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实验、数学讲演、数学游戏、数学板报等多种方式,调动所有感官以获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乐趣的课程模式。在实施时,应优化活动课结构形式,拓展活动课内容,明确活动课的目标。
关键词:整体活动;小组活动;游戏;社会实践
活动课可以是一个主题一个活动,也可以是多个活动围绕一个主题。活动时间不一定按课时论,短的可以是半小时、一小时,长的可以是一天或一星期不等。活动地点可以室内或室外,也可在校外进行。
若按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可将活动课分为整体活动类和分组活动类两种;若按活动内容的特点,可将活动课分为晚会类、游戏类及社会实践类三种。不同的活动课类型,其组织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现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一、整体活动类
即以个人为单位,共同参与某一活动。
示例:找同桌(以“认识同类项”为主题)。
(一)“同类项”卡片的制作
1.教师选取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代表一至两名,共同参与卡片的设计和制作。
2.制作卡片的材料为硬纸板(规格为5cm×8cm),也可用经处理的扑克牌代替(在扑克牌的表面贴一张白纸即可)。
3.卡片的张数与学生数相等。
4.在每张卡片上填写一个单项式,并注意使同类项成对出现。
(二)活动过程
1.活动前学生座位与学科类授课形式相同,但必须两人一桌。
2.每位学生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或由学生代表分发),学生根据卡片内容找同桌,即持有内容为同类项的卡片的两位同学为同桌。
若活动前甲与乙、丙与丁同桌,可由甲读出卡片内容,若戊认为与甲为同类项,经核对认可后,则与甲同桌,而乙则离座并读出卡片内容,若丁认为与乙卡片内容为同类项,则乙与丁同桌,丙则离座读出卡片内容……如此循环进行下去,直至全部找出同桌为止。
(三)教师在活动前应指定若干名学生(每组一人)负责在活动中核对卡片内容,并记下找错同桌的学生姓名(即找错同类项的学生)。
(四)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活动总结,活动中找错同桌的学生谈活动体会。
(五)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制作卡片时,可有意设置若干名学生根本无法找到同桌,待活动结束后,由这些学生表演节目。
二、小组活动类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各活动小组整体水平应相当,并确定一名小组长主持本小组活动。
(一)小组对抗活动类:即各小组以小组间竞赛形式共同参与同一活动。
(二)小组分别活动类:在多个活动围绕一个主题的
活动课中常用此法。此类活动的组织方式与小组竞赛活动类相似,所不同的是各小组活动具有独立性,要求小组长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交流能力,活动后,各小组长应写出活动报告,并将活动过程及结果向全班同学作汇报,还要收集整理其他小组的活动情况,并反馈给本小组成员。
例略。
三、晚会类
此类活动的关键是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因此要求对场地进行精心的布置。
示例:数学灯谜晚会
(一)教师或学生代表收集、制作以数学名词或数学符号为谜底(或谜面)的谜语若干条,并做好保密工作。
(二)将课堂排成圆形或马蹄形,学生依桌而坐,教室可用彩纸进行装饰。
(三)确定三名学生为晚会主持人,分别承担击鼓、读谜面、发奖品的任务。
(四)活动方式:击鼓传花。
鼓停时接花的同学抽出谜面,并由一主持人读出。若在规定时间内能猜出并正确解释名词,则给予奖励;否则,就表演一个小节目。
为了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猜谜,击鼓的时间不宜过长。
(五)灯谜举例:
(1)画“正”字统计投票结果(猜一数学名词);(2)?(猜一数学名词);(3)双手十指(猜一数学名词);(4)一会儿(猜一数学符号);(5)100分(猜一数学名词);(6)万点(猜一数学名词);(7)再见吧,妈妈(猜一数学名词);(8)修谱(猜一数学名词);(9)四块钱两趟(猜一数学名词);(10)考试舞弊(猜一数学名词);(11)驭马术(猜一数学名词);(12)幼儿看手表(猜一数学名词);(13)倾斜的天平(猜一数学名词);(14)风月无边(猜二数学符号);(15)买卖双方满意(猜一数学名词);
四、游戏类
笔者曾就“中心对称”内容设置如下游戏:
用手帕蒙住五位学生的眼睛,让他们站在操场的任意五个位置,站定之后不得移动。拿一根足够长的绳子,让这五位学生依次用手拉直围成一圈,在每两位学生绳子的中点相应的地上各放一颗石子,学生散开后,教师在每人站立处做一暗记,之后解开手帕。
问题:请找出这五位学生原先站立的位置。
游戏做完后,若学生有思维障碍,教师可行启发:游戏内含何种数学问题?(已知任意五边形各边中点,求其顶点位置)
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已知任意多边形各边中点,能否确定各顶点?(只有奇数多边形才能确定)
最后,布置课外游戏:两人轮流在方桌(或圆桌)上平放一枚大小相同的硬币(也可用废纸剪成,只要大小相同即可),硬币不重叠,谁先放下最后一枚而使对方没有空处可放,谁就取胜。问:怎样才能稳操胜券?
此类活动的特点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参与活动的人员可随机调配,对活动场地和活动用具要求不高。游戏后可组织学生现场求解,亦可回到教室书面探讨,活动时间可长可短,能充分体现游戏的本质。
五、社会实践类
此类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由于学生必须深入到社会各阶层如工厂、农村、商店、部队等,借助多方力量才能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活动前教师必须着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礼貌语言和文明行为教育,确定调查采访对象并征得他们的同意,以获取广泛的支持。
如笔者曾组织如下活动:
到当地银行(或信用社)了解10年来存款利率的变化情况,并掌握处率变化后存款额的变化情况,要求将变化情况(即各种数据)制成表格图、坐标系中条形图或扇形图,并以“我看存款利率变化”为题写一篇数学小论文。
关键词:整体活动;小组活动;游戏;社会实践
活动课可以是一个主题一个活动,也可以是多个活动围绕一个主题。活动时间不一定按课时论,短的可以是半小时、一小时,长的可以是一天或一星期不等。活动地点可以室内或室外,也可在校外进行。
若按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可将活动课分为整体活动类和分组活动类两种;若按活动内容的特点,可将活动课分为晚会类、游戏类及社会实践类三种。不同的活动课类型,其组织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现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一、整体活动类
即以个人为单位,共同参与某一活动。
示例:找同桌(以“认识同类项”为主题)。
(一)“同类项”卡片的制作
1.教师选取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代表一至两名,共同参与卡片的设计和制作。
2.制作卡片的材料为硬纸板(规格为5cm×8cm),也可用经处理的扑克牌代替(在扑克牌的表面贴一张白纸即可)。
3.卡片的张数与学生数相等。
4.在每张卡片上填写一个单项式,并注意使同类项成对出现。
(二)活动过程
1.活动前学生座位与学科类授课形式相同,但必须两人一桌。
2.每位学生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或由学生代表分发),学生根据卡片内容找同桌,即持有内容为同类项的卡片的两位同学为同桌。
若活动前甲与乙、丙与丁同桌,可由甲读出卡片内容,若戊认为与甲为同类项,经核对认可后,则与甲同桌,而乙则离座并读出卡片内容,若丁认为与乙卡片内容为同类项,则乙与丁同桌,丙则离座读出卡片内容……如此循环进行下去,直至全部找出同桌为止。
(三)教师在活动前应指定若干名学生(每组一人)负责在活动中核对卡片内容,并记下找错同桌的学生姓名(即找错同类项的学生)。
(四)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活动总结,活动中找错同桌的学生谈活动体会。
(五)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制作卡片时,可有意设置若干名学生根本无法找到同桌,待活动结束后,由这些学生表演节目。
二、小组活动类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各活动小组整体水平应相当,并确定一名小组长主持本小组活动。
(一)小组对抗活动类:即各小组以小组间竞赛形式共同参与同一活动。
(二)小组分别活动类:在多个活动围绕一个主题的
活动课中常用此法。此类活动的组织方式与小组竞赛活动类相似,所不同的是各小组活动具有独立性,要求小组长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交流能力,活动后,各小组长应写出活动报告,并将活动过程及结果向全班同学作汇报,还要收集整理其他小组的活动情况,并反馈给本小组成员。
例略。
三、晚会类
此类活动的关键是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因此要求对场地进行精心的布置。
示例:数学灯谜晚会
(一)教师或学生代表收集、制作以数学名词或数学符号为谜底(或谜面)的谜语若干条,并做好保密工作。
(二)将课堂排成圆形或马蹄形,学生依桌而坐,教室可用彩纸进行装饰。
(三)确定三名学生为晚会主持人,分别承担击鼓、读谜面、发奖品的任务。
(四)活动方式:击鼓传花。
鼓停时接花的同学抽出谜面,并由一主持人读出。若在规定时间内能猜出并正确解释名词,则给予奖励;否则,就表演一个小节目。
为了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猜谜,击鼓的时间不宜过长。
(五)灯谜举例:
(1)画“正”字统计投票结果(猜一数学名词);(2)?(猜一数学名词);(3)双手十指(猜一数学名词);(4)一会儿(猜一数学符号);(5)100分(猜一数学名词);(6)万点(猜一数学名词);(7)再见吧,妈妈(猜一数学名词);(8)修谱(猜一数学名词);(9)四块钱两趟(猜一数学名词);(10)考试舞弊(猜一数学名词);(11)驭马术(猜一数学名词);(12)幼儿看手表(猜一数学名词);(13)倾斜的天平(猜一数学名词);(14)风月无边(猜二数学符号);(15)买卖双方满意(猜一数学名词);
四、游戏类
笔者曾就“中心对称”内容设置如下游戏:
用手帕蒙住五位学生的眼睛,让他们站在操场的任意五个位置,站定之后不得移动。拿一根足够长的绳子,让这五位学生依次用手拉直围成一圈,在每两位学生绳子的中点相应的地上各放一颗石子,学生散开后,教师在每人站立处做一暗记,之后解开手帕。
问题:请找出这五位学生原先站立的位置。
游戏做完后,若学生有思维障碍,教师可行启发:游戏内含何种数学问题?(已知任意五边形各边中点,求其顶点位置)
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已知任意多边形各边中点,能否确定各顶点?(只有奇数多边形才能确定)
最后,布置课外游戏:两人轮流在方桌(或圆桌)上平放一枚大小相同的硬币(也可用废纸剪成,只要大小相同即可),硬币不重叠,谁先放下最后一枚而使对方没有空处可放,谁就取胜。问:怎样才能稳操胜券?
此类活动的特点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参与活动的人员可随机调配,对活动场地和活动用具要求不高。游戏后可组织学生现场求解,亦可回到教室书面探讨,活动时间可长可短,能充分体现游戏的本质。
五、社会实践类
此类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由于学生必须深入到社会各阶层如工厂、农村、商店、部队等,借助多方力量才能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活动前教师必须着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礼貌语言和文明行为教育,确定调查采访对象并征得他们的同意,以获取广泛的支持。
如笔者曾组织如下活动:
到当地银行(或信用社)了解10年来存款利率的变化情况,并掌握处率变化后存款额的变化情况,要求将变化情况(即各种数据)制成表格图、坐标系中条形图或扇形图,并以“我看存款利率变化”为题写一篇数学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