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即,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性,探索有效历史教学将成为经典。充分发挥科代表的作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机动设计教案,适应新课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发挥学生主动性,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更是关键。
【关键词】主动性科代表学情有效历史教学
今年秋季,新课改将在我区全面铺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性,探索有效历史教学将成为经典。古人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富兰克林也说“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近几年我校为适应新课改进行了课堂改革,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本人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现把近两年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以期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指教。
一、充分发挥科代表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思路第二点就明确提出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而科代表是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充分发挥科代表的作用,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意想不到的实效。近两年我们借助科代表,有效激发了班级学生的主动性。
1、重视科代表的选拔,以少带多。要充分发挥科代表的作用,首当其冲就要选拔好科代表。现在各班的班团干基本由民选产生,我们的科代表也在自愿原则下参与民选。自愿原则,确保科代表的主动性;民选产生,确保科代表的带动作用发挥。当然科代表的最终确定还需要教师的参与,把积极主动、责任心强、胆大心细的科代表选出。我们的科代表不一定是历史学科的带头人,但一定是历史学科的组织领导者,为充分发挥科代表的作用,以少带多,激发班级学生主动性做好准备。
2、明确科代表的职责,加强培训。选好科代表后就要明确科代表的职责,加强对科代表的培训。我们是这样做的,每月召开一次年级科代表会议进行集中培训,每周约见班科代表一次进行个别培训,在培训中明确科代表的职责,并交流工作方法和技巧。所谓的职责首先和其他学科一样,上传下达,发挥桥梁作用,更重要的是组织教学,发挥主导作用。我们给科代表提供了一个历史课堂模式:领读5分钟——安排自学10分钟——交教师解析15分钟——组织讨论、练习10分钟。刚开始有些难,半个学期基本就适应了,有的班级甚至可以做到老师上课一个样,没有老师上课也一个样,科代表自行组织课堂。
3、肯定科代表的成绩,时常鼓励。人类行为学家约翰
?偊b 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为激发科代表的主动性,带动全班学生,我们每月进行一次全年级的总结表彰会议,并组织科代表进行经验交流。日常我们的教师见到各个班级的科代表时也会肯定科代表的成就,口头赞美一番,对授课班级的科代表更是时常鼓励。在我们的肯定和鼓励下,几乎所有班级的科代表表现都很突出,通过科代表带动了班级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机动设计教案,适应新课改
1、以人为本,先备学生。传统的历史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无意中把他们的大脑当成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巨大的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觉得历史令人厌烦。新课改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教师要明确学生不是提着一只碗来等着老师倒水的,学生要参与到教学中,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意义。而“以人为本”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预知语言材料,创设语言情景,探寻语言知识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打破传统,先 “备学生”,充分了解学情,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总之,教师备课时要替学生换位思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
2、熟悉教材,机动设计教案,巧妙设疑。任何的课程要达到预期的进行效果都要熟悉教材,这里强调的是机动设计教案,特别设疑。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巧妙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探究知识,乐在其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埋伏,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历史概念、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强度,不能过于单调,叫学生回答“是”与“不是”,但也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缺乏思考基础,从而无所适从,茫然不解。我们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就一节课提出两三个备选问题,再集体定夺。
三、发挥学生主动性,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备好学情,备好教材后,组织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我们是这样做的:
1、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选定小组合作交流模式,把班级学生按不同层次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每组实力相对均衡。每节我们都留时间给小组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能在组内解决的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提交全班解决。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以往我们强调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学生很难理解,在我们的小组讨论学习中有学生问“孙中山为何经常远走海外?”并在全班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并非避难,主要是募资,从而理解了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以往的难点就解决了。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协调能力。
2、把竞争引进课堂。争强好胜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班级内要组织小组竞争,年级内要组织班级竞争,通过竞争促进发展。
3、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积极良好的教学情景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把师生的生活、智慧、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真实地引入教学,通过语言、动作、情绪、画面、音乐、多媒体等烘托气氛,感染学生,引起师生共鸣。如:《新中国的成立》一节我们给学生播放了电影《建国大业》中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片段,再请学生演绎开国大典时毛主席的宣告,学生对此印象深刻,新中国成立的准备工作了然于心,做练习时也就胸有成竹了,爱国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古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新形势下已经不能适应了。新课改要求我们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以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作为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性,探索有效历史教学,从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坚信只要激发了学生主动性,必能实现有效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煜《高中历史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傅道春《新課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王文霞《解读高中新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主动性科代表学情有效历史教学
今年秋季,新课改将在我区全面铺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性,探索有效历史教学将成为经典。古人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富兰克林也说“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近几年我校为适应新课改进行了课堂改革,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本人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现把近两年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以期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指教。
一、充分发挥科代表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思路第二点就明确提出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而科代表是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充分发挥科代表的作用,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意想不到的实效。近两年我们借助科代表,有效激发了班级学生的主动性。
1、重视科代表的选拔,以少带多。要充分发挥科代表的作用,首当其冲就要选拔好科代表。现在各班的班团干基本由民选产生,我们的科代表也在自愿原则下参与民选。自愿原则,确保科代表的主动性;民选产生,确保科代表的带动作用发挥。当然科代表的最终确定还需要教师的参与,把积极主动、责任心强、胆大心细的科代表选出。我们的科代表不一定是历史学科的带头人,但一定是历史学科的组织领导者,为充分发挥科代表的作用,以少带多,激发班级学生主动性做好准备。
2、明确科代表的职责,加强培训。选好科代表后就要明确科代表的职责,加强对科代表的培训。我们是这样做的,每月召开一次年级科代表会议进行集中培训,每周约见班科代表一次进行个别培训,在培训中明确科代表的职责,并交流工作方法和技巧。所谓的职责首先和其他学科一样,上传下达,发挥桥梁作用,更重要的是组织教学,发挥主导作用。我们给科代表提供了一个历史课堂模式:领读5分钟——安排自学10分钟——交教师解析15分钟——组织讨论、练习10分钟。刚开始有些难,半个学期基本就适应了,有的班级甚至可以做到老师上课一个样,没有老师上课也一个样,科代表自行组织课堂。
3、肯定科代表的成绩,时常鼓励。人类行为学家约翰
?偊b 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为激发科代表的主动性,带动全班学生,我们每月进行一次全年级的总结表彰会议,并组织科代表进行经验交流。日常我们的教师见到各个班级的科代表时也会肯定科代表的成就,口头赞美一番,对授课班级的科代表更是时常鼓励。在我们的肯定和鼓励下,几乎所有班级的科代表表现都很突出,通过科代表带动了班级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机动设计教案,适应新课改
1、以人为本,先备学生。传统的历史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无意中把他们的大脑当成了一个巨大的存储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巨大的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觉得历史令人厌烦。新课改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教师要明确学生不是提着一只碗来等着老师倒水的,学生要参与到教学中,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意义。而“以人为本”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预知语言材料,创设语言情景,探寻语言知识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打破传统,先 “备学生”,充分了解学情,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总之,教师备课时要替学生换位思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
2、熟悉教材,机动设计教案,巧妙设疑。任何的课程要达到预期的进行效果都要熟悉教材,这里强调的是机动设计教案,特别设疑。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巧妙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探究知识,乐在其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埋伏,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历史概念、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强度,不能过于单调,叫学生回答“是”与“不是”,但也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缺乏思考基础,从而无所适从,茫然不解。我们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就一节课提出两三个备选问题,再集体定夺。
三、发挥学生主动性,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备好学情,备好教材后,组织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我们是这样做的:
1、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选定小组合作交流模式,把班级学生按不同层次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每组实力相对均衡。每节我们都留时间给小组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能在组内解决的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提交全班解决。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以往我们强调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学生很难理解,在我们的小组讨论学习中有学生问“孙中山为何经常远走海外?”并在全班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并非避难,主要是募资,从而理解了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以往的难点就解决了。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协调能力。
2、把竞争引进课堂。争强好胜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班级内要组织小组竞争,年级内要组织班级竞争,通过竞争促进发展。
3、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积极良好的教学情景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负责把师生的生活、智慧、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真实地引入教学,通过语言、动作、情绪、画面、音乐、多媒体等烘托气氛,感染学生,引起师生共鸣。如:《新中国的成立》一节我们给学生播放了电影《建国大业》中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片段,再请学生演绎开国大典时毛主席的宣告,学生对此印象深刻,新中国成立的准备工作了然于心,做练习时也就胸有成竹了,爱国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古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新形势下已经不能适应了。新课改要求我们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以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作为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性,探索有效历史教学,从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坚信只要激发了学生主动性,必能实现有效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煜《高中历史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傅道春《新課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王文霞《解读高中新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