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这一方面是对“新课标”的错误理解,另一方面是当前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去认真细致地触摸语言,品味语言。这一切只有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才能真正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文本细读”方法。
一、通过比较体会文本语言的变化妙用
细读首先要识字辨义,成功的作家在写作中的用字必然有一定的技巧,于是我们在阅读时一个字都不能放过。王羲之手书的《兰亭序》全篇共23个“之”字,人们评价说这些“之”字写法各不相同,气象万千。其实阅读中我们看一些字也是如此,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同样的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意义与情感也是变幻莫测的。比如在对鲁迅《阿Q正传》的阅读中,我们发现在一些句子中“好”字的不同:
①“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在阿Q与小D僵持的时候,他人的第一个“好”是在调解,第二个“好”却是在煽动。
②(阿Q)“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
(阿Q)“好,你造反!……满门抄斩!”
第一个“好”是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时阿Q所说,此时的他满心欢喜。第二个“好”则是假洋鬼子不许他造反,一个字里充满了仇恨的发泄。
除此之外,还有十来个“好”,随着语言环境的改变,它们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在细读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这样的词语,它往往就是文本的一个绝妙的切入口。在揣摩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走进作者心灵;在揣摩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解读作品的钥匙。
二、通过阅读主体的想象对“留白”进行填补
留白是一种艺术,它能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是妙境”的境界,这种技巧遍及戏剧、音乐、绘画等各个领域,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文学文本中同样有许多这样没有实写出来的“留白”。想象作为一种心灵的再创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弥补和补充文本留下的空白。如陶渊明的《饮酒之五》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处戛然而止,“真意”究竟指的是什么?面对这样的空白,我们可积极发挥自身的审美能动性,对其进行创造性的阐释和填补。它可以是诗人安贫守拙,寄情山色的自娱;它可以是一种古朴平和,乐天知命的闲情逸致;它可以是诗人保守退避,不思进步;它可以是诗人隐居僻野,而心怀天下事……
再如,我们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前三句完全由名词构成,这些名词分别指向一连串各自独立的意象,其间完全没有任何语言形式的连接与过渡,这些看似孤立的意象之间是作者有意的“留白”。当我们进入作者所展示的艺术世界当中时,当我们完成了对“留白”的填补之后,原本孤立、零乱的意象通过我们想象与联想的全面整合,最终成为一幅围绕着“断肠人”展开的完整的秋行画卷,它色彩鲜明而又意境苍凉。
三、用“陌生化”的视点来审视,打破阅读的惯性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产物,但是为了创作的需要,作家会不遗余力地追求超越常规的语言、别出心裁的结构、新颖奇异的写法……在这样的追求下出现了一个个“陌生化”的文本。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应该循着“陌生化”的踪迹,去发现一个又一个新奇的语言世界,更真切地感受文本给我们带来的独特审美感受。
在《红楼梦》“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有一个细节:“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作者用乡下“没见过大世面”的刘姥姥那陌生的眼光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神奇”的事物——挂钟。通过刘姥姥惊奇的眼光,读者得以摆脱日常自动化感觉的羁绊,重新经历了对挂钟的认识过程。这一方面既突出了挂钟的形象性,又引发了读者新奇的审美感知,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相应的思考——刘姥姥的乡下生活与贾府的贵族世界是根本不同的,有着天壤之别。这样通过一个细节的阅读,读者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作品的批判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在“文本细读”理念关照下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过程,是践行“新课标”理念、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理想选择。在“文本细读”这个平台之上,教师在掌握了相应的方法之后,更要恰当地引导学生亲近文本,涵咏语言,使学生也能徜徉于言语之途,走进文本深处。
一、通过比较体会文本语言的变化妙用
细读首先要识字辨义,成功的作家在写作中的用字必然有一定的技巧,于是我们在阅读时一个字都不能放过。王羲之手书的《兰亭序》全篇共23个“之”字,人们评价说这些“之”字写法各不相同,气象万千。其实阅读中我们看一些字也是如此,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同样的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意义与情感也是变幻莫测的。比如在对鲁迅《阿Q正传》的阅读中,我们发现在一些句子中“好”字的不同:
①“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在阿Q与小D僵持的时候,他人的第一个“好”是在调解,第二个“好”却是在煽动。
②(阿Q)“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
(阿Q)“好,你造反!……满门抄斩!”
第一个“好”是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时阿Q所说,此时的他满心欢喜。第二个“好”则是假洋鬼子不许他造反,一个字里充满了仇恨的发泄。
除此之外,还有十来个“好”,随着语言环境的改变,它们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在细读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这样的词语,它往往就是文本的一个绝妙的切入口。在揣摩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走进作者心灵;在揣摩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解读作品的钥匙。
二、通过阅读主体的想象对“留白”进行填补
留白是一种艺术,它能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是妙境”的境界,这种技巧遍及戏剧、音乐、绘画等各个领域,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文学文本中同样有许多这样没有实写出来的“留白”。想象作为一种心灵的再创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弥补和补充文本留下的空白。如陶渊明的《饮酒之五》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处戛然而止,“真意”究竟指的是什么?面对这样的空白,我们可积极发挥自身的审美能动性,对其进行创造性的阐释和填补。它可以是诗人安贫守拙,寄情山色的自娱;它可以是一种古朴平和,乐天知命的闲情逸致;它可以是诗人保守退避,不思进步;它可以是诗人隐居僻野,而心怀天下事……
再如,我们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前三句完全由名词构成,这些名词分别指向一连串各自独立的意象,其间完全没有任何语言形式的连接与过渡,这些看似孤立的意象之间是作者有意的“留白”。当我们进入作者所展示的艺术世界当中时,当我们完成了对“留白”的填补之后,原本孤立、零乱的意象通过我们想象与联想的全面整合,最终成为一幅围绕着“断肠人”展开的完整的秋行画卷,它色彩鲜明而又意境苍凉。
三、用“陌生化”的视点来审视,打破阅读的惯性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产物,但是为了创作的需要,作家会不遗余力地追求超越常规的语言、别出心裁的结构、新颖奇异的写法……在这样的追求下出现了一个个“陌生化”的文本。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应该循着“陌生化”的踪迹,去发现一个又一个新奇的语言世界,更真切地感受文本给我们带来的独特审美感受。
在《红楼梦》“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有一个细节:“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作者用乡下“没见过大世面”的刘姥姥那陌生的眼光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神奇”的事物——挂钟。通过刘姥姥惊奇的眼光,读者得以摆脱日常自动化感觉的羁绊,重新经历了对挂钟的认识过程。这一方面既突出了挂钟的形象性,又引发了读者新奇的审美感知,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相应的思考——刘姥姥的乡下生活与贾府的贵族世界是根本不同的,有着天壤之别。这样通过一个细节的阅读,读者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作品的批判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在“文本细读”理念关照下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过程,是践行“新课标”理念、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理想选择。在“文本细读”这个平台之上,教师在掌握了相应的方法之后,更要恰当地引导学生亲近文本,涵咏语言,使学生也能徜徉于言语之途,走进文本深处。