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在口鼻感官上的记忆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45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吃东西或喝饮料,味道与香气是分不开的。味道由口腔(包括口腔内壁、舌头与喉头)的味觉细胞来感知,香气由脸上的鼻子(称“前鼻腔”)与口腔上颚所衔接的“后鼻腔”上的嗅觉细胞来感知,然后一起传送资讯到大脑(另外还包括了牙齿咀嚼造成的触感)。由于口、鼻是相通的,所以吃东西时是味道与香气结合在一起的。食物与饮料的享用也是味道与气味同时进行,若隔离了气味,饮食的感受是不完整的,只剩下味的感知与咀嚼上触觉的感受。
  香、味在脑细胞上会有停留与记忆的功能,我们喝了岩茶,岩茶的香与味就会短暂停留在脑细胞上,如果经常喝,就会被脑细胞记忆。如果这种香与味是我们喜欢的,脑细胞就会排斥其他新的茶味,当这新的茶味一次又一次地出现,而且逐渐被我们的理性(如对身体有益)所喜欢,脑细胞才会接纳,将它列为友好名单。我们向顾客推荐一款新口味的茶时,往往会遭受排斥,甚至被提出许多不喜欢的理由。克服的方法是先灌输这款新茶的香、味特征,且当作美好的味道与香气来介绍,这个记忆就会被储存在脑细胞内,当这个香味再出现时,就有可能被接纳与喜爱。这是香、味在大脑里的“熟悉”与“喜爱”的效应。
  一种香味的一再出现,也会被脑细胞从“熟悉”的名单中转移到“喜爱”的名单,就像日久生情的现象一样。某些地区的人喜欢某种绿茶的香、味,某些地区的人又喜欢某种后发酵茶的香、味,就是这种“重复”的效应。非后发酵茶区的一群朋友,在大哥的带领下,相聚就喝普洱,慢慢地也会变成普洱茶的粉丝。也是“重复”的效应。
  有些新茶不容易被接受,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重复”才会被大脑“熟悉”,然后“喜爱”,我们也才会开始喝这款茶。但是有些新茶很容易进入大脑的友好名单,除了可能有“喜爱”的理性(如这款茶得过特等奖)垫底之外,很多因素是因为这款新茶与大脑里的某款已被喜爱的旧茶有“亲缘”的关系。如新茶是“重萎凋”的白茶,就会换起大脑细胞对旧有红茶“重萎凋”的记忆,于是很快就像老乡见面一样,藉着乡音的链接就熟悉起来、产生了好感。这种情况之下,不但白茶很容易被接受,而且与红茶容易成为“协调茶”,喝喝红茶再喝喝白茶,是觉得和谐而不突兀的。这与几乎全部相似的两款茶不一样,如喝了龙井之后再喝碧螺春(都是绿茶),大脑就无法达到兴奋的喜悦,香、味的刺激是会疲乏的。在茶会上我们称这样的茶为“不协调茶”,不会将他们排在一前一后品飲。
  人体的香、味感应细胞与大脑的接受与处理能力是相当精细的,能感应到极微小的差异,如果加上先天基因的优势与后天的培养,可以大幅度地扩增香味受体细胞与大脑接受与处理细胞的数量。平时我们对香味的关心度不够,总觉得生存上够用即可,但如果要成为茶道艺术家、美食家、调香师、品酒师、评茶师、拼茶师,或为提高生活的享受面,就要大量扩充香味的识别能力。在喝茶的时候,多吸一下茶香、多体会一下茶味,不只是单品香味与混合香味的识别,还要摒除“偏好”的干扰。
其他文献
十年多前,我就曾买了些永川秀芽,芽头秀美,翠绿可爱,滋味则甘爽,些许蜜香。因为绿茶喝得少,慢慢就忘在一边,没想到过了数年,这些陈茶喝起来依然还不错,在陈味中带着甘醇的气息,心想重庆的绿茶也是有着久远的历史的啊。重庆能让人知道的茶并不多,早些年有重庆老茶客熟知的重庆沱茶,系以当地的晒青毛茶为原料压制的小沱茶,曾在上世纪50~70年代垄断了川渝沱茶市场,后来被云南的沱茶抢占了市场,2001年之后再也找
期刊
“我决定天一亮,我醒在埃及。”有首歌这么唱。  当我在飞机上赶着日出降落在这片文明古国时,才真切感受到历史的长河有多长。这里不仅有7000年的历史文明,有作家三毛笔下的同款“撒哈拉沙漠”,有沙漠里180度缀满星星的苍穹,最蓝的海域,海水澄澈美过帕劳,不输马尔代夫,还是世界前3的潜水胜地,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古迹沧桑悠久到时间都畏惧,逆天文物占据全球50%的存量,还不包括没挖掘出来的……  
期刊
“那个山头”,茶室主人是曹庆励,人称老曹,老曹大概2012年上的山,他把他待着的这个山头称为“那个山头”。半山坡上斜着三栋建筑,老曹说:“一栋是玩乐的,一栋是休息的,一栋是工作室。”  老曹的茶室在柳州的山上。上山的路是泥路,路不好,开不快,刚好可以开窗赏景。  山里的四季是分明的,即使见惯了树木四季常青的南方人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冬天还光秃秃的毛栗树突然发了芽,青苔又爬上了石头;为了过冬躲起
期刊
近日,笔者所在的城市空降了一个网红茶饮品牌——“奈雪cD茶”,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店门口大排长龙的队伍就没歇停过,要喝上一口网红茶,得先排队到腿软,笔者只好作罢。一杯茶饮料嘛,为什么人人都要排队买呢?  占领市场空位  不管每年卖出的奶茶能绕地球几圈,产品同质化、简单化、低端化仍然困扰着奶茶品牌,难以往更高的层次走。近几年需求升级促使消费升级,各式“网红茶”被视为这场茶饮界升级风暴中的排头兵。伴
期刊
开风门以折扇形,摹古人风门式,扇形构思妙极,象征风意。炉后面制抽屉炉灰,可随时抽出,不费力也干净利落。  上刻“松涛”二字。古人茶炉煮水发出松涛声,大约是令人“心远”的声音,曾有夜里在黄山松林之中静听松涛之声,确有此意。  熟铁板上刻字不易,将铁炉夹在台虎钳上,用凿子铁锤一边敲打一边意在写,不过不能出错,凿痕不可修正,要一步到位。  为了安全另又设计了炉盖,如有事外出,提出陶壶,盖上炉盖关上风门立
期刊
今年的三月十四日出发去了趟勐海茶山,虽然离好的普洱生产时间早了些,但还是可以喝往年的茶,顺便看看制茶工艺。  西双版纳分景洪、勐海、勐腊,版纳普洱主产区主要在勐海区域,但古六大茶山是在勐腊北部。坐飞机前往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的机场叫“景洪嘎洒机场”,从景洪机场到勐海县城开车大概五十分钟。  勐海县城海拔较高,一千两百多米,县城普洱茶城林立,各处皆是茶叶店。这个时候外来人不多,可能因为普洱旺季未到,主
期刊
饮茶可清神醒脑,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共识。至于酒,人们寄予的情感就比较复杂了,或豪迈,或畅快,或闲适,或悲愤,或愁苦,喜怒哀乐都在一杯酒里了。酒一旦喝高,终难免一醉,而且酒后往往没好事。“借酒浇愁愁更愁”、“酒后失言”、“酒后无德”……昏沉乱神,失去理智。  在许多文人眼中,茶也是解酒的佳饮。有次,刘禹锡因饮酒过量酒生病,他便给正斋戒的白居易送去菊苗、姜蒜韭碎末、萝卜、腌鱼等下饭菜,换取两囊六班茶來醒
期刊
在我的印象里,砖茶是遥远且神秘的。  它,从温暖湿润的南方,从一枚枚莹亮鲜活的叶子开始,几经热与力的历练,变成一块有棱有角、有香有味的砖。然后,山水迢递,一程又一程,直到西北边疆,甚至越过边境。  砖茶“家族”中,湖北的青砖、四川的康砖以及湖南的黑砖、茯砖、花砖等,都属于黑茶,唯独米砖例外,属红茶。  可以说,欧洲人对中国最初的感性认识是源于一杯红茶。这种源于中国的琥珀色液体,香气滋味令人着迷,饮
期刊
春闺(新选308)是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黄旦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高香型茶树新品种,该品种于20 1 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经过  1979年秋在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资源圃,采收黄旦等321个品种自然杂交种籽并分别播种;1980—1982年对各品种自然杂交后代初选出的1 707个单株中,选出952个单株进行扦插繁育并分株系定植;1984—1988
期刊
现今的綠茶销售生命期太短了,三、四月生产,到了七、八月还没有卖完的便很难再出货,大家剩下一脸茫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鼓吹消费者追求时新绿茶,越新鲜越好,第一锅炒出来的还特别贵,所以我们不惜一切手段提前采茶,过早采摘的新芽其有效物质累积不足、承受不了繁复制作工艺,故做得特别生冷,只剩下一股叶绿素的香味。成品茶需要收放入冷冻库,否则转眼即回潮、变黄、失味,如此叫人怎么买得下手。  许次纾《茶疏》说采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