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于2016年创立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广师大双创基础教育工作的执行部门,创院在组织开展双创基础教育的同时,也与各院系合作共同建设与其专业相结合的双创教育,如“立体化双创课程体系”的开发等。除此之外,创院还全权负责广师大创新创业相关事务,发挥管理建设与服务职能:一、管理建设广师大的众创空间,为众创空间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相关服务。同时还积极引进优质资源,力求实现校内外资源合理对接。二、组织开展双创赛事的相关工作。如高校双创两大赛事挑战杯和“互联网+“。
至2018年,广师大在创新创业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就。首先,在历年的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中屡次取得优异成绩。其次,广师大的双创教育,它包括了双创职业教育、双创民族教育,在协同育人这方面更是具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影响力。而且还成功组织开展了“红色筑梦”活动。更值得一提的是,广师大是率先在全国成立双创教育机构的,之后又在不断实践中建立了立体化双创课程体系,多方位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
这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创新创业教育被高等教育陆续重视并开展,但因为急于求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出现了两种误区:第一种是把创业等同于引导学生毕业之后去经营企业或创办公司;第二种是把创业等同于举办几次创业大赛或进行第二课堂教育,创建创业基地、孵化基地或科技园。
我们通过实地调研、线上访谈以及广泛地发放问卷等形式,获得大量的调研信息,得知近几年来,高校中双创基础教育以及双创与各专业相结合的教育课程逐渐以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或者是专业选修课等形式纳入到高校学生的学分体系中,希望以此表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程度,来唤起学生的关注和响应。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双创课程的开设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还增加了自己的学习负担,除此之外,在认同双创课程的开设有一定好处的大流学生中,也不乏有对双创课程存在肤浅理解的同学,他们不能意识到双创课程的开设初衷,而更多地将其看作是综测加分的工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彭炜锋老师在访谈中亦提出了他对双创教育的看法:“对于同学们而言,有一个认知上误区需要明确,高校开设创新创业的教育绝对不是鼓励同学们去创业,而是要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同时也是要培养一种企业家的精神——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意识。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更加有目的性的去了解世界形态、了解国家形势、了解社会话题、或者了解周围发生的变化……让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其实也是让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回归教育本源的作用得到发挥。
(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足
(1)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高校创业指导教师除了要具备各行各业广泛的知识储备,还应该具备比较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但就目前来说,高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教师专业性并不强,很多都是兼职或者“半路出家”,在教学理论、成果获得和实践经验中往往更加注重后者。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彭炜锋老师在访谈中亦提到:“因为创业只有三个专任教师,而我们要面向全校开设双创课程,人手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除了专任教师外,还会培训和打磨一批能兼任双创课程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
(2)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未完善
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陆续建立起与创业教育相匹配的创业孵化基地,但是这些孵化基地大多刚建立不久,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没有完整系统的评估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评估体系仍然处在实践和探索之中,导致对实践教学的评估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评估创新创业实践效果的重要方式也还是以传统教育理论课程评价模式为主,评价过程过于片面。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因为其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
(三)大学生创业素质不高
创业素质是创业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创业教育尚未全面铺开的前提下,大学生创业素质不容乐观,这是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大学生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其创业素质不高:(1)创业心理素质不高(2)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彭炜锋老师在访谈中提到,他曾经带过不少优秀的大学生团队参加双创赛事,也获得不少奖项,但事实上,这些获得奖项的大学生项目最终能够真正落地的几乎没有。他也很遗憾地表示,自己带过的学生(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学生)至今还没有尝试过自主创业的。
三、解决措施
(一)改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认知水平
当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两个流向:“升学”和“就业”。升学者大多选择在国内读研或者读博,有条件的甚至出国深造。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是否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始终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判断。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主要有签订劳动合同或就業协议书形式就业、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就业、升学、入伍、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待就业等形式。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众多就业形式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签约事业单位就业和考取公务员选调生这两种形式。究其原因,大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这两种就业形式收入稳定、福利待遇比较好。
而相当一部分选择两个就业形式的大学生们还认为,这两种就业形式比较稳定、工作压力比较小,有足够的个人时间可以发展个人爱好。但近年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以及国家加大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一些福利被限制,再加上国家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稳速向前发展。面对当前的经济状况,提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另也相应地为中小型企业减免赋税,保证中小企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以上分析都表明了传统的“上班”打工就业模式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这是现时代大学生们需要迎接的挑战,但同时也充满了机遇。大学生不应拒绝或逃避,而应该坦然面对,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思潮,树立“马云”“雷军”等中生代创业实业家的模范典型,立足于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的合理考量,学习创新创业思维,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二)构建新常态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其一,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师资水平对教育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对外引进相关行业的优秀人才,建立“双师”制度等。其二,拓宽培育人才的渠道。对于缺乏企业经验的青年教师,应选送相关岗位锻炼实训;而面向优秀的教师,建立以师带徒的培养制度,让专家名师带训年轻无经验的教师,培育出色的双师型教师;另外,还可以创办项目培养,结合学校办学特点,规划推出校办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教师一边实践一边教学,实现双赢。
具体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通过三个措施建立:一是对施策进行分类,将教育目标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自然企业家。他们擅长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自己的才能发挥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一个是自然的非企业家,学生的目标是加强创业,建立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工作,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另外一个介于上面两者之间,可以转化的创业者,在某种条件下,他们可能成为企业家,在其它条件下,他们可能成不了企业家。对于这类型学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力争以减少他们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什么是创业。提高他们的创业技术能力,帮助他们从非企业家转变为企业家。第一,要加强管理,履行自己的职责。学校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必须把握大局,制定正确的规划。学校还要为此类学生提供更多有利于他们创新创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第二,学校的专业负责老师必须和各个二级学院做好对接工作,落实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教学任务,充分调动老师的教学热情,实现单对一个专业教练指导,科学地划分的教师教学工作任务。
其次,鼓励学生发展带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项目。选派优秀学生代表,赞扬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的事迹,组织召开经验交流研讨会,赋予优异的体验,同时做思想宣传工作,让学校学生思想脸上创新创业教育。最后,学校应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重点选择项目,引进更多的创业群体,以及创业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考虑创业具有专业为载体,或者我们可以进行"开放式的创业精神,使广大学生可以分散他们的思维,开拓思路,积极参与创业实践。
(三)构建健全科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主要措施之一。在此过程中,学校需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教材的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期末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块的创新,以及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首先,学校应以公共课程的形式,将创新型创业课程纳入现行课程体系。另外,创新创业教育还要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结合到一起,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将创新创业知识贯穿到学科知识中。学校要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并打破了分工过于详细和学科知识是封闭的知识统一划分的情况。其次,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需从传统的书面知识教学转向创新思维的培养。课堂教学模式要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评估模型也从单一的考试模型转变为多个能力测试的组合。
构建科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学习和完善当前大学生的创业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教育评价方法。不断推进和实践以上各方面,促进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发展。目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现有的此类措施:在18年的暑假成立了广东广州第一个的国际双创训练营,面向在华留学的外籍人士以及有意来华创业人士,开创了省内全英模式的双创课程。
(四)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
(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走向快速高效、持续健康地发展,学校应该建立起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长效制度。首先,学校应在原有基础上科学修订并严格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案计划,如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的综合性质和实践性质,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以及创业能力上;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开创了创新创业的精英班,招收有意愿创业的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另外还有团队孵化等等措施,取得优秀的成果,其中“喜茶”,就是廣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一个毕业生创立的。其次,学校应该加大支持创新创业科研工作的力度,具体体现在重视教职员工的创新创业培训以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类活动的开展,负责好相关项目的落实情况。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校内和校外双管齐下。
(2)要围绕产业调好专业结构
学校要从教育中跳出重新看待教育,立足于今天展望明日。在开设创新创业的各类专业时应该把握市场走向,适应市场需求。对接市场产业转型调整、对接社会就业需求,在调整学校专业结构的同时,将创新创业活动因素考虑进改革方向。各学校应围绕“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调整区域专业结构。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依托珠三角地区特色现代化技术,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智能产品制造,投入研究清洁能源、文化创意等与时俱进的特色产业。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于2016年创立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广师大双创基础教育工作的执行部门,创院在组织开展双创基础教育的同时,也与各院系合作共同建设与其专业相结合的双创教育,如“立体化双创课程体系”的开发等。除此之外,创院还全权负责广师大创新创业相关事务,发挥管理建设与服务职能:一、管理建设广师大的众创空间,为众创空间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相关服务。同时还积极引进优质资源,力求实现校内外资源合理对接。二、组织开展双创赛事的相关工作。如高校双创两大赛事挑战杯和“互联网+“。
至2018年,广师大在创新创业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就。首先,在历年的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中屡次取得优异成绩。其次,广师大的双创教育,它包括了双创职业教育、双创民族教育,在协同育人这方面更是具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影响力。而且还成功组织开展了“红色筑梦”活动。更值得一提的是,广师大是率先在全国成立双创教育机构的,之后又在不断实践中建立了立体化双创课程体系,多方位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
这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创新创业教育被高等教育陆续重视并开展,但因为急于求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出现了两种误区:第一种是把创业等同于引导学生毕业之后去经营企业或创办公司;第二种是把创业等同于举办几次创业大赛或进行第二课堂教育,创建创业基地、孵化基地或科技园。
我们通过实地调研、线上访谈以及广泛地发放问卷等形式,获得大量的调研信息,得知近几年来,高校中双创基础教育以及双创与各专业相结合的教育课程逐渐以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或者是专业选修课等形式纳入到高校学生的学分体系中,希望以此表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程度,来唤起学生的关注和响应。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双创课程的开设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还增加了自己的学习负担,除此之外,在认同双创课程的开设有一定好处的大流学生中,也不乏有对双创课程存在肤浅理解的同学,他们不能意识到双创课程的开设初衷,而更多地将其看作是综测加分的工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彭炜锋老师在访谈中亦提出了他对双创教育的看法:“对于同学们而言,有一个认知上误区需要明确,高校开设创新创业的教育绝对不是鼓励同学们去创业,而是要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同时也是要培养一种企业家的精神——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意识。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更加有目的性的去了解世界形态、了解国家形势、了解社会话题、或者了解周围发生的变化……让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其实也是让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回归教育本源的作用得到发挥。
(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足
(1)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高校创业指导教师除了要具备各行各业广泛的知识储备,还应该具备比较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但就目前来说,高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教师专业性并不强,很多都是兼职或者“半路出家”,在教学理论、成果获得和实践经验中往往更加注重后者。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彭炜锋老师在访谈中亦提到:“因为创业只有三个专任教师,而我们要面向全校开设双创课程,人手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除了专任教师外,还会培训和打磨一批能兼任双创课程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
(2)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未完善
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陆续建立起与创业教育相匹配的创业孵化基地,但是这些孵化基地大多刚建立不久,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没有完整系统的评估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评估体系仍然处在实践和探索之中,导致对实践教学的评估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评估创新创业实践效果的重要方式也还是以传统教育理论课程评价模式为主,评价过程过于片面。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因为其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
(三)大学生创业素质不高
创业素质是创业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在高校创业教育尚未全面铺开的前提下,大学生创业素质不容乐观,这是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大学生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其创业素质不高:(1)创业心理素质不高(2)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彭炜锋老师在访谈中提到,他曾经带过不少优秀的大学生团队参加双创赛事,也获得不少奖项,但事实上,这些获得奖项的大学生项目最终能够真正落地的几乎没有。他也很遗憾地表示,自己带过的学生(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学生)至今还没有尝试过自主创业的。
三、解决措施
(一)改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认知水平
当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两个流向:“升学”和“就业”。升学者大多选择在国内读研或者读博,有条件的甚至出国深造。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是否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始终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判断。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主要有签订劳动合同或就業协议书形式就业、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就业、升学、入伍、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待就业等形式。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众多就业形式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签约事业单位就业和考取公务员选调生这两种形式。究其原因,大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这两种就业形式收入稳定、福利待遇比较好。
而相当一部分选择两个就业形式的大学生们还认为,这两种就业形式比较稳定、工作压力比较小,有足够的个人时间可以发展个人爱好。但近年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以及国家加大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一些福利被限制,再加上国家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稳速向前发展。面对当前的经济状况,提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另也相应地为中小型企业减免赋税,保证中小企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以上分析都表明了传统的“上班”打工就业模式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这是现时代大学生们需要迎接的挑战,但同时也充满了机遇。大学生不应拒绝或逃避,而应该坦然面对,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思潮,树立“马云”“雷军”等中生代创业实业家的模范典型,立足于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的合理考量,学习创新创业思维,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二)构建新常态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其一,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师资水平对教育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对外引进相关行业的优秀人才,建立“双师”制度等。其二,拓宽培育人才的渠道。对于缺乏企业经验的青年教师,应选送相关岗位锻炼实训;而面向优秀的教师,建立以师带徒的培养制度,让专家名师带训年轻无经验的教师,培育出色的双师型教师;另外,还可以创办项目培养,结合学校办学特点,规划推出校办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教师一边实践一边教学,实现双赢。
具体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通过三个措施建立:一是对施策进行分类,将教育目标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自然企业家。他们擅长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自己的才能发挥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一个是自然的非企业家,学生的目标是加强创业,建立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工作,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另外一个介于上面两者之间,可以转化的创业者,在某种条件下,他们可能成为企业家,在其它条件下,他们可能成不了企业家。对于这类型学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力争以减少他们的创业门槛,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什么是创业。提高他们的创业技术能力,帮助他们从非企业家转变为企业家。第一,要加强管理,履行自己的职责。学校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必须把握大局,制定正确的规划。学校还要为此类学生提供更多有利于他们创新创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第二,学校的专业负责老师必须和各个二级学院做好对接工作,落实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教学任务,充分调动老师的教学热情,实现单对一个专业教练指导,科学地划分的教师教学工作任务。
其次,鼓励学生发展带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项目。选派优秀学生代表,赞扬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的事迹,组织召开经验交流研讨会,赋予优异的体验,同时做思想宣传工作,让学校学生思想脸上创新创业教育。最后,学校应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重点选择项目,引进更多的创业群体,以及创业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考虑创业具有专业为载体,或者我们可以进行"开放式的创业精神,使广大学生可以分散他们的思维,开拓思路,积极参与创业实践。
(三)构建健全科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建立健全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主要措施之一。在此过程中,学校需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教材的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期末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块的创新,以及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首先,学校应以公共课程的形式,将创新型创业课程纳入现行课程体系。另外,创新创业教育还要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结合到一起,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将创新创业知识贯穿到学科知识中。学校要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并打破了分工过于详细和学科知识是封闭的知识统一划分的情况。其次,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需从传统的书面知识教学转向创新思维的培养。课堂教学模式要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评估模型也从单一的考试模型转变为多个能力测试的组合。
构建科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学习和完善当前大学生的创业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教育评价方法。不断推进和实践以上各方面,促进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发展。目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现有的此类措施:在18年的暑假成立了广东广州第一个的国际双创训练营,面向在华留学的外籍人士以及有意来华创业人士,开创了省内全英模式的双创课程。
(四)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
(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走向快速高效、持续健康地发展,学校应该建立起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长效制度。首先,学校应在原有基础上科学修订并严格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案计划,如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的综合性质和实践性质,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以及创业能力上;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开创了创新创业的精英班,招收有意愿创业的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另外还有团队孵化等等措施,取得优秀的成果,其中“喜茶”,就是廣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一个毕业生创立的。其次,学校应该加大支持创新创业科研工作的力度,具体体现在重视教职员工的创新创业培训以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类活动的开展,负责好相关项目的落实情况。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校内和校外双管齐下。
(2)要围绕产业调好专业结构
学校要从教育中跳出重新看待教育,立足于今天展望明日。在开设创新创业的各类专业时应该把握市场走向,适应市场需求。对接市场产业转型调整、对接社会就业需求,在调整学校专业结构的同时,将创新创业活动因素考虑进改革方向。各学校应围绕“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调整区域专业结构。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依托珠三角地区特色现代化技术,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智能产品制造,投入研究清洁能源、文化创意等与时俱进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