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女博士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极限因精神的存在而得以超越,人类的情感通过精神的传承而经久不衰。上帝可以用意外和命运来掌控人类生命的长短,但是思想会让逝去的灵魂永生,智慧会让有限的生命更加精彩!
  ——江 洋
  最近听说一句话:“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女博士这个名词在人们的脑中已有了一个固有的形象,被归为第三类人。所以当我见到江洋博士的时候,心里着实愣了一下,就像炎炎夏日的午后飘过一阵凉风,翩翩白裙,披肩秀发,清秀婉约,笑意盈盈,宛如朱自清先生笔下一朵袅娜羞涩的荷花。嗓音也是细腻轻柔,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有一种拂面而至的风致。
   当然,在这样柔美的形象背后,江洋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她的智慧。她任职于坐落在上海浦东陆家嘴的某知名国际咨询机构,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还兼任《经纪人》和《东方经济》的特约记者,曾经参加过第十二届亚洲领导人论坛年会,21世纪东亚经济发展国际论坛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去年10月在泰国召开的APEC会议,江洋就是受邀参加其中一个重要专题的两名中国学者之一。近二十年的学习生涯使她养成了随时思考的习惯,深思熟虑的痕迹浸润了她的谈吐举止。一路走来的历程,或艰辛,或欢欣,随着桌上菊花茶的香雾袅袅,她向我娓娓道来——
  
  “睡眠一定不能少”
  
   尽管外表看来是水一样的南方佳丽,江洋却是来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是满族人。父亲教会她坚忍不拔和勇于开拓,母亲则是慈爱和柔美的化身,在他们的影响下,江洋的精神里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韧劲,不服输,能吃苦。江洋戏称自己成长在妈妈的图板上,因为妈妈是工程师,工作忙。江洋也没怎么去幼儿园,只是整天趴在妈妈的图纸上到处涂涂画画。所以江洋与妈妈的感情特别深,后来的离家求学,也是希望有朝一日用学业的硕果回报父母的恩情。
   天资聪颖的她5岁就上了小学,一直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却学得很轻松,一直都拿满分。小时候的江洋有很多爱好:音乐、画画、文学……有意思的是,每次父母带她外出游玩,买冰淇淋给她吃时,都会要求她作一首诗,当她绞尽脑汁地诵出一首像模像样的小诗以后,就会觉得这冰淇淋是她辛勤“劳动”的回报,吃得理所应当。而音乐老师对小朋友遵守纪律的奖励便是江洋的歌声,这一招往往比老师声嘶力竭的教训还要管用呢。
   江洋第一次接触到博士这个词是因为小学里的一位老师曾说:“你们班里以后要是能出一个博士就很不错了。”博士,听起来像是一份很受人尊敬的工作,天真的小江洋便把它作为了人生的又一个理想。本来是孩童的梦想,由于小朋友的一句话而让她当了真。有个同学说:“你是不可能成为博士的,博士那是多少人里才能出一个的呀。”多少人里出一个,那一个为什么不能是我呢?江洋不服输的个性冒了出来,一路苦读,大学考入了复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又考取了经济学研究生,并进而取得了直升世界经济学博士生的资格,憋着一口气实现了理想。
   说说容易,为了实现理想,江洋不但放弃了很多爱好,拼命地读书,在高中阶段还一度因为压力过大,产生了忧郁的情绪,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腼腆起来,不爱跟男生说话,甚至有一次在班上朗读课文的时候,读着读着就没了声音,自己都没法控制,成绩也不是很稳定。但无论怎样,妈妈始终都在身边鼓励她,认为她是最好的。妈妈的爱是她的学习动力和精神支柱,一直支持她攀登到顶峰。现在回头想想,睡眠少也是导致当时状态不佳的因素之一。在大学里,江洋始终保持充足良好的休息,所以才能面对强度越来越大的学习。“睡眠好才能面对巨大的压力,劳逸结合才能完全释放自己的潜能。”其实只要注意调整学习与爱好的关系就大可不必“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为了学习放弃睡眠更是本末倒置,这是江洋反复奉劝各位在高考前拼搏的莘莘学子的。
  
  “读博士很辛苦”
  
   考上大学以后,抑郁的情绪就一扫而空了,本性开朗的江洋积极地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班里竞选班长,她准备了一份五分钟的演讲稿,到了选举时是脱稿演说的,结果非常成功,江洋得到的选票最多。后来又当上了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一直到研究生都是副班长,公开的演讲再也不是她的弱项,在台上不会有别人看她表演的感觉,只是单纯地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告诉大家,这样自然就滔滔不绝,不会怯场了。
   江洋还是全国首届大学生模拟期货市场的负责人之一,当时的工作量很大,要做宣传,要画巨幅海报,要组织协调各个环节,常常是忙到夜里12点,牛仔衣上沾满了颜料才回宿舍。辛苦,也开心,毕竟活动圆满成功时的那份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啊,这次活动在各个大学里也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学习的过程中,江洋曾经想要出国,而后来继续留在国内深造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父母舍不得。读硕士仅花一年多就完成了所有的课程,交了论文,开始实习,然后就直升了博士。而读博是江洋整个大学生涯中最辛苦的阶段。在写作博士论文期间,睡眠时间少得可怜,她曾经有一次连着38小时坐在椅子上没有睡觉,整天对着电脑敲击键盘。一天早上,她的室友拍下了一张江洋睡眼惺忪、素面朝天却又在全神贯注写论文的照片,称之为经典之作,让向来注意形象的江洋哭笑不得。交了论文之后,她就生了一场大病,躺了一个多星期才好。幸运的是,江洋的博士论文正好被抽签到“盲审”。所谓“盲审”,就是把论文寄给全国的导师,让他们审阅,只要有一名导师说不,这篇论文就凶多吉少了。而江洋的论文是全票通过的,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首肯。
   江洋认为,今天的幸福是昨天辛苦的结果,而今天的偷懒将成为明天不幸的根源。在工作中付出辛劳,也会赢得机会。去年在参加APEC会议时,她与会议负责人谈妥了赠予我方会议论文集译本的版权。这在该议题的研究领域还是头一次。翻译工作也是相当辛苦的,因为其中有大量的计量模型和数理公式,但这是一种殊荣,它将作为市场准入方面的资料被提交给WTO总部,为消除世界贸易壁垒、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作贡献。
   江洋还有个习惯,每天晚上如果没有完成作业或者工作,就会自罚绕着操场跑几圈。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这个小习惯,江洋还在大学校运会的短跑比赛中得过奖。类似“头悬梁,锥刺股”这样的招数她也使过,还常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来激励自己,时时审视自己已经到了哪个阶段了,下一步该做什么。她在大学毕业时曾送给过全班同学一句话:“你要什么就去拿,但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通俗,又富含哲理。
  
  “当了老师,才学会更好地当学生”
  
   在攻读硕士、博士期间,江洋还在复旦经济学院任教。头一次上课就是连上三节,面对着一百多名学生,而且是在职的学生,其中很多在经济领域已经有所建树了,开始难免会有些紧张。不过因为备课充分,与学生又有交流,本身也具备丰富的上台演讲经验,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越讲越顺,越讲越好。说到备课,汪洋还提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第一天上课前,教案已经就绪,她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对着一棵大树,口若悬河地讲了三节课的时间,作为演练。不知这是不是每一位老师的必经之路呢?
   同时拥有了老师和学生两个身份的江洋,还是觉得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更成功一些。因为她心细,重视他人感受,懂得揣摩学生的心理。教课的这几年中,没有一年的教案是相同的。上课的教材是她亲自参与编写的,却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从自己的专业积累中提炼精华,并结合最新的经济动态进行授课。“做学生有时难免会有情绪。当了老师以后,不仅锻炼了口才,也深深领悟到该怎样当好一名学生,才知道该怎样在课上与老师有更好的交流。”江洋如是说。她自己给学生打分,那些坐前排的,上课跟她有交流的,全是高分,江洋老师还真有点偏心呢。
   江洋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但决不墨守陈规。在她的博士论文中有一段话,很好地解释了她的这一特点:“后人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循着前人的足迹而获得的,但是对于前人的成果是当作约定俗成、亘古不变的法则来加以运用,还是追根溯源、体味其思想的精髓之后融入自己的想法去运用,或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先做好孩子,再是好学生,然后是好老师,这是一种传统的要求,一条默认的规则,江洋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可是她的本性渴望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言谈举止或研究成果中都要积聚一定的爆发力。当她觉得自己获取新能量的信息源有枯竭的迹象时,她就希冀通过体验一种不同于“象牙塔”内的生活,吸取更多的社会经验,找到一些新的能量源泉,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更好地服务社会。
   走出校园已有两年,她坦言,工作比读博更辛苦。读博是强度大,而工作则有无休止的加班,晚上十点、十一点回家是常事,但江洋却乐此不疲。她所从事的领域是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知识的高度融合,需要不停地充电,所以她的工作其实又是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过程。她觉得博士的头衔只是对过去成绩的认可,在今天博士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不与时俱进,不注重知识的更新与积累,只能成为博士中的“昨日黄花”,被时代抛弃。江洋说,校园生活和工作同样让她心醉。这就是她可爱的地方,无论充当哪一个角色,都能爱上自己。这也是她奋斗的原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全心全意地付出,全心全意地投入。
  
  “绝对不要放弃自己”
  
   江洋的人生格言是:绝对不要放弃自己!作为一名女性,到了一定的时期,社会会施加给她很多压力,提出很多要求,女性可以尽力去达到这些标准,但不能因此放弃自己原来的追求。放弃了追求,即使达到了社会的要求,也失去生命的意义,快乐的源泉。人生是不可逆的,到头来后悔的还是自己。
   可是要做到两全其美,谈何容易。江洋的方法有三个:
   一是学会解脱,多跟身边的人沟通,以缓解心理压力。江洋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从小家里的气氛就比较民主、相互尊重,出门求学,遇到的老师,身边的朋友都是宠着自己的。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要从别人那儿汲取温暖,首先要怀着感恩的心态生活,付出关爱给别人,这种情感养分的交流是相互的。
   二是学会面对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刚踏上社会的女性来说,还没来得及认清社会,这种认知的贫乏会导致困惑、迷茫,甚至痛苦、绝望。如今,在社会很多领域,男性的权力都显得更为张扬一些,女性的心态必须平和,不要过于争强好胜,对于一些不公平,也不要太怨天尤人。比如如果别人把很多本不属于你的工作强加给你,就可以将之视为迅速了解所从事行业的途径,从琐事中提取养料,慢慢地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了。江洋在心情极端低落的时候,喜欢写日记,用文字尽情倾诉心中的苦闷和郁结,倾诉完了,也就把自己拽回了现实中。
   第三就是培养自身的魅力,拥有一技之长。
   这第三条是江洋尤为重视的。女博士因为学习繁忙而艰苦,几乎没有料理自己穿着打扮的时间,很多人只重视了内在修养的提升而疏于修饰自己的外在形象。这也是其他人对女博士敬而远之的原因之一。而江洋一直是非常注意自身形象的,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爱自己”。是的,只有爱自己,才有可能塑造出最完美的自我。从心理的角度来讲,愉悦的视觉感受也有助于人们接受你传达给他们的信息。任何人都是社会人,掌握的知识越丰富,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就越大,清新秀丽的形象无疑会使人们更乐于去倾听江洋想要让他们了解的内容。江洋要求自己“一日三省吾身”,生活和学业在她眼里,是同等重要的。
   虽然有着深厚的专业背景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江洋却并没有给我女强人的感觉,相反,我很多时候都能轻易地捕捉到她的女人味,一份恰到好处、点到为止的温婉可人。她说自己也是个顺应自然的普通女性,心肠软,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有一点脆弱,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江洋的他可是从读硕士的时候就开始追求这个漂亮的学妹了哦,对她可谓呵护备至,奉行“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爱情法则。江洋有时候会担心今后有了自己的家庭,会把生活的重心从事业转移到家里,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却非常支持江洋继续自己的事业,因为如果放弃了,“她难受所以他难受”。现在两人都完成了博士学业,工作顺利,感情稳定,相信江洋离踏上红地毯的日子也不远了。
   江洋一直觉得自己对爱情的态度不够主动,但她也坚持学习贵在单纯、专心,尤其是在考上大学以前,套一句电视剧里的词:“不该让夏天成熟的果实在春天就成为人生的负果。”这不是什么反对早恋的陈词滥调,而是一个过来人真心的诉说。
   江洋说,成功没有固定的标准,站在山顶总想着攀登下一个高峰。她所追求的境界是发挥所有的潜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掌握主动权,最欣赏随性而至也能尽如人意的人。
   很多人对江洋的第一印象和我的一样,都觉得她不像个女博士。可我愿意相信,女博士本就该是她这样的,自信,美丽,智慧,真正的大智慧。
其他文献
1.别只讲不听,要学会聆听。  2.如果能了解别人的一些优点并能诚恳评价,会让别人因觉得受到重视反过来重视你。  3.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如果有机会,你也应该付出你的好。  4.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你,就是成功的表现。  5.不要强迫别人看你的家庭相册、不要强迫别人喝他不想喝的酒。  6.不要向朋友借钱,特别是借没有能力还的钱,如果借了钱,要有借有还。  
期刊
1.别以为在学生会你能得到你曾经想要的。工作的热情很可能因为你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一些事而改变,但是也不必惧怕。你有大一一年来适应或者承受,并做出是继续坚持还是退出的决定。  2.大学可能有真实的爱情,但是记住只是可能。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别人都谈恋爱而羡慕或者别的原因而在一起。所以,不必为任何分手而受太大的伤,记住,太大的伤,真爱,还是值得追求的。  3.如果你的家庭一般的话,那么记得你在大学有很多意
期刊
传统的中国人讲究谦恭忍让,不提倡过分地张扬和表现自我,于是就有诸如“谦谦君子”、“恭谨有德”一类的说法。现代社会中,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国门打开,西方社会的一些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冲击,给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事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于是,张扬个性,表现自我不再是令人忌讳的事情,相反这些以往令人望而却步的东西,如今得到了许多人的鼓励和赞赏。我一直以为,表现自我,突出个性,是一种率真的反映,绝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
期刊
我们前—天下午五点半从三合乡出发,由几个男学生骑车带着,几个女生护驾,赶了六十里地,才披星戴月到了平峰乡(地处宁夏与甘肃边界)齐彩虹的家。齐家老小看到我们这对支教的研究生老师突然造访,慌了手脚,赶紧着做饭铺床。我们累得双腿弹起了琵琶,也顾不得礼貌,吃完就爬上冷炕,已是上半夜,再不好意思叫人家摸黑生火。   Rachael因为在天津的老家也睡土炕,所以很快进入了梦乡;齐彩虹想省下坐班车的钱,因
期刊
相对于婚姻中的“七年之痒”,在职场里也流行着一句“三年之痒”。为公司服务已三年有余的辛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辛大学一毕业就被名列“五大”之一的会计事务所相中,成了一名审计师。由于公司的客户大多为知名的国内外大型企业,客户的分支机构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他们也不得不走南闯北地提供服务。三年来他已跑了大半个中国。和朋友通话时,朋友总会打趣地问:“你在哪个城市啊?”如果他回答:“我就在上海啦。”
期刊
在法国,听到过这样一句俗话:要找到一个不吹牛的普罗旺斯男人,比找到一只会下蛋的公鸡更难。法国南方的普罗旺斯地区是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景色秀美,人杰地灵,却不知为何这里的男人会给外来者留下爱吹牛的印象。   比如在一家小镇酒吧门前,有个身着T恤衫短裤衩,蹬着一双软底休闲鞋的男人,满脸笑容地走向你。也许是看出了你的外来者身份,他会热情地对你说上一大堆欢迎词,然后掏出一张大票面纸币对你说,因为酒吧
期刊
四年,弹指一挥间。流走的是时光,流不走的是心情。那一切过去了的,都是多么亲切的怀恋。    (一)   大一的时候,埋头背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争起一滩鸥鹭。   大四的时候,易安词已面目全非:常逛大街至暮,无心外头一宿。因饮酒过度,闯入公园深处。呕吐,呕吐,气走鸳鸯无数。    (二)   大一的时候,天天做着白日
期刊
诗人贺敬之曾有一句诗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莫嫌我老汉说话嗦。”人老了,有时说话时一句话重复好几遍,显得唠叨、嗦,难免会讨人嫌。但这并不是说,说话嗦就是不好,如果在说话时一味强调简洁、干脆,并不一定有效,在某些场合,需要借助嗦,才能够起到不同一般的效果。  从前有一个裁缝,辛辛苦苦地省下钱来,供他儿子念大学,他自己仍旧做工。有一次,儿子写信回家要钱,裁缝不认识字,请隔壁一个杀猪的
期刊
关于说话,有一个道理连小孩子都知道,就是要注意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因此,在一些严肃的场合,说者,正正经经,听者也正正经经,很少出彩,常常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但也有一些人,尤其是重要人物,他们却胆子比较大,为了避免压抑感,严肃场合也“胡说”,既不失体面,而且一扫郁闷气氛,场面活跃。  有一次聚会上,与会者个个严肃,场面气氛令人压抑。这时,卓别林要来了一把苍蝇拍子,追打一只在
期刊
演讲是说话的艺术,具有时间限制和一遍过的特点,演讲者没有多少可以重复回旋的余地,但许多好的演讲能够做到让人印象深刻,使人回味无穷,如林肯的《在葛底斯堡的演讲》、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等,原因是什么呢?从演讲的角度讲,如果别人没有听清楚听明白,内容再丰富,再精彩,也是无济于事的。让人听得清听得明白,才是演讲者要考虑的头等大事。而要让人听得明白,就要让演讲的主题鲜明有力,顺序清晰合理,内容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