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发展的对策,为相关部门了解现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改善办学条件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学校 中小学 体育 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师资队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体育师资的数量、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如何建设一支思想进步、业务过硬和职业道德良好的教师队伍,是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村的334所中小学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调研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內容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将确定的问卷,发放到5所农村完全中学,19个学区进行调查。回收率98%,有效率100%。
1.2.3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的所有数据通过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2.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数量及专兼职构成、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情况
2.1数量及专兼职构成。安定区约96%的学校集中在农村,农村现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334所。2011年4月对农村5所完全中学及19个学区的329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状况进行调查,经调查5所完全中学,共有体育教师33人,其中专职25人占75.8%,兼职8人占24.2%。农村19个学区共有体育教师344名,其中专职101人占29.4%,兼职143人占41.6%。所有农村学校共有体育教师377人,其中专职126人占33.4%,兼职151人占40.1%。
2.2学历结构。安定区农村学校共有体育教师377人,本科学历189人占50.1%,大专学历100人占26.5%,中专学历88人占23.3%,其中学历合格率初中87%,小学98%。近几年体育专业毕业生充实了教师队伍,再次通过在职培训大大提高了学历合格率,但不少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和实际教学水平并未随之提高,因此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质量急需提高。
2.3职称结构。在调查的所有农村学校126名专职体育教师中,高级3名占2.4%,中级55名占43.7%,初级59名占46.8%,暂未定级9名占7.1%。由此可见,安定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总体以中、初级职称为主。从宏观上看,这种比例倾向相对合理。
2.4年龄结构。专职体育教师中40岁以下的75人占59.5%,40岁以上的51人占40.5%,说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多,老年教师日趋减少。体育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教师约占88.8%,女教师只占11.2%。
3.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及待遇
3.1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从2010年度的工作量来看,周教学工作量最高达20学时。除了要按课程表进行正常的教学外,32.4%的还要负责课余训练,78.9%的要带早操、课间操,58.9%的负责辅导课外体育活动。除此之外,94.1%的都要兼任其他事项。另一方面代其他科目的兼职体育教师周总课时数超过20学时。这主要是由于村级小学和村教学点教师编制少,一师包班制造成的。以上数据说明,安定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
3.2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安定区43%的农村体育教师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和过去相比有所提高,但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来看工资还是比较低。93.8%的农村学校不把早操、课间操、业余训练等常规性工作计为工作量,根本不配备服装。
4.存在的问题
4.1安定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总体数量严重不足,边远山区中小学校缺少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基本以兼职体育教师为主,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4.2体育教师和体育课在学校逐渐被边缘化。在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上往往“矮人”一等。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待遇偏低。
4.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规范性较差。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不强,观念陈旧。
4.4体育师资面临着提高学历层次和全员培训的双重压力。新课程标准落实情况很不理想。
5.对策及建议
5.1农村学校领导应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体育课作为一门学科,决不能可有可无,也不是谁都能上的。希望有关部门及农村学校领导切实从素质教育的观念出发,真正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把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摆在发展体育教育的重要位置上。
5.2加快学校的布局调整,切实改善办学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有的农村小学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对区域内的学校进行重新的布局调整已迫在眉睫。通过合理的撤并,不仅能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资源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师资、场地、体育器材有效的重组,是推进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5.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制、完善走教、支教制度。加强乡、镇中心小学的辐射力度,以中心学校体育组为基础,开展互帮互助的结对活动。建立导师制,通过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学骨干送课下乡、同课异构的活动,建立体育教学优秀人才的走教、支教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4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教师待遇,稳定体育师资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对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评优选先等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制定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对体育教师从事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课余体育训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常规性学校体育工作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积极落实体育教师福利待遇,为体育教师从事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大超等.河南省普通中学体育师资、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2]钟全宏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总体状况及对策研究[J]
【关键词】农村学校 中小学 体育 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师资队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体育师资的数量、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如何建设一支思想进步、业务过硬和职业道德良好的教师队伍,是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村的334所中小学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调研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內容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将确定的问卷,发放到5所农村完全中学,19个学区进行调查。回收率98%,有效率100%。
1.2.3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的所有数据通过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2.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数量及专兼职构成、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情况
2.1数量及专兼职构成。安定区约96%的学校集中在农村,农村现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334所。2011年4月对农村5所完全中学及19个学区的329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状况进行调查,经调查5所完全中学,共有体育教师33人,其中专职25人占75.8%,兼职8人占24.2%。农村19个学区共有体育教师344名,其中专职101人占29.4%,兼职143人占41.6%。所有农村学校共有体育教师377人,其中专职126人占33.4%,兼职151人占40.1%。
2.2学历结构。安定区农村学校共有体育教师377人,本科学历189人占50.1%,大专学历100人占26.5%,中专学历88人占23.3%,其中学历合格率初中87%,小学98%。近几年体育专业毕业生充实了教师队伍,再次通过在职培训大大提高了学历合格率,但不少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和实际教学水平并未随之提高,因此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质量急需提高。
2.3职称结构。在调查的所有农村学校126名专职体育教师中,高级3名占2.4%,中级55名占43.7%,初级59名占46.8%,暂未定级9名占7.1%。由此可见,安定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总体以中、初级职称为主。从宏观上看,这种比例倾向相对合理。
2.4年龄结构。专职体育教师中40岁以下的75人占59.5%,40岁以上的51人占40.5%,说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多,老年教师日趋减少。体育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教师约占88.8%,女教师只占11.2%。
3.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及待遇
3.1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从2010年度的工作量来看,周教学工作量最高达20学时。除了要按课程表进行正常的教学外,32.4%的还要负责课余训练,78.9%的要带早操、课间操,58.9%的负责辅导课外体育活动。除此之外,94.1%的都要兼任其他事项。另一方面代其他科目的兼职体育教师周总课时数超过20学时。这主要是由于村级小学和村教学点教师编制少,一师包班制造成的。以上数据说明,安定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
3.2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安定区43%的农村体育教师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和过去相比有所提高,但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来看工资还是比较低。93.8%的农村学校不把早操、课间操、业余训练等常规性工作计为工作量,根本不配备服装。
4.存在的问题
4.1安定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总体数量严重不足,边远山区中小学校缺少专职体育教师,体育课基本以兼职体育教师为主,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4.2体育教师和体育课在学校逐渐被边缘化。在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上往往“矮人”一等。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待遇偏低。
4.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规范性较差。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不强,观念陈旧。
4.4体育师资面临着提高学历层次和全员培训的双重压力。新课程标准落实情况很不理想。
5.对策及建议
5.1农村学校领导应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体育课作为一门学科,决不能可有可无,也不是谁都能上的。希望有关部门及农村学校领导切实从素质教育的观念出发,真正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把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摆在发展体育教育的重要位置上。
5.2加快学校的布局调整,切实改善办学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有的农村小学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对区域内的学校进行重新的布局调整已迫在眉睫。通过合理的撤并,不仅能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资源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师资、场地、体育器材有效的重组,是推进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5.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制、完善走教、支教制度。加强乡、镇中心小学的辐射力度,以中心学校体育组为基础,开展互帮互助的结对活动。建立导师制,通过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学骨干送课下乡、同课异构的活动,建立体育教学优秀人才的走教、支教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5.4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教师待遇,稳定体育师资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对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评优选先等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制定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对体育教师从事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课余体育训练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常规性学校体育工作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积极落实体育教师福利待遇,为体育教师从事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大超等.河南省普通中学体育师资、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2]钟全宏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总体状况及对策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