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几何综合题的解法是数学考试中的一个难点。近年来,数学试卷的字符数逐年增加,为了提高数学解题质量,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取最有效的信息,从而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综合考查能力
关键词:小学;空间与图形;审题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空间和图形知识的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相对较差,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想象的空间,然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审题不清的原因
其一,太着急,不能静下心来审题。因为这道题出现在学生的试卷上并且学生在做这道题时,考试时间已经过了三分之二,时间比较紧迫,所以学生很急躁,不能静下心来审题,所以導致审题不清。其二,自觉放弃。根据以往的考试经验,这道题目的难度叫法,做的可能性不大,在潜意识里已经随便答了,能拿到一两分就不错了,所以学生没有仔细审题。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一段文字读完后,试卷上没有任何痕迹,图形也很干净,这样就很难提高他们的做题能力。其三,阅读能力差。他们往往认为所有的文字都很重要,不会提取有效信息。太过粗心,忽略了一些关键词。如:射线、线段等。数形结合能力较弱。如果老师不引导,他们就不会自觉地用图来理解问题。
二、提升审题能力的策略
1.多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其一,要调整学生的心态。在考场上,由于时间有限,题量大,要求基本题型一次性解决,既快又准,保证做对。这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琢磨下面的题目,而不是匆匆忙忙、悠悠闲闲的复习;其二,要增强学生的信心。老师要在课前给予鼓励和指导。根据近几年的考试要求,整体题目比以前更容易变化,更容易。告诉学生虽然是图形题,但也可以画一画,量一量,观察观察再得分。另外,告诉学生特殊情况下的证明方式一定要分析,因为这往往会为下一题的证明方式做准备。其三,增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平时要做好难度较大的准备,多看多练,不管是课上还是课后都要有一定量的阅读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首先,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阅读图形类的题目时,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漏掉任何一个字,每读一句都要理解表达的意思,做到手、眼、心合一;养成画关键词的习惯。一定要引导圈出或画出重要的条件,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养成画图的习惯。将已知条件用各种标记标注在图形上,这样就让题目更加直观明了,便于学生继续分析解题思路。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反复读题的习惯,当学生在分析思路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教师要重新读题,检查是否使用了所有的已知条件,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用铅笔画图的习惯。
最后,养成再次根据题意做标记的好习惯。一道图形题目往往是由多个小题组成的,涉及多个知识点,往往在分析上一道题的解题过程中,会遗忘暂时用不到的公式算法,如果重新思考,会阻碍下一道小题的分析。这时,不妨提前读题,根据题目在卷面写出全部可能会用到的公式,再读图,进行计算,这有助于分析解体思路,提高解题速度。
3.审题做法指导
首先,考察条件和目标。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把已知的条件画出来,圈出要求,确定题目是要画出来,还是要找出线段的长度,还是要证明出来。具体做法如下:读一句话,在图上标一次。在审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出隐藏在已知图形中的信息,如垂直角、公共角、公共边等。这些信息往往是突破难点的抓手,可以把已知和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其次,考察条件的给定和问题的转化。要解决一道几何综合题,除了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会联想、转化和转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信息上,而是要对给定的条件进行开发,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等,通过这些条件排除错误选项,得到正确答案。总之,通过条件的制定和结论的转化,可以逐步接近已知和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最后,科学的安排练习的时间。课堂上要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如果课堂时间不够来讲解一个问题,教师就要找出重点问题,看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解题的思路与途径,并且教师还要重视家庭作业。教师实践表明,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题目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作用,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众所周知,图形的考试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这期间,教师需要不断耐心地给予正确的考题指导,而学生需要做到听懂、记住、落实、反复练习,再加上丰富的知识储备,最终才能真正达到通过认真审题再解决图形与空间这种题目的,从而在数学学习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罗鸣亮.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7-59.
[2]林琴.巧用画图策略解决小学数学问题[J]. 福建教育,2015(3)
关键词:小学;空间与图形;审题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空间和图形知识的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相对较差,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想象的空间,然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审题不清的原因
其一,太着急,不能静下心来审题。因为这道题出现在学生的试卷上并且学生在做这道题时,考试时间已经过了三分之二,时间比较紧迫,所以学生很急躁,不能静下心来审题,所以導致审题不清。其二,自觉放弃。根据以往的考试经验,这道题目的难度叫法,做的可能性不大,在潜意识里已经随便答了,能拿到一两分就不错了,所以学生没有仔细审题。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一段文字读完后,试卷上没有任何痕迹,图形也很干净,这样就很难提高他们的做题能力。其三,阅读能力差。他们往往认为所有的文字都很重要,不会提取有效信息。太过粗心,忽略了一些关键词。如:射线、线段等。数形结合能力较弱。如果老师不引导,他们就不会自觉地用图来理解问题。
二、提升审题能力的策略
1.多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其一,要调整学生的心态。在考场上,由于时间有限,题量大,要求基本题型一次性解决,既快又准,保证做对。这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琢磨下面的题目,而不是匆匆忙忙、悠悠闲闲的复习;其二,要增强学生的信心。老师要在课前给予鼓励和指导。根据近几年的考试要求,整体题目比以前更容易变化,更容易。告诉学生虽然是图形题,但也可以画一画,量一量,观察观察再得分。另外,告诉学生特殊情况下的证明方式一定要分析,因为这往往会为下一题的证明方式做准备。其三,增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平时要做好难度较大的准备,多看多练,不管是课上还是课后都要有一定量的阅读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首先,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阅读图形类的题目时,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漏掉任何一个字,每读一句都要理解表达的意思,做到手、眼、心合一;养成画关键词的习惯。一定要引导圈出或画出重要的条件,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养成画图的习惯。将已知条件用各种标记标注在图形上,这样就让题目更加直观明了,便于学生继续分析解题思路。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反复读题的习惯,当学生在分析思路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教师要重新读题,检查是否使用了所有的已知条件,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用铅笔画图的习惯。
最后,养成再次根据题意做标记的好习惯。一道图形题目往往是由多个小题组成的,涉及多个知识点,往往在分析上一道题的解题过程中,会遗忘暂时用不到的公式算法,如果重新思考,会阻碍下一道小题的分析。这时,不妨提前读题,根据题目在卷面写出全部可能会用到的公式,再读图,进行计算,这有助于分析解体思路,提高解题速度。
3.审题做法指导
首先,考察条件和目标。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把已知的条件画出来,圈出要求,确定题目是要画出来,还是要找出线段的长度,还是要证明出来。具体做法如下:读一句话,在图上标一次。在审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出隐藏在已知图形中的信息,如垂直角、公共角、公共边等。这些信息往往是突破难点的抓手,可以把已知和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其次,考察条件的给定和问题的转化。要解决一道几何综合题,除了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会联想、转化和转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信息上,而是要对给定的条件进行开发,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等,通过这些条件排除错误选项,得到正确答案。总之,通过条件的制定和结论的转化,可以逐步接近已知和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最后,科学的安排练习的时间。课堂上要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如果课堂时间不够来讲解一个问题,教师就要找出重点问题,看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解题的思路与途径,并且教师还要重视家庭作业。教师实践表明,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题目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作用,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众所周知,图形的考试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这期间,教师需要不断耐心地给予正确的考题指导,而学生需要做到听懂、记住、落实、反复练习,再加上丰富的知识储备,最终才能真正达到通过认真审题再解决图形与空间这种题目的,从而在数学学习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罗鸣亮.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7-59.
[2]林琴.巧用画图策略解决小学数学问题[J]. 福建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