪步行前往,把我远远地甩在后面,谁可曾想到他正身患肠癌!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姐妹三人都大学或研究生毕业……这次我为一所贫困小学捐款购买了价值1500元的书籍,父亲如果有知,一定会高兴的。
宝塔山招手,延河水微笑,我来到了父亲工作战斗过10年之久的延安。父亲在这里当过电话员、警卫员、通讯排长,当过毛岸英的马夫,多次与毛泽东等人一起在窑洞用餐,经常与朱德总司令打篮球。总司令球艺高超,同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一直亲切地叫我父亲“小胖子”。一次球赛结束后,父亲看见总司令用帽子擦脸上的汗珠便问道:“首长怎么不买条毛巾擦汗呢?”总司令说:“帽子擦汗可有许多好处呢,又当帽子,又当毛巾,既省钱,又省布,这办法好得很。”风趣的话把父亲给逗笑了。
遥望长征路,征程漫漫,便想起父亲与病魔作斗争的那些日子。
父亲晚年肠癌转移患了肝癌,做了几次手术。他躺在洁白的病床上,忍受着癌细胞扩散的剧烈疼痛,为了不让自己呻吟出来,甚至咬破了嘴唇。我心如刀绞,不知道怎样才能减轻他的疼痛。“我没有事,就是有点不舒服。”父亲平静地说着。戎马生涯造就了他的坚毅,他以自己的平静和坦然给家人以安慰。每当病情略为稳定,就要求出院,坚持不肯久住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高干病房,因为“太贵了”。真想象不出父亲那年近古稀、瘦弱重病的躯体里到底蕴藏着怎样顽强的生命力!父亲就是这样一位时刻想着他人,不愿麻烦组织的人。
这一刻,我突然领悟到了,父亲啊,你和你的战友何止是走了上世纪30年代的那次长征,你们以自己的高风亮节,一生一世走长征!你的言行事迹和精神品质永远像一股激流,萦回在我的生命之中。
我骄傲,我自豪,我的父亲是红军!
江油旧时称彰明,是诗人李白的故里,也是我日夜憧憬的家乡。父亲邓志云出生在离城不远的西屏乡八角村,小时候家境贫苦。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来到了这里,年仅12岁的父亲参加了红军,成为31团3营8连的一名“小马倌”。他走后,父亲的双亲和一个弟弟被还乡团逼死了。
我在7月18日到达江油,这天是父亲的忌日,正值“江油市西屏乡荷花节”隆重开幕。是天意,还是巧合?如今家乡建设红红火火,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了。站在村头,望着眼前延绵到远方的路,我想父亲就是从这里起程,离开家乡,越走越远的。我情不自禁地探下身,捧起孕育我血脉的泥土,把它紧贴胸膛,带在了身边。走在历史与现实交错的路上,深感路途的艰辛。我感觉看见了看不见的影子,听见了听不见的声音:父亲和红军队伍正行进在前方,“向前吧,不要回头!”这是父亲的鼓励,我疲劳顿消,精神倍增。
来到松潘草地,望着无垠的原野,不知怎么的,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当年父亲牵着马经过这片水草地时,不幸深陷其中,是秦班长用行军背包垫在身上,硬是把他从泥沼中拉了出来,而秦班长自己却永远陷了下去。这段经历,烙在父亲的心上,不知道多少次给我们讲述。草地啊,你珍藏的不只是先辈的忠骨,还珍藏着一种撼动心魄的力量。
此时,面对着昔日发生过生与死洗礼的水草地,我解读着父亲的人生准则:还在南京汽车制造厂工作时,父亲便几次婉言谢绝厂里为他提级的决定;文革开始后,支援内地建设调入四川汽车制造厂,又数次把晋升工资的机会让给了他人;离休后,义务到厂招待所工作,拖地板,抹桌椅,星期日也不肯休息……父亲生前常对人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我的生命是党和部队给的,是战友用同样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先烈。”
行程中我参观了50多处红军旧址,触摸历史脉搏,感悟历史积淀,父亲曾经讲述过的历史场景与传奇鲜活起来:青林口红军桥,是女红军刘连长鲜血染红的桥;北川红军碑林纪念馆记载了激战千佛山73天的惨烈;小金会师广场的红军塑像,镶刻着红四方面军战士编织袜子、背心作为慰劳品赠送给红一方面军的革命深情;在“红军长征第一街”的哈达铺,有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画面。长征途中常常是一把炒面几人吃,一碗野菜几人分……难怪父亲把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作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他是南京市钓鱼协会会员,每当载鱼而归,都把战利品分送给左邻右舍共享;生活简朴,发现哪位同志有困难,立即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家住在四楼,可他打扫楼梯从顶层的六楼一直扫到底层。我想这点点滴滴、平平凡凡之中都体现了红军的优良传统吧。
翻过梦笔山,走进川主寺,穿行腊子口,抵达会师城。我把沿途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了下来。勤于记笔记,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一生热爱学习,把“人贵有志,学贵有恒,持之以恒,学必有成”作为座右铭。他读到书报上的好句子,总要记在自己装订的本子上;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他离休后成为金陵老年大学的学员,常常带着老花镜,整理笔记到深夜。记得有一年冬季天降暴雪,交通中断。去老年大学有五六站路,母亲和我劝他别去了。但是他踩着半尺来深的积雪步行前往,把我远远地甩在后面,谁可曾想到他正身患肠癌!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姐妹三人都大学或研究生毕业……这次我为一所贫困小学捐款购买了价值1500元的书籍,父亲如果有知,一定会高兴的。
宝塔山招手,延河水微笑,我来到了父亲工作战斗过10年之久的延安。父亲在这里当过电话员、警卫员、通讯排长,当过毛岸英的马夫,多次与毛泽东等人一起在窑洞用餐,经常与朱德总司令打篮球。总司令球艺高超,同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一直亲切地叫我父亲“小胖子”。一次球赛结束后,父亲看见总司令用帽子擦脸上的汗珠便问道:“首长怎么不买条毛巾擦汗呢?”总司令说:“帽子擦汗可有许多好处呢,又当帽子,又当毛巾,既省钱,又省布,这办法好得很。”风趣的话把父亲给逗笑了。
遥望长征路,征程漫漫,便想起父亲与病魔作斗争的那些日子。
父亲晚年肠癌转移患了肝癌,做了几次手术。他躺在洁白的病床上,忍受着癌细胞扩散的剧烈疼痛,为了不让自己呻吟出来,甚至咬破了嘴唇。我心如刀绞,不知道怎样才能减轻他的疼痛。“我没有事,就是有点不舒服。”父亲平静地说着。戎马生涯造就了他的坚毅,他以自己的平静和坦然给家人以安慰。每当病情略为稳定,就要求出院,坚持不肯久住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高干病房,因为“太贵了”。真想象不出父亲那年近古稀、瘦弱重病的躯体里到底蕴藏着怎样顽强的生命力!父亲就是这样一位时刻想着他人,不愿麻烦组织的人。
这一刻,我突然领悟到了,父亲啊,你和你的战友何止是走了上世纪30年代的那次长征,你们以自己的高风亮节,一生一世走长征!你的言行事迹和精神品质永远像一股激流,萦回在我的生命之中。
我骄傲,我自豪,我的父亲是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