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创新能力的高下成为衡量人才优劣的重要因素。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人类的主动性活动都是从兴趣入手的,兴趣是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第一步。没有兴趣,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无从谈起。可以说兴趣是从事某一种活动的发动机和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只有培养学生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对读书的热爱,对写作的情有独钟,对文化历史的深入思考,才能有思想情感的火花闪耀,才能有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当然,培养语文兴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兴趣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对于后天因素欠佳的学生来说,培养兴趣就不是三两天能见效的。兴趣的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除了与教师的人格因素有关之外,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热情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进步与成功的愉悦,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班级的情况,通过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作品讨论会、诗歌朗诵会、自办报纸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或庄重、或幽默、或细腻、或深刻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创造性的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创造性思维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鼓励学生善于质疑问难,有了疑才能启动学生联想与想象的闸门。作为教师,不要怕学生提问题,哪怕学生的提问是简单的幼稚的,教师也应该在回答的同时,肯定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因为看似幼稚的问题,往往是创新欲念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反观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在课堂上,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有序交流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因而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问题,也需要教师有极大的勇气。一个水平不高的教师,往往惧怕学生提问。而一个好的教师首先就能激发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探索的精神。哪怕学生的提问很刁钻,很抽象,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敢于发问的精神予以肯定,即便当时不能作答也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明确告诉学生,这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信任,表现了教师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样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因为学生提出了一个连教师都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敷衍塞责,蒙混过关,不懂装懂;更不可因为学生提问刁钻、思考离奇而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三、打破思维定势
创造力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并不是只有天才人物才有创新的能力。创新并不是优秀学生的专利,只要我们善待每一个学生,即便是按成绩而论的“差生”也可以发掘出创新的潜能,因为许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他们在中学阶段的成绩并不理想。事实上,一个人在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对未知事物的探究和完善都可看作是一种创新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只要其思考认识成果在现有的年龄段和知识水平上有某种创意,就可看作是一种创新。但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培养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同时,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
其次,要打破思维定势,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确立观点时,人们往往习惯于凭借自己的经验或已有的定论看问题,由于这种思维定势牢牢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在刚开始考虑问题时就落入某种俗套而无创造性,要使学生不落入某种既定的思路,灵活多变地思考问题,就要打破思维定势,冲破旧的条条框框,尤其要打破教材中一些既定的观点。
比如说,莫泊桑的《项链》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其实,虚荣是人性的弱点之一,难道说无产阶级就没有虚荣心吗?《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虽有大无畏的冒险精神,但盲目蛮干的恐怖行径正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况且,忠君不等于爱国。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书上写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作家不是高不可攀的,课本上的名作不是只可仰视的高山,也可以是我们脚下的小路。这样,学生就会提高自信心,不是只匍匐在巨人的脚下,同时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对名家名作产生新的认识,从而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四、拓展发散思维空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开端。在语文学习中,对课文的认读、理解和鉴赏,是进行发散思维的前提。阅读一篇课文,首先要由点到面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特点,然后才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拓展思维空间,对课文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求。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中,要尽可能把问题目标指向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上,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有效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潜能。
比如,学完《愚公移山》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你认为愚公“愚”还是“智”?有学生认为:愚公很愚,多年居住山区,孤陋寡闻,他不知道山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在两座山挡路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搬到别处去住,没有必要死守一隅;他挖山不止,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况且,挖山还会破坏生态环境。也有学生认为;愚公不愚,他热爱自己的家乡,决心改变家乡的面貌,他不是静止地看问题,而是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且在挖山过程中,能够发动群众。教师进一步提问:愚公的所作所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有学生说:人定胜天。有学生说:诚心能够感动上帝。也有学生说:我们要把苦干的精神和巧干的智慧结合起来。还有学生说:智叟只说不干,害怕困难,所以他永远不会取得成功;而愚公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不仅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有坚持不懈的苦干精神。通过这样的讨论,冲破了教材对课文内容的单一理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把握,提高了思想认识。
当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有很多,除了上述几个方面还需要整个评价体系的配合。另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小抓起,从小就要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一个开放的体系,少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如果在学生唯唯诺诺地享受教师或课本的现成结论十年之后,再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那是很难奏效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一中(744000)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人类的主动性活动都是从兴趣入手的,兴趣是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第一步。没有兴趣,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无从谈起。可以说兴趣是从事某一种活动的发动机和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只有培养学生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对读书的热爱,对写作的情有独钟,对文化历史的深入思考,才能有思想情感的火花闪耀,才能有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当然,培养语文兴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兴趣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对于后天因素欠佳的学生来说,培养兴趣就不是三两天能见效的。兴趣的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除了与教师的人格因素有关之外,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热情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进步与成功的愉悦,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班级的情况,通过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作品讨论会、诗歌朗诵会、自办报纸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或庄重、或幽默、或细腻、或深刻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创造性的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创造性思维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鼓励学生善于质疑问难,有了疑才能启动学生联想与想象的闸门。作为教师,不要怕学生提问题,哪怕学生的提问是简单的幼稚的,教师也应该在回答的同时,肯定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因为看似幼稚的问题,往往是创新欲念的开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反观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在课堂上,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有序交流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因而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问题,也需要教师有极大的勇气。一个水平不高的教师,往往惧怕学生提问。而一个好的教师首先就能激发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探索的精神。哪怕学生的提问很刁钻,很抽象,教师也应对学生的敢于发问的精神予以肯定,即便当时不能作答也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明确告诉学生,这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信任,表现了教师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样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因为学生提出了一个连教师都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敷衍塞责,蒙混过关,不懂装懂;更不可因为学生提问刁钻、思考离奇而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三、打破思维定势
创造力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并不是只有天才人物才有创新的能力。创新并不是优秀学生的专利,只要我们善待每一个学生,即便是按成绩而论的“差生”也可以发掘出创新的潜能,因为许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他们在中学阶段的成绩并不理想。事实上,一个人在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对未知事物的探究和完善都可看作是一种创新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只要其思考认识成果在现有的年龄段和知识水平上有某种创意,就可看作是一种创新。但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培养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同时,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
其次,要打破思维定势,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确立观点时,人们往往习惯于凭借自己的经验或已有的定论看问题,由于这种思维定势牢牢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在刚开始考虑问题时就落入某种俗套而无创造性,要使学生不落入某种既定的思路,灵活多变地思考问题,就要打破思维定势,冲破旧的条条框框,尤其要打破教材中一些既定的观点。
比如说,莫泊桑的《项链》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其实,虚荣是人性的弱点之一,难道说无产阶级就没有虚荣心吗?《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虽有大无畏的冒险精神,但盲目蛮干的恐怖行径正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况且,忠君不等于爱国。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书上写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作家不是高不可攀的,课本上的名作不是只可仰视的高山,也可以是我们脚下的小路。这样,学生就会提高自信心,不是只匍匐在巨人的脚下,同时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对名家名作产生新的认识,从而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四、拓展发散思维空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开端。在语文学习中,对课文的认读、理解和鉴赏,是进行发散思维的前提。阅读一篇课文,首先要由点到面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特点,然后才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拓展思维空间,对课文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求。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中,要尽可能把问题目标指向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上,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有效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潜能。
比如,学完《愚公移山》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你认为愚公“愚”还是“智”?有学生认为:愚公很愚,多年居住山区,孤陋寡闻,他不知道山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在两座山挡路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搬到别处去住,没有必要死守一隅;他挖山不止,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况且,挖山还会破坏生态环境。也有学生认为;愚公不愚,他热爱自己的家乡,决心改变家乡的面貌,他不是静止地看问题,而是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且在挖山过程中,能够发动群众。教师进一步提问:愚公的所作所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有学生说:人定胜天。有学生说:诚心能够感动上帝。也有学生说:我们要把苦干的精神和巧干的智慧结合起来。还有学生说:智叟只说不干,害怕困难,所以他永远不会取得成功;而愚公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不仅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有坚持不懈的苦干精神。通过这样的讨论,冲破了教材对课文内容的单一理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把握,提高了思想认识。
当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有很多,除了上述几个方面还需要整个评价体系的配合。另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小抓起,从小就要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一个开放的体系,少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如果在学生唯唯诺诺地享受教师或课本的现成结论十年之后,再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那是很难奏效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一中(7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