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西有个中亭村,这里的山水处处红……”这是我们村的村歌,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我们村叫中亭村,位于凤山县西部。这里四面环山,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景象万千;这里民风淳朴,乡邻和睦,文化氛围浓厚。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厚实的群众基础使中亭村成为凤山较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有中国土地革命的“活化石”红军田,有女英雄韦氏送抱敌跳崖的卡存山,有学习宣传革命思想的巴轩学堂遗址,有中亭军民反围剿和保卫战场遗址,有保存完好的古树铜钟公园、烈士陵园等。中亭村犹如一本厚重经典的红色史书,值得细细品读。
说起韦氏送在卡存山抱敌跳崖的英雄故事,家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卡存山位于中亭村北面,三面绝壁,山上树木茂盛,有许多溶洞。通往山上的路只有一条非常陡峭的小径,人们在小径旁用石头筑成围墙,中间只留一个小石门,只容得下一个人过往,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因地形独特,有利于隐蔽和防守,红军营寨就驻扎在卡存山洞里。
1930年农历十二月下旬,黔桂军阀带领三千多人首攻中亭村,中共中亭支部书记罗福宏和红军第九连连长组织军民奋勇抗敌,激战数日后,敌军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卡存山。为了保存实力,红军指挥员决定趁夜从秘密通道转移部分群众,乡妇联主席韦氏送毅然请求参加护送。在掩护转移时,三名红军倒在了血泊中,韦氏送在弹尽只剩一人的情况下,视死如归,死死抱住敌人,滚下悬崖,与敌人同归于尽……
我老家就在卡存山脚下。记得小时候放暑假回老家,离休的爷爷经常带着我到山上走走看看,边走边给我讲在卡存山曾发生的惨烈战斗,痛斥敌人用茅草夹上辣椒,点燃之后扔进洞内,妄想把村民烧死或逼出来等罪行。每次登到山顶,他都眼含泪花地说:“这是个英雄山呀,这是巾帼英雄韦氏送跳崖的地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要好好珍惜。”正是这样的缘故,村里的人对卡存山是热爱的,山上的绿植被保护得很好,开荒种植了许多茶树和玉米。近年来,地方政府在这里修建了步道和观景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红色旅游景点。
2021年的清明节,我回老家扫墓,顺便来到爷爷曾就读的巴轩学堂。巴轩学堂于1925年建立,当时中亭的革命志士罗福宏、罗汉西从东兰韦拔群兴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束回到家乡后,在中亭村东铁屯建起了三间茅房做学堂,罗福宏任校长,他是中亭革命的创始人,组织了巴轩革命同盟会,建立了农民军。学堂的生源来自周边区域,学生最多时有80多名,学校先是教授识字课本,学习一段时间后,就教授广西东兰农讲所的讲义,向学生灌输革命道理。学校还成立了童子团,按照学校的安排,童子团经常配合农协会和苏维埃政府到村屯宣传进步思想,宣传革命。巴轩学堂培养的学生有许多走上了革命道路,我爷爷罗宝瑄就是童子团中的一员,后来他参加了游击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成为凤山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从1925年至1951年,巴轩学堂曾被国民党反动派四次焚烧,中亭人民四次重建,多方筹措资金,学校虽历经许多磨难,但仍坚持办学至今。罗福宏还配合韦菁(韦拔群胞弟)在中亭村试点右江土地革命“分耕”成功,在他的领导下,中亭村成为右江革命著名的红军村。为了缅怀罗福宏的丰功伟绩,村民们在巴轩学堂旁边搭建了戏台,戏台以罗福宏来命名。
沿着学堂北边的小路往上走,就来到了坡行山顶上的革命烈士陵园。整个陵园由公墓、纪念碑、六角亭、革命历史陈列馆组成,有233名英烈长眠于此。陵园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当时凤山县三个县级革命烈士陵园之一。在七八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物损坏严重,2011年,凤山县政府拨款翻修重建,陵园前有左右两个六角亭,一个称“分耕亭”,一个称“红军亭”;碑顶新安装了可旋转的红色大型火炬模型,微风吹来,火炬旋转不停,仿佛革命火种在熊熊燃烧。园内种有233棵宝塔松,长得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松柏在骄阳下、风雨中默默伫立,守护着英烈们。
从陵园往下望,不远处就是红军田。在土改时期,群众为了纪念红军,留下5亩大公田,由乡苏维埃政府统一组织劳力耕种,生产的粮食分给红军家属,这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村民参加革命的斗志,村民们踊跃参加红军。红军田历经80多年的沧桑仍保存至今,它的产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西南政法大学陈金全教授曾到中亭调研,感慨地说中亭土地革命的“分耕”办法和至今保留的“红军田”是土地革命的“活化石”。
巴轩学堂后山上有个古树铜钟公园,山上有棵树龄近千年的红米椎树,听村里的老人说,这棵树曾在黔桂军进村时被烈火焚烧,但劫后仍冒新枝,现在长得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远远看去如同一把巨大的伞,它见证了红军村的悲壮历史,见证了这片红色土地的沧桑与荣光。大铜钟现仍高高悬挂在古树上,当年如有土匪敌人进村,守钟人即鸣钟为号,全村百姓立即做好防范准备。现在只有在村里举办大事或节庆时才拉钟鸣响,是现代的醒世钟,在新时代有了新的作用和意义。
巴轩学堂、古树铜钟公园、革命烈士陵园、“红军田”遗址等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共接待来自北京、天津、广州、深圳、南宁、百色等区内外的一百多个党组织,近万名黨员到中亭村听红色故事、上党课。弘扬红色传统,滋养精神家园,凝聚奋进力量,与历史深沉对话,让我们的灵魂真正得到洗礼。
“桂西有个中亭村,这里的山花朵朵红;红色后代跟着党,长长久久不离分……”嘹亮的歌声又萦绕耳边,当我们一次次聆听父辈们讲述那些红色英雄故事,一次次捧读那本艰难而辉煌的历史书,一次次瞻仰那些洒满烈士鲜血的革命遗址,每一次都让我们激动不已,热泪盈眶。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千秋伟业筚路蓝缕。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在风云暗涌的和平岁月里,唯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力量,才能步步稳进。
忘得掉的是岁月,忘不了的是历史,盖得住的是皱纹,藏不住的是印迹。我记忆中的那一抹红从不曾褪色,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发扬红色精神,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抱负的人,秉承先烈之意志,和家乡的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发展,让红军村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我们村叫中亭村,位于凤山县西部。这里四面环山,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景象万千;这里民风淳朴,乡邻和睦,文化氛围浓厚。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厚实的群众基础使中亭村成为凤山较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有中国土地革命的“活化石”红军田,有女英雄韦氏送抱敌跳崖的卡存山,有学习宣传革命思想的巴轩学堂遗址,有中亭军民反围剿和保卫战场遗址,有保存完好的古树铜钟公园、烈士陵园等。中亭村犹如一本厚重经典的红色史书,值得细细品读。
说起韦氏送在卡存山抱敌跳崖的英雄故事,家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卡存山位于中亭村北面,三面绝壁,山上树木茂盛,有许多溶洞。通往山上的路只有一条非常陡峭的小径,人们在小径旁用石头筑成围墙,中间只留一个小石门,只容得下一个人过往,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因地形独特,有利于隐蔽和防守,红军营寨就驻扎在卡存山洞里。
1930年农历十二月下旬,黔桂军阀带领三千多人首攻中亭村,中共中亭支部书记罗福宏和红军第九连连长组织军民奋勇抗敌,激战数日后,敌军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卡存山。为了保存实力,红军指挥员决定趁夜从秘密通道转移部分群众,乡妇联主席韦氏送毅然请求参加护送。在掩护转移时,三名红军倒在了血泊中,韦氏送在弹尽只剩一人的情况下,视死如归,死死抱住敌人,滚下悬崖,与敌人同归于尽……
我老家就在卡存山脚下。记得小时候放暑假回老家,离休的爷爷经常带着我到山上走走看看,边走边给我讲在卡存山曾发生的惨烈战斗,痛斥敌人用茅草夹上辣椒,点燃之后扔进洞内,妄想把村民烧死或逼出来等罪行。每次登到山顶,他都眼含泪花地说:“这是个英雄山呀,这是巾帼英雄韦氏送跳崖的地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要好好珍惜。”正是这样的缘故,村里的人对卡存山是热爱的,山上的绿植被保护得很好,开荒种植了许多茶树和玉米。近年来,地方政府在这里修建了步道和观景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红色旅游景点。
2021年的清明节,我回老家扫墓,顺便来到爷爷曾就读的巴轩学堂。巴轩学堂于1925年建立,当时中亭的革命志士罗福宏、罗汉西从东兰韦拔群兴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束回到家乡后,在中亭村东铁屯建起了三间茅房做学堂,罗福宏任校长,他是中亭革命的创始人,组织了巴轩革命同盟会,建立了农民军。学堂的生源来自周边区域,学生最多时有80多名,学校先是教授识字课本,学习一段时间后,就教授广西东兰农讲所的讲义,向学生灌输革命道理。学校还成立了童子团,按照学校的安排,童子团经常配合农协会和苏维埃政府到村屯宣传进步思想,宣传革命。巴轩学堂培养的学生有许多走上了革命道路,我爷爷罗宝瑄就是童子团中的一员,后来他参加了游击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成为凤山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从1925年至1951年,巴轩学堂曾被国民党反动派四次焚烧,中亭人民四次重建,多方筹措资金,学校虽历经许多磨难,但仍坚持办学至今。罗福宏还配合韦菁(韦拔群胞弟)在中亭村试点右江土地革命“分耕”成功,在他的领导下,中亭村成为右江革命著名的红军村。为了缅怀罗福宏的丰功伟绩,村民们在巴轩学堂旁边搭建了戏台,戏台以罗福宏来命名。
沿着学堂北边的小路往上走,就来到了坡行山顶上的革命烈士陵园。整个陵园由公墓、纪念碑、六角亭、革命历史陈列馆组成,有233名英烈长眠于此。陵园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当时凤山县三个县级革命烈士陵园之一。在七八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物损坏严重,2011年,凤山县政府拨款翻修重建,陵园前有左右两个六角亭,一个称“分耕亭”,一个称“红军亭”;碑顶新安装了可旋转的红色大型火炬模型,微风吹来,火炬旋转不停,仿佛革命火种在熊熊燃烧。园内种有233棵宝塔松,长得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松柏在骄阳下、风雨中默默伫立,守护着英烈们。
从陵园往下望,不远处就是红军田。在土改时期,群众为了纪念红军,留下5亩大公田,由乡苏维埃政府统一组织劳力耕种,生产的粮食分给红军家属,这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村民参加革命的斗志,村民们踊跃参加红军。红军田历经80多年的沧桑仍保存至今,它的产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西南政法大学陈金全教授曾到中亭调研,感慨地说中亭土地革命的“分耕”办法和至今保留的“红军田”是土地革命的“活化石”。
巴轩学堂后山上有个古树铜钟公园,山上有棵树龄近千年的红米椎树,听村里的老人说,这棵树曾在黔桂军进村时被烈火焚烧,但劫后仍冒新枝,现在长得枝繁叶茂,生机盎然,远远看去如同一把巨大的伞,它见证了红军村的悲壮历史,见证了这片红色土地的沧桑与荣光。大铜钟现仍高高悬挂在古树上,当年如有土匪敌人进村,守钟人即鸣钟为号,全村百姓立即做好防范准备。现在只有在村里举办大事或节庆时才拉钟鸣响,是现代的醒世钟,在新时代有了新的作用和意义。
巴轩学堂、古树铜钟公园、革命烈士陵园、“红军田”遗址等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共接待来自北京、天津、广州、深圳、南宁、百色等区内外的一百多个党组织,近万名黨员到中亭村听红色故事、上党课。弘扬红色传统,滋养精神家园,凝聚奋进力量,与历史深沉对话,让我们的灵魂真正得到洗礼。
“桂西有个中亭村,这里的山花朵朵红;红色后代跟着党,长长久久不离分……”嘹亮的歌声又萦绕耳边,当我们一次次聆听父辈们讲述那些红色英雄故事,一次次捧读那本艰难而辉煌的历史书,一次次瞻仰那些洒满烈士鲜血的革命遗址,每一次都让我们激动不已,热泪盈眶。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千秋伟业筚路蓝缕。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在风云暗涌的和平岁月里,唯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力量,才能步步稳进。
忘得掉的是岁月,忘不了的是历史,盖得住的是皱纹,藏不住的是印迹。我记忆中的那一抹红从不曾褪色,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发扬红色精神,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抱负的人,秉承先烈之意志,和家乡的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发展,让红军村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