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感悟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is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月的国培培训已结束,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有幸聆听到多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而又精彩的讲座,在学到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学习了新的教育理念,有一种洗涤陈旧思想之感,也对以往好的做法进行了思考。
  学习中每一位专家精彩的讲演,都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由此我学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找到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受益匪浅。这对于一个消息闭塞、求知艰难的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我今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感受。
  (一)认清形势,更新教育理念;澄清认识,辩证分析问题。
  在开班第一天的典礼上,省教育厅基教处的智学处长给我们做了题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的报告,使我们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宏观上对教师队伍有了了解。同时也感到了责任的重大,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中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要培养学习型的学生,要把自己的经验转化成理性认识,在创新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下面就一些常见的问题,谈一下。
  1.我们教的不只是学生。
  现在国家定的家庭教育的含义是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家长实施的教育,包括提高家庭教育素养和改善家庭教育策略。
  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老师教的是思想,但孩子道德的形成是家庭影响的;老师教的是知识,但文化素质的形成是家庭影响的;体育课练的是身体,但心理素质的强弱是家庭影响的。所以说,不能关起门来教学,家校联手合作意义重大。
  2.教学生知识,更要疏导学生的心理。
  心理问题,我们平时往往忽视,总觉得这是理论工作者的事与我们的距离较远。其实这耽误了多少教育的机会和研究的契机呀。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日常要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只有心里有“阳光”的学生,才能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世界。平时常提到“育人应先行”、“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当前我县开展的“魅力教育”活动中,只有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做魅力学生。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做魅力老师,才能培养魅力学生。
  3.不同时期的孩子管教方式也不同。
  在省教科所刘风华老师的讲座中,他讲到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几个关键期:幼儿期是“自我形成期”,没有自我中心,不会产生自我,自信。自尊也会受到影响,自卑的产生也不可避免。所以,此时的孩子最好是与同伴一块儿玩,在此中建立并纠正“自我”,不能压抑。
  小学高年级及初中是学生从童年向青春期过渡和形成的时期。在这个关键的时期里,作为教师和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以往的做法时,多会遇到孩子的抵触,也培养出了很多“叛逆型”的孩子。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做好了学生的心理工作,那么就会相应地避免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
  4.平时常听到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这些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这是“教育万能论”的体现。“一刀切”式的教育偏离了教育原则,其结果也是让人痛惜的。
  (二)做好数学教学。
  说到数学教学,一直以来都认为这是一项“多慢差费”的工作。特别是在跟岗学习中,越来越感到数学教学在农村课改中的任重道远。同时培训的体会也为解决问题开启了方向。那就是:走农村自己的路子,别盲目跟别人的风。立足现实,开辟出自己的路子。要让“山寨版”变成具有自己版权的模式。
  李元昌教授讲的《贴近农村学生实际探索高效课堂的学习策略》中,把我们农村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对教学策略的改进分析得很透彻,李教授是一位在农村工作了33年的老教师,坚持探讨农村教学改革33年,闯出了自己的农村教育改革之路,并被教育部大力推广。无疑为我们做了榜样,虽然他教的是初中,但也不失为“他山之玉”。
  (三)培养习惯应重于知识传授。
  在平时应做好养成教育。“教”与“育”是并行的两条腿。现在的教育者也普遍认为: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家庭、学校,都应该培养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国培的经历,必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助推力,今后的工作实践将是反刍消化国培理论的过程。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最后,我想用下面的话与大家共勉:
  在教育这片科学的沃土上,让我们用求真的态度,找到教育的真谛;在教育这片艺术的海洋里,让我们用创新的勇气,创造教育的新生。
其他文献
对于中学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强调了“让学生充分地读”的重要性。那什么是“充分地读”呢?我认为,充分地读既指要多读,反复地读,也包含有尽情尽兴地读的意思。  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学生与文本的第一次接触,第一次阅读。  那么,学生初读课文,教师需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少提要求,让学生轻松阅读。
期刊
我们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历代优秀诗歌,对于培养我们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健全人格。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号称智圣的诸葛亮,年轻时“好读书”但是“不求甚解”,最喜欢的,还是“好为梁父吟”。可见,读“书”,有可能使人变呆;而读“诗”,却能让人在学识、见解、品格、气质等方面实现飞跃,所谓“气自华”,大抵表现于此。因此教会学生自学古典诗词,意
期刊
【背景】  学校要求每一个老师开一节公开课,来了解一下该教师上课的情况,并通过座谈形式指出问题,以此来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也像往常一样准备了,认真找资料备课。我上的课是七年级《金色花》,下面就是我上课的教学实况,现展现给读者,以供商榷。  【第一次上课】  上课班级:七(7)班  听课人:语文组成员瞿老师 赵老师 叶老师等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初听诗文,对诗文有初步印象
期刊
放眼课外、关注生活,阅读才是充满生命力的。因此,选择阅读内容应有开阔的视野,注重课内外、校内外的联系,使阅读资料变得开放而充满活力。笔者本着“以课本为主”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一、整合或删除课本内容    合理整合教材,删繁就简,做到少教精讲。这也就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解决了学生阅读时间不足的问题,把更多的语文课还给学生自由阅读,增加
期刊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这一方面是对“新课标”的错误理解,另一方面是当前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去认真细致地触摸语言,品味语言。这一切只有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才能真正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文本细读”方法。    一、通过比
期刊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是五彩斑斓的,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共同研讨的焦点,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运用生成性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新的体验,新的收获,也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以执教《扬州一瞥》为例,谈一谈我的做法。    一、自读质疑,促进生成,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认知活动,处于受教育的地位,是教育的客体;另一方面,学生是活生生有意识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情绪调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
期刊
我校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三步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三步”是“课前投入——交流探究——训练实践”,即在每节新授课之前教师将本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完成其中的“课前投入”部分。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留给学生的目的,在语文学科中它与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完全符合,也与叶圣陶
期刊
何为议论文?议论文该怎么写?简单地认为议论文就是一个论点加两个故事证明的学生大有其人,这些学生写出的文章要么根本不是议论文,要么就是肤浅低幼化的议论文。因此,语文教师得先让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常见思路,掌握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帮助学生摆脱写作的无所适从,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或为凑字数作文的困境,努力写出自成章法像模像样的议论文来。今天我们就以唐宋八大家的论辩散文为例来谈谈如何写好议论文。  规范
期刊
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小学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