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影响它的因素有几方面。我们读书,“阅读”、“理解”,不仅是为获得某些知识和技能,但最终是为获得精神的生长。
关键词:影响;阅读;因素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知的是文章的字、词、句子、段落、课文等。只有在逐步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后,才能理解全篇文章的中心意思,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首先面对的是对字、词、句的感知与理解。
言语的理解也建立在对句子的掌握上。句子是词按一定语法规律连接而成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的语言单位。理解句子既要掌握词义,也要掌握语法,一个句子中语法不同,词义就不同。语调、重音、停顿和词序都是语法的表达手段,他们都影响句子的理解。同样一句话,用叙述的语调和疑问语调说出来,表达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如“他喜欢诗歌。”“他喜欢诗歌?”由于音响间歇造成的句子间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可以把句子结构分成许多组不同的停顿会引起句子意义的改变。如众所同知的断名笑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主人将此名断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此例是巧妙运用句子停顿造成句子语义曲解的典型,也说明了句型变化后的语义区别。
词序也是现代汉语中表示语法的重要手段。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词序是主、谓、宾次序,如“我爱祖国”。在汉语中语法是用词而不是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的,如“军爱民”和“民爱军”是三个同样的词,但词序不同,意义就不同。
阅读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它不仅包括对书面言语材料的正确感与理解,而且还与人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有关。人们阅读活动要有阅读动机,而阅读速度,人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都影响阅读中的理解,通过阅读理解后的内容又增加和补充了人们原有的知识经验,这些经验甚至影响到读者个性发展。阅读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影响它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是阅读动机。没有阅读动机就不可能有阅读行为。阅读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书面言语的理解与掌握。阅读动机包括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外部短暂诱因引起的阅读行为,如为了得到赞扬,为了得到好分数等。内在动机则是内部诱因引起的阅读行为,在内在动机推动下的学生阅读是为了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一门技能。一般说来,内在动机推动下的阅读效果优于钻研动机推动下的阅读。
其次是阅读环境。包括家庭阅读环境和学校阅读环境、社会环境等。
家庭是儿童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孩子在独立前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因此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家庭阅读环境对孩子阅读行为也有影响。家庭提供阅读环境主动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提供一定数量的书籍。研究证实,家庭中有相当数量的阅读书籍与儿童阅读能力有直接关系。家中阅读材料较多是儿童较早获得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父母参与阅读。父母的阅读行为及态度对孩子有榜样与激励作用,影响儿童的成就定向。一般知识分子家庭,大人爱阅读,藏书量较多,儿童也容易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父母参与阅读,可以让儿童感觉到父母在支持他的阅读行为,可以与父母沟通,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提高阅读效果。有关研究表明:父母把材料读给孩子听以及提供阅读材料都影响儿童阅读能力提高。
学校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在这里学生主要学习的是间接经验,借助的主要手段也是听讲和阅读。因此学校阅读环境好坏影响其对知识掌握。在学校中,学生对待阅读的态度不同,阅读成绩也不同,一般说来,阅读态度积极的学生,成绩较好,而对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特征,令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学生阅读态度较为积极。
教师的期望和学校的阅读风气也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教师的期望也影响着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业进步。佩拉德賴1969年曾把两种不同教师教育下的学生阅读成绩进行了比较。其中一组教师认为男孩和女孩学好阅读成绩进行了比较。其中一组教师认为女孩子学好阅读的可能性要比男孩大。这两组学生的阅读成绩在9月份没有什么差异,但到次年5月份,第二组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子比男孩子学得好,与教师的期望一致。可见,教师的态度对学生阅读有多么大的影响。
学校给学生创造一个阅读气氛也是必要的。一般学生的自制力还是较差,如果学校支持全校师生阅读行为,经常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并予以奖励,孩子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
第三是阅读材料。不同题裁的阅读材料阅读难度是不一样的。艺术性强的文章,如小说、故事等有情节,有人物,在阅读中可以参与自己想象,这类文章容易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散文、诗歌由于情感真挚、语言简炼、押韵等也容易理解。阅读较难的题裁是抽象的说明文和论说文,它需要读者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理解。
阅读材料也具有年龄差异。小学生喜欢阅读童话、寓言、故事。
第四是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是衡量一个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语言文字感知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单位材料(一个字母或一个字、一个标准句、一篇文章)阅读时间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阅读单位材料数量来表示。
据观察,学生在阅读时,眼球随阅读的进程忽动忽停,眼不动的瞬间称“眼停”,只有眼停时学生才能看清楚字词,阅读材料容易,眼停时间就少。
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阅读速度也有影响。熟悉的材料由于字词、语度较熟悉,可以进行整体性阅读,阅读速度比生疏的材料阅读要快。
我们读书,“阅读”、“理解”,不仅是为获得某些知识和技能,但最终是为获得精神的生长。阅读使我们改变了自己的精神,我们不仅获得了新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改造了我们自己。阅读帮助我们进入新的精神状态,成为有别于“前我”的新人。
参考文献
[1]苏立康.漫谈阅读和高效阅读[J].人民教育,2011,15.
关键词:影响;阅读;因素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知的是文章的字、词、句子、段落、课文等。只有在逐步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后,才能理解全篇文章的中心意思,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首先面对的是对字、词、句的感知与理解。
言语的理解也建立在对句子的掌握上。句子是词按一定语法规律连接而成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的语言单位。理解句子既要掌握词义,也要掌握语法,一个句子中语法不同,词义就不同。语调、重音、停顿和词序都是语法的表达手段,他们都影响句子的理解。同样一句话,用叙述的语调和疑问语调说出来,表达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如“他喜欢诗歌。”“他喜欢诗歌?”由于音响间歇造成的句子间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可以把句子结构分成许多组不同的停顿会引起句子意义的改变。如众所同知的断名笑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主人将此名断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此例是巧妙运用句子停顿造成句子语义曲解的典型,也说明了句型变化后的语义区别。
词序也是现代汉语中表示语法的重要手段。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词序是主、谓、宾次序,如“我爱祖国”。在汉语中语法是用词而不是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的,如“军爱民”和“民爱军”是三个同样的词,但词序不同,意义就不同。
阅读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它不仅包括对书面言语材料的正确感与理解,而且还与人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有关。人们阅读活动要有阅读动机,而阅读速度,人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都影响阅读中的理解,通过阅读理解后的内容又增加和补充了人们原有的知识经验,这些经验甚至影响到读者个性发展。阅读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影响它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是阅读动机。没有阅读动机就不可能有阅读行为。阅读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书面言语的理解与掌握。阅读动机包括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外部短暂诱因引起的阅读行为,如为了得到赞扬,为了得到好分数等。内在动机则是内部诱因引起的阅读行为,在内在动机推动下的学生阅读是为了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一门技能。一般说来,内在动机推动下的阅读效果优于钻研动机推动下的阅读。
其次是阅读环境。包括家庭阅读环境和学校阅读环境、社会环境等。
家庭是儿童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孩子在独立前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因此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家庭阅读环境对孩子阅读行为也有影响。家庭提供阅读环境主动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提供一定数量的书籍。研究证实,家庭中有相当数量的阅读书籍与儿童阅读能力有直接关系。家中阅读材料较多是儿童较早获得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父母参与阅读。父母的阅读行为及态度对孩子有榜样与激励作用,影响儿童的成就定向。一般知识分子家庭,大人爱阅读,藏书量较多,儿童也容易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父母参与阅读,可以让儿童感觉到父母在支持他的阅读行为,可以与父母沟通,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提高阅读效果。有关研究表明:父母把材料读给孩子听以及提供阅读材料都影响儿童阅读能力提高。
学校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在这里学生主要学习的是间接经验,借助的主要手段也是听讲和阅读。因此学校阅读环境好坏影响其对知识掌握。在学校中,学生对待阅读的态度不同,阅读成绩也不同,一般说来,阅读态度积极的学生,成绩较好,而对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特征,令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学生阅读态度较为积极。
教师的期望和学校的阅读风气也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教师的期望也影响着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业进步。佩拉德賴1969年曾把两种不同教师教育下的学生阅读成绩进行了比较。其中一组教师认为男孩和女孩学好阅读成绩进行了比较。其中一组教师认为女孩子学好阅读的可能性要比男孩大。这两组学生的阅读成绩在9月份没有什么差异,但到次年5月份,第二组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子比男孩子学得好,与教师的期望一致。可见,教师的态度对学生阅读有多么大的影响。
学校给学生创造一个阅读气氛也是必要的。一般学生的自制力还是较差,如果学校支持全校师生阅读行为,经常组织一些读书活动并予以奖励,孩子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
第三是阅读材料。不同题裁的阅读材料阅读难度是不一样的。艺术性强的文章,如小说、故事等有情节,有人物,在阅读中可以参与自己想象,这类文章容易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散文、诗歌由于情感真挚、语言简炼、押韵等也容易理解。阅读较难的题裁是抽象的说明文和论说文,它需要读者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理解。
阅读材料也具有年龄差异。小学生喜欢阅读童话、寓言、故事。
第四是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是衡量一个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语言文字感知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单位材料(一个字母或一个字、一个标准句、一篇文章)阅读时间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阅读单位材料数量来表示。
据观察,学生在阅读时,眼球随阅读的进程忽动忽停,眼不动的瞬间称“眼停”,只有眼停时学生才能看清楚字词,阅读材料容易,眼停时间就少。
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阅读速度也有影响。熟悉的材料由于字词、语度较熟悉,可以进行整体性阅读,阅读速度比生疏的材料阅读要快。
我们读书,“阅读”、“理解”,不仅是为获得某些知识和技能,但最终是为获得精神的生长。阅读使我们改变了自己的精神,我们不仅获得了新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改造了我们自己。阅读帮助我们进入新的精神状态,成为有别于“前我”的新人。
参考文献
[1]苏立康.漫谈阅读和高效阅读[J].人民教育,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