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课题的花样解读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lo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或许是对这句话进行了过度的解读,使得我们的课堂导入也步入误区——华丽、华丽、再华丽,吸睛、吸睛、再吸睛,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最近有幸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课,发现他们最常用的教具是粉笔,最常用的导入方式是让孩子看老师写课题并解读,简单有效,水到渠成。受此启发,笔者化繁为简,尝试通过课题的花样解读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一、咬文嚼字,把握文本基调
  在课题中,不乏闪烁着作者智慧的闪光点,如果我们能不失时机地“咬文嚼字”,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引导孩子反复体会,把握文本的基调,必定有利于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思想感情。比如苏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了给孩子留个好印象,笔者一上课便这样问:“孩子们都知道荡起双桨就是劃船吧?那我们的课题为什么不取名为《让我们一起去划船》,而要说《让我们荡起双桨》呢?”三年级孩子被这个问题问住了,都面面相觑。笔者莞尔一笑:“孩子们,让你们来试试‘荡起双桨’和‘一起划船’的动作,看看做起来感觉一样吗?”大家比划了一会儿,纷纷摇头。“那你们觉得‘荡’字给你什么感觉呢?”孩子们一边做着两种动作,一边细细体会。一会儿,有孩子举手说:“我感觉更轻松。”也有孩子说:“我感觉更开心。”接着,其他孩子似乎也点头赞同。“孩子们,你们很厉害,一个‘荡’字就能让你们感受到这篇课文的基调,那就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学习这篇课文吧!”仅通过课题中一个字的解读,就让三年级孩子感悟到了整篇课文的基调,学习也就进入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反复朗读,走入课文情境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笔者在出示课题后,先让孩子根据提示朗读课题:“哪里的秋天?”“北大荒的什么?”“天空一碧如洗,就在                 ”“小河清澈见底,就在                  ”“原野热闹非凡,就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样反复朗读了六次课题。虽然读了六次,但孩子们一点都没有厌烦,反而越读越带劲,越读越有感情。因为,在他们读课题时,根据笔者的提示语,已经感受到了北大荒秋天的独特美丽的风景。在这样反复朗读的引领下,孩子们入情入境,学习课文、朗读课文也更加投入、更加认真。
  三、踊跃质疑,激发探究兴趣
  引导学生对课题踊跃质疑,则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手段。在教学《石头书》一课时,孩子们的兴趣浓厚,一看到课题,好奇心马上就被勾起来了。笔者当然不会放过让他们学会质疑的好时机,“看到这个课题,你一定充满好奇吧?你有什么问题,可以踊跃举手哦。”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提问:“石头为什么是书?”“石头书就是石头吗?它长什么样啊?”“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是谁写的呢?”“为什么会有石头书呢?”……孩子们真是爱刨根问底。针对课文题目让学生提出问题,在上课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了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接受新知识,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
  四、大胆猜想,掌握主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猜想的思维方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科学小品文《小稻秧脱险记》时,笔者就让孩子进行大胆猜想:“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来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很多孩子从“脱险”一词得到启发,纷纷做出大胆的猜想。“会不会写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呢?”“应该会写小稻秧最后到底有没有脱险吧?”“既然是小稻秧脱险记,那一定会写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大胆猜想,各抒己见。而暂时没有猜想到的同学,听到同学的发言,也在暗暗思考,细细咀嚼,别人的猜想合理吗?偶尔点头,偶尔皱眉,真是个个投入。当火候到了,笔者引导孩子自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些什么。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猜想居然与作者相吻合时,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倘若猜想的东西文中没有提到,而又合情合理,笔者也会让孩子知道,你比作者考虑更周到。而文中讲到的,我们没有猜想到的,我们也一起思考、一起斟酌……如此,孩子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了如指掌了。
  言为心声,题为文眼。从课文题目入手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对文题的花样解读,把握文本基调,走入课文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掌握主要内容,让教学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语文课堂也就因此更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要回归学生立场,超越点状思维、线性流程、经验定势。高中数学教学要成为过程数学与结果数学的“耦合体”,成为表象学习和抽象学习的“耦合体”,成为学生感知与思维的“耦合体”。教师要树立整体性观念,建构整体性教学内容,形成整体性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整体视域 课程内容 构建实践  真正能够促发学生感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一定是整体性、结构性
摘要: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交际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寓德于教。教师可通过挖掘蕴含在课文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或联系现实,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中学英语 德育 实效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又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基本任务,同时,加强对学生
摘要:听、说、读是语言基本技能里的三大支柱,是发展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回归语言应用的本真,极力打造有质量的英语课堂,开展“听说读”三效合一的学习模式,以聆听先行、充分模仿、反复跟读的方式,让学生在“用”英语的过程中“学”英语,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说读 三效合一  听、说、读是发展学生语言技能、培
摘要:随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的方向,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构建高效物理课堂,以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介绍物理学科前沿知识,在情境教学、深入学习、理性思考过程中实现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高
摘要:笔者分别从五个角度出发,结合个人教学经历浅谈如何树立学生的生命观念:建构模型,理解生命结构;探究实验,了解生命过程;开发课程,体察生命深刻;实践活动,感悟生命价值;课题研究,丰富生命认知。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属性的基础课程,传统生物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带领学生认识生命过程、掌握生命活动规律,更直接地说就是让学生在了解人体构成和发展规律的同时,也
摘要:化学是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点科目,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性,让他们获得综合发展。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下,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在长期的实践中,融合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为实现课堂增值的目标提供了强劲动力。  关键词:融合教学 化学课堂 增值  融合教学的关键在于“融合”,往往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理论等。现代化教育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结合
摘要:当前,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绿色理念已渗透至多个行业与领域。初中是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的阶段,化学与环境保护也有着紧密联系。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与时俱进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及时转变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绿色理念 初中化学 应用  绿色化学即为清洁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和环境无公害化学,是基于环境保护视角提出一种新理念。在初中教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