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视域下的中高职贯通语文应用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7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为了可以更好的顺应中高职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在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中,语文课程作为中高职贯通教育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应该将中高职贯通模式贯穿于整个语文教育教学中,可以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基于此,本文尝试用“活动理论”这一新的视角,来探析中高职贯通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活动理论 中高职贯通 语文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052-02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当前中高职贯通教学模式已成为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新趋势,其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中高职贯通模式的构建是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中高职贯通与活动理论的意义
  中高职贯通衔接与传统的“3+2”培养模式相比较,其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性,它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将叠加式的“3+2”培养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革新,其类似于“化学变化”,教师对中高职教材进行深入的探析,通过对课程进行全面的革新,编写校本教材,以此来对学生的全部课程进行更科学、合理地编排,加强学生的实训课程,实施实训+理论的教学模式以及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不仅缩短了一年教学时间,还实现了中高职全部课程的良好衔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学得更扎实,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所学专业的职业意义,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是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活动理论主要是对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进行研究,是当代社会、教育、商业心理学等领域的重要的理论框架。构成活动系统主要的六个要素是主体、客体、中介、共同体、分工和规则。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习活动是以“活动”为表现形式、促进学习者学习为目的,其包含了丰富的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参与,并借助工具中介,以此来实现活动理论共同体的有效融合,促进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得到相应的提升与革新,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的获取学习经验,构建一个实践性知识体系,在活动理论视域下,实现学习的分享、交流与反思,不断提高学生们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企业真正急需的人才。
  2.中高职贯通模式下语文学科现状
  首先是学校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偏低,其次是中职院校学生先前语文水平差距大,学习兴趣不高,再就是现代职业院校的语文教材落后,中高职贯通背景下的“语文”教材不符合要求,最后就是教师教学模式陈旧、素质低下、创新能力偏低。
  3.活动理论视域下的中高职贯通语文教学措施
  为了更好的将中高职贯通模式贯穿于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找准语文学科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位置,发挥其最大的应用价值,以下就对活动理论视域下的中高职贯通语文教学展开研究与探讨,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做好中高职贯通衔接。
  3.1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习活动就是以“活动”为表现形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特性,开展一系列的课外与课堂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最大潜能。
  3.2教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教师是学生们的指导者,直接性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对待工作与事业的态度,在语文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想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就必须要先从自身做起,做到不断学习与自我提升,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教学能力,革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与意识,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合作意识、敬业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
  3.3编写一套应用性、逻辑性较强的语文教材
  依照现代职业教学中高职贯通的模式特点,编写一套符合现代需求的语文教材,以遵循专业人才的心理发展规律,将人文性、职业性、实用性、现代性、简单化新等诸多的原则进行更科学、合理的编排,依照现代职业教育的专业特点,量身定做一套应用性、逻辑性较强的语文教材,做到在教学重点、内容、方法的相互融合,突出职教特色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使其能夠与中高职贯通体系完全符合。
  结语
  综上所述,在活动理论视域下,语文课程作为人文性、工具性、实用性相交融的文化基础课程,只有充分的挖掘语文教学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推动我国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珊.武汉城市圈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2]高柏馨.中职语文的基本素养与学习力:相依与迁移[J].文教资料,2015(20):38-39,41.
其他文献
【摘要】县级电大在人才培养以培养符合本地区人才需求为出发点,这就给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创造了前提条件。而双方合作办学既符合各方发展需要,也能实现各方共赢。本文首先指出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对合作办学的需求,分析了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的现状,并提出现阶段县级电大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县级电大 企事业单位 合作办学 需求  【中图分类号】G7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20-01  在高中数学解题中数形结合是一种有效的重要思想和方法。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同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巧妙地将数量与图形进行转化以解决数学问题。下面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数形结合在函数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1.借助数形转化关系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函数概念  高中数学教师设计函数概念课程时,应引导
期刊
【摘要】英语不仅是一门人文性语言,更是一种工具性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具备英语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受企业关注。鉴于此,本文对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 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03-02  在职业院校英语教
期刊
【摘要】在高中阶段,学生能够更好的积累英语知识,锻炼写作能力,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教师引进全新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高中英语写作的现状与原因,通过对翻转课堂的可行性阐述、英语写作教学设计的探究,深入分析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的应用实证,旨在能够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英语 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对LH市10所小学的调查研究表明,拓展性课程实践已在LH市各小学全面实施。但在课程开发上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学校层面缺少整体的课程规划;具体的课程开发对学生需求考虑不够,也缺少课程纲要。这些问题的存在有意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校长和教师的课程规划和课程开发专项培训;学校要明确要求,关注“学生需要什么”,城区与乡镇小学加强交流。  【关键词】小学拓展性课
期刊
【摘要】本文以选修课《数学与设计》为例,探讨数学文化在数学与设计结合中的渗透。  【关键词】数学文化 设计 数学思维 创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17-01  随着各高等院校学科的蓬勃发展,课程设置得越来越具有科学观、发展观。本校近几年在全校公选课基础上选出了作为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
期刊
【中圖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13-01  In our daily life sometime people are likely to say what they mean directl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occasions that people may use indirect utterance
期刊
【摘要】高校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在充分把握雷锋精神内涵基础上,把雷锋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结合,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扎实的课程社会实践,能充分实现雷锋精神导航、对标的教学价值,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雷锋精神 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湖南省教育工委立项“基于学习动因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研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及逻辑思维。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们必须要采取新的举措,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改革方法,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方法展开分析研究,针对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出有效的创新举措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
期刊
【摘要】美德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参照精神病学分类模式,力图将美德和性格优势与人们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激发人类最大潜能的发挥,帮助人们实现完美人生。积极心理学对美德的研究及其成果,体现了积极心理学对人完整性及社会性的认识,从而使得美德成为心理学合法的研究对象,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涵。积极心理学的美德研究缺乏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美德及性格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