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民
1962年生,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人,艺名寅冬、维民,斋号崇古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平遥文房刻铜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96年以传统刻铜技艺为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练,金石书法、传统绘画、人物肖像等形式,皆能以刻铜表现,以刀代笔,得心应手,达到了虽刻犹写的境界。
刻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一种传统手艺,“技必与艺融,艺必因技彰”。具体刻铜手头上的技艺是比较容易学到的,以画稿摹样、照葫芦画瓢,细心点的人都能做到,但是要想刻出一件具有一定艺术品味的作品是不那么容易的,刻铜者必须在娴熟的刀工外,还得具备深厚的书法绘画功夫和丰富的艺术学养及艺术创造力。
喜欢画画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也不例外,小的时候,会用墙缝中的石灰块,在墙上画小动物、手枪等。有一次,和小朋友们在院里玩,我在墙上画了个小公鸡,正好有个阿姨路过看见,她停下脚步,认真地看了会说,小朋友画的真不错。阿姨在那么多小朋友面前夸奖肯定我,这让我高兴了好久,也是我更加喜欢上绘画的一个来由吧。初中时,经我爷爷的老友引见认识了县文化馆的美术老师闫玠老师,假期我常带上自己的图画去找老师指点,这使我的绘画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学到了很多绘画理论知识,其间我临摹了很多绘画作品和画谱,如《三国演义》连环画、《芥子园画谱》等等。
高中毕业时,恰逢我县推光漆器厂招收画工学员,我以仕女人物绘画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进厂后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薜生金的传授和指教,我便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喜爱。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我就可上产品做漆器上的描金彩绘了,漆器绘画就像似中国画中的工笔画,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皆如是,这对我以后的刻铜作品风格影响很大。
我的刻铜之事开始是与我的古玩收藏朋友有关,朋友的收藏品多是些金属之物,如锡器、铁器、铜器等,铜器居多,又如熏香炉、水烟袋、旱烟斗等,其中还有不少的素墨盒。朋友知我能绘画,问我是否可在素铜器上搞点图案,使得器物更完美。出于好奇新鲜我便允了此事,我的绘画是没有问题的,可怎样把绘画图案弄上铜器是个难题,无从下手,也沒师傅可问,只能自己琢磨。朋友又拿来有錾刻图案的铜器让我作参考,我仔细研究,用放大镜观察,心中有了路数,便下手开始了我的刻铜之事。“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过后则利索。”说时容易做时难,当时刻铜刀具无处可买、无处定制,只能自己想办法。万事开头难啊!我试用了好多钢材,最终还是数工厂车间废弃的绞刀丝锥的钢材最好。
中国古代学书画者,皆是从临摹、描红、临帖开始的,我的刻铜也是从摹仿古代名家高手的作品起步的,也可以说是继承传统吧,但是继承还须发展创新,一味的摹仿是没出路的。“学贵以专,方可有成。”早年在漆器厂学过工笔画,我将其与刻铜结合在一起,工笔白描《八十七神仙卷》就是用刻铜展示线条功夫的最好范本。人物肖像刻法也能将西方素描与中国画白描进行很好的融合。偏重于工笔人物也许是我从事过工艺美术的原故吧。
“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刻铜是我的最爱,也是我的生活,我为我的爱好乐此不疲,我为我的生活努力奋进!
1962年生,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人,艺名寅冬、维民,斋号崇古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平遥文房刻铜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96年以传统刻铜技艺为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练,金石书法、传统绘画、人物肖像等形式,皆能以刻铜表现,以刀代笔,得心应手,达到了虽刻犹写的境界。
刻铜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一种传统手艺,“技必与艺融,艺必因技彰”。具体刻铜手头上的技艺是比较容易学到的,以画稿摹样、照葫芦画瓢,细心点的人都能做到,但是要想刻出一件具有一定艺术品味的作品是不那么容易的,刻铜者必须在娴熟的刀工外,还得具备深厚的书法绘画功夫和丰富的艺术学养及艺术创造力。
喜欢画画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也不例外,小的时候,会用墙缝中的石灰块,在墙上画小动物、手枪等。有一次,和小朋友们在院里玩,我在墙上画了个小公鸡,正好有个阿姨路过看见,她停下脚步,认真地看了会说,小朋友画的真不错。阿姨在那么多小朋友面前夸奖肯定我,这让我高兴了好久,也是我更加喜欢上绘画的一个来由吧。初中时,经我爷爷的老友引见认识了县文化馆的美术老师闫玠老师,假期我常带上自己的图画去找老师指点,这使我的绘画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学到了很多绘画理论知识,其间我临摹了很多绘画作品和画谱,如《三国演义》连环画、《芥子园画谱》等等。
高中毕业时,恰逢我县推光漆器厂招收画工学员,我以仕女人物绘画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进厂后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薜生金的传授和指教,我便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喜爱。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我就可上产品做漆器上的描金彩绘了,漆器绘画就像似中国画中的工笔画,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皆如是,这对我以后的刻铜作品风格影响很大。
我的刻铜之事开始是与我的古玩收藏朋友有关,朋友的收藏品多是些金属之物,如锡器、铁器、铜器等,铜器居多,又如熏香炉、水烟袋、旱烟斗等,其中还有不少的素墨盒。朋友知我能绘画,问我是否可在素铜器上搞点图案,使得器物更完美。出于好奇新鲜我便允了此事,我的绘画是没有问题的,可怎样把绘画图案弄上铜器是个难题,无从下手,也沒师傅可问,只能自己琢磨。朋友又拿来有錾刻图案的铜器让我作参考,我仔细研究,用放大镜观察,心中有了路数,便下手开始了我的刻铜之事。“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过后则利索。”说时容易做时难,当时刻铜刀具无处可买、无处定制,只能自己想办法。万事开头难啊!我试用了好多钢材,最终还是数工厂车间废弃的绞刀丝锥的钢材最好。
中国古代学书画者,皆是从临摹、描红、临帖开始的,我的刻铜也是从摹仿古代名家高手的作品起步的,也可以说是继承传统吧,但是继承还须发展创新,一味的摹仿是没出路的。“学贵以专,方可有成。”早年在漆器厂学过工笔画,我将其与刻铜结合在一起,工笔白描《八十七神仙卷》就是用刻铜展示线条功夫的最好范本。人物肖像刻法也能将西方素描与中国画白描进行很好的融合。偏重于工笔人物也许是我从事过工艺美术的原故吧。
“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刻铜是我的最爱,也是我的生活,我为我的爱好乐此不疲,我为我的生活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